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324发布日期:2019-09-20 21:4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临床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人工关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背景技术:

枕颈结合区,亦称枕寰枢复合体,由枕骨、寰椎、枢椎及其相互联系的关节和韧带等结构组成,在解剖结构上与重要的神经、血管毗邻。临床上各种类型的枕颈交界疾患较为常见,而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枕颈结合区疾患的治疗方式一直都是脊柱外科的重点难点。

退变性或外伤性寰枢关节、寰枕关节不稳定可以导致患者疼痛、神经受压、脊髓损伤甚至死亡等。目前用于枕颈结合区轴向不稳定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后路寰枢关节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二者术后可以达到坚强固定融合的效果。但是寰枢关节融合术后,寰枢关节的各个方向上的运动(前后屈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能力均丢失,而寰枢关节不稳主要是前后方向上的不稳定。人体颈椎的 45%旋转活动度都又寰枢椎之间完成,因此枕颈固定术后能保留寰枢椎之间的活动度,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有人设计了后路寰枢关节限制性非融合固定装置,在传统术式基础上保留了寰枢关节轴向旋转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坚强固定融合带来的应力集中效应使内固定自身易于疲劳、断裂,在骨质疏松的脊柱上使用过于刚性的坚强固定,容易造成骨质切割。

本研究设计一种后路枕颈固定关节系统,使患者保留寰枢椎之间大部分的旋转活动度的同时有更稳定的轴向承重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它是一种专用于后路枕颈固定(枕骨至颈2椎体)的固定装置,可以达到比现有其他颈后路枕颈固定装置保留寰枢椎之间的大部分旋转活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包括:枕骨固定板,对应于人体枕骨部位;寰枢椎人工关节,对应于人体寰枢椎部位;以及枕骨固定板支撑棒,连接所述枕骨固定板和所述寰枢椎人工关节;所述寰枢椎人工关节是由球窝多轴连接器连接寰椎连杆和轴向连杆而形成的,所述寰椎连杆根据寰椎后弓折弯成相匹配的弧形曲率,并固定于寰椎椎弓根;所述轴向连杆能固定于枢椎椎弓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枕骨固定板由中间板和左右对称的两个侧板组成,中线设有两个与枕骨螺钉匹配的螺孔,两个侧板各设置一个连接器与所述枕骨固定板支撑棒相连。因此,可使用枕骨螺钉通过所述螺孔将所述枕骨固定板固定在枕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寰椎连杆为粗细均匀的弧形连杆,弧形连杆的正中顶点外侧有球杆连接头,弧形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颈1椎体处的椎弓根螺钉U型凹槽相连;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球窝头部;所述球杆连接头与所述中空球窝头部相嵌合,并能沿着球窝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的头部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单向弹片,以致当所述球杆连接头的球部嵌入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的头部时,所述环形单向弹片弹出卡住所述球杆连接头的球部,防止所述球杆连接头脱出,同时允许寰椎连杆以球杆连接头的球部为支点,紧贴球窝内壁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做受限的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轴向连杆的一端为螺纹端,与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的螺纹接口相配合,并以螺母锁定,另一端为非螺纹端,与颈2椎体处的椎弓根螺钉U型凹槽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枕骨固定板支撑棒被折弯成90°至100°的角度,以适应枕颈角度,两端分别与所述枕骨固定板的连接器和颈1椎体处的椎弓根螺钉U型凹槽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有螺孔的设置都允许螺钉的钉道在正交方向上有15°以内的调整范围,在各个方向的锥形轨迹上有30°以内的调整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是专门的经颈后路枕颈固定(枕骨至颈2椎体)的固定装置,较以往使用的固定装置,有更好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使患者术后保留一定的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的能力,同时加强了枕颈非融合固定的支撑强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2:枕骨固定板中间板的螺孔;3:枕骨固定板侧板的连接器;4:枕骨固定板支撑棒;5:寰椎连杆;6:球杆连接头杆部;7:球杆连接头球部;8:球窝多轴连接器球窝;9:球窝多轴连接器螺纹接口;10:轴向连杆非螺纹端;11:轴向连杆螺纹端;12:轴向连杆螺母;13:枕骨螺钉;14:枕骨固定板侧板连接器螺帽;15:椎弓根螺钉;16;椎弓根螺钉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由上半部分的枕骨固定板,下半部分的寰枢椎人工关节装置,和连接上下两半部分的枕骨固定板支撑棒组成;枕骨固定板支撑棒可被折弯成一定角度以适应枕颈角度,连接枕骨固定板与寰枢椎人工关节时紧贴人体骨性结构,优选地,枕颈角度范围是 90°至100°。寰椎连杆可根据寰椎后弓折弯成所需要的弧形曲率,其长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剪。

如图1和图2所示,枕骨固定板上的中间板均匀设置两个螺孔1和2,两个螺孔在正中线竖直排列,可用枕骨螺钉13通过这些螺孔,将枕骨固定板固定于枕骨外壁。两个侧板各设置一个连接器3,可通过枕骨固定板支撑棒4与寰枢椎人工关节相连。

如图1和图2所示,寰椎连杆由连杆5、球杆连接头杆部6、球杆连接头球部7组成。可通过椎弓根螺钉15将连杆5两端固定于寰椎椎弓根。

如图1和图2所示,轴向连杆由非螺纹端10、螺纹端11、锁定螺母12组成。可通过椎弓根螺钉15将非螺纹端固定于枢椎椎弓根,左右各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球窝多轴连接器由球窝8、两个组成。球杆连接头球部 7与球窝8嵌合,轴向连杆螺纹端11与螺纹接口9相连,并以锁定螺母12锁定,组成寰枢椎人工关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可以用钢板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所有螺孔的设置都允许螺钉的钉道在正交方向上有15°以内的调整范围,在各个方向的锥形轨迹上有30°以内的调整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路枕颈人工关节的具体尺寸是因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具体设计。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分为上、下2个部分,共13个元件。上半部分包括:1块枕骨固定板,2根枕骨固定板支撑棒,以及2颗枕骨螺钉。下半部分包括:1根寰椎连杆、1个球窝多轴连接器、2根轴向连杆、4 颗万向椎弓根螺钉。

枕骨螺钉为平头皮质骨螺钉,直径4.5mm,长10mm。所述椎弓根螺钉直径均为3.5mm,长度为18-26mm。

寰椎连杆直径为3.0mm,以正中的球杆连接头为中心对称,两端分别与颈 1处左右两个的所述椎弓根螺钉的U型凹槽相匹配。寰椎连杆的正中为球杆连接头,球杆连接头的杆部直径4.0mm,球杆连接头的球部直径6.0mm,球杆连接头与寰椎连杆一体,连接头球部可与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头部相嵌合,并沿着该球窝转动。寰椎连杆可根据寰椎后弓折弯成所需要的弧形曲率,其长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剪。

球窝多轴连接器用于连接寰椎连杆和轴向连杆。连接器的头部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球窝外壳,球窝外径为10.0mm,球窝内径为7.5mm,球窝开口直径为6.5mm,开口处设置一个环形单向弹片,弹片弹出后球窝开口直径为5.0mm。所述寰椎连杆的球杆连接头可嵌入球窝多轴连接器的球窝,嵌入后环形单向弹片弹出,卡住球部,防止球杆连接头脱出,同时允许寰椎连杆以球杆连接头的球部为支点,紧贴球窝内壁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做受限的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两侧各有一个螺纹接口,可与所述的轴向连杆的螺纹端相连。

轴向连杆直径为3.0mm,螺纹端与所述球窝多轴连接器的螺纹接口相连,并以螺母锁定。非螺纹端与颈2处的所述椎弓根螺钉U型凹槽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