负压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383发布日期:2019-09-03 20:2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负压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现在阶段的负压吸引器多用于临床手术,通过吸气装置连接负压吸引管及引流穿刺器,实现在临床手术中将腹腔内积累的脓血、人体组织碎屑和液体引流至体外,避免患者的伤口发炎感染。现阶段的负压吸引管多数为细长的单层结构管体,在吸气装置工作时,患者腹腔内的液体、碎屑和脓血会通过吸引管引入吸气装置的吸气管内,而吸气装置的吸气管无法拆卸,故清洁难度较大,且腹腔内的液体呈弱酸性,影响吸气装置的吸气管的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压吸引器,解决现有的负压吸引器中的吸气装置清洁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连接管和吸气装置,所述负压吸引器还包括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容置仓、与所述容置仓连接的抽气管,以及设于所述容置仓内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于所述容置仓内靠近所述抽气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吸引器,通过设置的过滤装置使经引流穿刺器引向吸气装置的创口处组织脓血等异物被过滤板阻挡并容置于过滤装置内,避免了组织脓血等异物直接导入至吸气装置的吸气管,解决了现有的吸气装置的吸气管清洁难的问题。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吸引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包括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且所述第一滤层与所述第二滤层呈网格状设置,所述第一滤层与所述第二滤层之间设有滤芯。进一步地,所述容置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过滤板夹设于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上设有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第一阻流板、第二阻流板以及回流活塞,所述第一阻流板和所述第二阻流板分别设于所述抽气管内壁两端,所述回流活塞设于所述第一阻流板及所述第二阻流板之间,所述回流活塞包括一塞盘及与所述塞盘连接的塞杆,所述抽气管的内壁还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部中空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容置所述塞杆且与所述塞杆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流板包括与所述抽气管内壁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及与所述回流活塞抵触的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二阻流板包括与所述抽气管内壁连接的第二支撑部及与所述回流活塞抵靠的第二抵靠部,且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塞杆和所述抽气管内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上设有一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回流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抽气管导通。进一步地,所述塞盘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于远离所述塞杆的一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负压吸引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圈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负压吸引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圈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防回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负压吸引器10连接管11过滤装置12进气管121抽气管122容置仓123第一连接部125第二连接部126限位凸起127密封圈128过滤板13第一过滤层131第二过滤层132滤芯133吸气装置14防回流装置30第一阻流板31第二阻流板32回流活塞33塞盘331塞杆332安装槽34复位弹簧35气囊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设于吸气装置14与引流穿刺器之间,用以实现对患者腹腔创口处脓血、组织碎屑和液体的引流及过滤作用。该负压吸引器10包括一连接管11及与连接管11相连接的过滤装置12,过滤装置12包括一进气管121、抽气管122及中空柱体型容置仓123,进气管121的一端通过鲁尔接头与连接管11连接导通,另一端与容置仓123导通。抽气管122的一端与容置仓123导通,另一端连接吸气装置14。容置仓123内还设有一过滤板13,过滤板13设于容置仓123内的靠近抽气管122的一端。过滤板13采用医疗常用的透气材料。本实施例提出的负压吸引器10通过设置的过滤装置12将患者的组织碎屑、脓血、液体等异物经过滤板13过滤,并使其容置于容置仓123内,避免了吸气装置14的吸气管的清洁度受到影响。具体的,过滤板13包括设于两侧的第一过滤层131和第二过滤层132,第一过滤层131和第二过滤层132之间设有纳米防水透气型的滤芯133,第一过滤层131和第二过滤层132为网格状过滤网,使过滤板13可过滤大部分大颗粒碎屑组织,并使得过滤板13具有一定的硬度及弹性,避免过滤板13受到吸气装置14的吸力而形变堵塞抽气管122。此外,容置仓123包括设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125和设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126,两个腔槽通过螺纹螺接形成容置仓123的容置空间,第一连接部125的内壁设有弧形限位凸起127,使得容置于容置仓123内的过滤板13受限位凸起127作用,贴附于容置仓123内靠近抽气管122的一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25与第二连接部126通过螺纹连接,使该过滤装置12的容置仓123为可拆分组件,进而使容置仓123内的过滤残留物便于清理及方便更换过滤板13。此外,在第一连接部125与第二连接部126的螺纹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128,有效的防止容置仓123内的液体由第一连接部125与第二连接部126的螺纹连接处溢出。请参阅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所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抽气管122的内部设有一防回流装置30,防回流装置30包括第一阻流板31、第二阻流板32、回流活塞33及安装槽34。第一阻流板31及第二阻流板32错开设置于抽气管122内壁的两端,回流活塞33包括一塞盘331及塞杆332,安装槽34设有抽气管122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阻流板31及第二阻流板32的中部,安装槽34的孔槽与回流活塞33的塞杆332相匹配,且安装槽34的内部设有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分别连接塞杆332和抽气管122内壁,第一阻流板31及第二阻流板32与塞盘331的接触面均为半圆形凹槽且位于同一位面。当吸气装置14运作时,塞盘331与第一阻流板31及第二阻流板32分离,气体正常回流,当吸气装置14停止运作时,受气体压力差及复位弹簧35作用力下,塞盘331与第一阻流板31及第二阻流板32抵触形成闭合状态,有效的避免容置仓123及连接管11内的液体回流至患者创口处。可以理解的,塞盘331与第一阻流板31及第二阻流板32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垫,有效的加强该防回流装置30的密封性。此外,抽气管122的外部还设有一气囊40,气囊40设于防回流装置30及过滤装置12之间,且气囊与抽气管122导通。通过设置的气囊40使得该过滤装置12及连接管11在清除残余异物时,以气囊40提供的气体流向力的作用,便捷的清除残余异物,增加了该负压吸引器10的清理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通过设置的过滤装置12,使由连接管11引流至吸气装置14的异物被过滤板13阻挡并容置于容置仓123,且设置的容置仓123为可拆分结构,方便了清理位于容置仓123内的异物。实施例二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通过设置的防回流装置30避免了连接管11及过滤装置12内的液体回流,通过设置的气囊40提高了负压吸引器10的清洁效率。解决现有的吸气装置14的吸气管清洁难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