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895发布日期:2019-12-17 21:40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生物反馈康复治疗仪,给予肌肉萎缩、偏瘫、盆底肌肉松弛等患者提供康复治疗(例如专利上海诺诚)。其中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是一种外周刺激,将电极贴于皮肤表面,向人体实施不同类型的电刺激。

自1967年首次报道30多年以来,tens用于临床诸多领域,首先能够起到镇痛效果,其作用目前公认的学说有两种:一是melzack和wall提出的闸门控制学说,即tens能引起粗纤维兴奋,刺激脊髓背角内的胶质(sg)细胞,从而抑制同节段细纤维传入的伤害感受信号对脊髓背角投射神经元(t细胞)的兴奋作用。二是tens可使中枢释放多种镇痛物质,其中以内源性阿片肽最为重要。

研究还发现tens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多年来,国内外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类型的电刺激,多种病理模型以及多种监测手段得出实验结果证明,远端负极电流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fg)及受体等物质在阴极的聚集刺激了神经纤维的生长。

目前tens装置中,常用的电刺激电极为贴片电极,经表皮刺激,后来中医在针灸上输入电流,利用针灸末端结合电刺激,为现有的电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贴片电极,在每次治疗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材料损耗,产生费用;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存在晕针等情况,电针实施过程中如肌肉痉挛明显,易造成针内断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该装置可以经过消毒后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电针设置在电针装置内,可以避免患者发生晕针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包括:囊部,其内部限定出可伸缩变化的囊腔,且所述囊部上设有与所述囊腔相连通的囊口;连接管部,其一端与所述囊部的囊口相连;以及吸盘部,其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端口和吸盘口,由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吸盘口之间形成盘腔,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连接管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吸盘口适于贴合在皮肤表面,其中,将电针由所述吸盘部的吸盘口处置入连接管部,使所述吸盘口贴合在皮肤表面,捏合囊部使其瞬间收缩其产生的吹力推动所述电针沿着连接管部向皮肤表面运动,并使其置入皮肤表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可伸缩变化的囊部,可以使位于囊腔内的气体排至囊口,从而给予电针刺入皮肤的推动力;通过设置连接管部可以对电针起到导向和预安装的作用;通过设置吸盘部可以对整个电针装置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该装置可以经过消毒后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电针设置在电针装置内,可以避免患者发生晕针的现象。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部内部限定的盘腔的内径由所述连接端口向所述吸盘口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接部,其与所述电针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的外壁上设有与其管腔相导通的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与所述电针之间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部至少一部分连接置入所述吸盘部的连接端口。

优选地,所述囊部为硅胶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为绝缘材质件。

优选地,所述吸盘部为透明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插接部可以方便电针与外部电脑仪器相连接;通过设置保护套可以对电针起到限定和导向的作用,避免电针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使治疗的位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针装置100;囊部1;囊腔11;囊口12;连接管部2;进气孔21;吸盘部3;连接端口31;吸盘口32;盘腔33;电针4;插接部5;密封圈6;保护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经皮电刺激的电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囊部1、连接管部2和吸盘部3。

囊部1,其内部限定出可伸缩变化的囊腔11,且所述囊部1上设有与所述囊腔11相连通的囊口12;也就是说,通过囊部1的捏合可以使囊腔11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使囊腔11内部的气体由囊口12排出。

连接管部2,其一端与所述囊部1的囊口12相连;具体地,在连接管部2与囊口12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密封圈6,以防止发生漏气,这样气体由囊腔11内部排出后排至连接管部2。

吸盘部3,其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端口31和吸盘口32,由所述连接端口31与所述吸盘口32之间形成盘腔,所述连接端口31与所述连接管部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吸盘口32适于贴合在皮肤表面,其中,将电针4由所述吸盘部33的吸盘口32处置入连接管部2,使所述吸盘口32贴合在皮肤表面,捏合囊部1使其瞬间收缩其产生的吹力推动所述电针4沿着连接管部2向皮肤表面运动,并使其置入皮肤表层。简言之,由吸盘部3可以将电针装置100固定在皮肤表面,使用囊部1可以使位于连接管部2内的电针4刺入皮肤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电针4适于与外部电脑仪器之间电连接,以监测治疗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可伸缩变化的囊部1,可以使位于囊腔11内的气体排至囊口12,从而给予电针4刺入皮肤的推动力;通过设置连接管部2可以对电针4起到导向和预安装的作用;通过设置吸盘部3可以对整个电针装置100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该装置可以经过消毒后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电针4设置在电针装置100内,可以避免患者发生晕针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部3内部限定的盘腔的内径由所述连接端口31向所述吸盘口32处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吸盘部3为喇叭状结构,这样在使用吸盘部3时可以增大吸盘部3与皮肤之间吸附的有效面积,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电针装置100。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接部5,其与所述电针4电连接;具体地,插接部5为金属材质,而且其深入所述连接管部2的管腔内并与电针4相接处连接,在电针4预先置入连接管部2内或者在电针4刺入皮肤表面的过程中,电针4始终保持与插接部5相连,插接部5与外部电脑仪器相连接,被测的皮肤表面由电针4和插接部5传输至电脑仪器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2的外壁上设有与其管腔相导通的进气孔21,通过设置进气孔21可以在囊部1受压变形将气体排出后,外部气体由进气孔21进入囊部1中,使囊部1恢复原来状态;值得说明的是,囊部1受压变形由进气孔21排出的气体量要远小于囊部1内的气体由连接管部2排出量,这样不会影响囊部1在挤压变形时对电针4产生足够强的吹动力。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2与所述电针4之间设有保护套7,具体地,保护套7套设在电针4的外部,并限定在连接管部2的管腔内;这样可以对电针4起到限定和导向的作用,避免电针4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使治疗的位置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部2至少一部分连接置入所述吸盘部3的连接端口31,这样是为了防止电针4在运动进入连接盘后其运动轨迹发生偏移,进一步保证电针4刺入位置的精确性。

优选地,所述囊部1为硅胶件,硅胶抗氧化能力强,延长囊部1的使用寿命,而且硅胶的绝缘性能佳,从而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触电的隐患。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2为绝缘材质件,通过将连接关不设置成绝缘材质件,例如可以为医用pvc件,同样可以防止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发生触电的隐患。

优选地,所述吸盘部3为透明件,吸盘部3设置成透明件可以在刺入电针4时方便实时观察情况。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集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