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8093发布日期:2019-11-08 21:52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凝胶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贴附于脸、臂、脚等的化妆品面膜用凝胶片(cosmeticmaskgelsheet)。



背景技术:

化妆品面膜用凝胶片是大量含有水的水凝胶面膜材的外用剂。使用时,包含内包的药效成分等的水在凝胶表面渗出,水等渗透至所贴附的皮肤,从而获得保湿效果等。

作为以往的化妆品面膜用凝胶片,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片状面膜剂,其含有水溶性高分子、多元醇、保湿成分、交联剂、美肌成分和水作为必须成分。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片状含水凝胶,其为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合成高分子中浸渗有溶液和溶液渗出促进剂的片状含水凝胶,所述溶液至少包含水、表面活性剂和油性成分,该含水凝胶为1mm厚且在从形成含水凝胶时起72小时后的条件下其表面体现1.5~20mg/cm2的溶液的渗出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885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831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配混二醇类等多元醇,从而使除水之外的基剂成分临界相对湿度降低,使用时使大量水释放到外部,作为其结果,给皮肤带来湿润。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片状含水凝胶,使用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作为溶液渗出促进剂,使包含药效成分等的溶液渗出。这些现有技术是通过含有特定成分而增加渗出量(渗出量),但还存在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渗出量丰富、且水等渗透至所贴附的皮肤而可以得到充分的保湿感的化妆品面膜用凝胶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凝胶片内形成具有特定直径的气泡,并控制该气泡的数量,从而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发明。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以下所述。

(1)一种凝胶片,其为至少包含合成高分子和水的化妆品面膜用凝胶片,所述合成高分子通过与交联剂的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

所述凝胶片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具有10个以上且100个以下的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且不具有直径3.0mm以上的气泡。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凝胶片,其具有10个以上且50个以下的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凝胶片,其中,直径0.1mm以上且低于0.5mm的气泡的数量、与直径0.5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的数量的比率为1:2~15:1。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片,其至少包含:作为合成高分子的1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的聚丙烯酸钠、和30重量%以上且90重量%以下的水。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片,其中,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2mm×2mm的任意5处的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sa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片,其中,沿凝胶片的面方向,埋入有由织布或无纺布形成的中间基材。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凝胶片,其中,中间基材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以上且40g/m2以下。

本说明书包含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072831号的公开内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气泡在凝胶片的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凝胶片的比表面积变大,水等从表面的渗出量增加。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凝胶片,从而更多的水等渗透至皮肤,结果可以得到优异的保湿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凝胶片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的图。

图2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凝胶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凝胶片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凝胶片1a由至少包含合成高分子和水的凝胶材10构成,所述合成高分子通过与交联剂的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片1a的特征在于,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具有10个以上且100个以下的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11。通过具有气泡11,从而沿着该气泡11在凝胶片1a的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12,因此,凝胶片1a的比表面积增加,可以增加从表面渗出的水等的渗出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气泡11的直径是指,用显微镜观察凝胶片1a的表面,在俯视下测定到的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值。

气泡11的数量如果低于10个,则无法得到增加渗出量的效果,而且如果过多,则凝胶片1a的密合性有时降低,因此,考虑它们的均衡性而适宜设定。优选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为10个以上且80个以下、特别优选10个以上且50个以下。另外,凝胶片1a不具有直径3mm以上的气泡。这是由于,直径3mm以上的气泡会导致表面的凹凸变得过剩、凝胶片1a的密合性降低。

另外,气泡11的直径如果偏离特定的值,则表面的凹凸被平均化,增加凝胶片1a的比表面积的效果有时变小,因此,优选大直径的气泡与小直径的气泡复合存在。具体而言,直径0.1mm以上且低于0.5mm的气泡的数量、与直径0.5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的数量的比率优选1:2~15:1的范围内。

进而,对于凝胶片1a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如果过大,则表面的凹凸变得过剩,凝胶片1a的密合性降低,因此,优选规定的范围内。具体而言,在凝胶片1a的俯视1cm2的范围内,测定2mm×2mm的任意5处的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sa的情况下,sa的值优选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15μm以上且80μm以下。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在凝胶片1a的表面形成适度的凹凸,可以进一步增加水等的渗出量。

凝胶片1a的厚度可以根据凝胶片1a的用途和凝胶材10的组成而适宜设定。为了确保密合性、透明性、强度,优选设为0.1mm~3.0mm的厚度。低于0.1mm时,无法内包气泡11,另外,凝胶片1a的强度有时变弱。如果超过3mm,则凝胶片1a的自重过重,有时缺乏密合性。需要说明的是,凝胶片1a的整体不厚的情况下,可以将凝胶片1a部分地形成直至6.0mm的厚度。

接着,对构成凝胶片1a的各原料进行说明。

(合成高分子)

作为合成高分子,只要可以形成网状结构、且至少包含水而形成凝胶就没有特别限定。化妆品面膜的领域中,可以应用允许对皮肤贴附的合成高分子。特别是使用与水有亲和性的合成高分子,其中,优选使用具有阴离子性官能团的合成高分子。作为这样的合成高分子的例子,可以举出:具有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和它们的盐(例如钠盐、钾盐、三乙醇胺盐等)、具有磺酸基作为官能团的叔丁基丙烯酰胺磺酸等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和它们的盐(例如钠盐、钾盐等)等。优选使用为亲水性高分子的聚丙烯酸钠。合成高分子的含量在凝胶片1a中、优选所谓0.5重量%以上且6重量%以下,特别是使用聚丙烯酸钠的情况下,优选使凝胶片1a中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交联前的合成高分子只要不妨碍凝胶片1a的制造就也可以部分交联。另外,如果考虑制造时的操作性,则优选使用重均分子量处于10万~500万的范围内的交联前的合成高分子。

(水)

凝胶片1a中的水的含量如果过少,则凝胶片1a的相对于平衡水分量的含水量变少,凝胶片1a的吸湿性变强,凝胶片1a有时经时变质(例如溶胀)。相反地,水的含量如果过多,则凝胶片1a的相对于平衡水分量的含水量变多,有时产生基于干燥的凝胶片1a的收缩、物性变化,因此,考虑这些而适宜设定。具体而言,优选使凝胶片1a中的水的含量为30重量%以上且90重量%以下。

(交联剂)

合成高分子的网状结构可以通过合成高分子的交联而得到。即,在交联前的合成高分子中添加交联剂,根据需要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形成网状结构。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铝、钾明矾、硫酸铝、甘氨酸铝、乙酸铝、氧化铝、偏硅酸铝、氯化镁、氢氧化钙、碳酸钙、偏硅酸铝镁、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等。凝胶片1a中的交联剂的含量优选设为0.1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

(ph调节剂)

另外,出于调整至最适于交联剂发挥作用的ph的目的,可以使用酒石酸、乳酸、乙醇酸等α-羟基酸、柠檬酸等各种有机酸、盐酸等无机酸等作为ph调节剂(酸催化剂)。凝胶片1a中的ph调节剂的含量优选设为0.1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

(渗出促进剂)

渗出促进剂是指,为了使凝胶片1a内的水等溶液有效地渗出至表面而使用的成分。也称为溶液渗出促进剂。例如可以举出:通过具备为亲水性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疏水性的结构,从而可以使凝胶片1a内的水有效地排出的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或通过发挥拉紧凝胶片1a的网状结构的效果,从而可以使凝胶片1a内的溶液渗出至表面的电解质等。

作为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可以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甘油等二醇类、多元醇等聚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凝胶片1a中的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的优选含量为0.1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更优选1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

特别是,使甘油的吸湿度为100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具有2~55的范围的比吸湿度的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比吸湿度如果过小,则保水力不充分,因此,溶液对凝胶片1a表面的渗出量变得过多,成为发粘的原因,或者与合成高分子的相容变差,有难以形成凝胶片1a的担心。另外,比吸湿度过大的的情况下,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所具有的保水力过大,因此,凝胶片1a内的溶液变得不易在表面渗出,有湿润感、保湿效果不足的担心。更优选的比吸湿度的范围为20~45。

作为电解质,只要为易水溶性、化妆品等中的有使用实际成效者就可以使用,从溶解性、ph变动少等方面出发,适合使用强酸或强碱的中性盐。作为这样的电解质,可以举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硫酸钾等。凝胶片1a中的电解质的优选含量为0.1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更优选0.2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非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和电解质可以将任意一者单独配混,也可以将两者组合使用而配混。

(保湿剂)

作为保湿剂,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甘油、二甘油、异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海藻糖、棉子糖、木糖醇、甘露醇、透明质酸和其盐、海藻糖、棉子糖等的各种衍生物、三甲基甘氨酸、环糊精、透明质酸和其盐等的二醇类、多元醇类和多糖类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保湿剂的优选含量在凝胶片1a中为1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

(药效成分)

凝胶片1a中,根据需要可以配混以往药品、准药品、化妆品、卫生材料等中使用的药效成分。作为药效成分的例子,可以举出鳄梨提取物、甘茶提取物、松果菊叶提取物、胶原、柠檬提取物、玫瑰提取物等。

另外,还可以举出胶原、甲壳素、壳聚糖等生物体高分子;氨基酸、尿素、甜菜碱、乳清、三甲基甘氨酸等保湿成分;角鲨烷、神经酰胺、磷脂等油性成分;甘草酸、β-甘草次酸等抗炎症剂;维生素a、b2、b6、d、e、烟酸酰胺等维生素类;生育酚等抗氧化剂;视黄醇、视黄醇衍生物等创伤治愈剂等。

根据药效成分的种类而有效成分量不同,因此,不能一概限定这些药效成分的配混量,一般,优选使凝胶片1a中的含量为0.001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

另外,凝胶片1a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增稠剂。增稠剂具有如下功能:将构成凝胶片1a的各成分通过搅拌等进行混合而制备混合物时,使混合物的粘度增加,不使发生起泡等形成的气泡11脱离至凝胶片1a的外部,以保留在凝胶片1a内的状态进行固化。作为这样的增稠剂的例子,可以举出琼脂、明胶、卡拉胶、黄原胶、纤维素类(羧甲基纤维素(cmc)、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c)等)、聚丙烯酸或其盐、聚甲基丙烯酸或其盐、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海藻酸或其盐、聚丙烯酰胺、它们的单体、跟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另外,凝胶片1a中的增稠剂的含量优选设为0.1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但不限定于此。

进而,凝胶片1a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其他添加剂。作为其他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防腐剂、防锈剂、防霉剂、抗氧化剂、消泡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着色剂等。这些其他添加剂的含量根据添加剂的种类也不同,在凝胶片1a中优选总计设为0.01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

(制造方法)

凝胶片1a的制造可以依据一般的凝胶片的制造方法而进行。例如,在搅拌混合成为原料的合成高分子、水、交联剂、保湿剂、渗出促进剂和防腐剂而得到的混合物中,进一步加入ph调节剂和水并混合,根据需要进行加热使其反应,从而可以得到凝胶片1a。此时,进行控制,使得在所得凝胶片的俯视1cm2的范围内,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存在有10个以上且100个以下、且不存在直径3.0mm以上的气泡。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搅拌混合各成分时的转速、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物的熟化时间、温度控制气泡。最佳的转速、混合物的熟化时间、温度根据各成分的量、容器的大小等而不同,没有特别限定。或者,配混增稠剂,保持使所形成的气泡残留不变的状态下进行固化,也可以制造凝胶片1a。另外,优选加入ph调节剂(酸催化剂),进行调整并使其反应,使得凝胶组合物的ph成为4~7的范围内。

根据需要,可以在凝胶片1a的单面设置基膜,另外,可以在设有基膜的面的背面设置顶膜。

作为上述基膜,例如可以使用:由聚酯、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树脂形成的树脂薄膜、纸、层压有前述树脂薄膜的纸等。

作为上述顶膜,可以使用基本上与基膜相同的材质的膜,但不限定于此。

图2中示出本发明的凝胶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中,出于在不有损凝胶片1b的透明性的情况下改善凝胶片1b的撕裂强度和操作性的目的,沿凝胶片1b的面方向,埋入有由织布或无纺布形成的中间基材20。无纺布和织布的材质可以使用纤维素、丝、麻等天然纤维、聚酯、尼龙、人造丝、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合成纤维、或它们的混纺,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粘结剂,进而,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着色。

上述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干式法、湿式法、纺粘法、熔喷法、气流成网法、化学粘合法、热粘合法、针刺法、水刺法。为了中间基材20的位置控制,更优选的是,采用符合单位面积重量、材质的制法、无单位面积重量不均。对于织布,可以适宜选择平纹织物、特里科经编织物、拉舍尔经编针织物等,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上述织布或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为能得到作为中间基材20的规定的物性的单位面积重量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10g/m2以上且40g/m2以下、更优选10g/m2以上且28g/m2以下。上述织布或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如果过小,则无法实现凝胶片1b的强化等,或者单位面积重量不均变大,从而凝胶片1b制造时的液体的渗透性根据位置而改变,或由此有中间基材20的位置变动的可能性。另外,单位面积重量如果过大,则中间基材20变硬,有凝胶片1b对皮肤的追随性等受损的担心,因此,考虑它们的均衡性而适宜设定。

中间基材20的厚度如果过厚,则液体的渗透性有时变差,相反地,如果过薄,则与单位面积重量过小的情况同样地,无法实现凝胶片1b的强化等,或者有中间基材20的位置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因此,考虑它们而适宜设定。优选0.05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围内。另外,更优选0.05mm以上且0.5mm以下、特别优选0.08mm以上且0.3mm以下。

作为凝胶片1b的制造方法,根据凝胶材10的组成、中间基材20的材质、厚度等而条件不同,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宜采用如下方法:在对中间基材20施加了恒定的张力的状态下将中间基材20保持在空中,在该中间基材20的上侧和下侧注入混合有各成分的凝胶组合物并交联/固化而形成片状的方法;制作2张表面平滑的凝胶片后,将在施加了恒定的张力的状态下保持的中间基材20用这些凝胶片夹持,并复合化的方法;或者,制作表面平滑的凝胶片,在施加了恒定的张力的状态下,在该凝胶片上载置中间基材20,在该中间基材20上注入混合有各成分的凝胶组合物并交联/固化的方法;等。

凝胶片1b中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的图1所示的凝胶片1a的实施方式同样。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5、比较例1~6)

将水(75.7重量%)、聚丙烯酸钠(合成高分子:3.5重量%)、偏硅酸铝镁(交联剂:0.8重量%)、一缩二丙二醇(保湿剂:10重量%)、聚乙二醇1000(渗出促进剂:3.5重量%)、苯氧基乙醇(防腐剂:0.5重量%)的各成分(总计470ml)在塑料制的容器(500ml)中充分混炼,使用新东科学制three-onemotorbl3000作为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制备混合物a液。搅拌的转速如表1所示。搅拌后,分别基于表1所示的混合物的熟化时间、温度进行熟化。

接着,在另一容器中,使酒石酸(ph调节剂:1.8重量%)溶解于水4.2重量%,在a液中加入该水溶液(b液)并混合,制备ph为5~5.5的凝胶组合物。接着,在作为基膜的100μm的pet薄膜上涂布凝胶组合物,使作为中间基材的单位面积重量17g/m2的尼龙针织布(半特里科经编织物)浸渍于凝胶组合物使其位于凝胶组合物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接着,使作为顶膜的38μm的pet薄膜覆盖于凝胶组合物上,使得顶膜、由凝胶组合物形成的凝胶片(含中间基材)、和基膜的总计厚度成为1.0mm,然后放置24小时,使凝胶组合物反应/固化,制作凝胶片。需要说明的是,使加入b液后至涂布完成为止的时间为3分钟。

(实施例6)

将水(73.65重量%)、聚丙烯酸钠(合成高分子:3.5重量%)、偏硅酸铝镁(交联剂:0.8重量%)、一缩二丙二醇(保湿剂:10重量%)、聚乙二醇1000(渗出促进剂:3.5重量%)、苯氧基乙醇(防腐剂:0.5重量%)、作为药效成分的角鲨烷(油成分:2.0重量%)、月桂酸聚甘油酯(乳化剂:0.05重量%)的各成分(总计470ml)在塑料制的容器(500ml)中充分混炼搅拌,使用新东科学制three-onemotorbl3000作为搅拌装置进一步搅拌,制备混合物a液。搅拌的转速如表1所示。搅拌后,基于表1所示的混合物的熟化时间、温度使其熟化。以后,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凝胶片。

(实施例7)

将水(76.2重量%)、聚丙烯酸钠(合成高分子:3.0重量%)、偏硅酸铝镁(交联剂:0.8重量%)、一缩二丙二醇(保湿剂:10重量%)、聚乙二醇1000(渗出促进剂:3.5重量%)、苯氧基乙醇(防腐剂:0.5重量%)的各成分(总计470ml)在塑料制的容器(500ml)中充分混炼搅拌,使用新东科学制three-onemotorbl3000作为搅拌装置进一步搅拌,制备混合物a液。搅拌的转速如表1所示。搅拌后,基于表1所示的混合物的熟化时间、温度使其熟化。以后,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凝胶片。

对于所得凝胶片,用keyencecorporation的数码显微镜vhx-700f,对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的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的数量、和直径3.0mm以上的气泡的有无进行评价。另外,测定直径0.1mm以上且低于0.5mm的气泡的数量a、与直径0.5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的数量b的比率。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

另外,对于所得凝胶片,用keyencecorporation的形状解析激光显微镜vk-x1000(测定倍率:×100),测定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的2mm×2mm的任意5处的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sa(μm)。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比较例3和4,由于粗大气泡的存在而难以测定表面平均粗糙度sa。

进而,对于所得凝胶片,对渗出量、密合性、使用感和外观的良否进行评价。使受试者依据下述2阶段和3阶段的基准表现,评价基于各项目的总计分数,作为评价结果。

渗出量的评价如下进行:以产生了片面的状态,使制作好的凝胶片贴附于5名受试者的脸颊,从而进行,从皮肤剥离凝胶片后,将残留有水润感的情况记作2分,将从皮肤剥离凝胶片后水润感稍残留的情况记作1分,将从皮肤剥离凝胶片后未残留水润感的情况记作0分,将7分以上的情况记作〇、4~6分的情况记作△、3分以下的情况记作×。

另外,密合性的评价如下进行:以产生了片面的状态,使制作好的凝胶片贴附于5名受试者的脸颊,从而进行,将使凝胶片粘附于脸面时充分感到凝胶片追随皮肤的感觉的情况记作2分,将使凝胶片粘附于脸面时稍感到凝胶片追随皮肤的感觉的情况记作1分,将使凝胶片粘附于脸面时未感到凝胶片追随皮肤的感觉的情况记作0分,将7分以上的情况记作〇、4~6分的情况记作△、3分以下的情况记作×。

另外,使用感的评价如下进行:以产生了片面的状态,使制作好的凝胶片贴附于5名受试者的脸颊,从而进行,将贴附时容易感到对皮肤的保湿感的情况记作1分、贴附时不易感到对皮肤的保湿感的情况记作0分,将3分以上的情况记作〇、2分以下的情况记作×。

进而,外观的评价通过5名受试者的目视而进行,将在贴附前观察片时感到外观良好的情况记作1分、在贴附前观察片整体时感到外观差(异物感、凹陷等所导致的不良感)的情况记作0分,将3分以上的情况记作〇、2分以下的情况记作×。

将评价结果归纳示于表1。

[表1]

如表1所示那样,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具有10个以上且100个以下的直径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气泡的实施例1~7的凝胶片的渗出量丰富。另外,对于密合性、使用感、外观的评价项目,也均良好。与此相对,气泡的数量少的比较例1和2的凝胶片中,渗出量不充分。另外,具有直径3.0mm以上的气泡的比较例3和4的凝胶片存在感到外观较差的缺点,对于使用感,也具有不易感到保湿感的问题。进而,对于气泡的数量超过100个的比较例5和6的凝胶片,关于渗出量,凝胶中的孔隙部较多,相反地,具有感到渗出量较少的问题。另外,具有感到外观和使用感较差的问题。

另外,在俯视1cm2的范围内的、2mm×2mm的任意5处的区域的表面平均粗糙度sa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实施例1~7的凝胶片是渗出量丰富、且从皮肤剥离后也残留水润感的凝胶片。另一方面,对于表面平均粗糙度sa低于15μm的比较例1和2的凝胶片,无表面的凹凸且比表面积小,因此认为,渗出量变得不充分。超过100μm的比较例5和6的凝胶片在密合性等方面具有问题。

附图标记说明

1a、1b凝胶片

10凝胶材

11气泡

12凹凸

20中间基材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发行物、专利和专利申请直接通过引用引入至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