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610发布日期:2019-08-09 21:2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香薰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香薰机或香薰器等香薰设备,分为电子和机械两大类。其中电子香薰设备,多是利用负离子发生器,使盛水容器中的水和天然精油等成分,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也散发出香味,并且香薰是一种风靡全球,倍受爱美女士青睐的护理方式,它能舒心养颜,放松减压,人们通过按摩、吸入、热敷、浸泡、蒸薰,使芳香精快速融入人体血液及淋巴液中,可以加速体内新陈代谢,促进活细胞再生,增强身体免疫力,进而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消化系统及排泄系统,但是传统的香薰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散热效果差、携带不便和美观性不好的缺点,同时传统的香薰装置在更换香薰物质的时候,需要把香薰装置进行拆开,从而导致安装拆卸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性好、美观性好和方便安装拆卸的香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薰器,包括上盖、后盖、前盖和头壳,所述头壳上端卡接在上盖上,且该头壳下端卡接在前盖上,所述前盖和后盖均固定在所述上盖下方,且该前盖位于所述后盖右方,所述后盖内设置有电池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与电池电连接,且该电源线另一端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连接线、开关模块、发光模块、接口和USB连接口,所述USB连接口、接口、开关模块、发光模块和连接线一端均焊接在所述控制板上,所述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外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接在所述发热芯上,且该安装座位于所述控制板右侧,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安装座均固定在所述上盖内,所述上盖内还设置有连接柱和旋转棍,所述旋转棍镶嵌在连接柱上,且该旋转棍上套接有按钮板,所述按钮板位于所述前盖外侧,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为驱动电源,并且电池供电给控制板,此时人工手动按下按钮板时,该按钮板沿着旋转棍向内移动来触碰到控制板上的开关模块来启动控制板把电经连接线给发热芯加热,该设计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同时头壳上端卡接在上盖上,当使用者需要更换香薰物质时,只需要拔出头壳后,然后把香薰物质加入到上盖内的安装座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更换香薰物质的时候,需要把香薰装置进行拆开,从而导致安装拆卸比较麻烦,因此具有方便安装拆卸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上盖右端设置有开口和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USB连接口外侧,且该通槽位于开口下方,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反射块,所述反射块固定在所述上盖内,且该反射块位于所述控制板左侧,由于通槽位于所述USB连接口外侧,且该通槽位于开口下方,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反射块,该反射块可以把控制板上的发光模块发出的光从开口发射到外面,从而便于使用者便于观察香薰器的使用情况以及也提高了美观性。

优选地,所述上盖还设置有风扇连接头、风扇和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与所述上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网位于所述上盖上方,且该散热网与所述风扇相通,所述风扇与风扇连接头一端电连接,该风扇连接头另一端与所述接口卡接连接,由于散热网与所述上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网位于所述上盖上方,且该散热网与所述风扇相通,所述风扇与风扇连接头一端电连接,该风扇连接头另一端与所述接口卡接连接,能够使控制板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经风扇进行降温,并且该风扇可以把热量从散热网散发到外面,从而提高了散热性好。

优选地,所述按钮板下方设置有按钮挡板,所述按钮挡板一侧滑接在所述前盖内侧,该按钮挡板另一侧位于所述前盖外侧,由于按钮板下方设置有按钮挡板,所述按钮挡板一侧滑接在所述前盖内侧,该按钮挡板另一侧位于所述前盖外侧,该按钮挡板可以把按钮进行锁住,可以防止人工在不使用时,意外触碰到后,而导致的电池的电量浪费,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前盖和后盖两侧面侧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左端卡接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压条右端卡接在所述前盖上,所述压条上端卡接在所述上盖上,由于压条左端卡接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压条右端卡接在所述前盖上,所述压条上端卡接在所述上盖上,该压条能够把上盖、前盖和后盖连接缝隙进行遮挡,使得香薰器整体看起来美观,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为驱动电源,并且电池供电给控制板,此时人工手动按下按钮板时,该按钮板沿着旋转棍向内移动来触碰到控制板上的开关模块来启动控制板把电经连接线给发热芯加热,该设计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同时头壳上端卡接在上盖上,当使用者需要更换香薰物质时,只需要拔出头壳后,然后把香薰物质加入到上盖内的安装座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更换香薰物质的时候,需要把香薰装置进行拆开,从而导致安装拆卸比较麻烦,因此具有方便安装拆卸的特点,并且通槽位于所述USB连接口外侧,且该通槽位于开口下方,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反射块,该反射块可以把控制板上的发光模块发出的光从开口发射到外面,从而便于使用者便于观察香薰器的使用情况以及也提高了美观性,同时散热网与所述上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网位于所述上盖上方,且该散热网与所述风扇相通,所述风扇与风扇连接头一端电连接,该风扇连接头另一端与所述接口卡接连接,能够使控制板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经风扇进行降温,并且该风扇可以把热量从散热网散发到外面,从而提高了散热性好,并且按钮板下方设置有按钮挡板,所述按钮挡板一侧滑接在所述前盖内侧,该按钮挡板另一侧位于所述前盖外侧,该按钮挡板可以把按钮进行锁住,可以防止人工在不使用时,意外触碰到后,而导致的电池的电量浪费,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压条左端卡接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压条右端卡接在所述前盖上,所述压条上端卡接在所述上盖上,该压条能够把上盖、前盖和后盖连接缝隙进行遮挡,使得香薰器整体看起来美观,从而提高了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去掉压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去掉压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去掉压条的爆炸图。

其中:1-上盖;2-后盖;3-前盖;4-头壳;5-电池;6-电源线;7-控制板;8-连接线;9-开关模块;10-发光模块;11-接口;12-USB连接口;13-发热芯;14-安装座;15-连接柱;16-旋转棍;17-按钮板;18-开口;19-通槽;20-反射块;21-风扇连接头;22-风扇;23-散热网;24-按钮挡板;25-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香薰器,包括上盖1、后盖2、前盖3和头壳4,所述头壳4上端卡接在上盖1上,且该头壳4下端卡接在前盖3上,所述前盖 3和后盖2均固定在所述上盖1下方,且该前盖3位于所述后盖2右方,所述后盖2内设置有电池5和电源线6,所述电源线6一端与电池5电连接,且该电源线6另一端连接有控制板7,所述控制板7上设置有连接线8、开关模块 9、发光模块10、接口11和USB连接口12,所述USB连接口12、接口11、开关模块9、发光模块10和连接线8一端均焊接在所述控制板7上,所述连接线 8另一端连接有发热芯13,所述发热芯13外侧设置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 14套接在所述发热芯13上,且该安装座14位于所述控制板7右侧,所述控制板7和所述安装座14均固定在所述上盖1内,所述上盖1内还设置有连接柱 15和旋转棍16,所述旋转棍16镶嵌在连接柱15上,且该旋转棍16上套接有按钮板17,所述按钮板17位于所述前盖3外侧,所述上盖1右端设置有开口 18和通槽19,所述通槽19位于所述USB连接口12外侧,且该通槽19位于开口18下方,所述开口18内侧设置有反射块20,所述反射块20固定在所述上盖1内,且该反射块20位于所述控制板7左侧,所述上盖1还设置有风扇连接头21、风扇22和散热网23,所述散热网23与所述上盖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网23位于所述上盖1上方,且该散热网23与所述风扇22相通,所述风扇22与风扇连接头21一端电连接,该风扇连接头21另一端与所述接口 11卡接连接,所述按钮板17下方设置有按钮挡板24,所述按钮挡板24一侧滑接在所述前盖3内侧,该按钮挡板24另一侧位于所述前盖3外侧,所述前盖3和后盖2两侧面侧设置有压条25,所述压条25左端卡接在所述后盖2 上,所述压条25右端卡接在所述前盖3上,所述压条25上端卡接在所述上盖 1上。

上述中一种香薰器的安装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USB连接口、接口、开关模块、发光模块和连接线一端均焊接在所述控制板上,并且连接线另一端连接到发热芯以及电源线一端与电池电连接,且该电源线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板上,然后把风扇安装在上盖内,然后再把位于风扇下方的控制板安装在上盖内,同时发热芯固定在安装座内,然后把位于控制板右侧的安装座安装在上盖内以及把位于控制板左侧的反射块安装在上盖内,再把电池安装在后盖内,此时完成内部安装,最后把后盖和前盖用螺栓固定方式固定在上盖下方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头壳上端卡接在上盖上以及把头壳下端卡接在前盖上,另外再把压条左端卡接在后盖上、压条右端卡接在前盖上和压条上端卡接在上盖上,此时完成香薰器安装完成,当工作时,使用者拔出头壳,把香薰物质放到固定安装座内,然后使用者手动把按钮挡板进行下滑对按钮板进行解锁,然后按住按钮板,此时按钮板沿着旋转棍向内移动,同时该按钮板触碰到控制板上的开关模块,然后开关模块启动来把电池经控制板供电给发热芯开始发热工作,此时发热芯把香薰物质进行加热,最后香薰物质从头壳中散发出来。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