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13587发布日期:2020-03-31 11:28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气管切开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11月6日提交的第62/58204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2017年6月4日提交的第62/51494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申请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地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在气管切开手术中使用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使气管适合引入气管切开插管的装置,并且涉及一种相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第6637435号美国专利(ciaglia等人)公开了一种用于一次产生气管切口的扩张器。扩张器包括大致线性的轴,该轴从近端延伸并在距近端一定距离处开始,逐渐连续地通过具有递减直径(从约38fr)的弯曲远端部,到具有约12fr的小直径的远侧末端部。远端可插入部的外表面经过处理或具有亲水涂层,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摩擦,并且逐渐变细的锥度以创伤最小的方式逐渐扩大了气管环之间的气管入口。壁厚从线性轴到柔软的远侧末端部逐渐减小。远端部的连续弯曲使得扩张器的越来越长的插入部在插入期间能够保持在气管中,并且使远端末端部能通过气管后壁。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概述旨在向读者介绍详细描述的各个方面,但并不用于限定或界定任何发明。

根据一些方面,一种气管切开装置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具有头部近端和头部远端。所述头部具有扩张构件,所述扩张构件具有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所述扩张构件能够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相邻,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与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间隔开。所述扩张构件的横截面在从所述头部近端朝向所述头部远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小。尖锐末端位于所述头部远端处以用于穿刺组织。抓握构件连接至所述头部近端。所述抓握构件能够被致动以使所述扩张构件在所述闭合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锐末端能够从所述扩张构件中移除。所述尖锐末端能够从所述头部远端朝向所述头部近端缩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包括扩张构件通道,所述扩张构件通道从所述扩张构件中的近侧开口延伸到所述扩张构件中的远侧开口。所述气管切开装置还包括长型的穿刺构件,所述穿刺构件可移除地容纳在所述扩张构件通道中并且具有穿刺构件远端和穿刺构件近端,其中所述尖锐末端可由所述穿刺构件远端提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构件包括和长型的内部管心针,所述长型的外部套管具有套管近端和套管远端,所述长型的内部管心针位于所述外部套管内。所述套管远端可提供所述尖锐末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心针具有钝的管心针远端和相对的管心针近端,并且所述管心针能够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管心针远端突出于所述尖锐末端,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管心针远端不突出于所述尖锐末端。所述管心针朝着所述伸出位置被偏置。当沿近侧方向向所述管心针远端施加力时,所述管心针能够从所述伸出位置移动到所述缩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心针具有管心针通道,所述管心针通道纵向延伸穿过所述管心针并且在所述管心针远端具有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锐末端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的第一末端侧部件和连接至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的第二末端侧部件。当所述扩张构件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末端侧部件可与所述第二末端侧部件相邻。当所述扩张构件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末端侧部件可与所述第二末端侧部件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包括头部通道,所述头部通道延伸穿过所述头部。所述头部通道可从所述扩张器中的近侧开口延伸至所述尖锐末端处的远侧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在扩张构件近端和扩张构件远端之间是弯曲的。所述扩张构件可以是弯曲的,使得所述尖锐末端与所述气管切开装置的纵轴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能够锁定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和/或能够锁定在所述打开状态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各自从扩张构件近端延伸至扩张构件远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彼此互为镜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是角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构件包括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臂近端部分、第一臂中央部分和第一臂远端部分。所述第一臂远端部分可连接至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所述抓握构件还可包括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臂近端部分、第二臂中央部分和第二臂远端部分。所述第二臂远端部分可连接至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所述第一臂中央部分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中央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近端包括第一指环,并且所述第二臂近端包括第二指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构件可移除地连接至所述头部近端。所述头部可由塑料制成。所述抓握构件可由金属制成。

根据一些方面,一种用于产生气管切口的方法包括:a)用气管切开装置的尖锐末端刺入气管以产生刺孔;b)使所述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构件前进至刺孔内以扩张所述刺孔;以及c)致动所述扩张构件以将所述刺孔扩展到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包括扩张构件远端,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a)之前,将所述尖锐末端定位在所述扩张构件远端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a)之后,检测所述尖锐末端穿过所述气管,并随后保护所述尖锐末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c)之前,使导丝前进通过所述气管切开装置并经由所述刺孔进入所述气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b)之后,在将所述扩张构件保持在所述气管中的同时从所述气管缩回所述尖锐末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之后,使导丝前进穿过气管切开装置并经由刺孔进入气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包括:使所述扩张构件的第一侧部件与所述扩张构件的第二侧部件分开,以迫使围绕所述刺孔的组织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使所述扩张构件沿着弯曲路径前进。

根据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气管切开装置的零件套件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具有头部近端和头部远端。所述头部具有扩张构件,所述扩张构件具有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所述扩张构件能够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相邻,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与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间隔开。所述扩张构件的横截面在从所述头部近端朝向所述头部远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套件还包括长型的穿刺构件,所述穿刺构件具有穿刺构件远端和穿刺构件近端。所述穿刺构件远端具有尖锐末端,并且所述穿刺构件能够可移除地安装至所述头部,以将所述尖锐末端定位在所述头部远端处。所述套件还包括抓握构件,抓握构件能够致动以使所述扩张构件在所述闭合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锐末端能够从所述头部远端朝向所述头部近端缩回。所述扩张构件可包括扩张构件通道,所述扩张构件通道从所述扩张构件中的近侧开口延伸到所述扩张构件中的远侧开口。所述穿刺构件能够可移除地容纳在所述扩张构件通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构件包括长型的外部套管和长型的内部管心针,所述外部套管具有套管近端和套管远端,所述内部管心针位于所述外部套管内其中,所述套管远端提供所述尖锐末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心针具有钝的管心针远端和相对的管心针近端。所述管心针能够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伸出位置中,所述管心针远端突出于所述尖锐末端,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管心针远端不突出于所述尖锐末端。所述管心针可朝着所述伸出位置被偏置。当沿近侧方向向所述管心针远端施加力时,所述管心针能够从所述伸出位置移动到所述缩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心针具有管心针通道,所述管心针通道纵向延伸穿过所述管心针并且在所述管心针远端具有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具有扩张构件近端和扩张构件远端,并且所述扩张构件在所述扩张构件近端和所述扩张构件远端之间是弯曲的。所述扩张构件可以是弯曲的,使得所述尖锐末端在组装时与所述气管切开装置的纵轴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能够锁定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和/或能够锁定在所述打开状态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具有扩张构件近端和扩张构件远端,并且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各自从所述扩张构件近端延伸至所述扩张构件远端。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可以彼此互为镜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构件是角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构件能够可移除地连接至所述头部。所述抓握构件可包括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臂近端部分、第一臂中央部分和第一臂远端部分。所述第一臂远端部分可连接至所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所述抓握构件还可包括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臂近端部分、第二臂中央部分和第二臂远端部分。所述第二臂远端部分可连接至所述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所述第一臂中央部分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中央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近端包括第一指环,并且所述第二臂近端包括第二指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由塑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构件由金属制成。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说明本说明书的物品、方法和设备的各种示例,并且无意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所教导的内容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是示例性气管切开装置的俯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

图2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仰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

图3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

图4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

图5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的放大俯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

图6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的放大俯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打开状态;

图7是类似于图1的俯视图,但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打开状态;

图8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并且导丝延伸穿过头部的通道;

图9是图1的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的放大俯视图,其中气管切开装置的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并且导丝延伸穿过头部的通道;

图10是使用中的图1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装置的尖锐末端刺进气管附近的皮肤;

图11是使用中的图1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装置的尖锐末端刺进气管;

图12是使用中的图1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装置的扩张器沿弯曲路径前进到气管中;

图13是使用中的图1的装置的从喉部向下看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该装置的扩张器在气管中处于适当位置并且处于闭合状态;

图14是使用中的图1的装置的从喉部向下看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该装置的扩张器在气管中处于适当位置并且处于打开状态;

图15是用于另一示例性气管切开装置的零件套件的侧视图,该零件套件具有与扩张构件和抓握构件分开设置的穿刺构件;

图16是图15的各部分的侧视图,其中穿刺构件被收纳在扩张构件的通道中;

图17是图16的扩张构件和穿刺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8是图15的穿刺构件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穿刺构件的管心针处于伸出位置;

图19是图15的穿刺构件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穿刺构件的管心针处于缩回位置;

图20是使用中的图15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装置的尖锐末端被定位成将刺进气管附近的皮肤;

图21是使用中的图15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装置的尖锐末端刚刺进了气管;

图22是在使用中的图15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穿刺构件已从扩张构件中移除,导丝已收纳在扩张构件中,并且扩张构件正沿着弯曲路径前进到气管中;以及

图23是另一示例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各种设备或过程以提供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例的示例。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不限制任何权利要求,并且任何权利要求可以覆盖与以下描述的那些过程或设备不同的过程或设备。权利要求不限于具有以下描述的任何一个设备或过程的所有特征的设备或过程,也不限于以下描述的多个或所有设备共有的特征。下述设备或过程可能不是本专利申请的发布所授予的任何专有权的实施例。以下描述的并且未通过发布此专利申请而授予专有权的任何主题可能是另一种保护性文书的主题,例如,继续专利申请,并且申请人、发明人或所有者无意放弃、舍弃任何此类主题,或者拒绝通过在本文档中公开而提供给公众。

本文描述了气管切开装置和相关方法。在一些示例中,气管切开装置可以允许在患者中实施相对简单和安全地进行气管切开。例如,如下文所述,在某些示例中,本文所述的气管切开装置可用作可以穿刺气管,扩张刺孔并打开刺孔的多合一工具。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管切口”是指手术产生的穿过气管的孔。术语“气管切开”是指产生气管切口的外科手术程序。

现在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第一示例性气管切开装置100。在一些示例中,装置100可用于产生气管切口,并有助于将气管切口插管插入气管切口。当用于产生气管切口时,装置100可以穿刺气管,扩张刺孔并打开刺孔。这可以消除或减少对分别执行这些功能中的一个功能的多个独立设备的需求。

仍参考图1和图2,在所示的示例中,气管切开装置100包括头部102和连接至头部102的抓握构件104。头部102可用于穿刺、扩张和打开气管,并且抓握构件104可以被外科医生或另一个使用者抓握,并且可以用来操纵头部102。

还参考图3和图4,在所示的示例中,头部102具有头部近端106和头部远端108。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从远端108朝向近端106的方向被称为“近侧方向”,并且从近端106朝向远端108的方向可以被称为“远侧方向”。

尖锐末端110位于头部远端108。尖锐末端110可用于刺穿组织。在所示的示例中,头部102包括带有斜角端的短皮下注射针,该针形成了尖锐末端110。

仍然参考图1-4,在所示的示例中,头部102还包括扩张构件112。在所示的示例中,扩张构件112与尖锐末端110分开形成,尖锐末端110通过粘合剂固定到扩张构件112上。在替代示例(未示出)中,扩张构件112和尖锐末端110可以以另一种方式(例如,利用机械紧固件)固定在一起。在另外的替代示例中(未示出),尖锐末端和扩张构件可以是一体的,并且尖锐末端可以有效地形成扩张构件的端部。

扩张构件112具有扩张构件近端114和扩张构件远端116。在所示的示例中,扩张构件近端114与头部近端106重合,并且扩张构件远端116定位在头部远端108的近侧,并连接到皮下注射针头(其形成尖锐末端110)。在替代示例中,尖锐末端110可与扩张构件远端116进一步间隔开,可选地,通过位于尖锐末端110和扩张构件远端116之间的另一种结构。在进一步替代示例中,尖锐末端110可正好位于扩张构件远端116处(即,扩张构件远端116可以与头部远端106重合)。

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尖锐末端可朝着扩张器缩回,例如可缩回到扩张器中。末端刺入气管后,末端可自动缩回。这可以帮助避免损坏气管后壁。在其他示例中,如下所述,尖锐末端可以从扩张器上拆下。

参照图5至图7,在所示的示例中,扩张构件112包括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扩张构件112可彼此分离,扩张构件112可在如图5(以及图1至图4)所示的闭合状态和如图6和图7所示的打开状态之间移动,在闭合状态中,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彼此相邻(可选地抵靠),在打开状态中,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与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间隔开。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扩张构件112从闭合状态到打开状态的运动可以通过操纵抓握构件104来实现,并且可以被执行以扩张气管中的刺孔。

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各自的横截面大致为半圆形,并且分别包括内平面121、123和外圆角表面125、127(如图6所示)。平坦表面121、123彼此面对,并且当扩张构件112处于闭合状态时彼此抵靠或紧密接近。当扩张构件112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平面121、123在大体上横向于平面121、123的方向上彼此分开。

在所示示例中,第一扩张构件侧片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片120在形状和尺寸上相似,并且彼此互为镜像。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各自从扩张构件近端114延伸到扩张构件远端116。

在替代示例中,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可以具有与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并且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可以彼此不互为镜像。此外,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可以具有除半圆形以外的横截面形状。例如,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或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可以是半椭圆形的。对于进一步的示例,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或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可以是形成大致倒角处理的外表面和可选地形成平坦的内表面的另一形状。

此外,在替代示例中,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从扩张构件近端114远侧的位置和/或扩张构件远端116近侧的位置延伸。

参照图4和图5,在所示的示例中,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扩张构件112大体上为喇叭形。即,扩张构件112从扩张构件近端114到扩张构件远端116的截面积逐渐变小,并且扩张构件112还在扩张构件近端114和扩张构件远端116之间是弯曲的。扩张构件112中的逐渐变细可以允许在扩张构件112前进穿过气管中的刺孔时使刺孔扩张,并且该弯曲可以帮助引导尖锐末端110在扩张构件112前进时远离气管的后壁,并且可以帮助将导丝从气管切口向下引导至肺部。

在一些示例中,扩张构件112的长度l(在图4中示出)可以在大约20mm与大约70mm之间,或者在大约35mm与大约55mm之间,或者在大约45mm之间。在一些示例中,扩张构件112的远侧直径dd(在图4中示出)可以位于大约0.5mm与大约3.5mm之间,或者位于大约1mm与大约3mm之间,或者为大约2mm。在一些示例中,扩张构件112的近侧直径dp(在图4中示出)可以位于大约5mm与大约35mm之间,或者位于大约15mm与大约25mm之间,或者为大约20mm。在一些示例中,扩张构件112可以是弯曲的,使得扩张构件远端116从装置的纵轴a位移距离c(图3所示),距离c位于大约10mm至大约50mm之间,或者位于约20mm至约40mm之间,或为约30mm。

参照图6,在所示的示例中,类似于扩张构件112,尖锐末端110包括第一末端侧部件122和第二末端侧部件124。第一末端侧部件122连接到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并且第二末端侧部件124连接至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当扩张构件112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末端侧部件122与第二末端侧部件124抵接。当扩张构件11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末端侧部件122与第二末端侧部件124间隔开。

参照图4,在所示的示例中,头部102包括穿过在其中延伸的通道126(在本文中也称为“头部通道”)。在所示的示例中,当扩张器处于闭合状态时,通道126由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形成。通道126通常是线性的,并且从扩张构件112中的近侧开口128延伸到末端110处的远侧开口130。该通道可用于使导丝132穿过头部102,如图8和图8所示。

现在参考图1和图7,在所示的示例中,抓握构件104包括第一臂134和第二臂136。第一臂134具有第一臂近端138、第一臂中央部分140和第一臂远端142,第二臂136具有第二臂近端144、第二臂中央部分146和第二臂远端148。第一臂远端142连接至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第二臂远端148连接至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此外,第一臂中央部分140在枢轴接头150处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臂中央部分146。第一臂近端138包括第一指环,第二臂近端144包括第二指环。

仍参考图1和图7,在所示示例中,第一臂近端138和第二臂近端144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的运动(例如,通过用户抓住第一指环和第二指环并使它们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移动)导致扩张构件112在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和打开状态(如图7所示)之间运动。

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扩张构件112可以锁定在闭合状态和/或打开状态中。例如,头部102和/或抓握构件1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构件。

如上所述,第一臂远端142连接至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第二臂远端148连接至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例如,如图所示,第一臂134和第二臂136可以与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分开形成,并通过机械紧固件固定到其上。在其他示例中,第一臂134和第二臂136可以分别与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成一体。

在一些示例中,抓握构件104可以可移除地连接到头部102。这可以例如允许在每次使用之后丢弃头部102,并且允许握持构件104被消毒和重新使用。在这样的示例中,头部102可以由诸如塑料的一次性材料制成,并且抓握构件104可以由诸如金属的可灭菌材料制成。

现在将参照图10至图14描述一种用于产生气管切口的方法。将参照装置100来描述该方法。然而,装置100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来使用,并且该方法可以与其他装置一起执行。

该方法可以在床头、手术室或急诊室进行。该方法可以在患者准备好之后开始,包括镇静、手术部位的准备、超声检查等。

参照图10和图11,作为第一步,在扩张构件112处于闭合配置的情况下,装置100的尖锐末端110可用于刺进气管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前壁156,以在气管中产生刺孔158。导丝132(图10和11中未示出)可以穿过头部102的通道126并朝向患者的肺部进入气管。

参照图12,随后可以将扩张构件112推进到穿刺孔158中,以扩张穿刺孔158。扩张构件112可以沿着弯曲的路径前进,从而使尖锐末端110大致向下转向。从气管后壁160开始。

参照图13和图14,随后可致动扩张构件112以将刺孔158扩展至打开状态。特别地,抓握构件104(图13和14中未示出)可以被操纵以将扩张构件112从图13中示出的闭合状态移动到图14中示出的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中,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与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间隔开。这迫使刺孔158周围的组织分开,使得气管的内部可以被可视化。然后,扩张构件112可以可选地被锁定在打开状态中。

在扩张构件112处于打开状态且气管刺孔158处于扩张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118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120之间将引入器(未示出)推进到气管中。由于气管的打开状态,引入器的前进可以相对安全和简单,因为外科医生可以看到引入器的路径并确保引入器位于气管中并指向肺部。

然后,可以从患者体内移除装置100,并且可以使气管切口插管(未示出)沿着引入器前进。

现在参考图15至图19,示出了另一示例性气管切开装置1500。在图15至图19中,与图1至图9的示例相似的特征将由相似的附图标记(增加1400)指代。

参照图15,在气管切开装置1500中,扩张构件1512和抓握构件1504与图1至图14的扩张构件112和抓握构件104相似,因此将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在气管切开装置1500中,尖锐末端1510可从扩张构件1512移除。特别地,尖锐末端1510由穿刺构件1562提供。穿刺构件1562通常是细长的,并且具有穿刺构件远端1564。穿刺构件远端1564提供尖锐末端1510。

扩张构件1512具有在其中延伸的扩张构件通道1526,其从扩张构件1512中的近侧开口1528延伸到扩张构件1512中的远侧开口1530。扩张构件通道1526类似于如上所述的头部102的通道126。参照图16和图17,穿刺构件1562可移除地容纳在扩张构件通道1526中。例如,穿刺构件远端1564可以插入近侧开口1528中,并穿过扩张构件通道1526,使得穿刺构件1562从远侧开口1530突出(在图16和图17中未标记近侧开口1528、通道1526和远侧开口1530)。

参考图18和图19,在所示示例中,穿刺构件1562与现有技术中的韦赖什(veress)针相似。即,穿刺构件1562包括外部套管1568和内部管心针1570(内部管心针1570在图19中不可见)。外部套管1568是细长的,并且具有套管近端(未示出)和套管远端1572。套管远端1572提供尖锐末端1510。管心针1570是长型的,并且具有钝的管心针远端1574和相对的管心针近端(未示出)。管心针1570可在伸出位置(在图18中示出)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伸出位置中,管心针远端1574突出于尖锐末端1510,在缩回位置中,管心针远端1574位于尖锐末端1510中。管心针1570处于伸出位置时,管心针远端1574可以防止尖锐末端1510意外损坏组织。

与韦赖什针类似,管心针1570朝着伸出位置偏置(例如,通过弹簧,未示出),并且能够在沿近侧方向向管心针远端1574施加力时移动到缩回位置。当该力被移除时,管心针1570弹起或弹出,使其弹回伸出位置。

在所示的示例中,管心针1570进一步包括从其中穿过的沿其纵向延伸的管心针通道(未示出)。该通道在管心针远端1574处具有开口。可以将一根导丝穿过该通道插入并从该开口离开。

穿刺构件1564、扩张构件1512和抓握构件1504可以可选地被设置为套件。扩张构件1512和抓握构件1504及其任何部分可以被设置为单独的部件。

现在将参照图20至图22描述另一种用于气管切口的方法。然而,装置1500可以根据其他方法来使用,并且该方法可以与其他装置一起执行。

该方法可以在床头、手术室或急诊室进行。该方法可以在患者准备好之后开始,包括镇静、手术部位的准备、超声检查等。

在该方法的开始,穿刺构件1562可以位于扩张构件通道1526内,尖锐末端1510从扩张构件远端1516伸出,并且管心针1570处于伸出位置。参照图20和图21,扩张构件1512处于闭合状态并且刺穿构件1562位于扩张构件1512内,使得尖锐末端1510从中突出,装置1500可以朝着皮肤前进,使得管心针远端1574接触皮肤并朝着缩回位置移动,从而露出尖锐末端1510。继续使装置前进,尖锐末端110可刺进皮肤、皮下组织和气管的前壁156,以在气管中产生刺孔158。在尖锐末端1510穿过前壁156之后,组织作用在管心针远端1574上的力将停止,并且管心针1570将弹回到伸出位置。该弹力可为外科医生或使用者提供气管前壁156已被刺穿的指示(例如,触觉、视觉或听觉指示)。然后可以停止设备1500的前进。

导丝132(如图22所示)随后可以前进通过管心针通道并朝向患者的肺部进入气管。

参照图22,随后可以从扩张构件1512中抽出穿刺构件1562(图22中未示出)并将其从扩张构件1512中移除,并且可以将扩张构件1512推进到刺孔158中,以扩张刺孔158。扩张构件1512可以沿着弯曲路径前进,使得扩张构件远端1516被大体向下地引导远离气管的后壁160。

如以上关于图13和图14所描述的,扩张构件1512然后可以被致动以将刺孔158扩展到打开状态,并且然后可以可选地被锁定在打开状态中。在扩张构件1512处于打开状态且气管中的刺孔158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扩张构件侧部件和第二扩张构件侧部件之间将引入器(未示出)推进到气管中。由于气管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引入器的前进可以相对安全且简单,因为外科医生可以看到引入器的路径并确保引入器位于气管中并指向肺部。

随后可以将装置1500从患者中取出,并且可以使气管切口插管(未示出)沿着引入器推进。

现在参考图23,示出了另一示例气管切开装置的头部2302。在图23中,与图1至图9的示例相同的特征将用的相似附图标记(增加2200)来表示。

头部2302类似于头部102;然而,扩张构件远端2316是带肋的,以防止扩张构件远端2316在通过气管时出现不希望的打滑。此外,扩张构件2312以比扩张构件112大的角度弯曲。

尽管以上描述提供了一个或多个过程或设备的示例,但是应当理解,其他过程或设备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在一定程度上,先前或以任何方式关于任何现有技术的任何修改、特征或其他主张(在本发明或包括任何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专利申请或专利任何相关专利申请或专利中)可以被解释为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所支持的任何主题的免责声明,申请人特此撤消并撤回该免责声明。申请人还尊敬地提出,在任何相关专利申请或专利中先前考虑的任何现有技术,包括任何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专利申请或专利,都可能需要重新访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