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调节压力的负压养生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888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自动调节压力的负压养生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能自动调节压力的负压养生仪。



背景技术:

负压养生仪是一种对人体能起到保健作用的设备,其工作原理类似于现有传统拨罐。负压养生仪工作时能对人身体各部位起到疏通淋巴通道与血液通道为主的效果。通过按摩淋巴系统,可以协助人体组织代谢排毒,与输送养分;通过疏通血液通道,能起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在负压养生仪工作时产生负压、正压变换过程中,能促进空气与皮肤表面进行换气,使得表面细胞获取足够的氧气,利于人体皮肤的健康。

负压养生仪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调节其配套的负压泵作用于吸盘的负压,防止负压过大,导致人体皮肤等受损,负压过低又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现有的负压养生仪都在负压泵输出端和吸盘之间设置有手动阀门,通过调节阀门的阀芯开闭大小,从而控制进入吸盘内的负压压力。由于是手动控制,负压调节后,在实际工作中,设备不能自动根据吸盘内负压进行适应性调节,这样,受到供电电压变化等影响,或者使用久后负压泵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如果负压泵的转速降低或变大(负压养生仪受到成本以及内部空间安装限制,不具有稳压设备,供电电压波动变高、变低会导致转速变大、变低)等都会造成进入吸盘的负压增加或减小,因此达不到好的负压控制效果。

现有的负压养生仪其主要结构包括吸盘以及壳体内的负压泵、气压连接管、管道和必要的控制电路板等,壳体的底板和侧板为一整体,实际使用中,电路板等部件有出现故障的几率,电路板等出现故障后,只能把壳体的上盖打开后,才能对壳体内需要维护的地方进行维护。由于,负压泵、气压连接管、管道和必要的控制电路板等安装在壳体内后,壳体内部空间有限,各种部件之间距离靠近,而且导线管道等交叉分布,会给维护带来不便。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尽可能提高产品的以人为本功能,无疑是产品赢得市场的先机,因而提供一种方便维修,且能自动实现输出负压稳定,保证取得更好效果的负压养生仪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负压养生仪因结构所限,不能实现保持选择后负压稳定,以及壳体内部件出现故障后维修不便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壳体侧板前后两端左部由上至下各有一个弧形开口,弧形开口各自配有一只弧形板,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内部气压连接管、管道和必要的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两只弧形板内侧,弧形板通过下部内侧的卡口卡入壳体的弧形开口下端处的底板前后两侧,壳体上盖安装好后能有效实现壳体、侧板、上盖的连接,在后续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时,能实现通过两只弧形板和壳体的分离,进而方便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还具有负压控制电路,使用者选择一定的负压值后,负压控制电路能一直保持吸盘内负压值稳定,从而达到好的负压理疗效果,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能自动调节压力的负压养生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自动调节压力的负压养生仪,包括负压养生仪本体、真空负压可调开关、弧形板,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壳体侧板前后两端是弧形,侧板下部安装在壳体的底板上端四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负压泵安装在壳体的底板内右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内部气压连接管、必要的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两只弧形板的内侧端,其特征在于壳体侧板前后两端左部由上至下各有一个弧形开口,两只弧形板的内侧下端各有两个卡口,两只弧形板的卡口分别卡入侧板的两个弧形开口下端前后两侧的底板,两只弧形板分别位于侧板前后两端左部由上至下分布的两个开口左右两侧之间,壳体上盖安装在侧板的上端,还具有开关电源、负压控制电路和电磁阀,开关电源、负压控制电路和电磁阀安装在元件盒内,气压连接管前外侧端和电磁阀进气管经连接胶管连接,电磁阀排气管和负压养生仪本体的三通管经连接胶管连接,三通管两个出口分别和负压养生仪本体的主吸盘、副吸盘入气管经连接胶管连接,真空负压可调开关装在主吸盘的上端,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入两端和负压养生仪本体内部的负压泵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负压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磁阀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开关电源的负极电源输出端和负压控制电路的负极电源输入端、电磁阀负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和负压控制电路的控制电源输入端、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其中一个接线端经导线连接,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另一个接线端和负压控制电路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

所述两只弧形板的高度和侧板的高度一致,两只弧形板的外侧下端和壳体的底板前后两端横向处于一条直线。

所述开关电源是交流220V转直流电源模块。

所述负压控制电路是一只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由于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内部气压连接管、管道和必要的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两只弧形板内侧,弧形板通过下部内侧的卡口卡入壳体的弧形开口下端处的底板前后两侧,在后续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时,能方便实现通过两只弧形板和壳体的分离,进而能方便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使用中,负压养生仪本体控制电路板控制负压泵工作在间歇负压和正压状态,负压时负压泵得电工作的同时,开关电源、负压控制电路、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电磁阀同时得电工作,在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作用下,当主吸盘和副吸盘内负气压高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设定压力时,电磁阀会关闭,当主吸盘和副吸盘内负气压低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设定压力时,电磁阀会打开,从而保持主吸盘和负吸盘内合适的设定负压力。本新型在后续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时,能实现通过两只弧形板和壳体的分离,进而方便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使用者选择一定的负压值后,负压控制电路能一直保持吸盘内负压值稳定,从而达到更好的负压理疗效果,并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只弧形板的内侧下端其中一个卡口和其中一只底板的直卡槽板局部之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中所示,一种能自动调节压力的负压养生仪,包括负压养生仪本体1、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弧形板3,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壳体侧板4前后两端是弧形,侧板4下部通过螺杆安装在壳体的底板5上端四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负压泵6通过螺杆安装在壳体的底板5内右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内部气压连接管和负压泵6通过管道连接(负压养生仪本体还具有主吸盘7-1、副吸盘7-2等,主吸盘7-1以及副吸盘7-2和气压连接管前外侧端经三通管8、连接胶管9连接),负压养生仪本体1的内部气压连接管、必要的控制电路板分别通过螺杆安装在两只弧形板3的内侧端,壳体侧板4前后两端左部由上至下各有一个弧形开口4-1,两只弧形板的内侧下端各有两个卡口3-1,两只弧形板的卡口3-1分别卡入侧板的两个弧形开口4-1下端前后两侧的底板5,底板5前后两侧和两只弧形板的内侧下端接触部位有一个内凹的直卡槽板5-1,直卡槽板5-1卡在卡口3-1内,两只弧形板3分别位于侧板前后两端左部由上至下分布的两个开口4-1左右两侧之间,壳体上盖10通过螺杆安装在侧板4的上端,还具有开关电源11、负压控制电路12和电磁阀13,开关电源11、负压控制电路12和电磁阀13安装在元件盒14内,气压连接管前外侧端和电磁阀13进气管经连接胶管9连接,电磁阀13排气管和负压养生仪本体的三通管8经连接胶管9连接,三通管两个出口分别和负压养生仪本体的主吸盘7-1、副吸盘7-2入气管经连接胶管9连接,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主吸盘7-1上端有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开孔,通过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下部的下部连接管外螺纹旋入主吸盘7-1开孔的内螺纹内,把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装在主吸盘7-1的上端。

图1、2中所示,两只弧形板3分别和侧板前后两端左部由上至下分布的两个开口4-1左右两侧之间处于接触状态,两只弧形板3的高度和侧板4的高度一致,两只弧形板3的外侧下端和壳体的底板5前后两端横向处于一条直线。侧板4的四周内侧上部间隔一定距离具有多个丝座,上盖10的四周间隔一定距离具有多个开孔,多只螺杆分别经上盖10四周多个开孔旋入侧板3四周内侧上部多个丝座的内螺纹内,从而把上盖10安装在侧板4四周上。上盖10的下端四周具有方形卡槽,上盖10安装在侧板四周上后,侧板4上端四周、两只弧形板3的上端分别位于方形卡槽的槽内,方形卡槽限制两只弧形板3的前后运动。

图1、2、3中所示,本新型由于负压养生仪本体1的内部气压连接管、管道和必要的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两只弧形板3内侧,弧形板3通过下部内侧的卡口3-1卡入壳体的弧形开口下端处的底板5前后两侧,在后续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时,取下上盖10后,把两只弧形板3向外侧拉动,就可实现两只弧形板3和壳体的底板5的分离,由于负压养生仪本体1的内部气压连接管、必要的控制电路板分别通过螺杆安装在两只弧形板3的内侧端,两只弧形板3和壳体的底板5分离后,各部件和壳体之间间隙拉大,这样就能方便对控制电路板或其他部件进行维修。使用中,负压养生仪本体控制电路板控制负压泵6工作在间歇负压和正压状态,负压时负压泵6得电工作的同时,开关电源11、负压控制电路12、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电磁阀13得电工作,在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作用下,当主吸盘7-1和副吸盘7-2内负气压高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设定压力时,电磁阀13会失电关闭,当主吸盘7-1和副吸盘7-2内负气压低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2设定压力时,电磁阀13会得电工作其内部阀芯会打开,从而保持主吸盘7-1和负吸盘7-2内合适的设定负压力。本新型在后续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时,能方便实现通过两只弧形板3和壳体的分离,进而方便对壳体内部件进行维护,使用者选择一定的负压值后,负压控制电路12能一直保持吸盘7内负压值稳定,从而达到好的负压理疗效果,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图4中所示,开关电源U1是交流220V转6V直流电源模块成品,品牌是明纬,功率是100W。负压控制电路是一只继电器J。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P关装在主吸盘的开孔上端后,在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调节手柄侧端标记有刻度值,代表一定真空度的负压力,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型号是BX-034。开关电源U1的电源输入两端1及2脚和负压养生仪本体内部的负压泵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负压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继电器J常开触点端和电磁阀DC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开关电源U1的负极电源输出端4脚和负压控制电路的继电器J负极电源输入端、电磁阀DC负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开关电源U1的正极电源输出端3脚和负压控制电路继电器J控制电源输入端、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其中一个接线端经导线连接,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另一个接线端和负压控制电路的继电器J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

图4中所示,本新型除了调节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的调节旋钮设定吸盘内负压值以外,其余使用过程和现有负压养生仪完全一致。使用前使用者根据需要调节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的调节旋钮,从而设定主吸盘内需要的负压值。负压养生仪本体工作时,在负压养生仪本体的自身内部控制电路板作用下,负压养生仪本体控制电路板控制负压泵工作在间歇负压和正压状态,负压时负压泵得电工作的同时,220V交流电源会进入开关电源U1的电源输入两端,于是,开关电源U1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从其第3及4脚输出稳定的6V直流电源,开关电源U1的正极电源输出端3脚输出的正极电源进入继电器J控制电源输入端、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其中一个接线端,当负压泵工作产生负压,主吸盘和副吸盘内负气压高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设定压力时,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内部两个触点会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J失电、电磁阀DC会失电其阀芯关闭,这样负压泵产生的负压不会作用于两只吸盘,吸盘内负压不会变大;当主吸盘和副吸盘内负气压低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设定压力时,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内部两个触点会处于接通状态,由于,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另一个接线端和负压控制电路继电器J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所以此刻继电器J会得电吸合其控制电源输入端和常开触点端会闭合,由于,继电器J常开触点端和电磁阀DC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开关电源U1的负极电源输出端4脚和继电器J负极电源输入端、电磁阀DC负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所以电磁阀DC会得电工作其内部阀芯打开,这样,负压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于两只吸盘,吸盘内负压变大,当吸盘内真空度再次超过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通过设定的最高负压值时,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内部两个触点再次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J、电磁阀DC相继失电,负压泵产生的负压再次不作用于两只吸盘。通过上述,本新型就能在负压泵工作产生负压时,保持吸盘内通过小型真空负压可调开关P设定的负压力,从而达到好的负压理疗效果。本新型方便了负压养生仪本体内部部件的维修,以及实现了吸盘保持合适的负压力,其余结构以及使用过程和现有负压养生仪完全一致。

图4中所示,继电器J是型号DC4123型6V小型继电器。电磁阀是品牌:Dno、型号WFPD-5Dno的6V小型电磁阀,内部阀芯是常闭式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