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性床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631发布日期:2019-11-29 17:0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固性床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固性床档。



背景技术:

医院病床上一般设置有床档,用于放置患者从床上掉落,但是,如果患者需要在身下垫加充气气垫或者别的医疗辅助垫物时,现有的床档则显得比较矮,甚至是不管用,因为现有的床档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当床内的高度升高时,床档即不能对患者进行保护了;另外现有的床档虽然外面包裹有保护装置,但是这些保护装置不但硬度太高容易在患者意识不清醒而碰到时被碰伤,而且现有的保护装置与床档为固定连接,不能拆卸,不能调整,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固性床档,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医院病床使用的床档存在的高度不可调节,保护性不足、容易碰伤患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固性床档,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两侧设置有底端定位槽,所述底端定位槽内活动连接有定位卡块,所述固定板中部两侧开有腰形的螺钉调整槽,所述固定板中部底端设置有旋转手轮,所述旋转手轮通过蜗轮蜗杆组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螺杆轴,所述螺杆轴螺纹连接有可升降的升降护栏,所述升降护栏上套装有可充气的充气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定位卡块形状为l形,所述定位卡块后端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放置在所述底端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的螺钉调整槽,所述螺钉调整槽外围开有腰形的凹陷槽;所述固定板中部底端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矩形的蜗杆安装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两侧设置有阶梯圆柱形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固定板顶端后侧设置有矩形的后端挡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两侧设置有矩形的侧端挡板。

优选的,所述旋转手轮通过键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蜗杆安装板顶端;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锥齿轮,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顶端;所述第一分流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分流锥齿轮,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轴底部;所述螺杆轴底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孔内,所述螺杆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侧端挡板内侧。

优选的,所述螺杆轴共有左右各一根,左端和右端设置的螺杆轴螺纹旋向相反,左端设置的螺杆轴设置有左旋螺纹,右端设置的螺杆轴设置有右旋螺纹,所述螺杆轴底端设置有阶梯轴,所述阶梯轴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所述阶梯轴底端套装轴承。

优选的,所述升降护栏内部中空,所述升降护栏两端设置有折弯,所述升降护栏左端端设置的折弯分别焊接有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所述升降护栏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折弯内侧。

优选的,所述充气保护套尾端通过软管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尾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充气保护套形状和所述升降护栏相同,所述充气保护套为中空结构,所述充气保护套内侧设置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边缘设置有三个圆形的通过孔;所述充气保护套上设置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两端面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竖杆外端套装有竖杆海绵套,所述横杆外端套装有横杆海绵套,所述横杆海绵套和所述竖杆海绵套外端设置有固定绑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的可升降的升降护栏可以通过所述旋转手轮的转动来实现上下的位置移动,同时具有自锁性,保护患者时稳定而安全,有效解决了了因为床垫升高而保护性不足的问题;

2、本装置的可适用多种床型,当床边有安装孔时,可以使用螺栓螺母通过螺钉调整槽来对本装置进行定位;床边无安装孔时,使用所述定位卡块将本装置卡在患者床边,使得本装置可以在任意的床档不合格时进行更换和拆卸;

3、本装置的充气保护套可以通过充气来对患者进行保护,减少了患者因为将手脚放在床栏上而碰伤的可能性;本装置的充气保护套和海绵套可以拆卸,清洗方便,有效地保证了床栏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固定板和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升降护栏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固定板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充气保护套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性床档的螺杆轴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固性床档,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底端两侧设置有底端定位槽2,所述底端定位槽2内活动连接有定位卡块3,所述固定板1中部两侧开有腰形的螺钉调整槽4,所述固定板1中部底端设置有旋转手轮5,所述旋转手轮5通过蜗轮蜗杆组6连接有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通过锥齿轮组8连接有螺杆轴9,所述螺杆轴9螺纹连接有可升降的升降护栏10,所述升降护栏10上套装有可充气的充气保护套11。

所述固定板1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床边,所述底端定位槽2用于和所述定位卡块3配合来将本装置卡在病床旁,所述螺钉调整槽4用于在病床旁边设置有安装孔时适配不同轴距的安装孔,来将本装置安装在病床旁。所述旋转手轮5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7转动,所述蜗轮蜗杆组6不但可以传动转动,而且具有单向自索性,当且仅当所述旋转手轮5转动时,所述传动轴7才会转动。所述传动轴7通过锥齿轮组8将转动换向,所述螺杆轴9将所述升降护栏10升起或下落。所述充气保护套11用于保护患者不被碰伤。

所述定位卡块3形状为l形,所述定位卡块3后端固定连接有螺栓24,所述螺栓2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5,所述螺栓24放置在所述底端定位槽2内。所述定位卡块3在病床旁不存在安装孔时才被使用,此时将所述螺栓24插入所述底端定位槽2内,调整所述螺母25的位置,将所述定位卡块3卡在病床的边缘柱上,使用扳手将所述螺母24拧紧,即可将本装置固定在病床侧。

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的螺钉调整槽4,所述螺钉调整槽4外围开有腰形的凹陷槽31;所述固定板1中部底端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矩形的蜗杆安装板32,所述固定板1顶端两侧设置有阶梯圆柱形的轴承孔33,所述轴承孔33内设置有轴承18;所述固定板1顶端后侧设置有矩形的后端挡板30,所述固定板1顶端两侧设置有矩形的侧端挡板34。

所述螺钉调整槽4的长度较长,可以适配不同轴距的安装孔,将螺钉插入所述螺钉调整槽4内,调整位置后插入病床旁设置的安装孔内,并且使用螺母固定,即可将本装置固定在病床侧。所述后端挡板30用于防尘,所述侧端挡板34用于固定所述螺杆轴9,所述固定板1前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尘板15,用于保护内部机械机构,也防止了床单等被绞入。同时,所述螺杆轴9外端也设置有伸缩套,用于保护螺杆不污染床单等物品。

所述旋转手轮5通过键连接有蜗杆20,所述蜗杆20通过轴承18和轴承座19固定连接在所述蜗杆安装板32顶端;所述蜗杆20啮合连接有蜗轮21,所述蜗轮21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7上,所述传动轴7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锥齿轮22,所述传动轴7通过轴承18和轴承座19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顶端;所述第一分流锥齿轮22啮合连接有第二分流锥齿轮23,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23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轴9底部;所述螺杆轴9底端通过轴承18设置在所述轴承孔33内,所述螺杆轴9通过轴承18和轴承座19固定在所述侧端挡板34内侧。

所述蜗杆20和所述蜗轮21组成蜗轮蜗杆组6,所述第一分流锥齿轮22和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23组成锥齿轮组8。所述旋转手轮5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蜗杆20转动,所述蜗杆20带动所述蜗轮21转动,所述蜗轮21带动所述传动轴7转动,所述传动轴7带动其两端的第一分流锥齿轮22转动,所述第一分流锥齿轮22带动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23向内转动。由于两个第二分流锥齿轮23都向内转动,因此连动的螺杆轴9应该旋向相反才能实现同时上升。

所述螺杆轴9共有左右各一根,左端和右端设置的螺杆轴9螺纹旋向相反,左端设置的螺杆轴9设置有左旋螺纹37,右端设置的螺杆轴9设置有右旋螺纹,所述螺杆轴9底端设置有阶梯轴39,所述阶梯轴39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23,所述阶梯轴39底端套装轴承18。

所述螺杆轴9自身位置固定,在转动的同时通过螺纹将所述升降护栏10升起,由于所述升降护栏10两端分别和两根螺杆轴9螺纹连接,因此,其水平位置不会改变,在所述螺杆轴9转动时,所述升降护栏10才会做升降运动。

所述升降护栏10内部中空,所述升降护栏10两端设置有折弯,所述升降护栏10左端端设置的折弯分别焊接有左旋螺母28和右旋螺母29,所述升降护栏10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杆26,所述竖杆26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7,所述横杆27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折弯内侧。所述竖杆26外端套装有竖杆海绵套17,所述横杆27外端套装有横杆海绵套16,所述横杆海绵套16和所述竖杆海绵套17外端设置有固定绑带13。

所述升降护栏10在升降时实现了对患者的保护,同时,其上包裹的充气保护套11可以在患者将腿或者脚放上护栏时实现保护,不会被碰伤。所述横杆27和竖杆26用于防止患者从缝隙掉下,所述横杆海绵套16和所述竖杆海绵套7内的海绵为高密度海绵,其保护性和耐用性都较高。所述固定绑带13可以使得所述横杆海绵套16和所述竖杆海绵套7可以被有效固定。

所述充气保护套11尾端通过软管12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14,所述充气气囊14尾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充气保护套11形状和所述升降护栏10相同,所述充气保护套11为中空结构,所述充气保护套11内侧设置有插入槽35,所述插入槽35边缘设置有三个圆形的通过孔36;所述充气保护套11上设置有固定绑带13,所述固定绑带13两端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充气保护套11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所述插入槽25套装在所述升降护栏10上,然后使用所述固定绑带13定位,最后使用所述充气气囊12进行充气,实现对所述升降护栏10的表面柔软度的提升,将患者更好地保护起来。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看看需要增加床档的病床侧边是否设置有床档安装孔,如果有,那么可以使用螺钉通过所述螺钉调整槽4将本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如果没有,将所述定位卡块3插入所述底端定位槽2内,调整所述螺母25,将本装置固定在床边。然后根据需要旋转所述旋转手轮5将所述升降护栏10升至合适位置。对所述充气保护套11进行安装后,使用所述固定绑带13定位,然后对其进行充气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固定板1、底端定位槽2、定位卡块3、螺钉调整槽4、旋转手轮5、蜗轮蜗杆组6、传动轴7、锥齿轮组8、螺杆轴9、升降护栏10、充气保护套11、充气气囊12、固定绑带13、软管14、防尘板15、横杆海绵套16、竖杆海绵套17、轴承18、轴承座19、蜗杆20、蜗轮21、第一分流锥齿轮22、第二分流锥齿轮23、螺栓24、螺母25、竖杆26、横杆27、左旋螺母28、右旋螺母29、后端挡板30、凹陷槽31、蜗杆安装板32、轴承孔33、侧端挡板34、插入槽35、通过孔36、左旋螺纹37、右旋螺纹38、阶梯轴3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