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1787发布日期:2019-04-12 23:54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和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视疾病的不同,致痒的病因及病机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主要用西药抗组织胺制剂,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这些药物副作用大,不适于难以长期服用。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现有的研究表明,皮肤瘙痒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多因素、多途径、多位点的过程,如仅仅对某一个环节进行治疗,很难取得理想的疗效。就理论而言,最理想的治疗应该是多种作用,不同病理环节的药物联合应用,而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主要特征,恰恰吻合了这种思路。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主要由几种原因所致:①湿热蕴于肌肤不得舒泄;②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痒;③肝胆湿热下注。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该药膏以养血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为原则,驱邪扶正故而诸症得除,且本发明标本兼治,治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10-18份、羌活10-16份、白芷8-15份、荆芥8-15份、党参8-15份、熟地7-13份、白芍4-10份、黄芩10-16份、地肤子6-12份、马鞭草7-14份、毛麝香5-11份、碗花草根8-12份、竹砂仁6-11份、甘油3-7份和凡士林3-7份。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说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14份、羌活13份、白芷12份、荆芥11份、党参13份、熟地10份、白芍7份、黄芩14份、地肤子9份、马鞭草12份、毛麝香8份、碗花草根10份、竹砂仁8份、甘油5份和凡士林6份。一种制备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取所有材料备用;(2)将桂枝、羌活、白芷、荆芥、党参、熟地、白芍、黄芩、地肤子、马鞭草、毛麝香、碗花草根和竹砂仁混合后,置于低温条件下进行低温速冻,接着置于0-4℃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粉碎,得到混合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粉末用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反复浸提2-4次,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合并几次浸提的滤液,得到浸提液;(4)将步骤(3)得到的浸提液置于45-60℃的条件下旋蒸至剩余物呈含水量为25-35%的膏状,得到混合提取物;(5)将甘油和凡士林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中,搅匀即得药膏。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说明,在制备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低温速冻的温度为-22℃至-18℃,时间为20-30min。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说明,在制备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的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浸提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50-60min。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说明,在制备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的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乙醇的用量为所述混合粉末的8-12倍体积量。本发明药膏的用法为:先用温水或酒精将患处擦洗干净,再将本发明的药膏均匀地涂抹于患处皮肤表面,每日2-3次,每两次之间至少间隔4h,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瘙痒性皮肤症治疗1-2周便可痊愈,病症较轻者只需3-5天左右,重者2-3周可彻底治愈,药物使用期间忌食辛辣、上火、发物等刺激性食物。本发明中部分原材料的特点及作用如下:桂枝:性温,味辛、甘,入膀胱、心、肺经。功效:具有具有发汗解肌、疏风通络、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定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羌活:性温,味辛、苦,入膀胱、肾经。功效:具有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荆芥: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功效: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喎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党参: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功效: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的功效。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功效: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黄芩:性寒,味苦。入心、肺、胆、大肠经。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地肤子:性寒,味甘、苦。入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马鞭草:性寒,味甘,入肾、膀胱、肝、肺经。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毛麝香:性温,味辛、苦。归心、肺、肝、胃、肾经。功效:祛风止痛,散瘀消肿,解毒止痒。用于小儿麻痹初期,受凉腹痛,风湿骨痛。外用跌打损伤,肿痛,痈疖肿毒,黄蜂螫伤,湿疹,荨麻疹。碗花草根:性寒,味辛、苦。功效:清热利湿;泻肺平喘;解毒止痒。主治湿热黄疸;痰饮咳喘;疮疡肿毒;皮肤瘙痒。竹砂仁:性平,味辛、涩。归肝、脾、大肠经。功效:祛风除湿;解毒止痒。甘油: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溶解,低浓度丙三醇溶液可做润滑油对皮肤进行滋润。凡士林:为白色至微黄色均匀的软裔状物;无臭或几乎无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适用于医药软膏、乳膏的原料和护肤油膏。主要为化学惰性的碳氢化合物,它不亲水、不会被吸收,涂抹在皮肤上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膜,使水分不易蒸发散失,可以保持皮肤为湿润状态。中医理论认为,皮肤瘙痒主要为“风、湿、热、毒”侵袭皮肤造成气血凝滞,肌肤失养,热毒壅盛,据此,本发明药方以养血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为原则。在本发明中,桂枝具有发汗解肌、疏风通络的功效;羌活具有疏风解表的作用;白芷可祛风散寒;荆芥则具有发汗解表、祛风的功效,以上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可起到较好的疏散风邪作用;党参具有通达气血之效;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的作用,党参、熟地和白芍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具有较佳的补气养血的作用,因而可起到血行风灭的作用,本发明中的桂枝、羌活、白芷、荆芥、党参、熟地和白芍经严格配比,共同起到养血疏风的作用;黄芩具有泻实火、除湿热的作用;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马鞭草具有清热、利水的作用,黄芩、地肤子和马鞭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可使得自身的药效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具有较好的清热利湿效果;毛麝香可散瘀消肿、解毒止痒;碗花草根和竹砂仁均具有解毒止痒的作用,毛麝香、碗花草根和竹砂仁按一定的比例使用可起到很好的解毒止痒的效果。本发明各材料之间经过严格配比,使得各材料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达到较好的养血疏风、清热利湿和解毒止痒的作用,因而驱邪扶正,标本兼治。再者,甘油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凡士林在本发明中作为调稠剂,以减少药膏的流动性,使得药膏变成为所需的固态凝脂状,同时还具有保湿的作用,本发明的甘油和凡士林的中添加可保持皮肤湿润,使伤口部位的皮肤组织保持最佳状态,加速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另外,本发明在制备的过程中,中药材经低温速冻,并在低温条件下粉碎,可降低药效成分的失活率,使得药效得到充分发挥。综上可知,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分科学合理,符合传统中药的理论,其以养血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为原则,驱邪扶正故而诸症得除,本发明标本兼治,且治愈率高。经试验,皮肤红肿瘙痒和湿疹的患者经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药膏后,药膏的总有效率高达97.5%。2.本发明材料来源广,制作方法简单,不添加防腐剂,使用安全放心,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配方及方法制备: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10份、羌活10份、白芷8份、荆芥8份、党参8份、熟地7份、白芍4份、黄芩10份、地肤子6份、马鞭草7份、毛麝香5份、碗花草根8份、竹砂仁6份、甘油3份和凡士林3份。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步骤制备:(1)按重量份取所有材料备用;(2)将桂枝、羌活、白芷、荆芥、党参、熟地、白芍、黄芩、地肤子、马鞭草、毛麝香、碗花草根和竹砂仁混合后,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低温速冻时间为20min,接着置于0℃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粉碎,得到混合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粉末用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反复浸提2次,其中,所述乙醇的用量为所述混合粉末的8倍体积量,每次浸提的温度为30℃,浸提时间为50min,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合并几次浸提的滤液,得到浸提液;(4)将步骤(3)得到的浸提液置于45℃的条件下旋蒸至剩余物呈含水量为25%的膏状,得到混合提取物;(5)将甘油和凡士林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中,搅匀即得药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配方及方法制备: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14份、羌活13份、白芷12份、荆芥11份、党参13份、熟地10份、白芍7份、黄芩14份、地肤子9份、马鞭草12份、毛麝香8份、碗花草根10份、竹砂仁8份、甘油5份和凡士林6份。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步骤制备:(1)按重量份取所有材料备用;(2)将桂枝、羌活、白芷、荆芥、党参、熟地、白芍、黄芩、地肤子、马鞭草、毛麝香、碗花草根和竹砂仁混合后,置于-20℃的条件下进行低温速冻时间为25min,接着置于2℃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粉碎,得到混合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粉末用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反复浸提3次,其中,所述乙醇的用量为所述混合粉末的10倍体积量,每次浸提的温度为35℃,浸提时间为55min,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合并几次浸提的滤液,得到浸提液;(4)将步骤(3)得到的浸提液置于52℃的条件下旋蒸至剩余物呈含水量为30%的膏状,得到混合提取物;(5)将甘油和凡士林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中,搅匀即得药膏。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配方及方法制备: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18份、羌活16份、白芷15份、荆芥15份、党参15份、熟地13份、白芍10份、黄芩16份、地肤子12份、马鞭草14份、毛麝香11份、碗花草根12份、竹砂仁11份、甘油7份和凡士林7份。上述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步骤制备:(1)按重量份取所有材料备用;(2)将桂枝、羌活、白芷、荆芥、党参、熟地、白芍、黄芩、地肤子、马鞭草、毛麝香、碗花草根和竹砂仁混合后,置于-18℃的条件下进行低温速冻时间为30min,接着置于4℃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粉碎,得到混合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粉末用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反复浸提4次,其中,所述乙醇的用量为所述混合粉末的12倍体积量,每次浸提的温度为40℃,浸提时间为60min,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合并几次浸提的滤液,得到浸提液;(4)将步骤(3)得到的浸提液置于60℃的条件下旋蒸至剩余物呈含水量为35%的膏状,得到混合提取物;(5)将甘油和凡士林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中,搅匀即得药膏。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的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配方及方法制备: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9份、羌活8份、白芷10份、荆芥5份、党参4份、熟地6份、白芍4份、黄芩12份、地肤子6份、马鞭草5份、毛麝香7份、碗花草根6份、竹砂仁5份、甘油4份和凡士林3份;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的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按以下配方及方法制备:一种用于皮肤消毒止痒的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桂枝20份、羌活18份、白芷15份、荆芥17份、党参16份、熟地12份、白芍8份、黄芩17份、地肤子11份、马鞭草13份、毛麝香13份、碗花草根14份、竹砂仁12份、甘油5份和凡士林6份;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为了说明本发明药膏的消毒止痒效果,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制成的药膏对皮肤红肿瘙痒、湿疹进行试验。(1)病例选择分别收集皮肤红肿瘙痒和湿疹的患者各100例作为药膏试用人员,男女各半,这些人员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将这些试用人员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人,分别标记为试验组1-5。(2)药物选择及用法实验组1-3依次对应试用的药膏为实施例1-3制成的药膏、实验组4-5对应试用的药膏分别为对比例1-2制成的药膏,其中实施例1-3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法为:先用温水或酒精将患处擦洗干净,再将本发明的药膏均匀地涂抹于患处皮肤表面,每日3次,每两次之间至少间隔4h,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药物使用期间忌食辛辣、上火、发物等刺激性食物。(3)疗效判定治愈:主要症状全部消失,身体皮肤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身体皮肤有所好转。无效:通过治疗后主要症状无减轻或加重。试用人员试用两个疗程后,分别统计每个试验组的使用结果,并记录于下表中,结果如下表。其中,总有效率=[(痊愈案例+显效案例)/总案例]×100%。组别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无效人数总有效率试验组1335295%试验组2354197.5%试验组3345197.5%试验组420101075%试验组52181172.5%由上表数据看出,试验组1-3的试用人员由于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药膏,使用两个疗程后总有效率高达97.5%,而对比例1-2由于各药材之间的配比不在本发明的比例范围内,制成的药膏药效明显不如试验组2,说明本发明经合理的配比具有较明显的止痒作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