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786发布日期:2020-04-24 21:3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残疾人越来越多的使用上了康复轮椅,轮椅由此成了下肢残障人士及年老体弱的人们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而且省却了照顾人员的辛苦,在医院内方便转移、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方便其自行活动的需要,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轮椅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而电动轮椅是由蓄电池为能源,电子装置控制驱动的动力轮椅车,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自行驱动轮椅车的前进,增强了轮椅操作的灵活性,规避了普通轮椅采用双手推动转轮前进的不足。

但是,电动轮椅虽然可以自行驱动前进的方向,但大多的轮椅都比较笨重,所以在搬运的时候非常不灵活,目前市场上的轮椅普遍空间都比较大,移动时需要将轮椅的各个部件拆卸,搬运完成需要在进行组装,这样的操作丰常的繁琐,降低了其实用性能,在维修时也很不方便,长久这样的拆装也影响轮椅的使用寿命,同样会让使用者感到非常的疲乏,感观性能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受到局限,给使用者带来了烦恼,虽然也有体积比较小的轮椅,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重量还是非常的重,存在着不足。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超轻型折叠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包括座板、靠背、两个交叉折叠架,所述两个交叉折叠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板的两侧,所述交叉折叠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设有前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设有后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靠背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支架的右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处于同一高度上;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提手、折叠连接线、连接组件,所述折叠提手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提手的另一端与折叠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三销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中的一个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上,另一个与所述折叠连接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下端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管及伸缩调节组件,所述伸缩管通过伸缩调节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便携式折叠轮椅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把手、刹车线、刹车,所述刹车把手设置在所述握把上,所述刹车设置在所述交叉折叠架的下部右端,所述刹车线的上端与所述刹车把手连接,所述刹车线的下端与所述刹车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板为采用帆布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靠背为采用帆布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交叉折叠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中空的钢管结构。

优选的,两个交叉折叠架的第二支架之间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靠背通过靠背夹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折叠轮椅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制作方便,方便老年人或是残疾人的使用,轮椅采用折叠式设计,折叠和张开通过折叠机构进行控制,提升了轮椅使用的灵活性能,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比较小,占用的空间较小,方便搬运,实用性佳,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折叠轮椅的右视图;

图2为便携式折叠轮椅的主视图;

图3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伸缩管、伸缩调节组件和第一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座板,2-靠背,21-靠背夹,3-交叉折叠架,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前轮,34-后轮,35-第一固定块,36-第二固定块,37-连接管,4-折叠机构,41-折叠提手,42-折叠连接线,43-第一连接片,44-第二连接片,45-连接杆,46-第一销轴,47-第二销轴,48-第三销轴,5-握把,6-伸缩机构,61-伸缩管,611-限位孔,62-伸缩调节组件,621-限位座,622-插销,623-弹簧,624-复位杆,625-压条,626-弹簧安装槽,627-压条安装凹槽,628-第一连接轴,629-第二连接轴,7-刹车装置,71-刹车把手,72-刹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包括座板1、靠背2、两个交叉折叠架3,两个交叉折叠架3对称设置在座板1的两侧,交叉折叠架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及折叠机构4,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通过转轴交叉转动连接,第一支架31的下端设有前轮33,第二支架32的下端设有后轮34,第一支架31的上端与靠背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架31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块35,第二支架32的右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块36,第一固定块35与第二固定块36处于同一高度上;折叠机构4包括折叠提手41、折叠连接线42、连接组件,折叠提手4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架32转动连接,折叠提手41的另一端与折叠连接线42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43、第二连接片44、连接杆45,第一连接片43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片44相适配的凹槽,第一连接片4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35通过第一销轴46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片4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连接片44的凹槽内且与第二连接片44通过第二销轴47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片44与第二固定块36通过第三销轴48转动连接;连接杆45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中的一个套设在第二销轴47上,另一个与折叠连接线4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座板1为采用帆布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靠背2为采用帆布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靠背2通过靠背夹21与第一支架3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交叉折叠架3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均为中空的钢管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交叉折叠架3的第二支架32之间通过连接管37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31的上端设有握把5。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3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握把5的下端设有伸缩机构6,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伸缩管61及伸缩调节组件62,伸缩管61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支架31内,且通过伸缩调节组件62与第一支架31固定连接。

伸缩管61沿伸缩管61高度方向的管壁上设有限位孔611。

伸缩调节组件62包括限位座621、插销622、弹簧623、复位杆624、压条625,限位座621焊接在第一支架31上,且限位座621内设有弹簧安装槽626,限位座621远离第一支架31的一侧设有压条安装凹槽627,插销622的一端活动插接在弹簧安装槽626内,弹簧623套设在插销622上,弹簧623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626的内壁连接,弹簧623的另一端与复位杆624连接,弹簧623和复位杆624均设置在弹簧安装槽626内,压条625通过第一连接轴628与插销622连接,压条625通过第二连接轴629固定在压条安装凹槽627内。

使用时,先按压压条625的一端,使压条625以第二连接轴629为中心线转动,压条62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628带动插销622,使插销622离开限位孔611,然后将伸缩管61沿着第一支架31向上或向下滑动,松开压条625,插销622压紧伸缩管61的外壁面,将伸缩管61沿着第一支架31向上或向下滑动直到插销622进入另一个限位孔611中。伸缩调节组件62可以防止伸缩管61晃动,提高轮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便携式折叠轮椅还包括刹车装置7,刹车装置7包括刹车把手71、刹车线72、刹车,刹车把手71设置在握把5上,刹车设置在交叉折叠架3的下部右端,刹车线72的上端与刹车把手71连接,刹车线72的下端与刹车连接,用于降低轮椅速度,也可以使轮椅停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折叠轮椅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便携式折叠轮椅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手动拉动折叠提手41的前端,使折叠提手41以销轴为轴心转动,在折叠连接线42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片43和第二连接片44折叠,从而使得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折叠,使整个骨架完全折叠;在翻起时,手动拉动折叠提手41的前端,使折叠提手41以销轴为轴心转动,在折叠连接线42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片43和第二连接片44展开,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展开,完成整个骨架固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折叠轮椅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制作方便,方便老年人或是残疾人的使用,轮椅采用折叠式设计,折叠和张开通过折叠机构4进行控制,提升了轮椅使用的灵活性能,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比较小,占用的空间较小,方便搬运,实用性佳,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