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锁部、解锁装置以及放疗体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0972发布日期:2019-07-24 11: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锁部、解锁装置以及放疗体架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锁部、解锁装置以及放疗体架板。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大概有2/3 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国内的放射治疗当前整体已经进入了精确治疗阶段,精确放疗是基于放疗定位CT扫描生成的图像来完成;放疗定位CT 是在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下采集患者身体图像,医生基于此图像进行肿瘤靶区勾画,再由物理师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待放疗计划验证通过之后便可进行放射治疗;在放疗中,保持患者位置的固定是精确治疗的关键。

目前,在医院中,通常采用一套固定装置对患者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热塑膜(或称为定位膜)和体架板(或称为定位板),其中,体架板为一平板,体架板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孔,热塑膜的两侧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边条,所述边条上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分别设置有插销和销套,插销及销套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 201611073892或CN 201621293392;在使用本固定装置对患者进行固定时,需要先将体架板水平放置,然后让患者平躺在体架板上,而后将热塑膜覆盖在病人身上,并将热塑膜上的销套分别放入对应的定位孔中,最后,医护人员手动按下插销,插销的下端延伸出销套,并挤压销套,销套受挤压而膨胀,从而卡紧定位孔的侧壁,实现锁紧功能;在使用完毕之后,医护人员手动拔出各定位孔中的插销,从而完成解锁,使得患者可以活动,同时使得热塑膜也可以从体架板上拆卸下来;对于需要进行放疗的患者,无论是在放疗前期,如热塑膜制作、定位CT扫描、位置确认等过程,还是在接收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都需要利用该固定装置对患者进行固定。

在医院中,为了使肿瘤靶区与周围组织进行更好的区分,通常需要使用含碘的CT对比剂(通常称为显影剂,需要患者在扫描前进行吞服)进行定位增强扫描,以便于更加精确地进行靶区的勾画;含碘对比剂的常见副作用是胃肠道的反应,常有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当患者没有用热塑膜进行固定的时候,发生呕吐时患者可以自由呕吐,发生窒息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在有热塑膜固定的情况下,患者的整个头部、颈部、胸部通常是被热塑膜固定在体架板上的,患者不能偏头或测头,在这种情况下,若患者发生呕吐,呕吐物无法排除,极易发生窒息以及吸入性肺炎等情况,甚至死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具有解锁功能的体架板,通常包括解锁部、传动部以及触发部,其中,解锁部通过传动部与触发部相连,触发部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并产生触发动力,传动部用于传递所述触发动力,解锁部用于在触发动力的作用下弹出对应的插销,从而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单侧解锁或双侧解锁,此外,传动部通常还设置有复位装置(例如,复位弹簧),所述复位装置能够在每次解锁后实现自动复位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解锁部,结构类型通常比较单一,不利于解锁装置及体架板产品的多样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解锁功能,且结构更加紧凑,成本更低,在解锁过程,同步性更好的解锁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解锁部,包括齿轮、滑块以及解锁杆,所述滑块和所述解锁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齿,所述齿与所述齿轮相适配,滑块用于在外力触发解锁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用于通过转动驱动解锁杆竖直向上移动,解锁杆用于在移动过程中顶出上方的插销,实现解锁功能。

优选的,所述齿为直齿。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所述解锁杆之间成90度夹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解锁杆包括齿条和销轴,所述销轴设置于齿条的一端,齿条用于与所述齿轮相配合,实现齿轮-齿条传动,销轴用于在齿条的带动下顶出对应的插销。

可选的,所述滑块为齿条。

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对应同一插销的所述滑块及所述解锁杆通过一个齿轮进行传动。

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对应同一插销的所述滑块及所述解锁杆通过两个齿轮进行传动,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套设于同一根转轴,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解锁杆相啮合。

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包括一个所述滑块、若干所述解锁杆以及若干转轴,其中,每根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三个齿轮,位于中间的齿轮用于与所述滑块相啮合,位于两侧的两个齿轮分别与一个解锁杆相啮合,所述解锁杆分别用于对应不同的插销。

一种解锁装置,包括壳体、前述解锁部,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若干锁孔,所述锁孔分别用于对应体架板上的定位孔,所述解锁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锁孔的下方,且所述销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锁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销轴,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锁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齿条,弹簧用于缓冲和复位。

一种放疗体架板,包括壳体、前述解锁部,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用于锁紧插销,所述解锁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下方,且所述销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销轴,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齿条,弹簧用于缓冲和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解锁部、解锁装置以及放疗体架板,采用齿轮及齿轮-齿条进行传动,不仅能够实现解锁功能,而且结构更加紧凑,成本更低,在解锁过程,解锁同步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解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中,解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解锁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解锁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解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中,解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中,解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解锁功能的放疗体架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解锁功能的放疗体架板,解锁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解锁功能的放疗体架板,解锁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滑块101,齿(或直齿)102,

解锁杆201,齿条202,销轴203,弹簧204,

齿轮301,转轴302,第一齿轮303,第二齿轮304,

解锁装置401,壳体402,锁孔403,

传动部501,

边条601,销套602,插销603,体架板604,定位孔6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放疗体架板及解锁装置的解锁部,包括齿轮、滑块以及解锁杆,其中,滑块和解锁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齿,齿与齿轮相适配,以便进行传动,滑块的一端用于连接传动部;在触发解锁时,滑块用于在外力的触发作用下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用于通过转动驱动解锁杆竖直向上移动,解锁杆通常设置在需要解锁的插销的下方,解锁杆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向上移动过程中)顶出上方的插销,实现解锁功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部,其中,解锁杆201包括齿条202和销轴203,所述销轴203设置于齿条202的一端,齿条202用于与所述齿轮301相配合,实现齿轮-齿条传动,销轴203用于在齿条202的带动下顶出对应的插销,实现对插销的解锁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101及解锁杆201上设置的齿均为直齿102,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精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部主要用于设置在体架板(体架板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插销的定位孔)或解锁装置401内(解锁装置401上设置有用于解锁的锁孔403),在对应每个定位孔或锁孔403处分别设置有一套齿轮301、滑块101以及解锁杆 201,即,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部中,用于对各定位孔或锁孔403中的插销进行解锁的部件(即一套齿轮301、滑块101以及解锁杆201)是独立的,各滑块10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传动部501上,从而实现同步传动、同步解锁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部采用齿轮301及齿轮-齿条进行传动,不仅能够实现解锁功能,而且结构更加紧凑,成本更低,在解锁过程,同步性更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对应同一插销的所述滑块101及所述解锁杆201通过一个齿轮301进行传动。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滑块101与解锁杆201之间成90度夹角设置,如图1所示,滑块101通常水平设置,解锁杆201通常竖直设置,以便顶出解锁杆201上方所对应的插销。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块101可以采用齿条,即沿滑块101长度方向的一个面上全部设置有直齿102,此时,滑块101成为齿条。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401,包括壳体402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部,其中,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内,壳体402上设置若干锁孔403,锁孔 403分别用于对应体架板上的定位孔(因为本解锁装置401在使用,需要设置在体架板的下方),解锁杆201分别设置在锁孔403的下方,且销轴203的一端设置在锁孔403内,以便在外力触发解锁时,锁孔403可以对销轴203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销轴203沿着锁孔403上移,从而实现解锁功能。

作为举例,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普通体架板(即无解锁功能)上设置有6个定位孔,6个定位孔分别沿体架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要实现对该体架板的解锁;故在本实施例中,解锁装置401的壳体402上设置有6个锁孔403,如图2所示,6个锁孔403分别与上述6个定位孔一一对应,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内,并在对应每个锁孔403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解锁杆201、一个齿轮301以及一个滑块101,各滑块10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传动部501,如图3所示,解锁杆201及滑块101分别与对应的齿轮301相啮合,齿轮301可以通转轴302固定于壳体402,从而实现齿轮-齿条传动。

如图4所示,在解锁之前,解锁杆201中销轴203的高度低于锁孔403;在外力作用下触发解锁时,传动部501移动,带动各滑块101滑动,各滑块101 分别带动对应的齿轮301转动,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齿轮301的转动驱动解锁杆201向上移动,使得销轴203延伸出锁孔403,并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向上挤压对应的插销,使得插销在压力的作用下弹出定位孔,从而完成解锁,如图5所示。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弹簧204,所述弹簧204套设于所述销轴203,弹簧2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锁孔403,另一端固定于解锁杆201中的齿条202,弹簧204用于缓冲和复位,即在触发解锁时,弹簧204逐渐被压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在完成解锁后,在弹簧204的弹力作用下,解锁杆201可以自动回到初始时的位置,以便下次解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部中,对应同一插销的滑块101及解锁杆201通过两个齿轮301进行传动,所述两个齿轮301分别为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4,其中,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 304分别套设于同一根转轴302,如图6所示,所述滑块101与所述第一齿轮303 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04与所述解锁杆201相啮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401,包括壳体402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部,其中,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内,壳体402上设置若干锁孔403,锁孔 403分别用于对应体架板上的定位孔(因为本解锁装置401在使用,需要设置在体架板的下方),解锁杆201分别设置在锁孔403的下方,且销轴203的一端设置在锁孔403内,以便在外力触发解锁时,锁孔403可以对销轴203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销轴203沿着锁孔403上移,从而实现解锁功能。

还是以实施例1中的例子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解锁装置401的壳体 402上设置有6个锁孔403,如图2所示,6个锁孔403分别与上述6个定位孔一一对应,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内,并在对应每个锁孔403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解锁杆201、第一齿轮303、第二齿轮304、一个滑块101以及一根转轴302,各滑块10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传动部501,如图7所示,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4套设于转轴302,转轴302可以设置于壳体402,滑块101与第一齿轮303 相啮合,第二齿轮304与解锁杆201相啮合。

在外力作用下触发解锁时,传动部501移动,带动各滑块101滑动,各滑块101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齿轮303转动,第一齿轮303、转轴302以及第二齿轮304同步转动,从而驱动解锁杆201向上移动,使得销轴203延伸出锁孔403,并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向上挤压对应的插销,使得插销在压力的作用下弹出定位孔,从而完成解锁,解锁杆201的移动轨迹与图4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部,包括一个滑块101、若干解锁杆201以及若干转轴302,其中,每根转轴302上分别套设有三个齿轮301,位于中间的齿轮301用于与所述滑块101相啮合,位于两侧的两个齿轮301分别与一个解锁杆201相啮合,所述解锁杆201分别用于对应不同的插销,在进行解锁中,通过一个滑块101就可以驱动所有的齿轮301、转轴302以及解锁杆201运动,并完成解锁,相比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方案,本解锁部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单,成本更低。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401,包括壳体402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部,其中,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内,壳体402上设置若干锁孔403,锁孔 403分别用于对应体架板上的定位孔(因为本解锁装置401在使用,需要设置在体架板的下方),解锁杆201分别设置在锁孔403的下方,且销轴203的一端设置在锁孔403内,以便在外力触发解锁时,锁孔403可以对销轴203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销轴203沿着锁孔403上移,从而实现解锁功能。

还是以实施例1中的例子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解锁装置401的壳体 402上设置有6个锁孔403,如图2所示,6个锁孔403分别与上述6个定位孔一一对应,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内,解锁部包括一个滑块101、三根转轴302、九个齿轮301以及六个解锁杆201,其中,三根转轴302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 402,三根转轴302上分别套设有三个齿轮301,位于中间的齿轮301用于与滑块101相啮合,位于两侧的齿轮301分别与解锁杆201相啮合,如图8所示,六个解锁杆201设置在对应六个插销的位置处(正下方)。

在外力作用下触发解锁时,传动部501移动,带动齿轮301及三根转轴302 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解锁杆201向上移动,使得销轴203延伸出锁孔403,并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向上挤压对应的插销,使得插销在压力的作用下弹出定位孔,完成解锁,解锁杆201的移动轨迹与图4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解锁功能的放疗体架板604,包括壳体402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所述的解锁部,其中,解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402 内,所述壳体402上设置若干定位孔605,所述定位孔605分别用于锁紧插销 603,所述解锁杆201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孔605的下方,且所述销轴20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定位孔605内;在触发解锁时,解锁杆201沿着定位孔605向上移动,并向上挤压锁紧在定位孔605中的插销603,实现解锁功能。

作为举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放疗体架板604,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解锁部,放疗体架板604的壳体402上设置有6个定位孔605,6个定位孔605分别沿体架板604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如图9所示;解锁部设置在壳体402 内,并在对应每个锁孔403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解锁杆201、一个齿轮301以及一个滑块101,各滑块10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传动部501,解锁杆201竖直设置在定位孔605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解锁杆201及滑块101分别与对应的齿轮 301相啮合,实现齿轮-齿条传动。

与本体架板604相适配的热塑膜可以采用现有的常规热塑膜,热塑膜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边条601,边条601内设置有孔,孔内设置有销套602,销套602 内设置有插销603,锁定时,手动按下插销603,插销603挤压销套602使得销套602膨胀,并锁紧在定位孔605中,从而实现热塑膜的固定,如图10所示,在解锁之前,插销603通过销套602锁紧在定位孔605的中上部,销轴203的一端设置在定位孔605的中下部;在外力作用下触发解锁时,传动部501移动,带动各滑块101滑动,各滑块101分别带动对应的齿轮301转动,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齿轮301的转动驱动解锁杆201向上移动,使得销轴203向上挤压对应的插销603,使得插销603上移,插销603上移后,销套602恢复原状,不再挤压定位孔605的侧壁,从而实现解锁功能,如图11所示,完成解锁;在完成解锁后,在弹簧204的弹力作用下,解锁杆201可以自动回到解锁前的位置,以便下次解锁。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放疗体架板,采用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解锁部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