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钉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334发布日期:2019-10-19 03:0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锁定钉钩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踝处骨折的锁定钉钩板。



背景技术:

内踝尖部骨折以往的解决方案主要为空心钉固定,此种固定方式仅用于单一性骨折,针对撕裂性骨折效果不佳。

公开号为CN104546104A的发明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胫骨远端内侧钩钢板,包括板体和钩体,板体包括近端部和远端部,远端部的宽度大于近端部的宽度,板体上沿轴线方向均匀地开有可调螺钉孔,钩体连接在板体远端部,钩体上有两个锋利的尖钩,板体的内侧面内凹,板体远端部向外弯曲,钩体向内弯曲,板体的内侧面及钩体内表面与胫骨远端内侧骨外形相适配。该发明专利能够股对骨折的胫骨远端进行立体固定,加强抗扭转能力,防止内踝前后移位,降低二次复位丢失危险。但是该发明在使用时,会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刺激,且不利于医生缝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内踝处骨折的锁定钉钩板,可同时固定多块骨折块,减少对软组织刺激。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锁定钉钩板,包括通过连接部连接的板体和钩体,板体与钩体沿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用于植入螺钉的共轴结合孔,板体上的共轴结合孔内能够植入锁定螺钉或皮质骨螺钉,钩体上的共轴结合孔内能够植入锁定螺钉或非锁定螺钉,用于整个骨折部位的固定,板体的上表面中部为上平面,左右两侧部分别依次设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上平面的夹角为12-18º,优选为15º,第二斜面与上平面的夹角为40-50º,优选为45º,该斜面设计,减少对软组织刺激,并利于医生缝合,板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部为下平面,有限的接触设计,减少对骨膜的破坏,增加血供,中部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面,提高锁定板的刚性,钩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尖齿,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钩体上共轴结合孔的中心位于两个尖齿的连线上。

优选地,连接部为向内弯曲的弧形板,板体与钩体的平面分别位于弧形板两端的切面上,钩体上尖齿与板体上平面之间的角度为5-15º,可同时固定多块骨折块。

优选地,板体的左右两侧部对称设有内凹部,内凹部优选为弧形,方便塑形。

优选地,板体上沿轴线方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共轴结合孔。

进一步优选地,板体上沿轴线方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克氏固定孔,用于固定钩板。

进一步优选地,板体上的共轴结合孔与克氏固定孔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优选地,板体上还设有加压孔,仅能植入非锁定螺钉,加压孔位于远离钩体的一侧,便于医生操作调节骨板位置,同时也有利于医生对骨折部位的复位。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板体的上表面中部为上平面,左右两侧部分别依次设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平面的夹角为12-18º,第二斜面与平面的夹角为40-50º,如此斜面设计,减少对软组织刺激,并利于医生缝合;

2、本实用新型板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部为下平面,中部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面,如此设置,有限的接触设计,减少对骨膜的破坏,增加血供,中部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面,提高锁定板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图1的仰视图;

图7为图1的后视图;

图8为实施例1的使用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板体;11、上平面;12、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14、下平面;15、弧形面;16、内凹部;2、钩体;21、尖齿;3、连接部;4、共轴结合孔;5、克氏固定孔;6、加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为了公开内容的清楚可见,术语“上”“下”“内”在本文中为相对于内踝限定的。“上”是指远离内踝的一侧,“下”是指接近内踝的一侧,“向内弯曲”是指朝向内踝的方向弯曲。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锁定钉钩板,包括通过连接部3连接的板体1和钩体2,板体1与钩体2沿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用于植入螺钉的共轴结合孔3,板体1的上表面中部为上平面11,左右两侧部分别依次设有第一斜面12及第二斜面13,第一斜面12与上平面11的夹角为15º,第二斜面13与上平面11的夹角为45º,板体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部为下平面14,中部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面15,钩体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尖齿21,钩体2上共轴结合孔4的中心位于两个尖齿21的连线上,板体1上的共轴结合孔4内能够植入锁定螺钉或皮质骨螺钉,钩体2上的共轴结合孔4内能够植入锁定螺钉或非锁定螺钉。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为向内弯曲的弧形板,板体1与钩体2的平面分别位于弧形板两端的切面上,钩体2上尖齿21与板体1上平面11之间的角度为10º。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的左右两侧部对称设有内凹部16,内凹部16为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上沿轴线方向均匀地开设有2个共轴结合孔4和2个克氏固定孔5,二者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上位于远离钩体2的一侧还设有加压孔6。

实施例2

如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锁定钉钩板,包括通过连接部3连接的板体1和钩体2,板体1与钩体2沿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用于植入螺钉的共轴结合孔3,板体1的上表面中部为上平面11,左右两侧部分别依次设有第一斜面12及第二斜面13,第一斜面12与上平面11的夹角α为15º,第二斜面13与上平面11的夹角β为45º,板体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部为下平面14,中部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面15,钩体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尖齿21,钩体2上共轴结合孔4的中心位于两个尖齿21的连线上,板体1上的共轴结合孔4内能够植入锁定螺钉或皮质骨螺钉,钩体2上的共轴结合孔4内能够植入锁定螺钉或非锁定螺钉。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为向内弯曲的弧形板,板体1与钩体2的平面分别位于弧形板两端的切面上,钩体2上尖齿21与板体1上平面11之间的角度为10º。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的左右两侧部对称设有内凹部16,内凹部16为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1个共轴结合孔4和1个克氏固定孔5,板体1上位于远离钩体2的一侧还设有加压孔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