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8072发布日期:2019-11-05 22:41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用具领域,造瘘袋装置主要用于胃肠术后造口患者及男性患者集尿,以达到引流目的。

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存在以下缺陷:

(1)通过按压的方式使得底盘与造瘘袋结合,虽然结合较紧密,但是,在手术后短时间内,造口没有恢复,通过人力按压,会造成患者的疼痛感甚至造口扩大。

(2)通过螺纹连接进行结合,如果旋转太松,溶液漏液,如旋转太紧,造瘘袋更换困难,会造成底盘在造口上转动,给病人带来疼痛感。

专利“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专利公布号:CN 107638244A)提供了一种通过旋转方式,将造瘘袋卡紧在底盘上的造瘘装置,本实用新型是在此专利上的进一步改进,可以更方便省力的固定底盘与造瘘袋,并且更换方便避免造成病人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可以方便的更换造瘘袋,减少病人的疼痛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包括底盘和造瘘袋。所述底盘由底盘连接部和固定带组成,所述底盘连接部和所述固定带背面涂覆有黏贴层,所述底盘连接部为中空圆环形,并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外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盘连接部同心的滑槽,所述滑槽为T形截面结构,并沿周向与所述底盘连接部的端面呈一定的斜角α;所述底盘连接部端面上开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卡口,所述卡口均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滑槽为两段周向开槽角度为β的弧形槽;所述造瘘袋上设有造瘘袋连接部、手柄盖和一次性袋体,所述造瘘袋连接部外径与所述连接槽内径相等,所述造瘘袋连接部外壁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T形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造瘘袋连接部上端面设有一圈卡槽,所述手柄盖下端面设有一圈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直径相同,所述手柄盖边缘设有手柄,所述一次性袋体通过所述手柄盖压紧在所述造瘘袋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采用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与所述底盘连接部的端面之间的所述斜角α取为5°<α<15°。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从所述卡口起始的周向开槽角度β=120°。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袋体为不透明塑料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有:

造瘘袋底盘与固定带通过底部的黏贴层固定在患者身上,固定带为椭圆形结构,减少了黏贴层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保护了皮肤,在取下底盘时,也更容易更方便,减少病人疼痛感。

通过造瘘袋连接部上端的卡槽和手柄盖下端面的卡块,可以将一次性袋体固定在造瘘袋连接部上,然后将造瘘袋连接部和底盘连接部通过滑槽和T形凸块旋转卡紧,手柄盖可以方便旋转时使用人员的用力,这种旋转卡紧方式不会造成造瘘袋内液体外漏,而且可以在将造瘘袋连接部拆下后更换一次性袋体,既减少了更换一次性袋体时病人的疼痛感,也保证了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瘘袋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盘;2、造瘘袋;11、底盘连接部;12、固定带;13、黏贴层;111、连接槽;112、滑槽;113、卡口;21、造瘘袋连接部;22、手柄盖;23、一次性袋体;211、凸块;212、卡槽;221、手柄;22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包括底盘1和造瘘袋2。所述底盘1由底盘连接部11和固定带12组成,所述底盘连接部11和所述固定带12背面涂覆有黏贴层13,所述底盘连接部11为中空圆环形,并设有连接槽111,所述连接槽111外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1同心的滑槽112,所述滑槽112为T形截面结构,并沿周向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1的端面呈一定的斜角α;所述底盘连接部11端面上开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卡口113,所述卡口113均与所述滑槽112连通,所述滑槽112为两段周向开槽角度为β的弧形槽;所述造瘘袋2上设有造瘘袋连接部21、手柄盖22和一次性袋体23,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1外径与所述连接槽111内径相等,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1外壁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T形凸块211,所述凸块211与所述滑槽112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所述凸块211与所述滑槽112滑动连接,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1上端面设有一圈卡槽212,所述手柄盖22下端面设有一圈卡块222,所述卡槽212与所述卡块222直径相同,所述手柄盖22边缘设有手柄221,所述一次性袋体23通过所述手柄盖22压紧在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1上。

使用时,将底盘1上的底盘连接部11和固定带12通过背面涂覆的黏贴层13贴紧在病人皮肤上,底盘连接部11中间的通孔与病人身上的造瘘口对齐,将一次性袋体23的开口沿造瘘袋连接部21上端面设有的卡槽212垫一圈,使整个一次性袋体23罩住造瘘袋连接部21,然后将手柄盖22下端面设有的一圈卡块222与卡槽212对齐并压紧,将卡块222卡进卡槽212内,一次性袋体23的整圈开口均被压入卡块222和卡槽212之间的缝隙,使一次性袋体23固定并密封良好。

将造瘘袋连接部21外壁上设有的两个T形凸块211与底盘连接部11端面上设有的两个卡口113对齐并将T形凸块211放入卡口113,使造瘘袋连接部21塞入底盘连接部11上的连接槽111内,并使T形凸块211进入滑槽112内,使T形凸块211与滑槽112滑动连接,然后旋转造瘘袋连接部21,带动T形凸块211在滑槽112内滑动,由于滑槽112带有一定的斜角α,T形凸块211在滑槽112内会在旋转力的作用下锁紧,从而使造瘘袋连接部21与底盘连接部11固定连接,造瘘装置安装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12采用椭圆形结构,减少了固定带12与病人皮肤的接触面积,方便粘贴与撕下。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112与所述底盘连接部的端面之间的所述斜角α取为5°<α<15°,在此角度下,T形凸块211在滑槽112内的锁紧过程比较平缓,锁紧力也较合适,可以避免锁紧过程太快造成病人皮肤瞬时受力过大造成疼痛感。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112从所述卡口113起始的周向开槽角度β=120°,可使T形凸块211在滑槽112内的有足够的滑动空间,方便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一次性袋体23为不透明塑料袋,使用一次后即可更换新的,不需要进行清洗,采用不透明结构可以避免病人因为造瘘袋内物体外显引起尴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造瘘装置的底盘连接部11与固定带12通过黏贴层13固定在病人身上,固定带12为椭圆形结构,减少了黏贴层13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保护了皮肤,在取下底盘时,也更容易更方便,减少病人疼痛感。通过造瘘袋连接部21上端的卡槽212和手柄盖222下端面的卡块222,可以将一次性袋体23固定在造瘘袋连接部21上,然后将造瘘袋连接部21和底盘连接部11通过滑槽112和T形凸块211旋转卡紧,手柄盖222上设有的手柄221可以方便旋转时使用人员的用力,这种旋转卡紧方式不会造成造瘘袋内液体外漏,而且可以在将造瘘袋连接部21拆下后更换一次性袋体23,既减少了更换一次性袋体23时病人的疼痛感,也保证了干净卫生。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