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电极及与该消融电极配合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657发布日期:2019-04-17 03:1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消融电极及与该消融电极配合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融电极及与该消融电极配合的导管。



背景技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ablation)是将具有消融电极的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至消融电极,消融电极与心腔贴靠处(消融靶点)温度上升,从而导致消融靶点组织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心脏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

消融过程中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需要实时监控消融靶点的温度(消融温度),一般的会在消融电极附件加装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偶电信号极易与消融电极的射频电流相互干扰,影响温度测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准确稳定测定消融温度的消融电极及与之配合的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融电极及与该消融电极配合的导管,其能够准确稳定的测定消融温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融电极,包括主体段、拉线、导线和热电偶,所述主体段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主体段位于所述近端处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互不连通;所述拉线的端部和所述导线的端部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孔内;所述热电偶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热电偶包括测温线和位于所述测温线端部的测温点;所述热电偶和所述第二孔间设置有绝缘体,所述测温线的外壁设置有绝缘层,以将所述热电偶和所述导线绝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的轴线与所述主体段的轴线形成有夹角,且所述夹角在位于所述近端处为锐角;所述第二孔的底部位于所述主体段的中轴处,且靠近所述主体段的远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为8°-20°。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点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段位于其近端处设置有延长段,所述第一孔沿所述延长段的轴向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段的端部设置有凸台段,所述凸台段设置在所述延长段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端;所述凸台段开设有用以穿设所述热电偶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的顶部截面与所述凹槽的截面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体为uv胶,所述绝缘体能够填充在所述热电偶和所述第二孔间。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和所述导线通过焊锡固定于所述第一孔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所述导管通过热熔方式与所述消融电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导线和热电偶分别放置在互不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中,同时利用设置在热电偶外壁上的绝缘层,使得热电偶和导线的射频电流互相绝缘,从而提高了温度测量时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热电偶和第二孔间设置有绝缘体,能够进一步的减小热电偶信号与消融电极的射频电流的干扰,使得温度测量的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2、利用互不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固定导线、拉线和热电偶,以将导线、拉线和热电偶均布的设置在主体段内,使得消融电极能够满足射频放电、控弯和控温等多种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消融电极未进行装配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消融电极未进行装配的右视图;

图3是消融电极的剖视图;

图4是导管和消融电极配合时的剖视图;

图5是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主体段;20、第二孔;21、热电偶;211、测温线;212、测温点;22、绝缘套管;23、绝缘体;30、第一孔;31、导线;32、拉线;33、焊锡;40、凸台段;41、凹槽;50、延长段;60、导管;61、导管远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消融电极的一实施例,包括主体段10、拉线32、导线31和热电偶21,拉线32、导线31和热电偶21均设置在上述主体段10内。主体段10包括近端和远端,近端是指在使用时靠近术者的一端,远端是远离术者的一端。主体段10呈圆柱体设置,且位于其远端处呈圆角设置。

参照图1,主体段10上开设有第一孔30和第二孔20,第一孔30和第二孔20均开设在主体段10的近端处。拉线32的远端和导线31的远端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孔30内,热电偶21固定设置在第二孔20内,位于减少温度测量时热电偶21的电信号与消融电极的射频电流的相互干扰,第一孔30和第二孔20互不连通。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主体段10的端部设置有延长段50,为了便于消融电极的加工,本实施例中延长段50与主体段10一体成型,且延长段50设置成圆柱体,当然,延长段5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体。第一孔30沿延长段50的轴向开设,并延伸至延长段50和主体段10的连接处。第一孔30和第二孔20分别开设在延长段50和主体段10上,从而减小了固定在第一孔30内的导线31与固定在第二孔20内的热电偶21间的干扰,提高了温度测量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参照图1-图3,延长段50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凸台段40,本实施例中凸台段40设置成圆柱体,但不仅限于圆柱体。延长段50的外径小于主体段10的外径,凸台段40的外径大于延长段50的外径,同时凸台段40沿其轴向开设有凹槽41,端部固定在第二孔20内的热电偶21,热电偶21的另一端穿设过凹槽41与其他的设备连接。为了减少热电偶21使用时产生的弯折,第二孔20顶部的截面与凹槽41的截面对应设置。

参照图1,拉线32和导线31固定设置在第一孔30内,热电偶21固定设置在第二孔20内,利用第一孔30和第二孔20将导线31、拉线32和热电偶21均布设置在消融电极的内部,使得其能够满足射频放电、控弯和测温等不同的需求。拉线32和导线31通过锡焊固定在第一孔30内部,利用焊锡33将导线31和拉线32与第一孔30之间的缝隙填满,并溢出凸台段40的端面,从而能够增大导线31和拉线32固定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二孔20从主体段10的端部开设,且第二孔20的轴线相对于主体段10的轴线倾斜设置,即第二孔20的轴线和主体段10的轴线形成有夹角。在位于主体段10近端处,上述夹角为锐角,根据主体段10、延长段50和凸台段40的尺寸合理设计,本实施例中上述夹角为8°-20°。

参照图3,热电偶21包括测温线211和位于测温线211端部的测温点212。根据热电偶21的工作原理: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对应本发明测温线211)两端接合成回路,其中一端作为测温端(对应本发明测温点212),另一端作为参考端(本发明热电偶21会外接设备,从而作为参考端),当两个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21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为了保证热电偶21可靠、稳定地工作,组成热电偶21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两个热电极(对应本发明测温线211)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本实施例的热电偶21制备过程如下:

a)测温线211为外部采购的原料,测温线211为两根导线31,分别为纯铜和铜镍材质,厂家已对其进行表面涂覆绝缘层,使两根导线31相互绝缘;

b)对测温线211一端焊锡33,使其接合形成测温点212,另一端则与设备连接;

c)热电偶21通过凹槽41直至第二孔20的底部。

参照图1和图3,倾斜设置的第二孔20的底部位于主体段10的中轴处,且第二孔20的端部靠近主体段10的远端设置。将第二孔20倾斜开设,以及将第二孔20的底部设置在靠近远端的中心线的位置处,均能够使得放置在第二孔20内部的热电偶21更加靠近消融电极的端部,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参照图3,测温线211的外壁涂覆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使得热电偶21和导线31相互绝缘,减少了热电偶21的电信号与消融电极的射频电流的相互干扰。此外,测温点212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22,绝缘套管22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热电偶21和导线31的绝缘效果,以提高温度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参照图3,热电偶21与第二孔20之间设置有绝缘体23,绝缘体23优选uv胶。绝缘体23能够使得热电偶21和导线31相互绝缘,同时热电偶21通过绝缘体23与凹槽41、延长段50、第二孔20和绝缘套管22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导管,参照3和图4,导管60能够与上述的消融电极配合使用,本实施例中导管远端61通过热熔的处理方式与消融电极连接。导管远端61经过热熔处理后,熔融的导管60包裹住凸台段40和延长段50,能够保护插设在主体段10内部的热电偶21。因为热电偶21在消融电极处极易磨损,因而通过热熔的方式实现导管60和消融电极的连接,能够减少热电偶21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和磨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