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踝针固定胶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716发布日期:2019-04-03 04:0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踝针固定胶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踝针固定胶贴。



背景技术:

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多种痛证及脏腑疾患。

腕踝针利用规格0.25×25mm的一次性针灸针,0.25×25mm是指0.25毫米粗,25毫米(1寸)长,长度不含针柄。针灸针留针期间固定的重要性: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多数有紧张恐惧或因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在留针治疗期间如固定不牢固极易发生滑脱,移位或发生折针事件;在留针过程中,患者的一些不可抑制的动作,如剧咳、打喷嚏等,或体位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滑脱,移位或发生折针事件;就针具而言,于针体与针柄连接处,有人认为离针尖3~5mm处,极易折断,则需与接触皮肤妥善固定;就机体而言,凡在关节、四肢、腹、胸、腰、背、等部位都要加强固定。

现有腕踝针针刺疗法中,还未有相关的专用固定胶贴,导致针刺治疗过程中针灸针固定不方便、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腕踝针固定胶帖,以解决现有腕踝针针刺疗法中针灸针固定不方便、不可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腕踝针固定胶贴,其包括配套使用的针头胶贴和针柄胶贴,所述针头胶贴和所述针柄胶贴分体设置,所述针头胶贴包括针头无纺布和消毒片,在所述针头无纺布的一侧涂布有与所述针头无纺布等面积的针头胶黏层,所述消毒片通过所述针头胶黏层固定于所述针头无纺布的中部,所述消毒片的面积小于所述针头无纺布的面积,所述针柄胶贴包括针柄无纺布,在所述针柄无纺布的一侧涂布有与所述针柄无纺布等面积的针柄胶黏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针头无纺布和所述消毒片均呈矩形,所述消毒片的长度小于所述针头无纺布的长度,所述消毒片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针头无纺布的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消毒片设有三张,三张所述消毒片沿所述针头无纺布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相邻所述消毒片之间的间隔为0.5cm。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消毒片的长度为2cm,宽度为1.5cm。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针头无纺布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1.5cm。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针柄无纺布呈矩形。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针柄无纺布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2.5cm。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针头无纺布和所述针柄无纺布均为医用无菌无纺布。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针头胶黏层和所述针柄胶黏层均由医用胶黏剂形成。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腕踝针固定胶贴,针灸针留针后,无纺布上的针头胶黏层黏在皮肤上,消毒片位于伤口处,将针灸针固定在体内,避免了针灸针发生位移或折针;用针柄胶贴将针灸针的针柄与皮肤固定,避免针柄移动造成的针灸针移位或折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腕踝针固定胶贴的针头胶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腕踝针固定胶贴的针柄胶贴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胶贴,11-针头无纺布,12-针头胶黏层,13-消毒片,2-针柄胶贴,21-针柄无纺布,22-针柄胶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腕踝针固定胶贴,用于解决现有腕踝针针刺疗法中针灸针固定不方便、不可靠的问题。

如图1和2所示,腕踝针固定胶贴包括配套使用的针头胶贴1和针柄胶贴2,针头胶贴1和针柄胶贴2分体设置。

针头胶贴1包括针头无纺布11和消毒片13,在针头无纺布11的一侧涂布有与针头无纺布11等面积的针头胶黏层12,针头无纺布11通过针头胶黏层12粘固在皮肤上,用无纺布做基质,透气性能好,消毒片13通过针头胶黏层12固定于针头无纺布11的中部,消毒片13的面积小于针头无纺布11的面积,消毒片13用于保护针刺伤口不被细菌感染。使用时,针灸针留针后,无纺布上的针头胶黏层12黏在皮肤上,消毒片13位于伤口处,将针灸针固定在体内,避免了针灸针发生位移或折针。其中,针头无纺布11和消毒片13均呈矩形,制造方便而且方便使用,消毒片13的长度小于针头无纺布11的长度,消毒片13的宽度小于等于针头无纺布11的宽度。由于腕踝针疗法多采用三针并用的手段,消毒片13设有三张,三张消毒片13沿针头无纺布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以便是消毒片13分别与并行的三针相配合使用。为了使三针得到强化固定,三张消毒片13之间的距离不易过大也不易过小,相邻消毒片13的间距一般在0.4-0.6cm之间,优选为0.5cm。不同体型的人,三针的距离不同,为了使三张消毒片13与三针更好的匹配,消毒片13的长度为设在1.8-2.3cm之间,优选长度为2cm,宽度设在1.2-1.5cm之间,优选宽度为1.5cm。为了使针头无纺布11使用方便、节省材料、粘结牢靠,针头无纺布11的长度在10-12cm之间,优选长度为10cm,宽度在1.3-1.8cm之间,优选宽度为1.5cm。针头无纺布11为医用无菌无纺布,针头胶黏层12由医用胶黏剂形成,消毒片13由消毒后无菌的棉质纸构成,提高医疗卫生。其中,优选的,消毒片13长2cm,宽1.5cm,针头无纺布11长10cm,宽1.5cm,是经过多次腕踝针针刺疗法试验后得出的,具有固定牢靠兼避免针头移位、折针的功能;针头无纺布11减去消毒片13之后的其余位置均能有效粘贴在皮肤;消毒片13的间距0.5cm,使相邻的消毒片13也能有效紧贴皮肤,此间距对避免针头移位起重要作用。

针柄胶贴2包括针柄无纺布21,在针柄无纺布21的一侧涂布有与针柄无纺布21等面积的针柄胶黏层22。使用时,留针后,用针柄胶贴2将针灸针的针柄与皮肤固定,避免针柄移动造成的针灸针移位或折针。其中,针柄无纺布21呈矩形,制造方便而且方便使用;为了使针柄无纺布21使用方便、节省材料、粘结牢靠,针柄无纺布21的长度在10-12cm之间,优选长度为10cm,宽度在2.3-2.8cm之间,优选宽度为2.5cm;针柄无纺布21均为医用无菌无纺布,用无纺布做基质,透气性能好;同时针柄胶黏层22由医用胶黏剂形成,提高医疗卫生。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