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装置及多次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3567发布日期:2020-03-31 11:2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装卸装置及多次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卸装置、及具备装卸装置的多次注入装置(multi-dosingapparatus)。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流体分配系统,该流体分配系统将分配单元与向被试验者分配流体的给药装置(注射针)流体连接。该流体分配系统具备第1管部和第2管部,第1管部连接于第2管部及分配单元,第2管部连接于给药装置及第1管部。另外,第1管部具备单向阀,由此,流体从分配单元向给药装置流动,防止了从给药装置向分配单元的回流。上述第1管部与第2管部通过彼此装卸自如的连接装置而流体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41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流体分配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再利用。因此,流体分配系统的连接装置具备彼此装卸自如的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该第1连接部例如包括收纳于第2连接部的管道的鲁尔锁定凸缘。并且,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能够手动进行装卸。

在该流体分配系统中,被再利用的注入装置侧的流路与废弃的被试验者侧的流路的连接作业会变得复杂。进而,在刚注入药液后发生了回血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通过单向阀而污染再利用部分。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装卸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部,其固定第1管接头;保持部,其保持第2管接头;以及移动部,其使保持着所述第2管接头的所述保持部向接近所述第1管接头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第2管接头连接于所述第1管接头,并且使连接后的所述第2管接头向离开所述第1管接头的方向移动而解除所述第2管接头与所述第1管接头的连接。

发明的效果

由此,能够自动且机械地装卸第1管接头及第2管接头,所以流路的连接作业容易。另外,在刚注入药液后第1管接头与第2管接头物理分离。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也能够抑制污染比装卸装置靠上游侧(注入装置侧)处的情况。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根据参照附图而例示性地示出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药液回路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流路连接前的状态的大致立体图。

图3是示出流路连接后的状态的大致立体图。

图4是说明流路的连接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流路连接前的状态的大致立体图。

图6是说明流路的连接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打落第1盖的状态的大致俯视图。

图8是示出打落第2盖的状态的大致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流路连接前的状态的大致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流路连接前的状态的大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尺寸、材料、形状及构成要素的相对的位置等是任意的,能够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装置的构成或各种条件进行变更。另外,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就不限定于以下具体记载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的注入装置的说明中,搭载注射器的一侧对应于前侧,其相反侧对应于后侧。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能够多次注入药液的注入系统500的概略图,示出流路连接着的状态。该注入系统500具备能够多次注入药液的多次注入装置608。另外,注入系统500在将造影剂等医疗用的第1药液和生理盐水等医疗用的第2药液分别从药液供给源吸引到注射器内,并且向作为对象的被试验者注入时使用。在该注入系统500连接有作为第1药液供给源的造影剂室601和作为第2药液供给源的生理盐水室602。

另外,注入系统500具备造影剂管路501和生理盐水管路502。该造影剂管路501及生理盐水管路502例如具有吸引用软管作为供药液流动的软管。在此,管路是指液体流动的流路,具备各部件(例如各种软管、t字接头、公接头、母接头、单向阀、连接管、混合设备、停止旋塞(stopcock)以及旋转器)。

造影剂管路501具有软管、第1t字接头t1以及第1单向阀v1。并且,造影剂室601经由软管、第1单向阀v1以及第1t字接头t1与混合设备s(例如,日本株式会社根本杏林堂制造的“spiralflow”(注册商标))和造影剂注射器604的顶端或连接于造影剂注射器604的软管连接。

同样地,生理盐水管路502具有软管、第2t字接头t2以及第2单向阀v2。并且,生理盐水室602经由软管、第2单向阀v2以及第2t字接头t2与混合设备s和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顶端或连接于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软管连接。也就是说,造影剂管路501与生理盐水管路502经由混合设备s而流体连接。也可以代替该方案,而经由t字接头将造影剂管路501与生理盐水管路502连接。

另外,造影剂管路501经由带有滴注室(dripchamber)的尖针(未图示)连接于造影剂室601。该造影剂室601例如是填充有造影剂的瓶状的容器,并悬挂在未图示的吊具(例如,安装于多次注入装置608的吊具)上来使用。从该造影剂室601流出的造影剂滴落到带有滴注室的尖针的滴注室内并向造影剂管路501流动。

同样地,生理盐水管路502经由带有滴注室的尖针(未图示)连接于生理盐水室602。该生理盐水室602例如是填充有生理盐水的包状的容器,并悬挂在未图示的吊具上来使用。从该生理盐水室602流出的生理盐水滴落到带有滴注室的尖针的滴注室内并向生理盐水管路502流动。

在注入系统500中,第1单向阀v1、第2单向阀v2以及第3单向阀v3均为耐压单向阀,允许向下游方向的流动并且切断向上游方向的流动。在图1中,由标注在各单向阀上的三角形标记来表示切断药液的方向,三角形的前端表示药液不流动的方向。例如,在连接于造影剂管路501的第1单向阀v1上标注的三角形意味着造影剂不朝向造影剂室601(上游方向)流动。

具体而言,第1单向阀v1安装于第1t字接头t1。该第1单向阀v1允许朝向第1软管103的方向的流动,并且切断朝向造影剂室601的方向的流动。另外,第2单向阀v2安装于第2t字接头t2。该第2单向阀v2允许朝向第1软管103的方向的流动,并且切断朝向生理盐水室602的方向的流动。另外,第3单向阀v3安装于被试验者管路503的软管。该第3单向阀v3允许朝向被试验者的方向的流动,并且切断朝向多次注入装置608的方向的流动。

在通过上述的单向阀,而造影剂被朝向造影剂注射器604吸引的情况下,造影剂从造影剂管路501朝向造影剂注射器604流动。并且,在造影剂朝向被试验者管路503排出的情况下,造影剂不会向造影剂室601回流。另外,在生理盐水被朝向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吸引的情况下,生理盐水从生理盐水管路502朝向生理盐水注射器605流动。并且,在生理盐水朝向被试验者管路503排出的情况下,生理盐水不会向生理盐水室602回流。

多次注入装置608从造影剂室601及生理盐水室602吸引药液,并且向被试验者注入药液。在该多次注入装置608搭载有作为第1注射器的造影剂注射器604和作为第2注射器的生理盐水注射器605。造影剂注射器604及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在安装有柱塞(未图示)的状态下固定于注射器保护壳体。并且,注射器保护壳体通过注射器夹持件固定于多次注入装置608。

多次注入装置608具有与注射器的柱塞接合的加压器(未图示)。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使柱塞向前方向(前进)或后方向(后退)移动。另外,多次注入装置608具有操作部609。在该操作部609设置有前进按钮609a、后退按钮609b以及停止按钮609c。另外,在操作部609也可以设置开始按钮及启动注入按钮等操作按钮。进而,在多次注入装置608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有脚踏开关及手动开关等远距离操作装置(未图示)。

另外,多次注入装置608转动自如地连接于放置在地面上的脚轮架。由此,能够使得多次注入装置608在使多次注入装置608的前侧朝向地面的姿势和使多次注入装置608的后侧朝向地面的姿势之间转动。优选,多次注入装置608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脚轮架。也可以代替该方案,多次注入装置608从天花板以吊挂的方式连接于吊挂部件、或者也可以连接于导管台(日文:カテテーブル)或导管轨道(日文:カテレール)。

进而,多次注入装置608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于控制装置(未图示),例如经由接头电缆(headcable)连接于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触摸面板,并且作为多次注入装置608的控制器发挥作用。另外,在控制装置中预先存储有动作模式(注入规程)的数据及药液的数据。在向被试验者注入药液的情况下,操作员操作触摸面板而将注入速度、注入量、注入时间以及体重等被试验者的身体的数据、和碘量及药液的种类等药液数据输入到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所输入的数据和预先存储的数据算出最佳的注入条件。并且,控制装置基于所算出的注入条件来决定包括向被试验者注入的药液的量的注入规程。之后,根据操作员的操作,多次注入装置608注入与所决定的注入规程相应的药液。也可以代替该方案,控制装置从外部的存储介质取得注入规程及其他数据。

多次注入装置608具备从搭载有注射器的注入头部603延伸的基部606。并且,关于以下所说明的装卸装置100、造影剂管路501以及生理盐水管路502,至少其一部分收纳于在基部606形成的槽内。即,第1单向阀v1、第1t字接头t1、第2单向阀v2、第2t字接头t2、混合设备s以及装卸装置100(第1软管103及第2软管102)收纳于槽内。该槽具有与对应的部件相匹配的形状。因此,各部件通过配置在槽内而相对于多次注入装置608定位。

[装卸装置]

多次注入装置608具备装卸装置100,该装卸装置100构成为能够将多次注入装置608侧的流路与被试验者侧的流路连接并且能够将它们分离。该装卸装置100具备固定第1管接头105的固定部104、和保持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107。进而,装卸装置100具备移动部108,该移动部108能够使保持着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107向接近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及离开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移动。该移动部108使保持部107向接近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移动而将第2管接头106连接于第1管接头105。另外,移动部108使连接后的第2管接头106向离开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移动而解除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的连接。

第1管接头105例如是配置在连接于混合设备s的第1软管103的顶端的母鲁尔接头。并且,第1管接头105插入到设置于固定部104的狭孔(slot)(未图示)而固定于装卸装置100。另外,第2管接头106例如是配置在第2软管102的顶端的公鲁尔接头。并且,第2管接头106夹持且保持在作为保持部107的一对指部。

第2软管102经由第3管接头109连接于第3单向阀v3。该第3单向阀v3安装于注入系统500的被试验者管路503。并且,在被试验者管路503连接对被试验者穿刺的导管(catheter)(未图示)。即,被试验者管路503具有连接导管的第4管接头110。

装卸装置100的移动部108在形成于基部606的槽内,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而进退自如地移动。具体而言,移动部108和固定于多次注入装置608的固定部104构成嵌套构造。因此,随着移动部108相对于固定部104移动,固定部104的端部收容在移动部108内。驱动部例如是dc马达,经由齿轮系、带或带轮连接于移动部108的驱动轴。

作为保持部107的一对指部具有大致辊状的形状。并且,一对指部与移动部108的移动联动地正转或反转。即,一对指部在移动部108向接近固定部1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正转。因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正转,从而与第1管接头105接触并螺合。另一方面,一对指部在移动部108向离开固定部1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反转。因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反转,从而从第1管接头105脱离而分开。

由此,注入系统500中的位于比第1软管103靠下游侧的部分可以一次性使用。另一方面,第1软管103、造影剂管路501以及生理盐水管路502能够再利用。即,在从第1管接头105分离出第2管接头106后,能够将被试验者管路503及第2软管102废弃。并且,第1软管103、造影剂管路501以及生理盐水管路502能够在下一次的药液注入时再次使用。

例如,保持部107分别经由齿轮系、带或带轮连接于移动部108的驱动轴。由此,保持部107与驱动轴的旋转同步地正转或反转。也可以代替该方案,在移动部108的驱动部以外另行设置保持部107用的驱动部。例如,也可以由移动部108的马达以外的马达来驱动保持部107。

进而,装卸装置100具备闩锁作为封闭回路内的流路的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的驱动源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于外部的控制器,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而动作以封闭流路。例如,多次注入装置608作为该控制器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装卸装置100具备封闭具有第1管接头105的第1软管103的第1封闭部件101a、和封闭具有第2管接头106的第2软管102的第2封闭部件101b。第1封闭部件101a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朝向第1软管103转动。另外,第2封闭部件101b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朝向第2软管102转动。

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配置在移动部108。因此,两部件与移动部108一起移动。也可以代替该方案,第1封闭部件101a配置在固定部104。另外,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也可以通过保持部107的驱动部(移动部108的驱动部)而转动。

[连接动作流程]

参照图2~图4对流路的连接动作流程进行说明。图2示出将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分离后的状态。图3示出将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连接后的状态。图4是示出流路的连接动作的流程图。

在注入药液之前,操作员将造影剂管路501连接于造影剂室601,并将生理盐水管路502连接于生理盐水室602。然后,操作员将造影剂管路501及生理盐水管路502的软管连接于多次注入装置608(s101)。接着,操作员将第1软管103连接于造影剂管路501及生理盐水管路502,并将第1管接头105插入固定部104(s102)。进而,操作员将被试验者管路503连接于第2软管102,并将第2管接头106插入保持部107(s103)。

在图2的箭头d1所示的方向上,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分别能够朝向第1软管103及第2软管102转动。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并封堵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即,多次注入装置608在向固定部104及保持部107的插入完成了后,自动地封闭流路(s104)。

在图2的箭头d2所示的方向上,移动部108能够朝向固定部104移动。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108朝向固定部104移动。即,多次注入装置608在封闭了流路后自动地连接流路(s105)。由此,保持于保持部107的第2管接头106朝向固定于固定部104的第1管接头105移动。

在通过移动部108进行移动的期间,在图2的箭头d3所示的方向上,保持部107使第2管接头106正转。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分别具备螺纹牙及螺纹槽。因此,当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接触时,伴随第2管接头106的旋转,两接头螺合。由此,第1软管103内的流路与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流体连通。

在图3的箭头d4所示的方向上,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分别能够以离开第1软管103及第2软管102的方式转动。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与第2软管102分离。由此,第2软管102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其内部的流路开放。即,多次注入装置608在连接了流路后自动地将流路开放(s106)。

[启动注入]

在注入药液之前,进行以排气为目的的启动注入。在进行启动注入之前,操作员向造影剂注射器604填充造影剂,向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填充生理盐水(s107)。具体而言,操作员按压后退按钮609b而使造影剂注射器604及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后退。由此,造影剂经由造影剂管路501填充到造影剂注射器604内。另外,生理盐水经由生理盐水管路502填充到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内。

然后,操作员通过进行预定的操作而手动地进行启动注入(s108)。也可以代替该方案,通过按下多次注入装置608的操作部609的启动注入按钮而自动地进行启动注入。进而,也可以由多次注入装置608在预定的定时自动地进行启动注入。

当开始了启动注入时,操作员使造影剂注射器604的柱塞前进,从造影剂注射器604排出造影剂。由此,造影剂例如充满造影剂管路501。也可以代替该方案,操作员使造影剂充满从造影剂管路501到被试验者管路503的区域。

然后,操作员使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前进,从生理盐水注射器605排出生理盐水。由此,生理盐水例如充满生理盐水管路502、混合设备s、第1软管103、第2软管102以及被试验者管路503。也可以代替该方案,操作员仅使生理盐水充满生理盐水管路502。

通过启动注入,药液回路整体被药液充满,成为空气被排尽了的状态。此外,操作员也可以同时排出造影剂及生理盐水而进行启动注入来代替先排出造影剂的情况。另外,操作员也可以在排出了生理盐水后排出造影剂来进行启动注入。

在启动注入后,多次注入装置608自动地封闭流路(s109)。即,多次注入装置608至少使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封闭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进而,多次注入装置608也可以使第1封闭部件101a也转动而封闭第1软管103内的流路。

在封闭了流路后,多次注入装置608自动地对回路内进行加压(s110)。即,多次注入装置608使造影剂注射器604或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稍微前进。之后,操作员将导管向被试验者穿刺(s111)。

在此,装卸装置100的上游侧的流路(第1软管103内的流路)的内压比装卸装置100的下游侧的流路(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高。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血液也不会到达再利用部分(装卸装置100的上游侧的流路)。进而,装卸装置100的下游侧的流路由第2封闭部件101b封闭。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也能够将血液保留在废弃部分(第2软管102)的内部而更可靠地防止再利用部分的污染。进而,第3单向阀v3切断朝向再利用部分的方向的流动,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再利用部分的污染。

[药液的注入]

多次注入装置608的控制装置具有触摸面板,当决定了药液的量及注入规程时,将预定的数据或图表显示在触摸面板上。操作员确认触摸面板的显示,若要开始药液的注入则按压触摸面板的决定按钮或手动开关的开始按钮。于是,控制装置向多次注入装置608发送药液的注入指令。

在注入药液之前,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将流路开放(s112)。此时,成为第1封闭部件101a与第1软管103分离了的流路开放状态。但是,如果需要,多次注入装置608也可在第2软管102的流路开放之前使第1封闭部件101a转动而将流路开放。

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造影剂注射器604的柱塞前进,从造影剂注射器604排出造影剂(s113)。此时,第1单向阀v1切断朝向造影剂室601的方向的流动。因此,造影剂经由造影剂管路501的软管流入混合设备s。

进而,在同时注入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情况下,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前进,从生理盐水注射器605排出生理盐水。此时,第2单向阀v2切断朝向生理盐水室602的方向的流动。因此,生理盐水经由生理盐水管路502的软管流入混合设备s。由此,造影剂及生理盐水流入混合设备s而在混合设备s内混合。

造影剂及生理盐水的混合药液经由被试验者管路503及导管注入到预定的拍摄部位。在造影剂的注入完成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前进,从生理盐水注射器605排出生理盐水。并且,生理盐水经由生理盐水管路502的软管、被试验者管路503以及导管注入到预定的拍摄部位。由此,进行基于生理盐水的造影剂的闪烁(flash)。

在造影剂注射器604内的造影剂的量变得比预定量少的情况下,多次注入装置608进行造影剂的吸引。即,多次注入装置608通过使造影剂注射器604的柱塞后退而从造影剂室601朝向造影剂注射器604吸引造影剂。此时,第1单向阀v1允许朝向造影剂注射器604的方向的流动。另外,多次注入装置608在吸引造影剂之前使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封闭流路。

在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内的生理盐水的量变得比预定量少的情况下,多次注入装置608进行生理盐水的吸引。即,多次注入装置608通过使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后退而从生理盐水室602朝向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吸引生理盐水。此时,第2单向阀v2允许朝向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方向的流动。另外,多次注入装置608在吸引生理盐水之前使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封闭流路。

在进行吸引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1封闭部件101a及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将流路开放。继而,多次注入装置608通过使造影剂注射器604的柱塞前进,能够将所吸引的造影剂朝向被试验者管路503排出。同样地,多次注入装置608通过使生理盐水注射器605的柱塞前进,能够将所吸引的生理盐水朝向被试验者管路503排出。

当药液的注入完成时,多次注入装置608自动地封闭流路(s114)。即,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2封闭部件101b转动而封闭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此时,第1封闭部件101a处于与第1软管103分离的流路开放状态。

在图3的箭头d5所示的方向上,移动部108能够向离开固定部104的方向移动。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108与固定部104分离。即,多次注入装置608在封闭了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后自动地解除流路的连接(s115)。由此,保持于保持部107的第2管接头106与固定于固定部104的第1管接头105分离。

在通过移动部108进行移动的期间,在图3的箭头d6所示的方向上,保持部107使第2管接头106反转。因此,伴随反转,第2管接头106脱离,第1管接头105与第2管接头106的螺合被解除。并且,第1软管103内的流路与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的连接被解除。由此,流路分离,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血液也不能到达再利用部分,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再利用部分的污染。

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判断最终注入是否完成了(s116)。在最终注入完成了的情况下(在s116中为是(yes)),即在向最后的被试验者的注入完成了的情况下,作业结束。在最终注入未完成的情况下(在s116中为否(no)),即在存在向被试验者的下一次的注入的情况下,返回到s103并继续进行作业。

具体而言,操作员卸下使用完毕的第2软管102及被试验者管路503。接着,操作员将被试验者管路503连接于第2软管102,并将第2管接头106插入保持部107(s103)。然后,进行向被试验者的下一次的注入。

[传感器]

如图1所示,多次注入装置608具备被配置成与具有第1管接头105的第1软管103相对的传感器530。该传感器530检测第1软管103的内部的空气、或者检测第1软管103的内部的药液的流动。进而,多次注入装置608也可以具备被配置成与具有第2管接头106的第2软管102相对的传感器530。

传感器530在检测出气泡的存在的情况下,向多次注入装置608发送信号。接收到信号的多次注入装置608进行药液的注入的停止及空气检测的报知(警告)中的至少一方。或者,传感器530在不再检测出药液的流动的情况下,向多次注入装置608发送信号。接收到信号的多次注入装置608判断为停止了药液的注入。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封闭第1软管103及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以防止由回血引起的污染。或者,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108移动以解除流路的连接。

该传感器530例如是超声波式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例如红外线式传感器)。进而,传感器530也可以配置在与造影剂管路501、生理盐水管路502或被试验者管路503的软管相对的位置。另外,传感器530也可以是检测药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气泡的导热率比药液的导热率低,所以多次注入装置608的控制装置能够监视检测出的温度的变化来判断有无气泡。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系统500,能够自动且机械地装卸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所以流路的连接作业容易。另外,在刚注入药液后第1管接头105与第2管接头106物理地分离。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也能够抑制污染比装卸装置100靠上游侧(注入装置侧)处的情况。

此外,搭载于多次注入装置608的注射器也可以是填充有药液的注射器及未填充药液的空注射器中的任一者。并且,填充有药液的注射器包括预先填充有药液的载药注射器、操作员用吸引器或填充器向空的注射器填充药液而得到的注射器、以及操作员手动地向空的注射器填充药液而得到的注射器。进而,也可以在搭载于多次注入装置608的两个注射器中填充浓度不同的造影剂。另外,也可以在两个注射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注射器中填充造影剂及生理盐水的混合药液。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5~图8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第2实施方式的装卸装置200具备卸下部件221,该卸下部件221卸下安装于第1管接头105的第1盖222a及安装于第2管接头106的第2盖222b中的至少一方。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省略说明。除了特别地说明了的情况以外,标注了相同的参照标号的构成要素具有大致相同的动作及功能,它们的作用效果也大致相同。

图5是封闭了流路的装卸装置200的大致立体图,示出将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分离后的状态。该装卸装置200具备固定第1管接头105的固定部204、和保持第1管接头105的保持部207a。另外,装卸装置200具备保持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207b。进而,装卸装置200具备移动部208,该移动部208能够使保持着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207b向接近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及离开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移动。

在第1管接头105安装有第1盖222a,在第2管接头106安装有第2盖222b。并且,装卸装置200具备打落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的卸下部件221。该卸下部件22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沿图5的箭头d7所示的方向转动。另外,卸下部件221具有朝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223。在该突出部223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虽然该凹部具有u字状的截面形状,但也可以具有v字状的截面形状。进而,该凹部也可以在长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在长方向上延伸的凹部的两端部分别与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碰撞。

装卸装置200具备回收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的回收箱231。在固定部204和移动部208的底面以与该回收箱231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开口。因此,被卸下部件221打落的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落入回收箱231内。另外,回收箱231能够从装卸装置200卸下。操作员能够将卸下的回收箱231内的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废弃。

移动部208位于固定部204的内侧。在卸下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后,该移动部208向图5的箭头d2或箭头d5所示的方向移动。伴随移动部208的移动,移动部208的端部在固定部204的内侧滑动。

作为保持部207b的一对指部在移动部208向接近固定部2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正转。由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正转,从而与第1管接头105接触并螺合。另一方面,一对指部在移动部208向离开固定部2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反转。由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反转,从而从第1管接头105脱离并分开。

进而,装卸装置200具备封闭具有第1管接头105的第1软管103的第1封闭部件201a、和封闭具有第2管接头106的第2软管102的第2封闭部件201b。第1封闭部件201a配置在移动部208,第2封闭部件201b配置在固定部204。并且,第1封闭部件201a及第2封闭部件201b分别沿图5的箭头d1所示的方向转动。

[连接动作流程]

参照作为示出流路的连接动作的流程图的图6、示出打落第1盖222a的状态的图7、以及示出打落第2盖222b的状态的图8对流路的连接动作流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7及图8中用虚线图示出从上方无法看见的回收箱231的外形。另外,用虚线图示出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中的从上方无法看见的部分。

在注入药液之前,操作员将造影剂管路501连接于造影剂室601,并将生理盐水管路502连接于生理盐水室602。然后,操作员将造影剂管路501及生理盐水管路502的软管连接于多次注入装置608(s201)。接着,操作员将第1软管103连接于造影剂管路501及生理盐水管路502,并将第1管接头105插入固定部204(s202)。进而,操作员将被试验者管路503连接于第2软管102,并将第2管接头106插入保持部207b(s203)。

继而,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1封闭部件201a及第2封闭部件201b转动而自动地封闭流路(s204)。在封闭了流路后,多次注入装置608自动地卸下盖(s205)。即,多次注入装置608使卸下部件221转动并使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落入回收箱231内。更具体而言,参照图7及图8对盖的卸下进行说明。

首先,多次注入装置608使卸下部件221转动而与第1盖222a碰撞(图7)。第1盖222a通过由碰撞引起的冲击而从第1管接头105脱落并落入回收箱231内。然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卸下部件221转动并移动到原来的位置(初始位置)。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208朝向固定部204移动。然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卸下部件221再次转动而与第2盖222b碰撞(图8)。第2盖222b通过由碰撞引起的冲击而从第2管接头106脱落并落入回收箱231内。然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卸下部件221转动并移动到原来的位置(初始位置)。

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208朝向固定部204移动而自动地连接流路(s206)。由此,第1软管103内的流路与第2软管102内的流路流体连通。然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1封闭部件201a及第2封闭部件201b转动而自动地将流路开放(s207)。

继而,操作员向造影剂注射器604填充造影剂,向生理盐水注射器605填充生理盐水(s208),并进行启动注入(s209)。在启动注入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1封闭部件201a及第2封闭部件201b转动而自动地封闭流路(s210)。在封闭了流路后,多次注入装置608自动地对回路内进行加压(s211)。也可以代替该方案,多次注入装置608一边对回路内进行加压一边封闭流路。之后,操作员将导管向被试验者穿刺(s212)。此外,造影剂及生理盐水的填充也可以在将造影剂管路501及生理盐水管路502的软管连接于多次注入装置608(s201)后的任意定时进行。

在注入药液之前,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2封闭部件201b及第1封闭部件201a转动而将流路开放(s213)。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从造影剂注射器604排出造影剂(s214)。在同时注入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情况下,多次注入装置608也从生理盐水注射器605排出生理盐水。由此,造影剂及生理盐水流入混合设备s并在混合设备s内混合。

当药液的注入完成时,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1封闭部件201a及第2封闭部件201b转动而自动地封闭流路(s215)。然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208与固定部204分离,自动地解除流路的连接(s216)。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判断最终注入是否完成了(s217)。在最终注入完成了的情况下(在s217中为是),即在向最后的被试验者的注入完成了的情况下,作业结束。在最终注入未完成的情况下(在s217中为否),即在存在向另外的被试验者的下一次的注入的情况下,返回到s203并继续进行作业。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系统500,能够自动且机械地装卸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所以流路的连接作业容易。另外,在刚注入药液后第1管接头105与第2管接头106物理地分离。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也能够抑制污染比装卸装置200靠上游侧(注入装置侧)处的情况。

进而,根据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装卸装置200,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分别由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密封。由此,能够抑制污染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的情况。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9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第3实施方式的装卸装置300具备使第1盖222a旋转并将其卸下的第1卸下部件321a、和使第2盖222b旋转并将其卸下的第2卸下部件321b。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省略说明。除了特别地说明了的情况以外,标注了相同的参照标号的构成要素具有大致相同的动作及功能,它们的作用效果也大致相同。

图9是封闭了流路的装卸装置300的大致立体图,示出将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分离后的状态。该装卸装置300具备固定第1管接头105的固定部304,第1管接头105由未图示的狭孔保持。另外,装卸装置300具备也作为保持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发挥作用的第2卸下部件321b。进而,装卸装置300具备移动部308,该移动部308能够使保持着第2管接头106的第2卸下部件321b向接近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及离开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移动。

在第1管接头105螺合有第1盖222a,在第2管接头106螺合有第2盖222b。并且,装卸装置300具备使第1盖222a旋转的第1卸下部件321a、和使第2盖222b旋转的第2卸下部件321b。该第1卸下部件321a及第2卸下部件321b分别是一对大致辊状的部件。并且,第1卸下部件321a及第2卸下部件321b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使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分别沿图9的箭头d8、d9所示的方向旋转。

装卸装置300具备回收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的回收箱331。在固定部304和移动部308的底面以与该回收箱331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开口。因此,被第1卸下部件321a及第2卸下部件321b卸下的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落入回收箱331内。另外,回收箱331能够从装卸装置300卸下。操作员能够将卸下的回收箱331内的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废弃。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回收箱331,在固定部304的底面形成有固定第1管接头105的狭孔,所以第3实施方式的回收箱331比第2实施方式小。

更具体而言,对盖的卸下进行说明。首先,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1卸下部件321a旋转并使第1盖222a沿图9的箭头d8所示的方向旋转。通过旋转而解除了螺合的第1盖222a从第1管接头105脱落并落入回收箱331内。同时,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第2卸下部件321b旋转并使第2盖222b沿图9的箭头d9所示的方向旋转。通过旋转而解除了螺合的第2盖222b从第2管接头106脱落并落入回收箱331内。

之后,多次注入装置608使移动部308朝向固定部304移动,使第2管接头106保持在第2卸下部件321b。在该移动部308形成有矩形状的狭缝341以不妨碍第2卸下部件321b的移动。因此,第2卸下部件321b伴随移动部308的移动而在狭缝341内向图9的箭头d5或d2所示的方向移动。

移动部308的两端部是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的部件,并且覆盖固定部304的上部。在卸下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后,该移动部308向图9的箭头d2或箭头d5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随着移动部308相对于固定部304移动,固定部304的两端部收容在移动部308内。另外,随着移动部308离开固定部304,固定部304的两端部从移动部308露出。

第2卸下部件321b在移动部308向接近固定部3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正转。由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正转,从而与第1管接头105接触并螺合。另一方面,一对指部在移动部308向离开固定部3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反转。由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反转,从而从第1管接头105脱离并分开。

进而,装卸装置300具备封闭具有第1管接头105的第1软管103的第1封闭部件201a、和封闭具有第2管接头106的第2软管102的第2封闭部件201b。第1封闭部件201a配置在固定部304,第2封闭部件201b配置在移动部308。并且,第1封闭部件201a及第2封闭部件201b分别朝向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转动。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系统500,能够自动且机械地装卸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所以流路的连接作业容易。另外,在刚注入药液后第1管接头105与第2管接头106物理地分离。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也能够抑制污染比装卸装置300靠上游侧(注入装置侧)处的情况。

进而,根据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装卸装置300,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分别由第1盖222a及第2盖222b密封。由此,能够抑制污染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的情况。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装卸装置400具备收容多个第2管接头106的盒(cartridge)440。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省略说明。除了特别地说明了的情况以外,标注了相同的参照标号的构成要素具有大致相同的动作及功能,它们的作用效果也大致相同。

图10是封闭了流路的装卸装置400的大致立体图,示出将第2管接头106与第1管接头105分离后的状态。该装卸装置400具备固定第1管接头105的固定部404、和保持第1管接头105的保持部207a。另外,装卸装置400具备保持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207b。

进而,装卸装置400具备移动部408,该移动部408能够使保持着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207b向接近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及离开第1管接头105的方向移动。该移动部408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并且位于固定部404的内侧。该移动部408向图10的箭头d2或箭头d5所示的方向移动。伴随移动部408的移动,移动部408的端部在固定部404的内侧滑动。

作为保持部207b的一对指部在移动部408向接近固定部4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正转。由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正转,从而与第1管接头105接触并螺合。另一方面,一对指部在移动部408向离开固定部404的方向移动的期间反转。由此,第2管接头106通过一对指部而反转,从而从第1管接头105脱离并分开。

另外,装卸装置400具备封闭具有第1管接头105的第1软管103的第1封闭部件201a。该第1封闭部件20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配置在固定部404上。进而,装卸装置400具备盒440,该盒440收容多个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并且能够安装于装卸装置400或从装卸装置拆卸。在该盒440的外壳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形成有狭缝。当药液的注入结束时,操作员能够将盒440内的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安装于装卸装置400。

更具体而言,在注入药液之前,操作员将盒440安装于装卸装置400。然后,当药液的注入结束时,操作员将使用完毕的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从装卸装置400拔出。继而,操作员经由盒440的狭缝按下盒440内的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

此时,操作员将第2管接头106按下至被保持部207b保持的位置。由此,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安装于装卸装置400。之后,操作员再次开始药液的注入。然后,当药液的再次注入结束时,操作员将使用完毕的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从装卸装置400拔出,并更换为新的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系统500,能够自动且机械地装卸第1管接头105及第2管接头106,所以流路的连接作业容易。另外,在刚注入药液后第1管接头105与第2管接头106物理地分离。因此,即使假设发生了回血,也能够抑制污染比装卸装置400靠上游侧(注入装置侧)处的情况。

进而,在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装卸装置400能够安装收容多个第2管接头106及第2软管102的盒440。由此,能够连续地进行药液的注入。

以上,参照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变更的发明、及与本发明等同的发明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另外,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方式能够在不违反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组合。

例如,在注射器可以设置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er:射频标识符)及条形码等数据载体。在该数据载体记录有所填充的药液的信息。并且,多次注入装置608能够从数据载体读取所记录的信息并控制药液的注入压力。

另外,多次注入装置608能够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拍摄装置连接。并且,在注入药液时及拍摄图像时,在拍摄装置与多次注入装置608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数据。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多次注入装置608中设定或显示拍摄条件,也可以在拍摄装置中设定或显示注入条件。作为这样的拍摄装置,例如有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像)装置、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血管造影拍摄装置、pet(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spect(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ct血管造影装置、mr血管造影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血管拍摄装置等各种医疗用拍摄装置。

另外,多次注入装置608也可以经由网络将与注入结果(注入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向ris(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放射信息系统)、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以及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医院信息系统)等外部存储装置发送并存储。

另外,第1管接头105也可以是在未连接时自动地封闭流路的接头。例如,第1管接头105也可以是通过插入第2管接头106(公接头)来连接的类型的接头。作为该类型的接头,有日本碧迪(bectondickinson)株式会社制造的“スマートサイト(smartsight)”、及泰尔茂株式会社(terumocorporation)制造的“シュアプラグ(sureplug)”(注册商标)。在使用该类型的接头的情况下,第2管接头106的保持部以不使第2管接头106旋转的方式保持第2管接头106。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如以下的附记那样进行记载,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附记1)

一种药液的注入方法,

将第1软管连接于造影剂管路及生理盐水管路,所述造影剂管路及生理盐水管路与具备具有固定部、保持部以及移动部的装卸装置的多次注入装置连接,

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第1软管的第1管接头,

将被试验者管路连接于第2软管,

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第2软管的第2管接头,

所述移动部使保持着所述第2管接头的所述保持部向接近所述第1管接头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第2管接头连接于所述第1管接头,

经由所述第1软管及所述第2软管注入药液,

在注入所述药液后,所述移动部使保持着所述第2管接头的所述保持部向离开所述第1管接头的方向移动而解除所述第2管接头与所述第1管接头的连接。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药液的注入方法,在所述固定部固定了所述第1管接头后,封闭部件封闭所述第1软管的流路。

(附记3)

根据附记1或2所述的药液的注入方法,在所述保持部保持了所述第2管接头后,封闭部件封闭所述第2软管的流路。

(附记4)

根据附记2或3所述的药液的注入方法,在封闭了所述流路后,所述移动部使保持着所述第2管接头的所述保持部向接近所述第1管接头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第2管接头连接于所述第1管接头。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7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45844号的优先权,并引用其全部内容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00:装卸装置;

101a:第1封闭部件;

101b:第2封闭部件;

102:第2软管;

103:第1软管;

104:固定部;

105:第1管接头;

106:第2管接头;

107:保持部;

108:移动部;

200:装卸装置;

204:固定部;

207b:保持部;

208:移动部;

221:卸下部件;

222a:第1盖;

222b:第2盖;

300:装卸装置;

304:固定部;

308:移动部;

321a:卸下部件;

321b:卸下部件;

400:装卸装置;

404:固定部;

408:移动部;

440:盒;

530:传感器;

608:多次注入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