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0907发布日期:2020-06-17 00:1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按摩机。



背景技术:

按摩椅已经越来越普及,商用椅在大型商场亦已广泛使用。现有的按摩椅一般包含有椅架、位于椅架上的按摩机芯、肩部按摩机构和控制装置。按摩机芯自带有上下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进而可沿椅架上下移动,以对应按摩用户的整个背部。与按摩机芯不同,按摩椅的肩部按摩机构基本都是固定配置在椅架的某个位置,其不能上下移动调节,使得部分身高较低的用户就座于按摩椅后肩部无法得到按摩。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摩机以解决现有的按摩机的肩部按摩机构固定式的配置方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具有不同身高的用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机,包含机架、按摩机芯、肩部按摩机构;所述机架包含: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所述按摩机芯配置于第一导轨部上且能够相对第一导轨部上下移动,所述肩部按摩机构配置于第二导轨部上且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该按摩机芯与该肩部按摩机构连接,当该按摩机芯相对该第一导轨部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该肩部按摩机构沿着该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

较佳地,所述按摩机芯和肩部按摩机构通过离合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离合传动机构包含:位于肩部按摩机构上的第一离合件、位于按摩机芯上的第二离合件;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能够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

较佳地,所述按摩机还包括第一调整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该第一调整机构控制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在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的状态间切换。

较佳地,所述按摩机还具有控制肩部按摩机构在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和不能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的状态间切换的第二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在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连接时对应控制肩部按摩机构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且在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分离时对应控制肩部按摩机构不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整机构配置于肩部按摩机构上且能够随之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含:配置于肩部按摩机构上的驱动件、连接驱动件和第一离合件的第一传动组件,驱动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离合件在靠近和远离第二离合件的状态间切换,以使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对应在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的状态间切换。

较佳地,所述第一离合件滑动配置于肩部按摩机构上,且沿左右方向靠近和远离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含:连接有第一离合件的从动件、连接于驱动件的主动件;从动件和主动件其中之一具有倾斜设置的燕尾槽,其中另一具有滑接于燕尾槽的滑动部;驱动件驱动主动件相对从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以使主动件推动从动件沿左右方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导轨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展的导槽、开设于所述导槽的侧壁且沿上下方向延展的长条通孔;所述肩部按摩机构通过滑块件滑接于导槽内;所述滑块件具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含:具有限位部和连接部的限位块、传动件;所述限位部位于导槽内,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限位槽移动,以在嵌合于限位槽和脱离限位槽的状态间切换;所述连接部穿过长条通孔且能够沿长条通孔上下移动,连接部位于导槽内的一侧连接于限位部,连接部位于导槽外的一侧铰接于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开设有销接孔,所述主动件具有滑接于销接孔的销接部;所述主动件相对从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时,通过传动件对应带动连接部沿前后方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还具有连接于所述气缸的气泵机构;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气泵机构,以控制气泵机构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按摩机还具有检测按摩机芯和肩部按摩机构相对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包含位于按摩机芯上的第一感应件、位于肩部按摩机构或第一调整机构上的第二感应件;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其中之一连接于控制装置上,且所述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其中之一能够在按摩机芯相对肩部按摩机构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感应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连接。

较佳地,所述按摩机包含配置在肩部按摩机构上且连接于控制装置的肩部位置检测机构,或所述按摩机芯为具有检测肩部位置功能的按摩机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使肩部按摩机构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并在按摩机芯和肩部按摩机构之间设置离合传动机构,使得按摩机芯沿第一导轨部时能够对应带动肩部按摩机构上下移动;相较于现有技术肩部按摩机构不能动的方案,本方案肩部按摩机构能够随着按摩机芯移动,其移动范围较大,能够较好地适应具有不同身高的用户;同时,肩部按摩机构上下移动时,与按摩机芯共用动力源,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使得整体机构较为紧凑;

2、在设置第二调整机构的情况下,一方面,当肩部按摩机构不需要随按摩机芯移动时,肩部按摩机构的位置相对第二导轨部的位置能够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当肩部按摩机构需要随按摩机芯移动时,第二调整机构又能控制肩部按摩机构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移动;

3、在第一调整机构包含有主动件和从动件的情况下,主动件相对限位块移动时同时控制限位块移动,即同一驱动件在驱动主动件移动时,又同步带动限位块移动,不需要另外设置驱动件驱动限位块移动,整体机构较为紧凑;

4、在设置肩部位置检测机构的情况下,当肩部按摩机构接触用户肩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整机构,使得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分离,进而肩部按摩机构停留在能够对用户肩部进行按摩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实施例的肩部按摩机构、第二导轨部、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对应于图2的分解图;

图4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按摩机芯相对肩部按摩机构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绘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按摩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按摩机为按摩椅,其包含机架1、按摩机芯5、肩部按摩机构6、以及控制按摩机芯5和肩部按摩机构6工作的控制装置7。

机架1包含有底架2、第一导轨部3和第二导轨部4。第一导轨部3的前侧铰接有下肢按摩机构,按摩椅还具有驱动下肢按摩机构铰接移动的下肢驱动机构。第二导轨部4为左右一对,分别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的左右两侧,两第二导轨部4上分别配置有肩部按摩机构6。按摩机芯5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上且能够相对第一导轨部3上下移动。按摩机芯5可为cn201320713342.9或cn201420842573.4等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按摩机芯,按摩机芯可具有揉捏、敲击等按摩功能,且按摩机芯自带有行走驱动机构,控制装置通过行走驱动机构,使得按摩机芯沿第一导轨部3上下移动。第二导轨部4具有沿上下方向y延展的导槽4a,肩部按摩机构6通过滑块件10滑接于导槽4a内,进而肩部按摩机构6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4上下移动。肩部按摩机构6包含有支架部分,其大致呈l型折叠结构,其上侧的部分配置有按摩气囊或其它按摩结构(图未示),其侧部为安装部分,用以安装其它部件,后文将进一步说明。

按摩机芯5和肩部按摩机构6之间设置有离合传动机构8,以相互连接。离合传动机构8包含:位于肩部按摩机构6上的第一离合件8a、位于按摩机芯5上的第二离合件8b。结合图4,第二离合件8b为自按摩机芯5侧面凸起的凸块,第一离合件8a具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槽(图未示)。第一离合件8a和第二离合件8b能够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在相互连接时,凸块嵌入凹槽内,进而按摩机芯5在沿第一导轨部3上下移动时能够对应带动肩部按摩机构6在第二导轨部4上下移动。在两离合件相互分离时,按摩机芯5在上下移动时将不带动肩部按摩机构6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的按摩机还具有第一调整机构16和第二调整机构18,第一调整机构16控制第一离合件8a和第二离合件8b在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的状态间切换。第二调整机构18控制肩部按摩机构6在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4上下移动和不能相对第二导轨部4上下移动的状态间切换的。结合图4和图5,第二调整机构18在第一离合件8a和第二离合件8b相互连接时对应控制肩部按摩机构6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4上下移动,且在第一离合件8a和第二离合件8b相互分离时对应控制肩部按摩机构6不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4上下移动。以下将进一步说明两调整机构的具体结构。

结合图2和图3,第一调整机构16配置于肩部按摩机构6上且能够随之上下移动。第一调整机构16包含:配置于肩部按摩机构6上的驱动件14、连接驱动件14和第一离合件8a的第一传动组件15,驱动件14通过第一传动组件15带动第一离合件8a在靠近和远离第二离合件8b的状态间切换,以使第一离合件8a和第二离合件8b对应在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的状态间切换。

肩部按摩机构6具有沿左右方向x延展的供第一离合件8a滑动的通孔6a,第一离合件8a滑动配置于肩部按摩机构6的通孔6a上,通孔6a限定了第一离合件8a仅能沿左右方向移动。结合图4和图5,第一离合件8a沿左右方向x靠近和远离第二离合件8b。第一传动组件15包含:连接有第一离合件8a的从动件12、连接于驱动件14的主动件13。从动件12具有倾斜设置的燕尾槽,主动件13具有滑接于燕尾槽的滑动部。驱动件14驱动主动件13相对从动件12沿上下方向y移动,以使主动件13推动从动件12沿左右方向x移动,当主动件13向上移动时,推动从动件12沿左右方向x靠近第二离合件8b,相应地,当主动件13向下移动时,推动从动件12沿左右方向x远离第二离合件8b。本实施例的驱动件14为气缸,第一调整机构16还具有连接于气缸的气泵机构19。控制装置7连接于气泵机构19,以控制气泵机构19的工作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件14可为电动伸缩杆,可直接电连接于控制装置7。

第二导轨部4具有开设于导槽4a的侧壁且沿上下方向y延展的长条通孔4b,滑块件10具有限位槽10a,且滑块件10的四个端角具有滚轮,以更好地相对第二导轨部4滑动。第二调整机构18包含:具有限位部9a和连接部9b的限位块9、传动件17。限位部9a位于导槽4a内,且能够沿前后方向z相对限位槽10a移动,以在嵌合于限位槽10a和脱离限位槽10a的状态间切换。限位部9a嵌合于限位槽10a时,限制滑块件10相对第二导轨部4滑动,限位部9a脱离限位槽10a时,滑块件10可相对第二导轨部4滑动。连接部9b穿过长条通孔4b且能够沿长条通孔4b上下移动,连接部9b位于导槽4a内的一侧连接于限位部9a,连接部9b位于导槽4a外的一侧铰接于传动件17。传动件17开设有销接孔17a,主动件13具有滑接于销接孔17a的销接部13a。主动件13相对从动件12沿上下方向y移动时,通过传动件17对应带动连接部9b沿前后方向z移动。结合图2,当主动件13向上移动时,销接部13a滑动至销接孔17a的一侧,进而可通过传动件17拉动限位部9a脱离限位槽10a,即在实现两离合件相互连接时同步使滑块件10可相对第二导轨部4滑动;相应地,当主动件13向下移动时,销接部13a滑动至销接孔17a的另一侧,进而可通过传动件17推动限位部9a嵌入限位槽10a,即在实现两离合件相互分离时同步使滑块件10不能相对第二导轨部4滑动。

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按摩机还具有检测按摩机芯5和肩部按摩机构6相对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20,其包含位于按摩机芯5上的第一感应件20a、位于肩部按摩机构6上的第二感应件20b。第二感应件20b连接于控制装置7上,且第二感应件20b能够在按摩机芯5相对肩部按摩机构6移动至预设位置时产生感应信号。控制装置7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离合件8a和第二离合件8b相互连接。位置检测机构20例如为霍尔传感器、光电开关等。位置检测机构20的设置,可使控制装置7能够更为精确地控制两离合件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的时机。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不设置位置检测机构20,而预设相应的控制程序,使得控制装置7根据预设的控制程序控制按摩机芯5移动至两离合件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位置;进一步地,在按摩机芯5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控制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使两离合件相互连接且肩部按摩机构可相对第二导轨部滑动;进一步地,当完成预设的肩部按摩作业时,控制装置控制按摩机芯5带动肩部按摩机构回到第一位置,并控制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使两离合件相互分离且肩部按摩机构不可相对第二导轨部滑动。

以上即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但基于本申请的设计思路,本申请亦可有其它变型设计。

在另一实施例中,按摩机包含配置在肩部按摩机构上且连接于控制装置的肩部位置检测机构,肩部位置检测机构在接触用户肩部时产生检测信号至控制装置。通过配置肩部位置检测机构,当控制装置控制按摩机芯相对第一导轨部移动至第二位置后可停止移动,第二位置为肩部按摩机构接触用户肩部的位置;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使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分离且使肩部按摩机构不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进而肩部按摩机构停留在与用户肩部位置相适配的位置,以对用户肩部进行按摩,同时按摩机芯可独立工作。但容易理解,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亦可不配置肩部位置检测机构,而采用带有肩部位置检测功能的按摩机芯,该类型的按摩机芯例如为专利申请cn200580016971.4、cn00801803.0等所公开的能够检测用户肩部位置的按摩机芯,通过采用该类型的按摩机芯,控制装置亦可在按摩机芯带动肩部按摩机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使两离合件相分离且使肩部按摩机构不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特性,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于图1至图5的实施例包含有第二调整机构,可省略第二调整机构,并改进第二导轨部和肩部按摩机构的配合方式。具体而言,采用四周具有滚轮的滑块件与导槽相配合的方式本身不具有自锁功能,需要额外的第二调整机构来切换滑块件与导槽的滑动关系,可通过调整第二导轨部和滑块件的配合方式,使其具有自锁功能,进而可省略前述的第二调整机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滑块件和第二导轨部的配合方式可采用常见的齿轮和齿条相啮合的配合方式,其为常见的按摩机芯和第一导轨部相配合的方式,该种配合方式一方面不会影响滑块件相对第二导轨部移动,同时具有自锁能力。常见的受外力时能够滑动,而不受外力时自动锁止的机构亦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特性,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于图1至图5的实施例中第二调整机构和第一调整机构共用驱动件进行驱动,可设置另一驱动件单独驱动限位部9a相对限位槽10a移动。在两调整机构分别具有驱动件时,前述的第一传动组件15亦可简化,例如可直接为一传动杆,连接驱动件的伸缩端和第一离合件。具体而言,请结合图6和图7,其中图7省略了第一调整机构e和第二调整机构f。在另一实施例中,按摩机包含:具有第一导轨部a1和第二导轨部a2的机架a、可相对第一导轨部a1上下移动的按摩机芯b、可相对第二导轨部a2上下移动的肩部按摩机构c。按摩机芯b和肩部按摩机构c之间配置有离合传动机构d,其包含位于肩部按摩机构c上的第一离合件d1、位于按摩机构b上的第二离合件d2。按摩机还具有控制第一离合件d1与第二离合件d2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地第一调整机构e、控制肩部按摩机构c能否相对第二导轨部a2上下滑动的第二调整机构f。第一调整机构e和第二调整机构f可分别具有驱动件,驱动件可为气缸,亦连接于气泵机构19,通过控制气泵机构19对两驱动件分别充气来控制两调整机构的配合关系。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特性,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驱动位于肩部按摩机构上的第一离合件靠近和远离位于按摩机芯的第二离合件,亦可调整第一调整机构的位置和第二离合件与按摩机芯的配置方式,使第一调整机构驱动第二离合件靠近和远离第一离合件。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特性,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包含两肩部按摩机构、以及相对应的两组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按摩机亦可仅包含一肩部按摩机构、以及一组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方案亦可应用于立式按摩机上,立式按摩机可参考专利申请cn201620398100.9所公开的结构,在该专利申请的基础上,可采用包含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的机架来配置按摩机芯和肩部按摩机构。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特性,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基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按摩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控制装置控制按摩机芯相对第一导轨部移动至第一位置后停止移动,第一位置为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能够相互连接的位置。

步骤s2: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使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连接,且使肩部按摩机构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

步骤s3:控制装置控制按摩机芯相对第一导轨部移动至第二位置后停止移动,第二位置为肩部位置检测机构接触用户肩部的位置。

步骤s4: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使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相互分离且使肩部按摩机构不能够相对第二导轨部上下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