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及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2566发布日期:2019-11-12 22:15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及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实验用的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及提取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腰痛是困扰人类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有椎间盘退变等。建立合适的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来研究各种阻断或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动物实验室经常研究各种阻断或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常使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大鼠尾椎间盘的位置为易于操作的解剖位置,且可以轻松简单的操作实现诱导退变,故成为椎间盘退变/再生研究的理想模型。

研究发现,椎间盘结构的损伤多先发生在纤维环,纤维环的放射性的撕裂往往最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因为这种撕裂损伤打破了椎间盘组织的压力平衡。髓核沿着损坏的纤维环突出,压迫其周围的神经从而造成人类一系列腰腿痛的症状。目前进行脊柱外科椎间盘退变研究时,大鼠尾椎间盘的位置为易于操作的解剖位置, 且可以轻松的操作实现诱导退变, 故成为椎间盘退变/再生研究的理想模型。然而,现有技术中该模型大都采用人工方式或机械扰动诱发椎间盘退变,采用人工方式时由于穿刺深度不一,穿刺针粗细不同,效率低,所以破坏效果不一致。采用机械扰动诱发椎间盘退变时,同样需要复杂的操作,精密的外固定器械和机械检测仪器,且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等待退变形成。

中国专利 CN 107898523 A公布了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用于鼠类实验动物椎间盘穿刺的装置,包括前框、后框、针座、电机、穿刺针等器械。所述前框和后框的中央设有用于穿过鼠类实验动物尾椎的通孔,穿刺时,所述夹紧单元将鼠类实验动物尾椎的头端和尾端夹紧,针座移动至鼠类实验动物尾椎的椎间盘处,推进单元带动穿刺针前移并穿入椎间盘。 该穿刺器结构过于精密复杂,制造成本高,由于其缺少对鼠尾的定位结构,不可避免的的有机械装置误差如:针刺角度以及进针深度,难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大鼠尾椎间盘以及不同的皮肤韧度,因此,该穿刺器不适用于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用。

中国专利CN 104622598 B公布了一种大鼠尾椎间盘经皮穿刺注射装置,其具有操作套筒和位于所述操作针插接孔部件, 所述穿刺针用于刺穿大鼠尾椎间盘。但是该装置结构过于简单,首先是难以准确的避开鼠尾的血管和尾椎骨,并扎入到纤维环中;其次是没法控制针刺深度,而不破坏大鼠的髓核;最后其还难以向椎间盘注射药物,并精准给予定量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及提取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固定稳定、 定位精确、 穿刺深度可控、同时带注射功能和提取大鼠尾椎髓核组织的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及提取装置,包括环套于鼠尾的套环、穿刺针筒、定位针筒及微量进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套为中空半环柱体结构的C形套环,所述的C形套环在使用时为开口向下环套住鼠尾,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接插定位针筒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和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中部设有插接穿刺针筒的螺纹套筒,所述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和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的轴向中心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针孔和第二定位针孔,并分别与C形套环的中空内腔连通,所述的C形套环的半环柱体的壁上还设有相互连通且轨道高度相配合的轴向轨道和周向轨道,且与C形套环的中空内腔连通,两轨道整体呈“T”字形分布,所述的螺纹套筒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型柱体,上方的大段柱体设有内螺纹半通孔,用于旋入带刻度螺纹穿刺筒,下方的小段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滑块,所述套筒滑块的厚度与轴向轨道和周向轨道的轨道高度相配合,在所述的轴向轨道内沿C形套环轴向滑动,在周向轨道内沿C形套环的周向滑动,所述螺纹套筒的内螺纹半通孔之外的柱体中心轴向位置设有与所述带刻度螺纹穿刺筒的中心轴向位置的穿刺针孔大小配合的通孔,且与C形套环的中空内腔连通,所述的带刻度螺纹穿刺筒为大小与螺纹套筒的大小相配合的带帽螺栓造型,上方为螺帽,下方为螺栓,所述的螺栓设有与所述的螺纹套筒的内螺纹半通孔相配合的套接外螺纹,所述螺帽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刻度尺,所述的带刻度螺纹穿刺筒旋入螺纹套筒后,所述的刻度尺处于螺纹套筒外部。

所述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型柱体,小段轴径与轴向轨道的轨道宽度配合,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筒滑块,C形套环上所述轴向轨道的径向截面呈“十”字形,所述的插接筒滑块沿轴向轨道“十”字形的横向腔体内滑动,其厚度与轴向轨道“十”字形的横向腔体配合,且大小与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的小段轴径相配合,同时沿轴向设有用于定位参考的刻度标记。

所述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与插接筒滑块13采用一体式或采用螺纹固定、粘结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刻度标记为竖向等距排列的刻度孔,所述的刻度孔与第一定位针孔连通。

所述的第二带刻度定位接插筒为圆柱体形,直接与C形套环本体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完全相同的刻度孔。

所述的螺纹套筒下方的小段柱体底部采用螺纹固定或粘结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有套筒滑块,所述的刻度尺上设有竖向等距排列的刻度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全透明塑料材质,可以看清大鼠尾巴上的四条血管,避免穿刺针扎到血管上。

2.C形套环,可以套在鼠尾上来回移动,适应大鼠粗细不同的尾巴。

3.先两个针穿刺皮肤到达尾椎骨头上。取两针的平均穿刺深度,以确定皮肤到椎骨的距离,其次中间的穿刺针可以纵向移动穿刺。(带刻度的螺旋进针可以限制进针深度)比以往的穿刺更加精准和简便。

3.本发明的装置还具有注射功能,需要对大鼠注射液体时,可以向其椎间盘注射药物,穿刺针孔的出口可以连接插入微量进样器,便于定量给药。

4.发明的装置还具有提取髓核组织功能,需要对大鼠抽取髓核时,可以采用微量进样器抽取适量组织,避免了传统处死大鼠取髓核组织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形套环; 2、螺纹套筒; 3、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 4、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 5、第一定位针孔; 6、第二定位针孔; 7、带刻度螺纹穿刺筒; 8、穿刺针孔; 9、刻度凸块; 10、套接外螺纹; 11、轴向轨道; 12、周向轨道; 13、插接筒滑块; 14、套筒滑块; 15、刻度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及提取装置,用于对鼠尾内的纤维环微创穿刺或注射液体和提取髓核组织,包括环套于鼠尾的C形套环1、穿刺针筒、定位针筒及微量进样器。所述的C形套环1为中空半环柱体结构,使用时开口向下环套住鼠尾,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接插定位针筒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和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4,中部设有插接穿刺针筒的螺纹套筒2。

所述的C形套环1的环柱体的壁上还设有相互连通且轨道高度相配合的轴向轨道11和周向轨道12,且与C形套环1的中空内腔连通,两轨道整体呈“T”字形分布。

所述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型柱体,小段轴径与轴向轨道11的轨道宽度配合,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筒滑块13,所述轴向轨道11在C形套环1的径向上的截面呈“十”字形,所述的插接筒滑块13可在轴向轨道11“十”字形的横向腔体内滑动,其厚度与轴向轨道11“十”字形的横向腔体配合,且大小与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的小段轴径相配合。所述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一定位针孔5,并与C形套环1的中空内腔连通,同时沿轴向设有用于定位参考的刻度标记。为便于观察定位针筒用于定位时插入鼠尾的深度,所述的刻度标记为竖向等距排列的刻度孔15,所述的刻度孔15与第一定位针孔5连通。所述的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与插接筒滑块13可为一体式,也可采用螺纹固定或粘结固定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带刻度定位接插筒4为圆柱体形,直接与C形套环1本体固定连接,所以无需设置用于连接滑块的台阶式小段轴体,其他结构与第一带刻度定位接插筒3相同。

所述的螺纹套筒2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型柱体,上方的大段柱体设有内螺纹半通孔,用于旋入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下方的小段柱体底部采用螺纹固定或粘结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有套筒滑块14,所述套筒滑块14的厚度与轴向轨道11和周向轨道12的轨道高度相配合,可在所述的轴向轨道11内沿C形套环1轴向滑动或在周向轨道12内沿C形套环1的周向滑动。所述螺纹套筒2内螺纹半通孔之外的柱体中心轴向位置设有与所述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的中心轴向位置的穿刺针孔8大小配合的通孔,且与C形套环1的中空内腔连通。所述的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大小与螺纹套筒2的大小相配合的带帽螺栓造型,上方为螺帽,下方为螺栓,所述的螺栓设有与所述的螺纹套筒2的内螺纹半通孔相配合的套接外螺纹10。所述螺帽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刻度尺,所述的刻度尺上设有竖向等距排列的刻度凸块9。所述的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旋入螺纹套筒2后,所述的刻度尺处于螺纹套筒2外部。

为便于定位针筒和穿刺针筒的进针深度观察及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和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4上的每一刻度孔15与所述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所设刻度尺上的每一刻度凸块9的间距分别设置为1mm。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C形套环1的内径根据鼠尾直径确定,一般要穿刺的鼠尾直径为7.75mm,所述的C形套环1设计为能够套住鼠尾,并且可以在鼠尾上自由移动,以适应不同鼠尾直径。本实施例中C形套环的长度为25mm, C形套环的外径为13.175mm,C形套环的高度为26.519mm ,

同时,穿刺针筒的针尖刺入鼠尾内部时,由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配合,针尖可螺旋插入到鼠尾内部的纤维环和髓核,针尖即可以只扎到纤维环,也可继续深入到髓核中心。一般实验选用的均为21G针,针体等距设有若干刻度,其中21G定位针为外径0.80mm的普通针,21G穿刺针为外径0.80mm的中空针,可接微量进样器用于药物注射或提取髓核组织。本实施例中选用上海高鸽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2µl手动微量进样器。

完整取出20只大鼠腰椎间盘,确定纤维环与髓核的交界点,纤维环穿刺的厚度(mm)为纤维环厚度与附着于纤维环的韧带厚度之和。经预实验测得皮肤至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处的深度为3mm,到达髓核中心的深度为5mm,穿刺针进针深入为3mm时到了纤维环与髓核的交界区,继续深入会有突破感,再进针2mm可达到髓核的中心。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提取装置前,先将C形套环1套设在鼠尾上。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两个定位针筒的定位针分别插入第一带刻度定位插接筒3和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4,通过两插接筒上设置的刻度孔15可以看到进针深度,左侧的定位针可通过插接筒滑块13沿轴向轨道11移动,使定位间隙更准确。右侧定位针由于第二带刻度定位插接筒4与C形套环固定连接,所以起固定作用,同时可以使计算进针深度更加准确。定位针从皮肤穿刺直到定位到尾骨上为止,双侧取平均值。

完成定位后,穿刺针开始螺旋进针,穿刺针可随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旋转进入螺纹套筒2,通过带刻度螺纹穿刺筒7外侧设置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凸块9可明确进针深度,并可通过调节套筒滑块14沿轴向轨道11或周向轨道12滑动来变换穿刺位置,使穿刺位置更精准。 穿刺时如能超过之前定位的双侧刻度平均值则说明穿刺针刺入纤维环中,反之即说明穿刺间隙不对,此时可将C形套环1沿轴向轨道11或周向轨道12移动继续探查,直至穿刺进入纤维环。

经测量,大鼠尾椎间盘的厚度为1mm,且穿刺针前端不碰触髓核,需要向鼠尾注射液体时,穿刺针接上微量进样器沿刚才的深度继续进针,将药物注射入鼠尾椎间盘中,如需提取髓核组织直接吸取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例是为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创造,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实施例做出各种适应性修改, 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等同修改或等效置换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