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茎突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4724发布日期:2019-08-27 20:05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桡骨茎突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骨块特异性理论设计的桡骨茎突接骨板。



背景技术:

桡骨远端骨折呈现出一系列特殊的固定问题,并不同于其他大多数部位的骨折。远端骨折块在关节周围,而且通常很小。近端紧密排列的肌腱和腱鞘阻碍了大而厚的钢板的使用。远端骨折块太薄而无法为骨螺钉提供足够的螺纹把持力。在远端骨折块上拧入骨螺钉很可能会导致骨块医源性粉碎。针对以上问题,传统的钉板系统固定方法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在临床中,需要利用桡骨茎突的接骨板来治疗桡骨茎突的骨折,虽然目前临床上已有桡骨茎突的接骨板,但在远端处会对肌腱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专利将传统接骨板远端的螺纹孔改为较小的克氏针孔,通过结合克氏针实现固定,可使远端切迹更低,能更好地固定小的骨折块,减少对肌腱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稳定、贴合性好的桡骨茎突接骨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桡骨茎突接骨板,包括一板件,所述板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及尾部,所述头部及尾部呈流线型,头部的宽度小于尾部的宽度,且头部的宽度向远离尾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尾部沿中心线均布有若干锁定螺纹孔,所述头部上远离尾部的一端均布有若干克氏针孔。

为了与桡骨更有效地贴合,本实用新型对板件的整体形状进行了设计,所述尾部靠近头部的一端逐渐向上弯曲,并与头部形成向上拱起的曲线。

作为有选,所述尾部均布有五个锁定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桡骨茎突接骨板为解剖型设计,整体结构小巧美观,易于安装,与桡骨茎突的贴合性很好,超低切迹设计,减少对软组织的激惹,固定稳定,允许早期活动,完美闭合粉碎的骨折块,即刻恢复关节面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桡骨茎突接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桡骨茎突接骨板安装克氏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件,2.克氏针孔,3.锁定螺纹孔,4.头部,5.尾部,6.克氏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桡骨茎突接骨板,包括一板件1,所述板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4及尾部5,所述头部4及尾部5整体上呈条状、流线型,具体的,所述流线型为,尾部5靠近头部4的一端(左端)逐渐向上弯曲,该弯曲段与头部4形成向上拱起的曲线(即中间高、两端低的曲线),头部4的宽度小于尾部5的宽度,且头部4的宽度向远离尾部5的方向(向左)逐渐减小,所述尾部5沿中心线均布有五个锁定螺纹孔3,锁定螺纹孔3可植入接骨螺钉,用于本接骨板和骨的固定,所述头部4上远离尾部5的一端(左端)均布有若干克氏针孔2。

如图2所示,克氏针6通过专用工具弯成U型,插入头部4的克氏针孔内,形成稳定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