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冲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5584发布日期:2019-04-29 13:5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式冲牙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洗牙设备,尤其是一种台式冲牙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台式冲牙器在使用时,由于电路结构和水路结构共同安装在壳体内的同一个腔室中,但是由于水路结构的湿气较重,有可能还会出现漏水的问题,所以常常导致电路结构受到腐蚀或短路损坏。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台式冲牙器,能够将水路结构和电路结构进行隔离,避免电路结构腐蚀或短路,延长电路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创造目的:提供一种台式冲牙器,能够将水路结构和电路结构进行隔离,避免电路结构腐蚀或短路,延长电路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台式冲牙器,包括机身壳体、手柄、调压结构、驱动电机以及水泵结构;机身壳体包括水箱盖、水箱、机身上盖、机身主壳体以及机身底盖;水箱盖盖合在水箱的上侧敞口上;在机身主壳体的内部设有隔层板,用于将机身主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上层独立防水空腔和下层独立防水空腔;机身上盖盖合在机身主壳体的上侧敞口上;机身底盖盖合在机身主壳体的下侧敞口上;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身上盖上;驱动电机安装在上层独立防水空腔中,水泵结构安装在下层独立防水空腔中,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水泵结构工作;在水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与水泵结构的进水口相对接;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喷头锁紧机构以及水阀机构;喷头锁紧机构安装在手柄壳体内,用于对插入的冲牙器喷头进行锁紧固定;水阀机构安装在手柄壳体内,且与喷头锁紧机构相对接连通,用于对冲牙器喷头的供水通道进行开闭控制;在手柄壳体的外壁上围绕外壁圆周设有开关孔;在开关孔上滑动式安装有拨动开关;拨动开关用于推动水阀机构的执行部件旋转,实现供水通道的开闭控制;水泵结构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水阀机构的开关进水口相连通;调压结构串接在软管上,用于对软管中的水压进行调节控制。

进一步地,在水箱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底部安装孔,并在底部安装孔处向上延伸设置有中心套管;中心套管位于水箱的中部;在水箱盖中心处设有顶部安装孔,且顶部安装孔与中心套管的上管口相对接;在机身上盖的上侧面中心处设有电池安装支座;电池安装座嵌于中心套管中;在水箱的底部安装有热传导柱,热传导柱的下端伸入机身主壳体内;在水箱的外侧面上嵌入安装有用于吸附手柄的机身磁铁。

进一步地,喷头锁紧机构包括喷头限位套管以及喷头锁紧开关;在喷头限位套管的管壁上贯穿设置有喷头卡扣槽口;喷头锁紧开关安装在喷头卡扣槽口处,用于对插入喷头限位套管的冲牙器喷头进行卡扣固定。

进一步地,喷头锁紧开关包括按压头、u形卡扣以及回弹压簧;在手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开关孔;u形卡扣固定设置在按压头上,按压头由开关孔处伸出手柄壳体外;u形卡扣围绕设置在喷头限位套管的外围;回弹压簧弹性支撑在按压头的内侧面与喷头限位套管的外壁之间,用于推动u形卡扣的回转弯折段由喷头卡扣槽口处局部嵌入喷头限位套管内。

进一步地,水阀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部件和阀体部件;旋转驱动部件包括连接管、上套管、下套管、喷头密封圈、弹起压簧以及喷头弹块;上套管和下套管分别设置在连接管的上下两端;拨动开关与上套管固定安装;上套管与喷头锁紧机构相对接;在喷头限位套管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上侧限位挡板;u形卡扣夹持在上侧限位挡板与上套管的上管口边缘之间;在连接管的管内中部固定设置有隔挡环;喷头密封圈、喷头弹块以及弹起压簧依次安装在连接管中,且弹起压簧弹性支撑在隔挡环上,喷头密封圈位于连接管的上管口处;阀体部件包括旋转联动管以及开关水阀;旋转联动管的上端插装固定在下套管中;旋转联动管的下端固定在开关水阀中,用于驱动开关水阀内的阀芯转动,实现供水通道的开闭控制。

进一步地,开关水阀包括圆筒形壳体、锁紧盖帽、动阀片以及静阀片;在圆筒形壳体的上筒口外壁上设有锁紧外螺纹,在圆筒形壳体的筒底部连通设置有水阀进水管;锁紧盖帽螺纹旋合安装在锁紧外螺纹上,并在锁紧盖帽的顶部中心设有安装圆孔;旋转联动管的下端由安装圆孔伸入圆筒形壳体内;动阀片和静阀片均安装在圆筒形壳体内;旋转联动管用于驱动动阀片相对静阀片旋转;水阀进水管作为水阀机构的开关进水口与软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水泵结构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两个活塞机构、活塞驱动曲轴、出水连接体、出水机构以及进水机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并排固定安装;活塞机构由活塞杆、轴套以及活塞头组成;轴套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一端端部上,活塞头铰接安装在活塞杆的另一端部上;两个活塞机构的活塞头分别安装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两个活塞机构的轴套安装在活塞驱动曲轴上,用于驱动两个活塞头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抽插运动;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缸顶部均设有一个条形延长体;在条形延长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和一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并在左右两侧对应的出水侧柱形连接头和进水侧柱形连接头上贯穿设置有进出水孔;在条形延长体的内部设有连通进出水孔至缸体内部的连通水孔;出水连接体安装在出水机构与两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之间,用于连通出水机构与两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并在出水侧柱形连接头与出水连接体之间设有出水单向阀膜;进水机构与两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连通安装,并在进水机构与两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之间设有进水单向阀膜。

进一步地,在出水机构上还设有溢流柱形连接头,并在溢流柱形连接头上设有与泵出水管相连通的回水孔;在进水机构上还设有回水套筒,并在回水套筒的底部设有与泵进水管相连通的分流水孔;溢流柱形连接头插装在回水套筒中实现对接;在回水套筒中安装有回水单向阀和阀支撑压簧;回水单向阀在阀支撑压簧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堵塞在回水孔上。

进一步地,调压结构包括旋钮帽、调压底座、调压盖板、调压转盘以及调压回流件;在调压底座的一侧面上设有圆形调压凹槽,在调压底座的另一侧面设有调压分流进水管和调压分流出水管;在圆形调压凹槽的槽底部设有与调压分流进水管相连通的调压进水孔以及与调压分流出水管相连通的调压出水孔;调压转盘安装在圆形调压凹槽内,并在调压转盘与圆形调压凹槽的槽底部相紧贴的内侧面上设有调压水槽;调压水槽使调压进水孔与调压出水孔相连通;调压盖板盖合在圆形调压凹槽上,并在调压盖板的中心处设有调压轴圆孔;在调压转盘的外侧面中心处设有调压转轴;调压转轴由调压轴圆孔伸出调压盖板外安装在旋钮帽上;调压回流件包括回流对接套筒、调压进水管以及调压出水管;调压分流进水管的端部插装在回流对接套筒中;调压进水管以及调压出水管安装在回流对接套筒的外壁上,且均与回流对接套筒的内部相连通;调压进水管和调压出水管按照水流方向串接在软管上;在水泵结构的进水口处设有回水分流管;调压分流出水管与回水分流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调压水槽由一段扇形槽口和一段逐渐收窄且呈圆弧设置的连通水槽构成;扇形槽口位于调压转盘内侧面边缘处,连通水槽位于调压转盘内侧面内,扇形槽口与连通水槽较宽的一端相连通;调压进水孔与扇形槽口相连通,调压出水孔与连通水槽相连通。

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隔层板将机身主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上层独立防水空腔和下层独立防水空腔,从而在上层独立防水空腔中安装电路结构,在下层独立防水空腔中安装水路结构,实现了将水路和电路进行隔离,避免电路受损;利用上层密封圈和下层密封圈实现机身主壳体上下侧敞口盖合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台式冲牙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机身壳体第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的机身壳体第二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创造的调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创造的调压结构的第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创造的调压结构的第二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创造的水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创造的水泵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创造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创造的出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创造的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创造的出水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创造的出水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创造的单向阀膜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创造的喷头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创造的旋转驱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创造的阀体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创造的圆筒形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创造的u形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创造的前侧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创造的后侧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创造的静阀片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创造的动阀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包括机身壳体1、手柄3、调压结构4、驱动电机以及水泵结构6;机身壳体1包括水箱盖101、水箱103、机身上盖108、机身主壳体109以及机身底盖112;水箱盖101盖合在水箱103的上侧敞口上;在机身主壳体109的内部设有隔层板110,用于将机身主壳体109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上层独立防水空腔和下层独立防水空腔;机身上盖108盖合在机身主壳体109的上侧敞口上对上层独立防水空腔进行密封,并在机身上盖108与机身主壳体109的盖合处设有上层密封圈;机身底盖112盖合在机身主壳体109的下侧敞口上对下层独立防水空腔进行密封,并在机身底盖112与机身主壳体109的盖合处设有下层密封圈;水箱10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身上盖108上;手柄3和调压结构4均安装在机身壳体1上;驱动电机安装在上层独立防水空腔中,水泵结构6安装在下层独立防水空腔中,并在下层独立防水空腔中还设有减速机构7;减速机构7为减速齿轮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下层独立防水空腔内,通过减速机构7驱动水泵结构6工作;在水箱103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贯穿上层独立防水空腔的主进水管116,主进水管116与水泵结构6的进水口相对接;手柄3包括手柄壳体、喷头锁紧机构以及水阀机构;在手柄壳体的顶部设有喷头插孔306;喷头锁紧机构安装在手柄壳体内,且位于喷头插孔306处,用于对插入的冲牙器喷头进行锁紧固定;水阀机构安装在手柄壳体内,且与喷头锁紧机构相对接连通,用于对冲牙器喷头的供水通道进行开闭控制;在手柄壳体的外壁上围绕外壁圆周设有开关孔304;在开关孔304上滑动式安装有拨动开关305;拨动开关305与手柄壳体内的水阀机构固定安装,用于推动水阀机构的执行部件旋转,实现供水通道的开闭控制;水泵结构6的出水口通过软管8与水阀机构的开关进水口相连通;调压结构4串接在软管8上,用于对软管8中的水压进行调节控制。利用上层密封圈和下层密封圈实现机身主壳体109上下侧敞口盖合处的密封性;利用喷头锁紧机构与水阀机构分体式组合安装,能够便于后期分拆维护,降低维修成本;在使用过程中,拨动开关5沿圆周滑移实现供水通道的开启和闭合控制,调节方便快捷;喷头直接插装在喷头锁紧机构和水阀机构上,无需手柄壳体的限位固定,具有较好的喷头约束固定性能。

如图2和3所示,在水箱103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底部安装孔,并在底部安装孔处向上延伸设置有中心套管104;中心套管104位于水箱103的中部,且中心套管104的上管口与水箱103的上侧敞口相平齐;在水箱盖101中心处设有顶部安装孔102,且顶部安装孔102与中心套管104的上管口相对接;在机身上盖108的上侧面中心处设有电池安装支座107;电池安装座107嵌于中心套管104中;在水箱103的底部设有热传导柱106和主进水管116;在机身上盖108上设有两个圆形安装孔115;热传导柱106和主进水管116分别贯穿两个圆形安装孔115;在热传导柱106和主进水管116的外壁上均设有安装外螺纹,从而通过两个安装螺母将热传导柱106和主进水管116固定安装在机身上盖108上;热传导柱106的下端伸入机身主壳体109内;在机身底盖112的下侧面上安装有防滑垫114;在机身上盖108的中心处竖向安装有电路安装中管(图中未示出),电池安装座107位于电路安装中管中;电路安装中管插入中心套管104中;在水箱103的外侧面上嵌入安装有用于吸附手柄3的机身磁铁105。利用电路安装中管能够在内部安装显示屏线路板503、控制按键线路板502以及防水透明膜501;采用热传导柱106能够实现水箱103内温度的引导,便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采用防滑垫114能够增强冲牙器机身结构的防滑性能。

如图2和3所示,在电池安装座107上安装有嵌入电路安装中管中的充电电池(图中未示出);在电路安装中管的上管口处安装有按键控制显示电路5,按键控制显示电路5由自下而上依次安装的显示屏线路板503、控制按键线路板502以及防水透明膜501构成;在显示屏线路板503的中心处设有显示屏;在控制按键线路板502的中心处设有显示屏孔,在控制按键线路板502的周边设有控制按键;显示屏嵌于显示屏孔中,防水透明膜501对中心套管104的上管口进行密封;在上层独立防水空腔中安装有控制线路板111;在控制线路板111上安装有控制器、充放电电路以及电机驱动电路;在热传导柱106的下端部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在上层独立防水空腔的内侧板安装充电线圈以及用于吸附充电座2的充电座吸附磁铁;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显示屏、电机驱动电路以及控制按键电连接;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驱动电机旋转;充电电池通过充放电电路分别为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显示屏、电机驱动电路以及控制按键供电,充电线圈通过充放电电路电连接充电电池。利用电池安装座107能够便于安装锂电池;利用防水透明膜501能够在不影响按键的条件下实现电路防水。

如图4、16-24所示,喷头锁紧机构包括喷头限位套管315以及喷头锁紧开关;在喷头限位套管315上设有套管安装侧耳317,并通过螺钉将套管安装侧耳317固定安装在手柄壳体内;喷头限位套管315的上管口与喷头插孔306相对接;在喷头限位套管315的管壁上贯穿设置有喷头卡扣槽口320;喷头锁紧开关包括按压头307、u形卡扣338以及回弹压簧313;在手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开关孔345;u形卡扣338固定设置在按压头307上,按压头307由开关孔345处伸出手柄壳体外;u形卡扣338围绕设置在喷头限位套管315的外围;回弹压簧313弹性支撑在按压头307的内侧面与喷头限位套管315的外壁之间,用于推动u形卡扣338的回转弯折段339由喷头卡扣槽口312处局部嵌入喷头限位套管315内;在按压头307的内侧面设有外侧短柱337;在喷头限位套管315的外壁上设有内侧凸柱319;回弹压簧31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外侧短柱337和内侧凸柱319上。喷头限位套管315和喷头锁紧开关构成简单结构的喷头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喷头的插装固定;利用回弹压簧313能够使得喷头插入时回转弯折段339及时卡扣在喷头外壁的环槽中进行锁紧固定,在按压按压头307后又能使回转弯折段339脱离喷头外壁的环槽,使喷头弹出,回弹压簧313使得被按压的按压头307快速回弹。

如图4、16-24所示,水阀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部件和阀体部件;旋转驱动部件包括连接管308、上套管311、下套管309、喷头密封圈、弹起压簧以及喷头弹块;上套管311和下套管309分别设置在连接管308的上下两端;拨动开关305与上套管311固定安装;喷头限位套管315的下端插装在上套管311中;在喷头限位套管315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上侧限位挡板318;u形卡扣338夹持在上侧限位挡板318与上套管311的上管口边缘之间,利用上侧限位挡板318和上套管311对u形卡扣338进行夹持限位,确保u形卡扣338安装后的稳定性,防止在喷头环槽的推动下出现歪斜;在连接管308的管内中部固定设置有隔挡环;喷头密封圈、喷头弹块以及弹起压簧依次安装在连接管308中,且弹起压簧弹性支撑在隔挡环上,喷头密封圈位于连接管308的上管口处,喷头密封圈既能够实现喷头外壁的密封,又能够实现对喷头弹块的阻挡,防止喷头弹块被弹出,在喷头弹块上设有过水孔;喷头密封圈用于对插入连接管308内的冲牙器喷头进行外壁密封;阀体部件包括旋转联动管324以及开关水阀;旋转联动管324的上端插装固定在下套管309中;旋转联动管324的下端固定在开关水阀中,用于驱动开关水阀内的阀芯转动,实现供水通道的开闭控制。

如图4、16-24所示,开关水阀包括圆筒形壳体329、锁紧盖帽322、动阀片352以及静阀片349;在圆筒形壳体329的上筒口外壁上设有锁紧外螺纹330,在圆筒形壳体329的筒底部连通设置有水阀进水管332,在圆筒形壳体329的外壁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圆筒形壳体329至手柄壳体中的阀体安装侧耳331;锁紧盖帽322螺纹旋合安装在锁紧外螺纹330上,并在锁紧盖帽322的顶部中心设有安装圆孔323;旋转联动管324的下端由安装圆孔323伸入圆筒形壳体329内,并在旋转联动管324的下端外壁上由间隔设置的下端限位凸圈构成的下端口密封槽327;在下端口密封槽327上安装有下端口密封圈,且下端口密封圈与圆筒形壳体329的内壁相紧贴,利用下端口密封圈能够实现旋转联动管324与圆筒形壳体329插接的防水密封性;动阀片352和静阀片349均安装在圆筒形壳体329内;旋转联动管324用于驱动动阀片352相对于静阀片349旋转;水阀进水管332作为水阀机构的开关进水口与软管8相连通。

如图4、16-24所示,在按压头307的内侧面设有外侧短柱337;在喷头限位套管306的外壁上设有内侧凸柱319;回弹压簧31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外侧短柱337和内侧凸柱319上。利用外侧短柱337和内侧凸柱319对回弹压簧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回弹压簧313脱离掉落。在喷头限位套管315的外壁上设有两条平直的条形侧边316;u形卡扣338的两条平行直段与两个条形侧边316相紧贴。利用u形卡扣338的两条平行直段与两个条形侧边316的配合,能够增强u形卡扣338在按压移动过程中的导向性。在上套管311的外圆周壁上围绕设置有半圆弧撑板312;半圆弧撑板312的外侧面贴近在手柄壳体的内壁上;在半圆弧撑板312的中部设有开关插孔;在拨动开关305的内侧设有插装杆314;插装杆314插装在开关插孔中;在手柄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355;半圆弧撑板312夹持在限位槽355的上下侧槽边之间,利用半圆弧撑板312和限位槽355的配合能够确保上套管311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下套管309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安装卡扣孔310;在旋转联动管324的上端设有上端口密封环槽326;在上端口密封环槽326上安装有上端口密封圈;在旋转联动管324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两个三角卡扣块325;旋转联动管324的上端插入下套管309中后,上端口密封圈夹持在下套管309的内壁与旋转联动管324之间,利用上端口密封圈能够实现旋转联动管324与下套管309的对接密封性,两个三角卡扣块325分别嵌入两个安装卡扣孔310中,使用三角卡扣块325与安装卡扣孔310的配合能够使得旋转联动管324与下套管309同步旋转,且能够防止旋转联动管324与下套管309脱离。

如图4、16-24所示,在静阀片349的边缘设有边缘限位块351;在动阀片352的上侧面边缘设有两个驱动凹陷354,在旋转联动管324的下端设有拨动叉头328;在拨动叉头328的两个分叉外侧均设有一个侧边限位凸块336,在圆筒形壳体329的内壁上围绕内壁圆周设有区间限位槽334;旋转联动管324旋转时,侧边限位凸块336在区间限位槽334中滑移,利用侧边限位凸块336与区间限位槽334的配合能够对旋转角度范围进行限制;拨动叉头328的两个分叉端部分别插装两个驱动凹陷354中,并支撑旋转联动管324下端管口与动阀片352上侧面之间形成水流间隙,利用水流间隙的设置能够实现轴向水流,使得水路沿旋转联动管324顺利流动至连接管308中;在圆筒形壳体329的内壁上设有边缘限位凹槽335,静阀片349水平安装在圆筒形壳体329内,边缘限位块351嵌于边缘限位凹槽335内;锁紧盖帽322的顶部对下端限位凸圈进行按压,使得静阀片349的上侧面与动阀片352的下侧面相紧贴;在静阀片349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扇形水孔350;在圆筒形壳体329的筒底部内壁上设有支撑环形凸起321,静阀片349位于支撑环形凸起321的上方,使得扇形水孔350与进水管332的上端出水口333相连通;在动阀片352的圆周边缘上呈中心对称设置有v形缺口353;供水通道开启时,两个v形缺口353分别与两个扇形水孔350相对应,供水通道关闭时,两个v形缺口353分别与两个扇形水孔350相错开。

如图4、16-24所示,手柄壳体由前侧壳体301和后侧壳体302构成;在前侧壳体301的中部外侧面上设有吸附圆盘面303,在前侧壳体301的内侧与吸附圆盘面303对应位置处设有磁铁安装座344;在磁铁安装座344上设有手柄磁铁,手柄3通过手柄磁铁与机身磁铁105相吸附而安装在机身壳体1上;在前侧壳体301的下端部设有底部圆盘340;在底部圆盘340上设有壳体组装孔341、软管安装孔342以及漏水孔343,利用漏水孔343能够在漏水时及时将手柄壳体中的水排出;在后侧壳体302的下端部内侧设有壳体组装座346;在前侧壳体301的组装边缘内侧至少设有一个卡扣折板347,在后侧壳体302的组装边缘内侧设有卡扣弯钩348;前侧壳体301与后侧壳体302组装时,卡扣弯钩348扣于对应位置处的卡扣折板347上,从而实现快速组合安装,壳体组装孔341与壳体组装座346相对,并通过壳体组装螺钉由壳体组装孔341处将底部圆盘340安装在壳体组装座346上。

手柄3在使用时,冲牙器的喷头由喷头插孔306处插入,由喷头密封圈对喷头的外壁进行密封;喷头的下端部弹性按压在喷头弹块上,u形卡扣338的回转弯折段339卡扣在喷头外壁上的环槽中进行限位固定;进水软管由软管穿孔342进入手柄壳体内,软管8对接安装在进水管332上;在进行供水通道的开闭控制时,滑移拨动开关305,利用旋转驱动部件驱动旋转联动管324旋转,从而带动动阀片352相对静阀片349旋转,使得v形缺口353与扇形水孔350相对开启或错开关闭,在开启时,水流依次连通进水软管、进水管332、扇形水孔350、v形缺口353、旋转联动管324以及连接管308后进入喷头喷出,实现水路开启;冲牙器手柄通过磁铁安装座344中安装的磁铁吸附在台式机体的侧面;在更换喷头时,只要按下按压头307,使u形卡扣338的回转弯折段339脱离喷头外壁上的环槽,在弹起压簧的作用下,喷头被弹出实现快速更换。

如图8-15所示,水泵结构6包括第一缸体601、第二缸体602、两个活塞机构、活塞驱动曲轴、出水连接体、出水机构以及进水机构;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并排固定安装,且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的缸口位于同一侧;活塞机构由活塞杆613、轴套614以及活塞头组成;轴套614固定设置在活塞杆613的一端端部上,活塞头铰接安装在活塞杆613的另一端部上;两个活塞机构的活塞头分别安装在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中;两个活塞机构的轴套614安装在活塞驱动曲轴上,用于驱动两个活塞头在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中抽插运动;在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的缸顶部均设有一个条形延长体663;在条形延长体66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和一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并在左右两侧对应的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和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上贯穿设置有进出水孔664;在条形延长体663的内部设有连通进出水孔664至缸体内部的连通水孔;出水连接体安装在出水机构与两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之间,用于连通出水机构与两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并在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与出水连接体之间设有出水单向阀膜;进水机构与两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连通安装,并在进水机构与两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之间设有进水单向阀膜;出水机构包括泵出水管606以及设置在泵出水管606上的两个出水侧套筒607;在两个出水侧套筒607底部均设有与泵出水管606连通的侧边出水孔649;进水机构包括泵进水管604以及设置在泵进水管604上的两个进水侧套筒610;在两个进水侧套筒610底部均设有与泵进水管604连通的侧边进水孔631;出水连接体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连接套筒624;在连接套筒624底部外侧设有对接柱形连接头625;在连接套筒624的底部设有贯穿对接柱形连接头625的对接水孔651;两个出水侧套筒607分别套设在两个根对接柱形连接头625上实现对接;两个连接套筒624套设在两个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上实现对接;两个进水侧套筒610分别套设在两个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上实现对接;泵出水管606作为水泵结构6的出水口与软管8相连通;泵进水管604作为水泵结构6的进水口与主进水管116相对接。利用出水连接体能够在出水侧额外增加一个单向阀膜的单向隔离结构,确保出水侧不会出现水压相互影响。

如图8-15所示,在泵出水管606上还设有溢流柱形连接头618,并在溢流柱形连接头618上设有与泵出水管606相连通的回水孔643;在泵进水管604上还设有回水套筒605,并在回水套筒605的底部设有与泵进水管604相连通的分流水孔629;溢流柱形连接头618插装在回水套筒605中实现对接;在回水套筒605中安装有回水单向阀和阀支撑压簧622;回水单向阀在阀支撑压簧622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堵塞在回水孔643上;在进水管604上连通设置有调压分流管617。利用溢流柱形连接头618、回水套筒605、回水单向阀以及阀支撑压簧622构成独立的溢流回水分流结构,能够在调节水压时不影响出水脉冲的频率,使得调压和调频相互独立。

如图8-15所示,在回水套筒605内围绕分流水孔629间隔分布设置有限位凸块630;阀支撑压簧622设置在各个限位凸块630围绕构成的区域内;回水单向阀由圆锥头部620和导向杆621构成;导向杆621设置在圆锥头部620的锥底面中心处;阀支撑压簧622套设在导向杆621上;回水孔643的孔口处设置为与圆锥头部620相对应的圆锥面。利用圆锥头部620和圆锥面的配合实现密封,当进行调压时,由于出水口处的水压上升,会反向推动圆锥头部620压缩阀支撑压簧622,从而从出水侧向进水侧分流回水,并从分流管617处回水流出,此时电机的工作频率不变,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8-15所示,泵出水管606的一端部密封,另一端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缓冲套筒608,出水缓冲套筒608通过安装端头与软管8相连通;在出水缓冲套筒608的筒口外壁上设有两个出水安装凸块646;在出水安装凸块646上设有用于对接安装的出水口螺纹孔647;泵进水管604的一端部密封,另一端部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管口密封圈的密封限位槽609,泵进水管604通过水管套头与主进水管116相对接;在回水套筒605的筒口外壁上设有两个分流安装凸块616,在分流安装凸块616上设有分流对接安装孔;在溢流柱形连接头618的外侧设有两个安装侧耳644,并在安装侧耳644上设有侧耳安装孔;分流对接螺栓的螺杆端部贯穿分流对接安装孔和侧耳安装孔后安装固定;在条形延长体663的端部设有限位安装孔640;在两个出水侧套筒607的外壁上均设有一个出水侧限位安装侧耳648;在两个进水侧套筒610的外壁上均设有一个进水侧限位安装侧耳634;在两个连接套筒624的外壁上均设有中间限位安装侧耳652;由限位安装螺栓的螺杆端部依次贯穿出水侧限位安装侧耳648、中间限位安装侧耳652、限位安装孔640以及进水侧限位安装侧耳634实现限位固定安装;在两个出水侧套筒607的外壁上共同设置有一个出水侧对拉支座650;在两个连接套筒624的外壁上共同设置有一根对拉支撑管626;在两个进水侧套筒610的外壁上共同设置有一个进水侧对拉支座633;由对拉螺栓的螺杆端部依次穿过出水侧对拉支座650、对拉支撑管626以及进水侧对拉支座633实现对拉固定安装;两根限位安装螺栓和一根对拉螺栓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处。利用三点式螺栓安装能够有效增强对接安装时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确保大水压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能。

如图8-15所示,出水单向阀膜和进水单向阀膜为相同结构的单向阀膜,均由圆形薄膜653以及一体式设置在圆形薄膜653圆周边缘的限位矩形边654构成;在圆形薄膜653上设有c形孔,从而在圆形薄膜653的中部形成用于封闭水孔的圆形挡片655,并在限位矩形边654与圆形挡片655之间形成用于翘起弯折的连接片656;在出水侧套筒607的筒底部、连接套筒624的筒底部以及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的端面上均设有一个与单向阀膜外轮廓形状相适应的阀膜限位槽636;在阀膜限位槽636中设有两个条形支撑凸块637;单向阀膜安装在阀膜限位槽636中,条形支撑凸块637支撑在单向阀膜的内侧面上。利用单向阀膜结构小,便于安装,能够有效控制双泵的整体结构大小;利用条形支撑凸块637能够对单向阀膜进行支撑,使单向阀膜与水流来向的水孔进行隔离,但不影响水孔的出水。

如图8-15所示,在溢流柱形连接头618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回水密封圈槽645,在回水密封圈槽645上安装有回水密封圈;在出水侧柱形连接头627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出水侧密封圈槽,在出水侧密封圈槽上安装有出水侧密封圈;在进水侧柱形连接头665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进水侧密封圈槽,在进水侧密封圈槽上安装有进水侧密封圈;对接柱形连接头625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对接端密封圈槽615,在对接端密封圈槽615上安装有对接端密封圈。利用回水密封圈、出水侧密封圈、进水侧密封圈以及对接端密封圈进行各个对接位置处的密封,有效防止水渗漏。

如图8-15所示,活塞驱动曲轴由驱动齿轮603以及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603两侧的驱动短轴623构成;两根驱动短轴623分别位于驱动齿轮603两侧面的偏心位置处,且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轴心线在驱动齿轮603侧面上的连线经过驱动齿轮603的中心,或者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轴心线相重合;两个轴套614分别套设在两根驱动短轴623上;在驱动齿轮603的中心处设有贯穿两根驱动短轴623以及驱动齿轮3的中心轴孔635;在中心轴孔635中安装有中心转轴639,中心转轴639安装在减速机构7中,驱动齿轮603与减速机构7内的减速齿轮相啮合。利用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设置能够对两个活塞头进行分别驱动,若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轴心线相重合,则为同步曲杆活塞驱动,若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轴心线为圆心对称设置,则为异步曲杆活塞驱动,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安装。

如图8-15所示,在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的左右侧边上均设有侧翼板611;在侧翼板611上设有用于固定在缸体上的加强筋板641;在第一缸体601的侧翼板611上设有并排对接套筒612;在第二缸体602的侧翼板611上设有并排对接柱619;在并排对接柱619上轴向贯穿设置有螺钉贯穿孔642;在并排对接套筒612的底部设有螺钉安装孔;在第二缸体602的条形延长体663上设有上侧支撑安装孔;在上侧支撑安装孔的下方设有支撑管638;在第一缸体601的条形延长体663上设有下侧支撑安装孔632;在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并排固定安装时,并排对接柱619插入对应位置处的并排对接套筒612中,再由并排安装螺钉的端部穿过螺钉贯穿孔642后旋合安装在螺钉安装孔上进行固定,由并排安装螺栓的螺杆端部依次穿过上侧支撑安装孔、支撑管638以及下侧支撑安装孔632进行固定。利用并排对接套筒612和并排对接柱619的配合能够增强第一缸体601和第二缸体602并排安装的稳定性;利用支撑管638能够增强上下两个条形延长体663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8-15所示,活塞头包括圆柱形活塞体657以及活塞密封圈660;活塞密封圈660围绕设置在圆柱形活塞体657的中部;在圆柱形活塞体657的下端设有连杆安装孔661;在连杆安装孔661的孔壁上设有铰接安装孔662;在活塞杆613的端部设有球形头628;球形头628伸入连杆安装孔661中,并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在铰接安装孔662上;;在圆柱形活塞体657的上端面中心处形成防护凸柱659;在圆柱形活塞体657的上端面圆周边缘处设有喇叭形的薄壁锥筒658;薄壁锥筒658的上喇叭口外边缘紧贴缸体的内壁。利用薄壁锥筒658在进行冲程工作时,由于水压的冲击实现筒口微微扩张,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且能够经受较强的水压冲击;利用活塞密封圈660能够实现第二级密封,确保不会出现漏水。

水泵结构6在使用时,利用出水单向阀膜和进水单向阀膜的设置,能够实现双泵工作时的水压互不影响,确保双泵增压时的有效性;利用溢流柱形连接头618、回水套筒605、回水单向阀以及支撑压簧622构成独立的溢流回水分流结构,能够在遇堵或暂停时实现水路回流,不影响水泵电机的正常运行,且具有较大的冲水频率调节范围;利用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和两个活塞机构实现两套独立供水,若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轴心线相重合,则双泵为同步曲杆活塞结构,实现增压效果,由于有单独的调压结构4,因此可以实现更宽的调压范围,调频和调压相对独立调节,因此可以实现多种频率和压力模式的组合输出;若两根驱动短轴623的轴心线在驱动齿轮603侧面上的连线经过驱动齿轮603的中心,则双泵为异步曲杆活塞结构,实现倍频增压效果,频率调节是单泵的两倍,由于有单独的调压结构4,因此又可以实现更宽的调压范围,调频和调压相对独立调节,因此可以实现更多种频率和压力模式的组合输出。

如图5-7所示,调压结构4包括旋钮帽401、调压底座402、调压盖板403、调压转盘436以及调压回流件;在调压底座402的一侧面上设有圆形调压凹槽,在调压底座402的另一侧面设有调压分流进水管408和调压分流出水管406;在圆形调压凹槽的槽底部设有与调压分流进水管408相连通的调压进水孔439以及与调压分流出水管406相连通的调压出水孔438;调压转盘436安装在圆形调压凹槽内,并在调压转盘436与圆形调压凹槽的槽底部相紧贴的内侧面上设有调压水槽;调压水槽使调压进水孔439与调压出水孔438相连通;调压盖板403盖合在圆形调压凹槽上,并在调压盖板403的中心处设有调压轴圆孔419;在调压转盘436的外侧面中心处设有调压转轴421;调压转轴421由调压轴圆孔419伸出调压盖板403外安装在旋钮帽401上;调压回流件包括回流对接套筒409、调压进水管411以及调压出水管410;在调压分流进水管408的端部设有调压水管密封槽414,并在调压水管密封槽414内安装有调压水管密封圈;调压分流进水管408的端部插装在回流对接套筒409中,调压水管密封圈与回流对接套筒409的筒内壁相紧贴;调压进水管411以及调压出水管410安装在回流对接套筒409的外壁上,且均与回流对接套筒409的内部相连通;调压进水管411和调压出水管410按照水流方向串接在软管8上;在水泵结构6的进水口处设有回水分流管617;调压分流出水管406与回水分流管617相连通。旋钮帽401和转轴连接机构位于机身主壳体109的外侧,调压结构4的其余组件安装在下层独立防水空腔中。

如图5-7所示,调压水槽由一段扇形槽口416和一段逐渐收窄且呈圆弧设置的连通水槽417构成;扇形槽口416位于调压转盘436内侧面边缘处,连通水槽417位于调压转盘436内侧面内,扇形槽口416与连通水槽417较宽的一端相连通;调压进水孔439与扇形槽口416相连通,调压出水孔438与连通水槽417相连通。

如图5-7所示,在旋钮帽40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转轴连接机构;转轴连接机构包括中心对接圆柱425以及设置于中心对接圆柱425一端端部且沿径向伸出的分支限位杆434;在中心对接圆柱425的另一端端部上设有限位盲孔;在旋钮帽401的内侧面中心设有圆形限位槽423,在圆形限位槽423的中心处设有中心限位圆柱422;在旋钮帽401的内侧面偏心位置设有定位盲孔424;中心对接圆柱425插装在圆形限位槽423中,中心限位圆柱422插装在限位盲孔中;在分支限位杆434的端部设有插入定位盲孔424中的定位短杆426;在中心对接圆柱425设有分支限位杆434的一端端部中心处设有内六角孔428;在调压转轴421的伸出端部上设有六角端头431;六角端头431插装在内六角孔428中。利用定位盲孔424和定位短杆426的配合,能够对中心对接圆柱425进行限位;利用六角端头431与内六角孔428的配合能够实现旋转动作的传动。

如图5-7所示,在中心对接圆柱425设有分支限位杆434的一端端部上设有三个对接卡爪429;在调压转轴421的伸出端部上设有卡扣凸圈435;三个对接卡爪429卡扣在卡扣凸圈435上,且三个对接卡爪429分别位于同一圆周的三等分点处。利用三个对接卡爪429卡扣在卡扣凸圈435上实现调压转轴421与转轴连接机构的快速对接安装,且可以便于后期拆卸维护。

如图5-7所示,在调压转轴421上设有隔挡凸圈433,且在隔挡凸圈433的内侧环面与调压转盘436的外侧面之间形成转轴密封环槽432;在转轴密封环槽432中安装有转轴密封圈;转轴密封圈与调压轴圆孔419的孔壁相紧贴。利用转轴密封圈能够对调压转轴421与调压轴圆孔419间的缝隙进行旋转密封;该转轴密封圈可以采用现有的油封。

如图5-7所示,在隔挡凸圈433的外侧环面上设有圆弧形的旋转限位槽口437;在调压轴圆孔419的孔壁上设有旋转限位凸块420;旋转限位凸块420位于旋转限位槽口437中,并可沿旋转限位槽口437滑动。利用旋转限位槽口437与旋转限位凸块420的配合能够实现旋转角度的限位,确保水压调节始终处于有效调节区间内。

如图5-7所示,在调压盖板403的内侧面上设有嵌入圆形调压凹槽内的圆环形凸台418;在圆环形凸台418的外环边缘设有边缘密封槽430;在边缘密封槽430内安装有边缘密封圈;边缘密封圈与圆形调压凹槽的槽边相紧贴。利用边缘密封圈能够实现调压盖板403与调压底座402安装处的密封性。在调压底座402上设有三个组装支座405;在调压盖板403的边缘处设有三个组装侧耳404;组装侧耳40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组装支座405上。利用组装支座405和组装侧耳404的配合安装,能够确保调压底座402与调压盖板403之间的安装强度。在调压底座402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安装调压底座402的调压座安装侧板407。便于通过调压座安装侧板407将调压底座402安装在冲牙器的机身内部。在回流对接套筒409的外壁上设有对接固定板412;在调压底座402上设有对接支撑柱413;对接固定板412通过对接固定螺钉安装在对接支撑柱413的端部上。利用对接支撑柱413与对接固定板412固定安装,能够有效增强回流对接套筒409与调压分流进水管408的对接稳定性。

调压结构4在使用时,将调压进水管411通过软管连接至水泵的出水口处;将调压出水管410通过软管连接至手柄的进水口,调压分流出水管406通过软管连接至水泵的进水口;在旋转旋钮帽401时,由调压转轴421带动调压转盘436旋转,使得连通水槽417与调压出水孔438相连通部分的截面积逐渐变化,即分流出水量实现了变化,从而实现调压出水管410处的水压调节,直接利用水的分流来调节水压不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运转工作,确保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创造,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创造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