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883发布日期:2019-12-17 21:4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或者是术后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导尿管来辅助患者进行尿液排放。而长期带有导尿管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导尿管而引起感染,另外,术后患者的泌尿道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因此,需要使用膀胱冲洗液对患者的膀胱进行冲洗,清楚膀胱内的粘液、细菌、血凝块等,保持膀胱清洁,预防膀胱感染,并且达到止血的效果。

临床上,通常使用膀胱冲洗器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操作,在膀胱冲洗器的出液端连接输液针,将输液针刺入导尿管内,从而将膀胱冲洗液输入患者的膀胱内,但是,输液针的内径较小,不适用于需要大量膀胱冲洗液的患者,若增大输液针的内径,则会导致导尿管漏液,需要更换导尿管,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次数。因此,临床上也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膀胱冲洗:将导尿管上的尿袋取下,将膀胱冲洗器的出液端与导尿管连接,从而将膀胱冲洗液输入患者的膀胱内。然而,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而言,每日膀胱冲洗的次数是2-3次,反复将尿袋取下再连接回导尿管上的操作,将会增大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并且,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需要反复切换膀胱冲洗器、尿袋与导尿管之间的连接,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较多,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连接接头,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膀胱冲洗方式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增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设有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连接有导尿管接头,第二接口连接有硅胶管,第三接口连接有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所述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上设有可拆卸的帽盖,帽盖连接有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远离帽盖的一端与所述接头本体连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的连接接头具有三个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连接导尿管,第二接口连接的硅胶管能够连接尿袋,第三接口连接的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能够实现膀胱冲洗器与第三接口的接通。当患者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时,将膀胱冲洗器的出液端通过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与第三接口接通,从而将膀胱冲洗液输入患者的膀胱内,实现对患者膀胱的冲洗清洁,过程中无需将尿袋取下,也不会刺破导尿管,操作方便、快捷。并且,由于不需要反复切换膀胱冲洗器、尿袋与导尿管之间的连接,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大幅度降低了患者泌尿系统的感染几率。

2、本方案中,帽盖能够保护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在使用前,帽盖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液体等污染物沾附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上。而柔性连接件将帽盖连接在接头本体上,在使用时,帽盖从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上取下后不易丢失,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后将帽盖复位。

可选地,所述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帽盖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倒l型凹槽,倒l型凹槽包括连通的竖向槽和横向槽,所述凸块能与倒l型凹槽滑动配合。

当凸块与倒l型凹槽的横向槽滑动配合时,能够将帽盖锁在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上,避免帽盖在第三接口朝向地面时掉落。

可选地,所述帽盖的内侧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缓冲层。

弹性缓冲层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在凸块与倒l型凹槽的横向槽滑动配合时,弹性缓冲层与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的顶端相抵紧,弹性缓冲层发生形变,帽盖受到远离第三接口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凸块卡紧在倒l型凹槽的横向槽内,进而将帽盖紧紧盖在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上。

可选地,所述导尿管接头远离接头本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导尿管接头靠近接头本体的一端的直径。

在导尿管接头的竖截面呈梯形时,导尿管接头与导尿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能够防止两者的连接处漏液。

可选地,所述导尿管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部。

导尿管接头上的螺纹部能够进一步加强导尿管接头与导尿管的连接紧密度,进一步防止两者的连接处漏液。

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棉线、尼龙线或者硅胶线。

利用棉线、尼龙线或者硅胶线将帽盖绑定在接头本体上,方便帽盖从接头本体上拆解下来。

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层为橡胶层。

橡胶层在室温下富有弹性,且不透气、不透水,进一步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母鲁尔接头或公鲁尔接头内。

可选地,所述帽盖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凸条。

凸条与帽盖的外周壁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纹路,以方便医护人员取下或者盖上帽盖时好施力,避免手滑。

可选地,所述硅胶管远离第二接口的一端连接有尿袋接头。

以便硅胶管与尿袋连接。

可选地,所述硅胶管上安装有调节开关。

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关闭硅胶管上的调节开关,避免膀胱冲洗液流入尿袋内,从而避免膀胱冲洗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帽盖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帽盖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接头本体1、第一接口110、第二接口120、第三接口130、导尿管接头2、螺纹部210、硅胶管3、调节开关4、母鲁尔接头5、帽盖6、凸条610、凸块7、倒l型凹槽8、竖向槽810、横向槽820、弹性缓冲层9、柔性连接件10。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3所示:一种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上设有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110、第二接口120和第三接口130。第一接口110固定连接有导尿管接头2,导尿管接头2左端的直径小于导尿接头右端的直径,导尿管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部210,以便导尿管接头2与导尿管的连接更为紧密,防止导尿管接头2与导尿管的连接处漏液。

第二接口120固定连接有硅胶管3,硅胶管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尿袋接头(未画出),硅胶管3上安装有调节开关4,本实施例中,调节开关4为止流夹。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三接口130固定连接有母鲁尔接头5或公鲁尔接头,本实施例中,第三接口130固定连接的是母鲁尔接头5。母鲁尔接头5上设有可拆卸的帽盖6,具体地,母鲁尔接头5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7,帽盖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倒l型凹槽8,倒l型凹槽8包括连通的竖向槽810和横向槽820,凸块7能与倒l型凹槽8滑动配合。帽盖6的内侧顶壁上粘结有弹性缓冲层9,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层9为橡胶层。

帽盖6连接有柔性连接件10,柔性连接件10的下端与接头本体1连接。柔性连接件10可以选择棉线、尼龙线或者硅胶线,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10选择尼龙线,尼龙线的上端绑定在帽盖6上,尼龙线的下端绑定在接头本体1上。帽盖6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凸条610,凸条610与帽盖6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凸条610沿帽盖6的轴向设置,凸条610与帽盖6的外周壁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纹路,以方便医护人员取下或者盖上帽盖6时好施力,避免手滑。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导尿管与导尿管接头2连接,使得导尿管与接头本体1的第一接口110接通,将尿袋与尿袋接头连接,使得尿袋与硅胶管3接通,此时硅胶管3上的止流夹处于打开状态,患者能够顺利排出膀胱内的尿液。

当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操作时,逆时针拧动帽盖6,使得凸块7在横向槽820内相对于横向槽820而言向左滑动,当医护人员在逆时针方向上拧不动帽盖6时,向上拔出帽盖6,此时凸块7在竖向槽810内相对于竖向槽810而言向下滑动,直至凸块7脱离竖向槽810,即帽盖6从母鲁尔接头5上取下,露出母鲁尔接头5。此时,帽盖6通过尼龙线悬挂在接头本体1上,因此帽盖6不会容易丢失。

然后,对母鲁尔接头5消毒后,将膀胱冲洗器的出液端上连接的、与母鲁尔接头5相匹配的公鲁尔接头插入母鲁尔接头5,实现膀胱冲洗器的出液端与第三接口130的连接,即实现膀胱冲洗器与接头本体1的接通,关闭硅胶管3上的止流夹,使得硅胶管3封闭,膀胱冲洗器将膀胱冲洗液输入接头本体1,随后膀胱冲洗液经导尿管流入膀胱。膀胱清洗液完全输入患者膀胱内后,将公鲁尔接头从母鲁尔接头5上拔下,再将硅胶管3上的止流夹打开,膀胱内的膀胱清洗液经导尿管、硅胶管3流入尿袋内,实现对患者膀胱的冲洗、清洁,并且避免反复拔下尿袋、连接尿袋,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

上述过程中,从母鲁尔接头5上拔下公鲁尔接头后,将帽盖6重新盖在母鲁尔接头5上即可。具体地,将帽盖6对准母鲁尔接头5,使得凸块7能够滑入竖向槽810,然后将帽盖6向下移动,使得凸块7在竖向槽810内相对于竖向槽810向上滑动,在凸块7滑动至竖向槽810的顶部后,顺时针拧动帽盖6,使得凸块7在横向槽820内相对于横向槽820而言向右滑动,此时松开帽盖6,橡胶层受到挤压,帽盖6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此时凸块7卡在横向槽820内,于是帽盖6紧紧盖在母鲁尔接头5上,不会掉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