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5907发布日期:2019-12-03 17:4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工作生活,人们的眼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由于眼睛比较脆弱,在治疗完毕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期,这期间就需要对眼睛进行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现今也大多使用眼罩进行防护。

目前,现有的眼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或挤压的情况,但是,眼罩不便于调节,会对患者的眼部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解决了现有的眼罩不便于调节对患者的眼部恢复造成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鼻套,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眼罩,所述眼罩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镜片;

所述固定件一端的眼罩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件另一端的眼罩一侧固定连接调节带;

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与顶杆的表面贴合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通槽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带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调节带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

可选的,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表面与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调节带的一端呈圆弧状。

可选的,所述眼罩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与眼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眼罩的一侧呈圆弧状;

所述镜片为平面透明镜片。

可选的,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块的一侧和通槽的一侧并位于通槽内;

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通槽内。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与限位杆的一侧活动连接;

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和卡块的一侧均呈圆弧状。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空槽的一端和槽口的底部并位于槽口内;

所述空槽位于槽口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与眼罩固定连接;

透气孔的数量有不少于六个,多个透气孔呈环形阵列的形式排布在眼罩的另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医学眼科用眼罩,通过鼻套能够对固定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固定件向下滑动,通过镜片能够避免空气中的颗粒状物体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损伤,通过固定带与调节带的配合能够将眼罩固定在患者的眼部,通过顶杆能够带动第一限位板移动,使第一限位板带动卡块移动,便于对调节带的长短进行调控。

(2)、该医学眼科用眼罩,通过压缩弹簧能够使顶杆自动复位,通过限位杆与卡块的配合能够对调节带进行固定,通过弹性柱能够使卡块自动复位,通过支撑杆一方面能够便于使第二限位板与卡块连接,另一方面能够对卡块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件,2-鼻套,3-眼罩,4-固定环,5-镜片,6-固定带,7-固定块,8-调节带,9-通槽,10-顶杆,11-顶板,12-压缩弹簧,13-第一限位板,14-限位杆,15-空槽,16-弹性柱,17-第二限位板,18-支撑杆,19-卡块,20-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医学眼科用眼罩,包括固定件1,固定件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鼻套2,鼻套2能够对固定件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固定件1向下滑动,固定件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眼罩3,眼罩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固定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镜片5,镜片5能够避免空气中的颗粒状物体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损伤;

固定件1一端的眼罩3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6,固定带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件1另一端的眼罩3一侧固定连接调节带8,固定带6与调节带8的配合能够将眼罩3固定在患者的眼部;

固定块7的内部开设有通槽9,通槽9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顶杆10,顶杆10能够带动第一限位板13移动,使第一限位板13带动卡块19移动,便于对调节带8的长短进行调控,顶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1,顶板11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能够使顶杆10自动复位,压缩弹簧12的与顶杆10的表面贴合连接,顶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3,第一限位板1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与卡块19的配合能够对调节带8进行固定,限位杆14的一端与通槽9的一侧固定连接;

调节带8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空槽15,空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16,弹性柱16能够使卡块19自动复位,弹性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7,第二限位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一方面能够便于使第二限位板17与卡块19连接,另一方面能够对卡块19进行固定,支撑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9,调节带8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通槽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带8,调节带8的表面与通槽9的内部活动连接;

调节带8的一端呈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眼罩3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与眼罩3的一侧固定连接,眼罩3的一侧呈圆弧状,海绵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避免眼罩3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挤压对患者造成不适;

镜片5为平面透明镜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顶杆10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块7的一侧和通槽9的一侧并位于通槽9内,顶杆10能够带动第一限位板13移动,使第一限位板13带动卡块19移动,便于对调节带8的长短进行调控;

第一限位板13位于通槽9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限位杆1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9,卡块19的一侧与限位杆14的一侧活动连接,限位杆14与卡块19的配合能够对调节带8进行固定;

限位杆14的一端和卡块19的一侧均呈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支撑杆18的一端依次贯穿空槽15的一端和槽口20的底部并位于槽口20内,支撑杆18能够对卡块19进行固定;

空槽15位于槽口20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固定环4的外侧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与眼罩3固定连接,透气孔能够保证了眼罩3内部的通透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

透气孔的数量有不少于六个,多个透气孔呈环形阵列的形式排布在眼罩3的另一侧。

综上所述,该医学眼科用眼罩,在使用时,先将眼罩3固定在患者的眼部,随后固定带6和调节带8连接,使调节带8进入到通槽9内,调节带8上的卡块19在移动过程中会与限位杆14的一侧接触,使卡块19受力移动,卡块19带动支撑杆18移动,支撑杆18移动使弹性柱16受力压缩,同时卡块19进入到槽口20,当卡块19移动到限位杆14的另一侧时,弹性柱16复位,弹性柱16带动第二限位板17移动,第二限位板17带动支撑杆18移动,支撑杆18带动卡块19移动,使卡块19与槽口20分离,卡块19与限位杆14的另一侧接触,从而对调节带8进行固定,当眼罩3松动时,只需继续拉动调节带8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即可,当眼罩3挤压眼部时,按压顶板11,顶板11带动顶杆10移动,顶杆10移动使压缩弹簧12受力压缩,同时顶杆10带动第一限位板13移动,第一限位板13带动卡块19移动进入到槽口20内,随后移动调节带8,使调节带8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