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113发布日期:2019-08-13 21:0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



背景技术:

通过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物理疗法是常见的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提取和研究表面肌电信号来识别人体运动动作、诊断肌肉病症以及用于指导康复医疗等。

然而我们处于一个无处不在的电场(50Hz工频共模干扰)之中,体表本身就有一定的电势。在测量表面肌电信号时,为了排除非人体自主产生的电压,这需要一个基准电压,这个电压就是参考电压,必须由参考电极提供。在常规应用中,特别是在家庭应用中,使用者常常不知道参考电极如何连接或连接错误,导致肌电信号测量不准确。

因此,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连接部;所述探头本体包括探头头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探头底座,第一电刺激电极,第二电刺激电极和参考电极;所述探头头部的底端设有第一凹缘;所述第一主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凹缘和第三凹缘;所述第二主体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凹缘和第五凹缘;所述探头底座的顶端设有第六凹缘;所述第一电刺激电极套设于第一凹缘和第二凹缘上;所述第二电刺激电极套设于第三凹缘和第四凹缘上;所述参考电极套设于第五凹缘和第六凹缘上;所述探头底座插设有三根接触针;所述三根接触针分别与第一电刺激电极、第二电刺激电极、参考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探头底座上,且其中一端与三根接触针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刺激电极,第二电刺激电极和参考电极均为环形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缘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凹缘和第三凹缘设有定位槽;所述第四凹缘和第五凹缘设有定位块;所述第六凹缘设有定位槽;所述探头头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探头底座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依次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针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螺钉与探头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缘,第二凹缘,第三凹缘,第四凹缘,第五凹缘和第六凹缘均设有半圆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底座的外缘设有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头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均设有安装柱;所述探头头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及探头底座通过安装柱依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头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探头底座均采用ABS塑料;所述连接部采用硅橡胶。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将电刺激电极及参考电极设于探头上,使用者使用时无需再连接电极,有效避免接线错误导致测量不准等问题,而且采用多节连接的结构便于生产安装,保证了电极连接质量,有利于后期对装置部件的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用于盆底治疗及肌电信号采集的探头,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包括探头本体和连接部1;所述探头本体包括探头头部2,第一主体3,第二主体4,探头底座6,第一电刺激电极10,第二电刺激电极11和参考电极9;所述探头头部2的底端设有第一凹缘13;所述第一主体3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凹缘14和第三凹缘15;所述第二主体4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凹缘16和第五凹缘17;所述探头底座6的顶端设有第六凹缘18;所述第一电刺激电极10套设于第一凹缘13和第二凹缘14上;所述第二电刺激电极11套设于第三凹缘15和第四凹缘16上;所述参考电极9套设于第五凹缘17和第六凹缘18上;所述探头底座6插设有三根接触针8;所述三根接触针8分别与第一电刺激电极10、第二电刺激电极11、参考电极9电性连接;所述连接部1插设于探头底座6上,且其中一端与三根接触针8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生产时,将三根接触针8插设在探头底座6,将参考电极9套在探头底座6的第六凹缘18上,让参考电极9与其中一根接触针8电性连接,再让第二主体4的第五凹缘17沿着参考电极9内缘插入,以此使第二电刺激电极11套设于第三凹缘15和第四凹缘16上,第一电刺激电极10套设于第一凹缘13和第二凹缘14上,同时让各个电极分别与不同的接触针8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节连接的结构便于生产安装,每一节都安装一电极,方便接线,使接线更精准,还能避免电极之间短接,从而保证了电极连接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后期对装置部件的维护和更换。

使用时,参考电极9采集盆底肌电信号并通过连接部1传递至外部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采样到的肌电信号生成生物反馈信号并发出对应的脉冲电流,脉冲电流通过第一电刺激电极10和第二电刺激电极11输出对盆底肌的神经肌肉电刺激以进行治疗。以此将电极设计于探头上,直接通过探头上的导电材料与人体接触,获取基准信号或提高共模抑制比,用户不再需要连线和确认表面电极粘贴位置,简化了连接和操作步骤,不再需要使用表面电极耗材同时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刺激电极10,第二电刺激电极11和参考电极9均为环形电极,环形电极有利于与治疗部位充分接触,使采集更为精准,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缘13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凹缘14和第三凹缘15设有定位槽;所述第四凹缘16和第五凹缘17设有定位块;所述第六凹缘18设有定位槽;所述探头头部2,第一主体3,第二主体4,探头底座6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依次定位,有效防止各部件连接后发生上下移位,同时配合套于凹缘上的电极,防止左右偏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针8套设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外缘与探头底座6的内缘互相接触,且限位板5通过螺钉与探头底座7固定连接,以此防止接触针8倾倒和位置发生偏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缘13,第二凹缘14,第三凹缘15,第四凹缘16,第五凹缘17和第六凹缘18均设有半圆通孔;第一凹缘13和第二凹缘14的半圆通孔,第三凹缘15和第四凹缘16的半圆通孔,第五凹缘17和第六凹缘18的半圆通孔分别合成圆形通孔,从而方便各个电极与接触针接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头底座6的外缘设有限位环7,能防止探头进入盆底位置过深。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头头部2,第一主体3,第二主体4均设有安装柱12;所述探头头部2,第一主体3,第二主体4及探头底座6设有相应位置的安装孔并通过安装柱依次固定连接,防止各部件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头头部2,第一主体3,第二主体4,及探头底座6均采用ABS塑料,所述连接部1采用硅橡胶,光滑的ABS塑料能避免人体因受到刚性接触而损失,而硅橡胶有一定弹性,既可以组装又能保持一定强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