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9018发布日期:2019-11-05 22:4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透析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将体内血液通过血液透析管路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管组成的透析器中。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血液透析管路,由于没有固定措施,使得血液透析管路直接放置在病人身上,这样导致病人在移动时容易使得血液透析管路脱落。因此,需要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旨在解决传统的血液透析管路,不能固定,且容易造成脱落,造成不必要的后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件和第一支撑架,所述底板下侧面设置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下侧设置有第二夹板,同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圆轴,所述圆轴外表面设置有扭簧,且扭簧上侧左端与第一夹板相连接,同时扭簧下侧左端与第二夹板相连接,所述底板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空心筒,且第一空心筒内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弹簧上侧面设置有第二空心筒,且第二空心筒上侧面设置有支撑座,同时支撑座上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左侧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同时第一内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螺帽,所述固定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右侧面,且固定连接件右侧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同时第二连接板前侧面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外螺纹杆上端,且第一支撑架上侧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同时第一支撑架上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下侧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且第二支撑架左下侧面设置有铰链,同时第二支撑架通过铰链与第一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关于圆轴对称分布,且第一夹板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二夹板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且2个弹簧关于底板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在外螺纹杆右侧的长度大于支撑座在外螺纹杆右侧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铰链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固定孔的尺寸与第二固定孔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长度和宽度均与第一支撑架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

(1)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在需要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时,通过把血液透析管路放入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部,再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至在病床上,这样使得血液透析管路得到固定;

(2)设置有弹簧和伸缩杆,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部时,病人在移动时,使得血液透析管路带动外螺纹杆晃动,通过弹簧和伸缩杆对外螺纹杆受到的晃动杆进行缓冲,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至在病床上不会发生脱落导致血液透析管路脱落的情况;

(3)设置有固定连接件,当需要对血液透析管路固定时,如果病床上不方便让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时,把第一连接板通过螺丝与外螺纹杆相连接,使得第一连接板右侧的固定连接件可以固定在床边的固定杆上,这样使得血液透析管路得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圆轴,5、扭簧,6、第一空心筒,7、弹簧,8、伸缩杆,9、第二空心筒,10、支撑座,11、外螺纹杆,12、第一连接板,13、第一内螺纹孔,14、螺丝,15、螺帽,16、固定连接件,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内螺纹孔,19、第一支撑架,20、第一固定孔,21、第二支撑架,22、第二固定孔,2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板1下侧面设置有第一夹板2,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关于圆轴4对称分布,且第一夹板2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二夹板3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通过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夹持在床上时,通过第一夹板2尺寸均与第二夹板3的尺寸相同,使得血液透析管路不容易脱落,且第一夹板2下侧设置有第二夹板3,同时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之间设置有圆轴4。

如图2和图3所示,圆轴4外表面设置有扭簧5,且扭簧5上侧左端与第一夹板2相连接,同时扭簧5下侧左端与第二夹板3相连接,通过使用扭簧5,使得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夹持效果更好,且夹持更牢固。

如图2和图4所示,底板1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空心筒6,且第一空心筒6内部设置有弹簧7,弹簧7设置有两个,且2个弹簧7关于底板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使得在病人进行移动,通过弹簧7的缓冲能力,使得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相互夹持时,不容易发生掉落,同时弹簧7内部设置有伸缩杆8。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弹簧7上侧面设置有第二空心筒9,且第二空心筒9上侧面设置有支撑座10,同时支撑座10上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杆11,通过外螺纹杆11使得在病床上不方便夹持时,通过把第一连接板12固定在外螺纹杆11上,使得固定连接件16能够固定在床边的固定杆上,让外螺纹杆11位置得到固定,从而方便第一支撑架19和第二支撑架21对血液透析管路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外螺纹杆11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在外螺纹杆11右侧的长度大于支撑座10在外螺纹杆11右侧的长度,且第一连接板12左侧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13,在通过第一连接板12对外螺纹杆11位置固定时,使得固定连接件16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固定杆上,方便外螺纹杆11位置固定,同时第一内螺纹孔13内部设置有螺丝14,螺丝14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螺帽15。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固定连接件16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2右侧面,且固定连接件16右侧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7,同时第二连接板17前侧面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18,第一支撑架19设置在外螺纹杆11上端,第一支撑架19通过铰链23与第二支撑架2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为了使得在把血液透析管路放置到第一支撑架19与第二支撑架21之间时,通过铰链23关闭第二支撑架21,让第二支撑架21与第一支撑架19通过相互接触对血液透析管路进行固定,且第一支撑架19上侧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0,第一固定孔20和第二固定孔22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固定孔20的尺寸与第二固定孔22的尺寸相同,为了使得血液透析管路在放置到第一固定孔20内部时,当关闭第二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1下侧面的第二固定孔22能够对第一固定孔20内部的血液透析管路固定,且不损坏血液透析管路,同时第一支撑架19上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1的长度和宽度均与第一支撑架19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为了使得血液透析管路固定的更牢固,第二支撑架21下侧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2,且第二支撑架21左下侧面设置有铰链23,同时第二支撑架21通过铰链23与第一支撑架19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时,如果病床上方便夹持时,通过同时按动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此时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之间圆轴4外表面的扭簧5由于受到压力开始进行收缩,使得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之间的距离慢慢变大,此时使得病床上的夹持处进入到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之间,夹持完毕后,向上扳动第二支撑架21,此时第二支撑架21下侧面的铰链23受到压力开始转动,使得第二支撑架21被打开,把血液透析管路放入到第一支撑架19上侧面的第一固定孔20内,使得血液透析管路下半部在第一固定孔20内,放入完毕后,关闭第二支撑架21,使得血液透析管路上半部进入到第二固定孔22内部,这样使得血液透析管路得到固定,便可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病人进行移动时,导致血液透析管路进行晃动,让外螺纹杆11受到影响进行晃动,此时在支撑座10下方的弹簧7和伸缩杆8通过自身的伸缩缓冲作用对外螺纹杆11受到的晃动进行缓冲,防止第一夹板2由于第二夹板3晃动出现脱落情况,当病床上不方便进行夹持时,通过使用螺丝14,螺丝14通过前侧第一连接板12左侧内部的第一内螺纹孔13进入到后侧的第一连接板12左侧内部的第一内螺纹孔13内,再使用螺帽15与螺丝14连接,这样使得第一连接板12固定在外螺纹杆11上,再把第一连接板12左侧的固定连接件16安装在病床边的固定杆上,使用外部螺丝进入到第二内螺纹孔18内部对固定连接件16进行固定,这样便可进行使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