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休息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536发布日期:2019-10-19 03:1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医用休息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休息椅。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在发达国家的眼科治疗中心,玻璃体手术仅次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第二位主要的眼科手术。

患者在术后应使面部朝下,即卧姿时尽量采用俯卧位,坐姿时尽量趴在其他物体上,确保注入眼球内的惰性气体能够顶推并防止视网膜脱落,目前,多数患者在术后一般会选择趴在桌上或趴在座椅的靠背顶部,然而患者趴在桌上时呼吸不通畅,长时间趴在座椅的靠背顶部会导致手臂酸痛,导致患者在康复期期间的生活品质较低,且容易危害到患者的颈椎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休息椅,以解决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在康复期无法保持舒适的坐姿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休息椅,包括乘坐件、设于所述乘坐件的底部的支撑脚以及设于所述乘坐件两侧且朝其顶部方向延伸的扶架;所述支撑脚朝所述乘坐件的底部方向延伸,所述扶架包括趴板、朝所述乘坐件的顶部方向延伸的连接臂以及朝所述乘坐件的前部方向延伸的扶手,所述连接臂包括中空的第一套筒以及可伸缩地嵌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杆件,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所述乘坐件,所述第一杆件连接于所述扶手,所述趴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扶手的末端,所述趴板的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所述扶手上,所述趴板上开设有第一透气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包括中空的第二套筒以及可伸缩地嵌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套筒连接于所述乘坐件。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靠背件,所述靠背件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臂。

作为优选的,所述趴板的顶部的两端设有开口相对设置的导槽,所述扶架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设有形状与所述导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上设有柔性材料,且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形状与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相同的第二透气通孔,所述第二透气通孔重合于所述第一透气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乘坐件,所述第一杆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扶手。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乘坐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靠背件上设有容纳袋。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休息椅,其具有两个扶架,两个扶架分别设在乘坐件的两侧,扶架的扶手朝乘坐件的前部方向延伸,其中一个扶手上转动连接有趴板,趴板上开设有第一透气通孔,当患者坐在乘坐件上时,翻转趴板以使其自由端搭接在另一个扶手上,患者可趴在趴板上休息并保持面部朝下的姿势,第一透气通孔允许患者顺畅地呼吸,而且由于患者的手臂或面部与趴板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患者能够长时间趴在趴板上,扶架的连接臂包括第一套筒以及可伸缩地嵌设于第一套筒内的第一杆件,调节第一杆件即可改变扶手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整体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趴板和承载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趴板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趴板、承载板和扶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趴板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休息椅的具有第二透气通孔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乘坐件;2、扶架;21、趴板;211、第一透气通孔;212、导槽;22、连接臂;221、第一套筒;222、第一杆件;23、扶手;24、承载板;241、滑块;242、柔性材料;243、第二透气通孔;3、支撑脚;31、第二套筒;32、第二杆件;4、靠背件;41、容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10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医用休息椅,包括乘坐件1、设于乘坐件1的底部的支撑脚3以及设于乘坐件1两侧且朝其顶部方向延伸的扶架2,乘坐件1可供患者乘坐。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支撑脚3朝乘坐件1的底部方向延伸,扶架2包括趴板21、朝乘坐件1的顶部方向延伸的连接臂22以及朝乘坐件1的前部方向延伸的扶手23,连接臂22包括中空的第一套筒221以及可伸缩地嵌设于第一套筒221的第一杆件222,第一套筒221连接于乘坐件1,第一杆件222连接于扶手23,调节第一套筒221和第一杆件222即可调整扶手23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该休息椅的适应性更强。趴板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扶手23的末端,趴板21的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扶手23上,如图9,趴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透气通孔211,患者可趴在趴板21上休息并保持面部朝下的姿势,第一透气通孔211允许患者顺畅地呼吸,而且由于患者的手臂或面部与趴板21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患者能够长时间趴在趴板21上。其中,第一套筒221和第一杆件222之间可采用现有的弹簧锁销机构进行自锁,具体地,第一杆件222内设有锁销,第一套筒22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锁孔,当第一杆件222在第一套筒221内滑动时,锁销在弹簧等部件的弹力作用下穿入锁孔,以锁止第一套筒221和第一杆件222。

为了能够调节乘坐件1的高度,支撑脚3包括中空的第二套筒31以及可伸缩地嵌设于第二套筒31的第二杆件32,第二套筒31连接于乘坐件1,当然第二套筒31和第二杆件32之间也可采用现有的弹簧锁销机构进行自锁。该休息椅还包括靠背件4,靠背件4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臂22,靠背件4可供患者依靠,提升该休息椅的乘坐舒适感。

如图4、图7、图8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休息椅还具有两种承载板24,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趴板21的顶部的两端设有开口相对设置的导槽212,两种承载板24的两端均设有形状与导槽212相匹配的滑块241,滑块241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槽212。其中一种承载板24的顶面为平面,该种承载板24可通过导槽212和滑块241可拆卸地安装在趴板21上,使得患者或患者家属能够在该种承载板24上放置物品,或采用该种承载板24承载餐食。另一种承载板24的顶面上设有柔性材料242,且该种承载板24上开设有形状与第一透气通孔211相同的第二透气通孔243,第二透气通孔243重合于第一透气通孔211,该种承载板24能够进一步提升趴板21舒适性,使得患者的手臂不易疲劳、发麻。当然,为了防止承载板24从导槽212中意外滑落,可在趴板21的顶部适应性的增加锁销机构,具体地,锁销通过弹性件设置在趴板21上,在承载板24的滑块241嵌设在导槽212上时,承载板24的底面将锁销的弹性件压缩,迫使锁销锁入趴板21上的锁销孔中,待承载板24的滑块241完全嵌入导槽212后,锁销从锁销孔中弹出并阻止承载板24从导槽212中意外滑落。进一步的,靠背件4上设有容纳袋41,该容纳袋41能够装载上述承载板24或患者的个人物品。

如图3,为了提升该休息椅的便携性,第一套筒221转动连接于乘坐件1,第一杆件222转动连接于扶手23,即连接臂22和扶手23可折叠并向着乘坐件1翻折。类似的,第二套筒31转动连接于乘坐件1,即支撑脚3可折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医用休息椅,其具有两个扶架2,两个扶架2分别设在乘坐件1的两侧,扶架2的扶手23朝乘坐件1的前部方向延伸,其中一个扶手23上转动连接有趴板21,趴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透气通孔211,当患者坐在乘坐件1上时,翻转趴板21以使其自由端搭接在另一个扶手23上,患者可趴在趴板21上休息并保持面部朝下的姿势,第一透气通孔211允许患者顺畅地呼吸,而且由于患者的手臂或面部与趴板21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患者能够长时间趴在趴板21上,扶架2的连接臂22包括第一套筒221以及可伸缩地嵌设于第一套筒221内的第一杆件222,调节第一杆件222即可改变扶手23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