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9540发布日期:2021-02-02 12:1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导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除去慢性完全堵塞(cto:choronic total occlusion)那样的堵塞血管的堵塞物来改善血流的医疗器具,例如公知有如下医疗器具:在血管内的存在堵塞物的部位,为了除去上述堵塞部而使网眼状的编织线在径向上扩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能够回收除去的堵塞物的方式在网眼状的能够自己扩张的区域设置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3]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堵塞物非常硬,因此用上述那样的医疗器具难以除去堵塞物的情况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也提出有如下技术:在使用顺行的导丝进行假腔扩张之后,经由该扩张的假腔来使逆行性导丝导通的技术;使网眼状的部件扩张并通过该网孔接入上述导丝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5920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1-517424号公报
[0008]
非专利文献
[0009]
非专利文献1:南都伸介编“修订版切实掌握pci的基础和技巧”羊土社、2016年2月25日、p.222-227。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然而,在使上述那样的网眼状的部件扩张的情况下,有如下可能性:在网眼状的部件附着有组织片,在导管的拔出时,该组织片在体内(血管内)脱落。
[0012]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那样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在拔出时,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的组织片脱落。
[0013]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导管具备:第一中空轴;管状的网眼部件,其基端与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接合,且构成为在径向上扩张或者收缩;前端片,其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前端接合;第一芯丝,其以前端与上述前端片接合且基端位于比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基端靠基端侧的方式,在上述网眼部件及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内部延伸;以及第二中空轴,其沿上述第一中空轴的轴向滑动,并设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位置是前端位于比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靠基端侧并包围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外周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是前端位于比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靠前端侧并包围上述网眼部件的外周的位置。
[0015]
优选还具备第二芯丝,该第二芯丝的前端与上述第二中空轴接合,基端位于比上
述第一中空轴的基端靠基端侧。
[0016]
优选在上述第一中空轴,且在比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第二中空轴靠基端侧,形成有连通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外部与内部的开口部,上述第二芯丝经由上述开口部插入到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内部,且以在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内部延伸的方式设置。
[0017]
优选还具备插入有上述第二芯丝的内轴,在上述第二芯丝的基端设有隆起部,上述导管构成为,在上述第二中空轴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上述隆起部与上述内轴的基端抵接。
[0018]
优选在上述第二芯丝的基端设有隆起部,上述导管构成为,在上述第二中空轴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上述隆起部与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基端抵接。
[0019]
发明的效果
[0020]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拔出时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的组织片脱落的导管。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22]
图2是表示图1的网眼部件扩径后的状态的图。
[0023]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
[0024]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25]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26]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导管进行说明,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该附图所记载的实施方式。
[0028]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顺行性导丝”意味着导丝中先于导管向血管中的堵塞部位等手术部位推进的导丝,“逆行性导丝”意味着导丝中例如在血管内从导管的前端侧对面而来的导丝。
[0029]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端侧”是指沿导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且前端片相对于网眼部件所在的方向。“基端侧”是指沿上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且与上述前端侧相反的方向。“前端”是指构成导管的各部件中的上述前端侧的端部。“基端”是指构成导管的各部件中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
[0030]
[第一实施方式]
[0031]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1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32]
如图1所示,导管1具备第一中空轴10、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
第一芯丝50、第二中空轴60、第二芯丝70、以及控制器80。
[0033]
第一中空轴10具有前端侧轴11、中间轴12、以及基端侧轴13。前端侧轴11的前端与网眼部件20的基端连接。中间轴12的前端与前端侧轴11的基端连接。在前端侧轴11与中间轴12的连接部,由前端侧轴11和中间轴12形成朝向基端侧开口的导丝端口14。逆行性导丝经由导丝端口14被送出到导管1的外部。基端侧轴13的前端与中间轴12的基端连接。在基端侧轴13的前端部15形成有连通第一中空轴10的外部与内部的开口部16。开口部16比位于后述的第一位置的第二中空轴60更靠基端侧。
[0034]
前端侧轴11在内部具有用于使逆行性导丝以及第一芯丝50插通的管腔17。中间轴12在内部具有用于使第一芯丝50插通的管腔18。基端侧轴13在内部具有用于使第一芯丝50以及第二芯丝70插通的管腔19。
[0035]
作为构成第一中空轴10的材料,由于第一中空轴10在血管内插通,因此优选具有抗血栓性、挠性以及生物体相容性,可列举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由于前端侧轴11以及中间轴12要求柔软性,因此优选树脂材料。例如能够采用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等。作为基端侧轴13,由于要求推入性,因此例如能够采用海波管等金属管。
[0036]
网眼部件20是能够在径向上扩张或者收缩的管状的部件。如图2所示,当朝向基端侧拉伸后述的第一芯丝50时,该网眼部件20进行面外变形并向径外侧鼓出而扩径,经由该扩径的网眼部件20的网孔来将逆行性导丝接入到导管1。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眼部件20形成为,多个线材21编成格子状而整体成为管状。另外,网眼部件20在编织的相邻的线材间具有网孔,通过扩径时的扩大的网孔接入逆行性导丝。此外,在构成网眼部件20的各线材21的前端以及基端分别接合有第一前端片30以及第一中空轴10。
[0038]
在此,构成网眼部件20的各线材21也能够采用单线以及多个线的任一种,例如也可以由绞合线径等不同的多个金属线而成的绞线形成。
[0039]
作为构成网眼部件20的各线材21的材料,能够采用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列举聚酰胺、聚酯、聚芳酯、以及聚醚醚酮等。此外,从提高强度以及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金属材料。作为该金属材料,例如可列举sus304等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此外,各线材既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0040]
另外,作为构成网眼部件20的各线材21的材料,从提高网眼部件20的观察确认性的观点出发,也可以是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作为该放射线不透过材料,例如可列举金、白金、钨、或者含有上述元素的合金(例如,白金-镍合金等)等。此外,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也可以是在不是放射线不透过性的材料的表面涂层而成的材料等、组合该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和该材料以外的材料而成的材料。
[0041]
在网眼部件20设有引导膜22,引导膜22的前端位于第一前端片30的基端与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之间。引导膜22朝向第一中空轴10顺畅地引导通过网眼部件20的网孔而接入的逆行性导丝。就引导膜22而言,前端位于网眼部件2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基端位于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引导膜22以架设相邻的线材彼此的方式形成于网眼部件20上。在此,在网眼部件20扩径时,引导膜22以漏斗形状展开,由此逆行性导丝通过网眼部件20被导入第一中空轴10内。此外,引导膜22只要至少一部分(例如,引导膜22的前端外周等)与网眼部件20接
合即可,例如也可以是薄膜状的膜(未图示)。
[0042]
作为构成引导膜22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聚酯弹性体等。其中,作为上述材料,从提高表面的滑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聚氨酯。另外,作为形成引导膜22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配置在网眼部件20的引导膜能够采用浸渍法,薄膜状的引导膜能够采用将薄膜的前端热粘接于网眼部件20的方法等。
[0043]
第一前端片30与网眼部件20的前端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前端片30朝向前端侧形成为尖锐状,以便导管1容易在血管中行进,在第一前端片30的基端埋设有网眼部件20的各线材各自的前端部以及前端中空轴40的前端部。
[0044]
作为构成第一前端片30的材料,由于导管1在血管中行进,因此优选具有柔软性。作为具有该柔软性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等树脂材料等。
[0045]
前端中空轴40与第一前端片30连接,在网眼部件20的内侧的空间向基端侧突出。如图1所示,前端中空轴40的基端位于网眼部件20的内侧的空间中的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与第一前端片30的基端之间。
[0046]
作为构成前端中空轴40的材料,与上述的第一中空轴10相同,由于该前端中空轴40也在血管内插通,因此优选具有抗血栓性、挠性以及生物体相容性。作为该材料,例如可列举与在第一中空轴10的说明中例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但从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树脂材料。
[0047]
就第一芯丝50而言,前端与第一前端片30连接,基端延伸至位于第一中空轴10的基端侧的控制器80。因而,第一芯丝50贯通网眼部件20以及第一中空轴10的管腔17、18、19。做手术的人操作控制器80,由此第一芯丝50沿轴向前进或者后退,网眼部件20沿径向扩缩。
[0048]
作为构成第一芯丝50的材料,从防止第一芯丝50自身的切断而且可靠地扩缩网眼部件20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充分的拉伸强度以及刚性。作为该材料,例如可列举sus304等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等。
[0049]
在第一芯丝50设有横剖面观察的形状为大致环状或者大致c形状的保持部件51。保持部件51覆盖前端中空轴40以及第一芯丝50。由此,通过保持部件51,前端中空轴40的基端不会从第一芯丝50分离,而是能够使其成为一体地动作。
[0050]
保持部件51由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等树脂材料或者sus304等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在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优选在该树脂中混合三氧化铋、钨、硫酸钡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由白金、钨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保持部件51优选网眼部件20扩张时位于引导膜22的前端附近。
[0051]
在基端侧轴13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内轴52。第一内轴52呈中空状,在管腔19内从基端侧轴13的前端延伸至基端。第一内轴52的内径构成为比第一芯丝50的外径稍大,第一芯丝50能够往复移动地贯通第一内轴52内。利用第一内轴52可抑制第一芯丝50的挠曲。
[0052]
作为构成第一内轴52的材料,由于第一内轴52插通于血管内,因此优选具有抗血栓性、挠性以及生物体相容性,可列举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作为该材料,例如可列举与在第一中空轴10的说明中例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
[0053]
第二中空轴60具有基端部61、中间部62、以及第二前端片63。
[0054]
基端部61以包围第一中空轴10的外周的方式设置。中间部62位于基端部61的前端侧,中间部62的基端与基端部61的前端连接。中间部62具有加强部64和主体部65。加强部64形成为,通过将多个线材编成格子状而整体成为管状。主体部65由树脂材料构成,包覆加强部64的整体。此外,加强部64并不限于将多个线材编成格子状而成的编织体,也可以是由一根线材构成的线圈体。各线材也可以是多个金属线绞合而成的线材。能够利用加强部64提高第二中空轴60的推入力。
[0055]
第二前端片63位于中间部62的前端侧,第二前端片63的基端与中间部62的前端连接。第二前端片63朝向前端侧形成为尖锐状,以便容易在血管中前进。
[0056]
第二中空轴60以能够沿导管1的轴向(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第二中空轴60例如设为能够在第一位置(图1)与第二位置(图3)之间移动,该第一位置是前端位于比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靠基端侧并包围第一中空轴10的外周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是前端位于比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靠前端侧并包围网眼部件20的外周的位置。第二中空轴60的轴向的长度优选比处于缩径状态的网眼部件20的长度更长。
[0057]
作为构成基端部61的材料,由于基端部61插通于血管内,因此优选具有抗血栓性、挠性以及生物体相容性,可列举树脂材料。作为该树脂材料,例如,能够采用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等。作为构成主体部65的材料,可列举与构成基端部6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作为构成加强部64的材料,可列举与构成网眼部件20的各线材2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作为构成第二前端片63的材料,由于导管1在血管中行进,因此可列举与构成第一前端片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
[0058]
第二芯丝70以前端与第二中空轴60的基端部61连接且基端位于比控制器80的基端靠基端侧的方式延伸。第二芯丝70的前端以埋入的方式与基端部61连接。第二芯丝70经由第一中空轴10的开口部16插入到第一中空轴10的基端侧轴13的内部,且以在基端侧轴13的管腔19内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芯丝70的基端设有隆起部71。
[0059]
作为构成第二芯丝70的材料,可列举与构成第一芯丝5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
[0060]
在基端侧轴13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内轴72。第二内轴72呈中空状,在管腔19内从基端侧轴13的开口部16延伸至控制器80的基端。第二内轴72的前端以及基端优选分别从开口部16以及控制器80的基端稍微突出。第二内轴72的内径构成为比第二芯丝70的外径稍大,第二芯丝70以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贯通第二内轴72内。利用第二内轴72抑制第二芯丝70的挠曲。
[0061]
作为构成第二内轴72的材料,可列举与构成第一内轴5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
[0062]
做手术的人使第二芯丝70前进或者后退,从而第二中空轴60滑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构成为,在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隆起部71与第二内轴72的基端抵接。由此,在拔出导管1时,能够抑制第二中空轴60从网眼部件20的外周偏移,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脱落。
[0063]
控制器80是做手术的人把持导管1的部件。控制器80与第一中空轴10的基端连接,具有与第一中空轴10的管腔19连通的通孔81、和形成于该通孔81的基端的开口部82。第二芯丝70以及第二内轴72贯通该通孔81内。第二内轴72固定于控制器80的内部。
[0064]
以下,对上述的导管1的使用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0065]
首先,将顺行性导丝w1(未图示)例如插入到血管内之后,沿血管推进到堵塞物所
存在的部位(以下也称为“堵塞部位”)。
[0066]
接着,顺行性导丝w1的前端到达堵塞部位之后,将顺行性导丝w1的基端以通过第一前端片30的通孔、前端中空轴40的通孔、网眼部件20的内侧的空间、以及第一中空轴10的管腔17而从导丝端口14出到导管1的外部的方式插通于导管1,以顺行性导丝w1为导向将导管1的前端在血管内推进到堵塞部位。此时,导管1以网眼部件20缩径的状态插入到血管,维持上述缩径的状态,直至导管1的前端到达堵塞部位。
[0067]
在导管1的前端到达堵塞部位之后,通过向基端侧拉伸顺行性导丝w1而从导管1拉拔顺行性导丝w1。接着,通过操作控制器80来使第一芯丝50向基端侧后退,从而网眼部件20的前端与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的间隔变窄,结果,网眼部件20向径外侧进行面外变形而扩径。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膜22的前端与网眼部件2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接合,因此引导膜22追随网眼部件20的扩径而扩径,引导膜22整体成为漏斗形状。此外,伴随网眼部件20的扩径,网眼也扩张,因此成为容易接入逆行性导丝w2的状态。另外,保持部件51优选在网眼部件20扩张时位于引导膜22的前端附近或者前端的内侧。
[0068]
接着,如图2所示,将从前端侧对面而来的逆行性导丝w2接入到导管1。作为上述逆行性导丝w2对面而来的路径,例如假设围绕堵塞部位的血管壁内的假腔、贯通堵塞部位的贯通孔等,但也可以是来自任意路径的逆行性导丝w2。逆行性导丝w2在通过扩径后的网眼部件20的网孔而接入到网眼部件20的内侧的空间之后,插通于第一中空轴10的前端侧轴11,并经由导丝端口14而向导管1的外部送出。从导丝端口14送出的逆行性导丝w2在血管内通过后,端部向体外送出。
[0069]
接着,通过操作控制器80,使第一芯丝50向前端侧前进,并使网眼部件20缩径。通过使第二芯丝70朝向前端侧前进,来使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二芯轴60前进,如图3所示,移动至包围网眼部件20的外周的第二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导管1整体后退,从而从血管内拔出导管1。这样,逆行性导丝w2插通在血管内。
[0070]
如上所述,导管1为上述的结构,利用网眼部件20接入逆行性导丝w2,在使网眼部件20收缩来拔出导管1之前,使第二中空轴6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由此能够使网眼部件20的外周处于由第二中空轴60包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因拔出导管1而脱落。
[0071]
另外,在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隆起部71与第二内轴72的基端抵接,因此能够抑制第二中空轴60从网眼部件20的外周偏移,从而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脱落。另外,能够利用第二内轴72抑制第二芯丝70的挠曲。
[0072]
另外,通过按压第二芯丝70,能够使第二中空轴6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因而,做手术的人能够容易地使第二中空轴60移动,从而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脱落。
[0073]
另外,第二芯丝70经由第一中空轴10的开口部16插入到第一中空轴10的内部,并以在第一中空轴10的内部延伸的方式设置。因而,不需要另外设置供第二芯丝70通过的中空轴,因此能够实现导管1的小型化。
[0074]
[第二实施方式]
[0075]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101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16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76]
如图4所示,导管101具备第一中空轴110、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第一芯丝50、第二中空轴160、以及控制器80。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101在第一中空轴110以及第二中空轴160的结构不同这方面、以及不具备第二芯丝70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1不同。此外,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第一芯丝50、以及控制器8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起详细的说明。另外,第一中空轴110以及第二中空轴160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中空轴10以及第二中空轴60的材料相同,因此援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77]
第一中空轴110具有前端侧轴11、中间轴12、以及基端侧轴113。前端侧轴11以及中间轴12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基端侧轴113的前端与中间轴12的基端连接。基端侧轴113的外径以及内径构成为与中间轴12的外径以及内径大致相等。因而,在基端侧轴113的前端未形成开口部。在基端侧轴113的内部仅固定有第一内轴52。因而,在基端侧轴113的管腔119仅插通有第一芯丝50。
[0078]
第二中空轴160具有基端部161、中间部62、以及第二前端片63。中间部62以及第二前端片63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基端部161以包围第一中空轴10的外周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中空轴16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基端部161的基端延伸至基端侧轴113的基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手术的人按压基端部161的基端来使第二中空轴160前进,由此第二中空轴160从第一位置前进至第二位置(图4中用点线示出的位置),而并不是对第二芯丝70进行操作。
[0079]
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管101中,利用网眼部件20接入逆行性导丝w2,在使网眼部件20收缩而拔出导管101之前,使第二中空轴16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由此能够使网眼部件20的外周处于由第二中空轴160包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因拔出导管101而脱落。
[0080]
[第三实施方式]
[0081]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201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82]
如图5所示,导管201具备第一中空轴110、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第一芯丝50、第二中空轴60、第二芯丝70、控制器80、以及第三中空轴290。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201在第一中空轴110的结构不同这方面、以及具备第三中空轴290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1不同。此外,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第一芯丝50、以及控制器8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第一中空轴110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起详细的说明。
[0083]
第三中空轴290固定于第一中空轴110的基端侧轴113的外面。第三中空轴290的前端位于比基端侧轴113的前端靠基端侧,基端延伸至控制器80。第三中空轴290具有供第二芯丝70插通的管腔291。第二芯丝70的前端从第三中空轴290的前端侧的开口突出,并与第二中空轴60的基端部61连接。如图5中用点线所示,构成为,在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二芯丝70的隆起部71与第三中空轴290的基端抵接。此外,作为构成第三中空轴29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与在第一中空轴10的说明中例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
[0084]
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管201中,利用网眼部件20接入逆行性导丝w2,在使网眼部件20收缩来拔出导管201之前,按压第二芯丝70,使第二中空轴6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由此能够使网眼部件20的外周处于由第二中空轴60包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因拔出导管201而脱落。
[0085]
[第四实施方式]
[0086]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301的整体图,是表示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87]
如图6所示,导管301具备第一中空轴10、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第一芯丝50、第二中空轴60、第二芯丝170、以及控制器80。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301在第二芯丝170的结构不同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1不同。此外,第一中空轴10、网眼部件20、第一前端片30、前端中空轴40、第一芯丝50、第二中空轴60、以及控制器8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起详细的说明。此外,构成第二芯丝170的材料与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芯丝70的材料相同,因此援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88]
第二芯丝170以前端与第二中空轴60的基端部61连接且基端位于比控制器80的基端靠基端侧的方式延伸。第二芯丝170的前端以埋入的方式与基端部61连接。第二芯丝170经由第一中空轴10的开口部16插入到第一中空轴10的基端侧轴13的内部,且以在基端侧轴13的管腔19内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芯丝170的基端设有向控制器80的径向的外侧突出的隆起部171。隆起部171构成为,在第二中空轴6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如图6中用点线所示那样与控制器80的基端抵接。由此,在拔出导管301时,能够抑制第二中空轴60从网眼部件20的外周偏移,从而能够抑制附着于网眼部件20的组织片脱落。
[0089]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意在根据权利要求书所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所有的变更。例如,也可以删除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一部分、或者置换其它结构,也可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追加其它结构等。
[0090]
符号的说明
[0091]
1、101、201、301—导管,10、110—第一中空轴,16—开口部,20—网眼部件,30—前端片,50—第一芯丝,60、160—第二中空轴,70、170—第二芯丝,71、171—隆起部,72—第二内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