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480发布日期:2019-08-16 22:0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系统,属于医疗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妇科手术中,经常会需要采集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名称为“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装置”申请号为“20162097549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装置,包括过滤瓶、瓶体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瓶体,所述瓶体底端设置有电子称,所述电子称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瓶体顶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上设置有过滤瓶,所述过滤瓶顶端设置有进口管,所述进口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过滤瓶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然而,该设备使用效果较差,收集过滤瓶中的标本操作有一定难度,不能实现对过滤装置的清洗等处理,而且整体固定不牢固,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系统,收集过滤瓶中的标本操作方便,方便实现对过滤装置的清洗等处理,而且整体固定牢固,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瓶体,所述瓶体顶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过滤瓶的下端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瓶的上端口与采集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瓶由上下两部分螺纹连接而成,上部分所述过滤瓶的下端水平设有上挡条,下部分所述过滤瓶的上端水平设有下挡条,所述的上挡条和下挡条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密封塞上设置连通有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管与抽真空泵相连;所述瓶体外表面上设置有容量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挡条和下挡条之间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厚度相等,从而可以将过滤装置紧密固定在上挡条和下挡条,避免发生移动而影响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瓶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设有密封夹,操作完成后通过两端的密封夹将过滤瓶密封,避免过滤瓶内的标本被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挡条和下挡条均为十字交叉结构,结构简单,固定牢固。

另外,所述采集管上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底部设置有电子称,所述电子称上设置有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底部一侧设有延长柱,所述延长柱穿过夹板的一端,所述延长柱的端部与螺帽螺纹连接,从而通过调节螺帽可以使夹板沿着延长柱升降,实现支撑架的固定,由于增大了接触面,提高了整体固定的牢固性。

使用时,将夹板与手术床侧端相连,并通过螺帽夹紧,将采集管连接吸头,抽真空管连接抽真空泵进行抽吸,完成后将过滤瓶的上端口和下端口通过密封夹夹紧,取样送检,观察刻度线和显示屏,记录出血容量和重量,最后,进行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收集过滤瓶中的标本操作方便,方便实现对过滤装置的清洗等处理,而且整体固定牢固,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妇科手术用检验收集计量系统,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瓶体2,所述瓶体2顶端设置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塞3上设置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与过滤瓶5的下端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瓶5的上端口与采集管6相连通;所述过滤瓶5由上下两部分螺纹连接而成,上部分所述过滤瓶的下端水平设有上挡条10,下部分所述过滤瓶的上端水平设有下挡条11,所述的上挡条和下挡条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7;所述密封塞3上设置连通有抽真空管9,所述抽真空管9与抽真空泵相连;所述瓶体2外表面上设置有容量刻度。

所述的上挡条和下挡条之间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厚度相等,从而可以将过滤装置紧密固定在上挡条和下挡条,避免发生移动而影响过滤效果。

所述过滤瓶5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设有密封夹,操作完成后通过两端的密封夹将过滤瓶5密封,避免过滤瓶内的标本被污染。

所述的上挡条和下挡条均为十字交叉结构,结构简单,固定牢固。

另外,所述采集管6上设置有调节阀12,用于调节流速。

所述瓶体2底部设置有电子称8,所述电子称上设置有显示屏。

所述支撑架1底部一侧设有延长柱13,所述延长柱13穿过夹板15的一端,所述延长柱13的端部与螺帽14螺纹连接,从而通过调节螺帽可以使夹板15沿着延长柱升降,实现支撑架1的固定,由于增大了接触面,提高了整体固定的牢固性。

使用时,将夹板与手术床侧端相连,并通过螺帽夹紧,将采集管连接吸头,抽真空管连接抽真空泵进行抽吸,完成后将过滤瓶的上端口和下端口通过密封夹夹紧,取样送检,观察刻度线和显示屏,记录出血容量和重量,最后,进行消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