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剂型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0535发布日期:2019-06-11 22:0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剂型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和其他组织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伴急性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性结石沉积,病程迁延则表现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尿酸盐沉淀在组织中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多为遗传性,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标志,痛风的主药病理变化是尿酸盐沉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和其他组织中所引起的组织反应。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病变。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分为血气虚劳、瘀血滞留、风湿侵袭、痰湿流注四类。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三期,即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关节炎期、慢性关节炎期。临床表现如下: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血尿酸增高;2、急性关节炎期,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3、慢性关节炎期,主要表现为尿酸盐沉着,发作频繁,受累关节增多,症状不易消失。表现为:关节畸形僵硬、痛风石、肾脏病变、尿路结石、肾功能失常、心血管病变。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尿酸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等。而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中的祛风祛湿、活络止痛药物,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中的祛风祛湿、活络止痛的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当归,三七,葛根,黄芩,羌活,防风,泽泻,茵陈,白术,苦参,知母,地龙。本发明中,各物质的具体作用如下: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茵陈: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地龙:止痉,熄风,通络,平喘。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肝阳头痛,日赤肿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小儿疝疾,肺热喘咳,咽喉红肿,鼻衄,小便不通。通过研究认为:痛风的特点疼痛发作时,来时像风,去时像风。病位在于关节,病性在于“虚、瘀、痰、湿”,根据中医理论“脾主运化”,在于运化不利,久之在于瘀留不去。发明人根据痛风形成机制和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期在于止痛,缓解在于健脾除湿,调节嘌呤代谢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采用本发明中各物质的伍配达到治疗的效果本发明中,当归、三七活血化瘀止痛,葛根舒筋通络止痛,黄芩凉血,以上为主药,羌活、防风、地龙祛风通络,搜风驱邪,加强主药活血止痛作用,泽泻、茵陈、知母、苦参为寒凉泻下药,牵制活血太过,白术健脾祛湿通络,中和活血、寒凉,避免寒热过度,以上各药相互作用,使瘀血得以扩散,关节得以通力。自2015年起,采用本发明的药方对约有5000个常年患痛风的病人进行治疗。病人用药前患病关节皮肤紫暗、疼痛、关节畸形,急性发病后,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时间约1周后,红肿疼痛消失,2周后局部疼痛缓解,3月后感患病关节皮色变红、疼痛减轻、关节畸形稍有好转。本发明能有效治疗慢性关节炎期脾虚痰湿的痛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指标,从而缓解痛风患者的发作频率。进一步,所述组合物包括:当归25-35份,三七15-25份,葛根25-35份,黄芩15-25份,羌活10-20份,防风10-15份,地龙10-20份,泽泻10-14份,茵陈10-20份,苦参8-12份,知母8-12份,白术10-20份。更进一步,所述组合物由当归27-33份、三七17-23份、葛根27-33份、黄芩17-23份、羌活12-18份、防风10-15份、地龙12-18份、泽泻10-14份、茵陈12-18份、苦参8-12份、知母8-12份、白术12-18份组成。优选地,所述当归30份,三七20份,葛根30份,黄芩20份,羌活15份,防风12份,地龙15份,泽泻12份,茵陈15份,苦参10份,知母10份,白术15份。一种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制剂,其剂型为颗粒剂、片剂或丸剂。该剂型优选为水丸。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用药前患病关节皮肤紫暗、疼痛、关节畸形,急性发病后,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时间约1周后红肿疼痛消失,2周后局部疼痛缓解,3月后感患病关节皮色变红、疼痛减轻、关节畸形稍有好转;2、本发明具有活血止痛、梳利关节、改善关节气血瘀滞、减少痛风急发次数的作用,并且消肿止痛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瘀实气滞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当归,三七,葛根,黄芩,羌活,防风,泽泻,茵陈,白术,苦参,知母,地龙。本实施例中具体组成如表1所示。表1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当归3028333525三七2022182515葛根3033273525黄芩2018222515羌活1513172010防风1211131510泽泻1213111410茵陈1517122010白术1512172010苦参10811128知母10119812地龙1518132010按照上述表1中的组成配比制备成水丸即可。采用实例1-3中组成配比制成的水丸对自2015年建院起约有5000个常年患痛风的患者进行治疗,服药分早中晚三次,每次饭后服用,用量10g/次。其中,实例1的患者约3000例,实例2的患者约1000例,实例3的患者约1000例。对上述采用本发明配方治疗的患痛风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平均血尿酸、平均白细胞计数和平均血沉数据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本发明用药前,患病关节皮肤紫暗、疼痛、关节畸形,急性发病后,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服用约1周后红肿疼痛消失,2周后局部疼痛缓解,3月后感患病关节皮色变红、疼痛减轻、关节畸形稍有好转。本实施例中例举了以下几例临床治疗时症状变化的案例,具体如下:卢某,男,43岁,崇州市崇阳街道人,“右踝肿痛3月,加重1天”。查体:右踝关节肿胀明显,肌力增高,皮温高,皮色红,肿胀平及右踝尖,右踝间压痛明显,压之凹陷易起,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右足不能负重,下肢循环正常,其余各关节活动正常。治疗前尿酸550umol/l,白细胞计数11×109/l,血沉32mm/h。经治疗后,1周后,右踝关节肿胀消退,肌张力较前减轻,皮温正常,皮色正常,肿胀消退,右踝间轻压痛,压之无凹陷,右踝关节活动可,跟腱反射正常,双膝关节腱反射正常,右足远端循环可,余同前。2周后右踝间压痛消失,3周后右踝关节皮色正常,压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复查尿酸为420umol/l,白细胞计数9×109/l,血沉15mm/h。柯某男,43岁,崇州市崇阳街道西街人,因“双膝肿痛5+年左踝肿痛9月,右踝肿痛2天”求治,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关节无肿胀,双膝髌上囊未触及波动感,皮温正常,双膝关节皮肤色泽正常,双膝关节腘窝处压痛,双膝关节屈伸范围有所受限,双膝可触及摩擦音,双膝研磨试验(+)、挤压试验(+),抽屉试验(-),双侧浮髌试验(-),双侧股四头肌无萎缩,右踝关节肿胀明显,肌张力增高,皮温高,皮色红,肿胀平及右踝尖,右踝间压痛明显,压之凹陷易起,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右足不能负重,神经系统查体:跟腱反射正常,双膝关节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右足远端循环可,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查体:跟腱反射正常,双膝关节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治疗前尿酸540umol/l,白细胞计数13×109/l,血沉36mm/h.治疗1周后右踝肿痛消失,2周后右踝压痛消失,3周后右踝皮色恢复正常,活动自如,远端循环可,复查尿酸430umol/l,白细胞计数10×109/l,血沉17mm/h。何某,男,64岁,崇州市羊马镇大土村人,因“反复双手、双踝红肿热痛10+年,加重2月”求治,查体:双手、双踝关节无畸形,稍肿胀,双手皮温稍高,皮色紫暗,双踝皮色稍红、皮温稍高,双手第5掌指关节周围、双踝关节压痛明显,活动轻微受限,踝反射正常,肌力正常,余无明显异常。治疗前尿酸560umol/l,白细胞计数12×109/l,血沉33mm/h.治疗1周后双手、双踝红肿消退,2周后红肿消失,压痛减轻,3周后双手、双踝皮肤恢复,肿胀消退,关节活动正常,指端循环可,复查尿酸440umol/l,白细胞计数10×109/l,血沉16mm/h。同时,与现有痛风定片(海外制药)的治疗效果相比,两者都具有用于祛风祛湿、活络止痛的效果,但痛风定片消肿效果尚可、止痛效果欠佳,本发明的制剂则消肿止痛效果极佳,且有活血止痛、梳利关节、改善关节气血瘀滞、减少痛风急发次数等效果。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