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的医疗设备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7942发布日期:2019-06-13 09:4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的医疗设备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控制的医疗设备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的主机结构中通常设置对主机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与设备主机内各部分功能单元相连的按钮。在操作人员需要使用设备的不同功能时,通过按动控制面板上不同的按钮来实现对设备主机内各个功能单元进行操控。

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医疗设备主机的控制面板2通常与其底座11相垂直设置,由于医护人员在对设备主机进行操作时通常处于手术或为病人检查的状态,垂直设置的控制面板2在开启或关闭主机时对电源按钮4的位置不具有导向的功能,需要医护人员将视线从病人身上转移至仪器上对主机进行开关,对其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医疗设备主机结构,具有在医护人员对设备主机进行开关时具有导向的功能,从而无需注视控制面板,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控制的医疗设备主机结构,包括壳体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罩壳,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内置安装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内置安装板上;

所述控制面板靠近底座的一端远离内置安装板设置,所述控制面板远离底座的一端靠近内置安装板设置;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工作的电源按钮,所述电源按钮靠近内置安装板设置,并且穿过内置安装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开设有供电源按钮穿出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控制面板呈一定坡度设置,使通孔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形成一定的坡度差,在对主机进行开关操作时,将手指置于控制面板上,当手指滑移至通孔时即可按动电源按钮,无需将视线转移至控制面板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周缘处固定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延伸出控制面板远离内置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电源按钮的钮帽穿设在导向管内,电源按钮的钮帽穿设在导向管内,钮帽的上边缘与导向管远离内置安装板一侧的上边缘平齐,钮帽的下边缘置于导向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的设置可对通孔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的坡度差进行填充,对主机进行开关时,手指可处于导向管内,提升控制电源按钮时的导向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远离内置安装板的一侧与钮帽之间形成有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的设置可使手指处于导向管内时呈向上倾斜的角度,引导手指向电源按钮方向,提高导向管的导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钮帽朝向壳体外的端面上设置有提示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源按钮进行控制时,提示凸起进一步帮助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钮帽的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导向管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置在钮帽从导向管内穿出时起到定位的作用,通过定位块嵌设在定位槽内防止在安装控制面板时发生歪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面板包括主板和设置在主板远离内置安装板一侧的薄膜面板,所述主板通过连接组件与内置安装板相连,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薄膜面板嵌设在安装槽内,所述薄膜面板上设置有薄膜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膜面板与薄膜按钮的设置能够对设备主机的其他功能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置安装板朝向主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控制面板朝向内置安装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置安装板与控制面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嵌设在第二连接杆内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置安装板朝向主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主板朝向内置安装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置安装板与主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嵌设在第二连接杆内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板朝向内置安装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杆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可提高主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发生损坏或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与底座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的控制面板以及开设在控制面板上的通孔,能够在开关电源按钮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2.通过导向管和环槽的设置,能够填补电源按钮与通孔之间的空隙并进一步起到对电源按钮的位置导向的作用;

3.通过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升主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表现现有技术中医疗设备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表现控制面板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表现内置安装板和控制面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底座;12、罩壳;13、内置安装板;2、控制面板;21、通孔;22、主板;221、安装槽;23、薄膜面板;231、薄膜按钮;24、导向管;241、环槽;242、定位槽;25、加强筋;3、连接组件;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4、电源按钮;41、钮帽;411、提示凸起;41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控制的医疗设备主机结构,包括壳体1和控制面板2,壳体1由罩壳12和底座11组成,控制面板2设置在壳体1朝前的一侧,底座11上垂直设置有内置安装板13(参见图3),内置安装板13靠近控制面板2设置,并且与底座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内置安装板13与控制面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相连(参见图5)。控制面板2呈一定坡度设置,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按钮4,电源按钮4用于控制设备主机电路的通断,控制面板2上与电源按钮4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处开设有通孔21。

如图3所示,控制面板2由主板22和薄膜面板23构成,主板22远离内置安装板13的一侧开设有供薄膜面板23嵌入的安装槽221,薄膜面板23上设置有用于对主机功能进行控制的薄膜按钮231。电源按钮4一端设置在内置安装板13远离控制面板2的一侧,另一端穿出内置安装板13设置。

本实用新型为应用在4K腹腔镜设备上的主机结构,使用该设备时医护人员通常在为病人进行检查。在对电源按钮4进行控制时,由于控制面板2呈一定坡度设置,通孔21上下边缘也会成与控制面板2相同的坡度,当手指感受到通孔21的坡度差时即停留在电源按钮4处,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医护人员无需将视线转向主机控制面板2一侧即可准确地找到电源按钮4的位置。

如图4所示,主板22朝向内置安装板1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24,导向管24延伸出主板22远离内置安装板13一侧并伸出一定长度,其伸出下边缘的截面长度约为0.8cm,在安装薄膜面板23时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电源按钮4的钮帽41穿设在导向管24内,钮帽41的上边缘与导向管24远离内置安装板13一侧的上边缘平齐,钮帽41的下边缘置于导向管24内,导向管24内与钮帽41之间形成有环槽241。在对电源按钮4进行控制时,导向管24的设置可填补通孔21与电源按钮4之间的空隙,环槽241的设置可在手指经过导向管24时,使手指呈一定角度与电源按钮4接触,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时通常带有手套,对电源按钮4的控制不够灵敏,导向管24和环槽241的设置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提高控制电源按钮4的便捷性。在钮帽41远离内置安装板13的端面上设置有提示凸起411,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导向性。

如图5所示,连接组件3包括设置在内置安装板13上的第一连接杆31和设置在主板22上的第二连接杆32,通过将第一连接杆31嵌设在第二连接杆32内以将主板22与内置安装板13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均上下设置有两排,且设置在下方的第二连接杆32的长度大于设置在上方的第一连接杆31以配合主板22上下的坡度差,使主板22与内置安装板13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主板22朝向内置安装板1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强筋25,加强筋25分别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设置,且两端均与第二连接杆32相连,加强筋25的设置在加强主板22的强度的同时可使第二连接杆32的结构更稳定,不易弯折。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设备主机进行拼装时,先将内置安装板13通过螺栓与底座11安装在一起。将薄膜面板23安装在安装槽221内与主板22组成控制面板2,再将第一连接杆31嵌设在第二连接杆32内,将控制面板2与内置安装板13相连。紧接着将设置在电源按钮4的钮帽41上的定位块412与定位槽242对接,使得电源按钮4插入至导向管24内。最后将罩壳12罩设在底座11上,设备主机拼装完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