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2905发布日期:2019-08-31 01:2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护理床种类较多,对于股动脉穿刺术后的患者,需要对穿刺刺侧的大腿进行制动,以防止穿刺部位因为活动而出血现在的护理床不具有制动功能,同时需要对穿刺过的大腿进行检测,检测皮温和股动脉波动,看动脉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如果皮温下降、股动脉波动小时证明动脉血栓形成,需要急诊进行去血栓,现在的护理床不具有监测功能,只能通过医务人员定时进行触摸,因为患者一侧大腿进行了制动,所以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进行翻身的患者需要医务人员协助翻身,现在翻身时一般人为地将患者抬起倒向一边,然后将患者拉至护理床的中部位置。

现在的护理床不具有辅助患者翻身、对股动脉穿刺侧大腿进行制动、监测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的功能,需要人为帮助患者翻身,费事费力,同时患者也不舒服,不能对患者腿部进行制动则容易导致因为大腿部被动活动导致出血,不具有监测作用,则不利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辅助患者翻身、能够对股动脉穿刺后的病人大腿进行制动的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包括安装床框,安装床框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腿,支腿下端设有万向轮,安装床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床头护板和床尾护板,床头护板和床尾护板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安装床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床帮护板,床帮护板的截面为向安装床框中部弯曲的弧形结构;

安装床框上放置有床板和床垫,床板包括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和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安装床框上,左活动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固定板的左侧,右活动板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固定板的右侧,安装床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安装架,每个安装架上铰接有电动缸,两个电动缸分别位于左活动板下方和右活动板下方,其中一个电动缸的推杆上端铰接在左活动板底部,另外一个电动缸的推杆上端铰接在右活动板的底部;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每个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均连接有束带;

床垫的前部设有头枕气囊垫和两组肩部气囊垫,两组肩部气囊垫位于头枕气囊垫的后方,床垫的中部设有骶尾气囊垫,床垫的后部设有两组足部气囊垫,床垫的中部为伸缩气囊组件,伸缩气囊组件由若干根气囊条并列连接而成,床垫的后方设有两个长穿孔,两个长穿孔对应位于两个燕尾槽的正上方,束带向上穿出长穿孔。

头枕气囊垫、肩部气囊垫、骶尾气囊垫以及足部气囊垫的结构相同,头枕气囊垫包括球面气囊,球面气囊外形为凹面结构,球面气囊为环形气囊,球面气囊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还包括肢体悬挂架,肢体悬挂架包括支架和两根吊绳,支架为门字形结构,支架的两根侧棱上分别设有固定环,支架的两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穿孔,两根吊绳的一端为固定端,两根吊绳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两根吊绳的固定端连接在支架的中部,两根吊绳的活动端分别穿过穿孔后连接在两个固定环上,两根吊绳上均设有吊环;

床垫的后部开设有两个插孔,两个插孔左右并排设置,支架的两根侧棱分别插设在两个插孔内。

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还包括皮温检测装置和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

安装床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挂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患者躺在床垫上,可以将身上的引流管悬挂在挂钩上;患者在平躺在床垫之前,先根据患者的身材对床垫的伸缩气囊组件进行调整,改变床垫整体的长度,从而使得床垫长度符合患者的身高,保证患者躺在床垫上时,患者的头部放置在头枕气囊垫上,肩部放置在肩部气囊垫上,骶尾放置在骶尾气囊垫上,双脚分别放置在两个足部气囊垫上,接着利用束带固定患者的大腿和小腿,其中束带可以通过滑块在燕尾槽内移动,以此保证两个束带能够以合适的位置固定患者的大腿和小腿;

接着可以利用皮温检测装置对需要进行温度检测的部位进行检测,并且利用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对需要检测足背动脉的位置进行检测,其中皮温检测装置和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为现有技术,多项公开专利均对两种装置结构进行介绍,对此不再赘述;

当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时,例如向右侧翻身,启动左侧的电动缸,电动缸的推杆推出向上顶起左活动板,左活动板绕第一销轴向上转动,从而推动病人向右翻身;

当患者下肢需要抬高或活动时,将支架插设到两个插孔内,然后将吊绳的活动端连接在固定环上,将患者的足跟放入吊环内,即可抬高下肢,并且将吊绳的活动端从固定环上解开,来回牵拉吊绳的活动端即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可以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如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等,同时可以辅助病人进行肢体运动,如抬高患者肢体,床帮护板为弧形结构,有利于患者牵拉扶手,新技术可以对患者固定,并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床垫的长度,气囊垫的设置防止压疮形成,新技术有皮温检测装置和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可以判断皮温和足背动脉搏动,进一步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肢体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包括安装床框1,安装床框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腿2,支腿2下端设有万向轮3,安装床框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床头护板4和床尾护板5,床头护板4和床尾护板5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6;安装床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床帮护板7,床帮护板7的截面为向安装床框1中部弯曲的弧形结构;

安装床框1上放置有床板和床垫9,床板包括左活动板10、右活动板11和固定板12,固定板12固定在安装床框1上,左活动板10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固定板12的左侧,右活动板11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固定板12的右侧,安装床框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安装架,每个安装架上铰接有电动缸,安装架与电动缸图中均未示出,两个电动缸分别位于左活动板10下方和右活动板11下方,其中一个电动缸的推杆上端铰接在左活动板10底部,另外一个电动缸的推杆上端铰接在右活动板11的底部;左活动板10和右活动板11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13,每个燕尾槽13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均连接有束带14;

床垫9的前部设有头枕气囊垫15和两组肩部气囊垫16,两组肩部气囊垫16位于头枕气囊垫15的后方,床垫9的中部设有骶尾气囊垫17,床垫9后部设有两组足部气囊垫18,床垫9的中部为伸缩气囊组件19,伸缩气囊组件19由若干根气囊条并列连接而成,床垫9的后方设有两个长穿孔20,两个长穿孔20对应位于两个燕尾槽13的正上方,束带14向上穿出长穿孔20。

头枕气囊垫15、肩部气囊垫16、骶尾气囊垫17以及足部气囊垫18的结构相同,头枕气囊垫15包括球面气囊,球面气囊外形为凹面结构,球面气囊为环形气囊,球面气囊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凹面结构的球面气囊可以使得病人的皮肤更为舒适地接触球面气囊,若干凸起可以增大病人皮肤与球面气囊的接触面积。

如图5所示,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还包括肢体悬挂架,肢体悬挂架包括支架21和两根吊绳22,支架21为门字形结构,支架21的两根侧棱上分别设有固定环24,支架21的两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穿孔23,两根吊绳22的一端为固定端,两根吊绳22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两根吊绳22的固定端连接在支架21的中部,两根吊绳22的活动端分别穿过穿孔23后连接在两个固定环24上,两根吊绳22上均设有吊环25;

床垫9的后部开设有两个插孔26,两个插孔26左右并排设置,支架21的两根侧棱分别插设在两个插孔26内。

股动脉穿刺患者专用护理床,还包括皮温检测装置和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

安装床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挂钩2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患者躺在床垫9上,可以将身上的引流管悬挂在挂钩27上;患者在平躺在床垫9之前,先根据患者的身材对床垫9的伸缩气囊组件19进行调整,改变床垫9整体的长度,从而使得床垫9长度符合患者的身高,保证患者躺在床垫9上时,患者的头部放置在头枕气囊垫15上,肩部放置在肩部气囊垫16上,骶尾放置在骶尾气囊垫17上,双脚分别放置在两个足部气囊垫18上,接着利用束带14固定患者的大腿和小腿,其中束带14可以通过滑块在燕尾槽13内移动,以此保证两个束带14能够以合适的位置固定患者的大腿和小腿;

接着可以利用皮温检测装置对需要进行温度检测的部位进行检测,并且利用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对需要检测足背动脉的位置进行检测,其中皮温检测装置和足背动脉搏动检测装置为现有技术,多项公开专利均对两种装置结构进行介绍,对此不再赘述;

当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时,例如向右侧翻身,启动左侧的电动缸,电动缸的推杆推出向上顶起左活动板10,左活动板10绕第一销轴向上转动,从而推动病人向右翻身;

当患者下肢需要抬高或活动时,将支架21插设到两个插孔26内,然后将吊绳22的活动端连接在固定环24上,将患者的足跟放入吊环25内,即可抬高下肢,并且将吊绳22的活动端从固定环24上解开,来回牵拉吊绳22的活动端即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活动。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