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清洗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6594发布日期:2019-04-20 05: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卧床患者清洗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护理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卧床患者清洗用具。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类特殊的患者,他们由于一些原因造成行动受阻,不得不长期卧床(通常称为卧床患者),这类患者将正常人经常需要进行沐浴平常之事,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帮助卧床患者能进行日常护理,只能将正常人需要进行的沐浴,简化为“擦洗”。所谓“擦洗”,就是用湿毛巾反复对患者的身体表面进行抹擦。由于卧床患者身处床中,是不能用水进行冲洗的,只能用湿毛巾来进行抹擦,否则,水将床面搞湿,对患者后来的生活与护理带来各种不便。所以,对卧床患者的身体清洗是非常困难与不便,其清洗效果更是不好评论。人们都知道,沐浴应是将身体浸泡在水中,最起码也应将身体能用水进行冲洗,单单用湿毛巾擦洗是不可能完成的。怎样对卧床患者进行有效的清洗?这是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要对特殊对象——卧床患者进行特殊的处理,就应有特殊而简便的用具来完成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给卧床的患者一个能比较满意的清洗环境,改变只能给卧床患者用湿毛巾进行擦洗的现状。设想,在卧床患者的床上安置一个简易、可收折叠的、能防水的用具,该用具用来给患者进行清洗、护理,清洗所用水可积存在该用具内,也能经过该用具引导至贮水桶之中,不会将床面、地上搞湿、搞脏;该用具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空间,可容纳一定量的水。卧床患者清洗用具平时能方便的收装起来,在用时如同更换床单一样操作,先将箱体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下面,然后用支撑管或充气气囊组装构成支撑架,支撑架支撑起箱体,从而组装成一个能防水渗透的洗浴“池子”,患者置于“池子”中,用来给患者进行全身的清洗与护理;清洗完备后,放掉“池子”内的积水,拆除支撑架,取下箱体,完成卧床患者的清洗、护理工作。

根据设想,卧床患者清洗用具的箱体用防水布等软性材料加工而成,支撑架由支撑管与连接管经过组装而成或利用充气气囊经充气构成。支撑架将防水布加工的箱体支撑起来,形成一个可防水的长方体、无盖子的“箱子”,患者置于其中进行清洗、护理,清洗、护理完备后,有放掉“箱子”内的积水的,取出该用具。

卧床患者清洗用具由防水、软性的箱体与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架二部分组成;箱体由底面、长侧面、横侧面及导水口、引水管构成;支撑架分为框架式与气囊式,框架式由长支撑管、横支撑管、竖支撑管、三角连接管、直角连接管、长管套、横管套、竖管套、加强管套构成;气囊式由长气囊、横气囊、竖气囊、加强气囊及充气软管组成。

箱体构成:在底面的四边分别连接上二个长侧面和二个横侧面;将长侧面与横侧面的高边再两两连接上,形成一个无盖箱体。在底面部的一个角处设一个导水口,在导水口上安装引水管。

框架式支撑架由可穿入支撑管的管套——长管套、横管套、竖管套、加强管套;支撑管——长支撑管、横支撑管、竖支撑管;连接管——三角连接管、直角连接管组成。在长侧面和横侧面四边及长侧面的中间分别连接长管套、横管套、竖管套、加强管套,长管套、横管套、竖套管、加强管套互不相连接,相交汇处存有空隙可放置三角连接管或直角连接管。

充气气囊式由长充气气囊、横充气气囊、竖充气气囊、加强充气气囊及充气软管组成,在长侧面和横侧面四边及长侧面的中间分别连接长充气气囊、横充气气囊、竖充气气囊、加强充气气囊,长充气气囊、横充气气囊、竖充气气囊、加强充气气囊均相互连通,在底面某一充气气囊处连接充气软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框架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充气气囊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支撑管;2、横支撑管;3、三角连接管;4、竖管套;5、长管套;6、底面;7、长侧面;8、横管套;9、导水口;10引水管;11、横侧面;12长支撑管、13、直角连接管;14、加强管套;15、充气软管;16、长充气气囊;17、横充气气囊;18、竖充气气囊;19、加强充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实现放置卧床患者洗理用具如同更换床单一样的方便,卧床患者洗理用具的箱体部分选用比较柔软的,但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同时,卧床患者清洗用具是放置在患者床面上进行清洗的,要防止水渗透到床面上,所以,箱体的材料一定要具有防水渗透功能,故卧床患者清洗用具的箱体选用防水布等材料;底面(6)的长度与宽度一般采用略小于单人床的尺寸,如长度为190~195cm、宽度为80~90cm,能将一般、正常体形的患者放置在其中,并存有一定的空隙,箱体高度不要太高,一般可选为25cm为宜,护理人员能方便的给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水也不会流出到箱体的外部。

卧床患者洗理用具的箱体制作:底面(6)一般选用长度为190~195cm、宽度为80~90cm,长侧面(7)一般选用195~200cm×25~30cm,横侧面(11)一般选用85~95cm×25~30cm(留有加工尺寸)。底面(6)的长的一边连接长侧面(7)、宽的一边连接横侧面(11);长侧面(7)与横侧面(11)的二边(高边)再两两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无箱盖的长方体“箱子”。

对框架式支撑架而言,在“箱子”四周的每条边均连接上可穿插支撑架管的管套——长管套(5)、横管套(8)、竖管套(4)。长管套(5)、横管套(8)、竖管套(4)内分别可穿入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和竖支撑管(1)即可,为加强箱体的强度,在长侧面(7)中间再增设一个加强管套(14),加强管套(14)中穿插竖支撑管(1);长管套(5)、横管套(8)、竖管套(4)两两之间均互不相连接,相交汇处存留有一定间距的空隙可放置三角连接管(3)。三角连接管(3)的三个边分别套进竖支撑管(1)、横支撑管(2)、长支撑管(12),通过三角连接管(3)将竖支撑管(1)、横支撑管(2)、长支撑管(12)三个支撑管连接组装在一起;二根长管套(5)之间存留有一定间距的空隙可放置直角连接管(13),直角连接管(13)的三边分别套进将二个长支撑管(12)、一个竖支撑管(1)。通过直角连接管(13)将二个长支撑管(12)与一个竖支撑管(1)连接组装在一起。

对充气气囊式支撑架而言,在“箱子”四周的每条边设有充气气囊——长充气气囊(16)、横充气气囊(17)、竖充气气囊(18),同样,为加强箱体的强度,在长侧面(7)中间再增设一个加强充气气囊(19)。

底面(6)、长侧面(7)、横侧面(11)的选材尺寸也可选大一些,使长管套(5)、横管套(8)、竖管套(4)与其为同一块材料,进一起加工,并进行一定的剪裁而成。在底面(6)的一个角处设一个导水口(9),并在导水口(9)上安装引水管(10)。引水管(10)与导水口(9)连接处一定要密封,不能让水渗透下来,漏至床面或地上。引水管(10)可分为二部分,前段为直角形(弯头),安装在底面(6)下方、导水口(9)处;引水管(10)的后段为一根常用软管,连接到引水管(10)的前段(弯头)之上,也可取下。箱体内的积水经导水口(9)、引水管(10)引导至贮水桶内,如若要在箱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可采用塞子将导水口(9)封闭,或用其它方法将引水管(10)后段的水管夹闭,不让水流出,箱体具有贮水功能,为增加贮水功能与更换方便,底面(6)与长侧面(7)、横侧面(11)可取不同的材质,底面(6)材质比长侧面(7)、横侧面(11)材质较软,长侧面(7)、横侧面(11)具有一定的强度。

框架式支撑架由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竖支撑管(1)、长管套(5)、横管套(8)、竖管套(4)、加强套管(14)、三角连接管(3)、直角连接管(13)组成。支撑管采用具有一定硬度与强度的中空管。二长支撑管(12)中间用直角连接管(13)连接,连接后直角连接管(13)再连接加强管套(14)中的竖支撑管(1);三角连接管(3)连接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竖支撑管(1).这样利用八根长支撑管(12)、四根横支撑管(2)、六根竖支撑管(1)用八个三角连接管(3)连接、四个直角连接管(13)连接构成。

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和竖支撑管(1)的长度由箱体的尺寸所定;支撑管的直径不需要太粗,也不能太细,1.5cm左右为宜,主要看所选材料的强度。三角连接管(3)是连接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和竖支撑管(1)所用,三角连接管(3)的三个边分别套住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和竖支撑管(1),直角连接管(13)连接二根长支撑管(12)与竖支撑管(1)并将其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三角连接管(3)、直角连接管(13)的长度可选用3~5cm,内径与支撑杆外径相匹配支撑管之间连接,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如螺纹旋转连接。

充气气囊式支撑架由长充气气囊(16)、横充气气囊(17)、竖充气气囊(18)、加强充气气囊(19)及充气软管(15)组成,长充气气囊(16)、横充气气囊(17)、竖充气气囊(18)、加强充气气囊(19)及充气软管(15)相互间连通。就像将在框架式支撑架中的长管套(5)、横管套(8)、竖管套(4)、加强套(14)处改进为长充气气囊(16)、横充气气囊(17)、竖充气气囊(18)、加强充气气囊(19),并将其延长长度,使长充气气囊(16)、横充气气囊(17)、竖充气气囊(18)、加强充气气囊(19)均连通成一起,并在某底面(6)某一气囊处设一个充气软管(15)。充气软管(15)连接充气装置。

支撑架的功能是支撑起箱体,箱体变成为立方体。

安装与使用。

首先,将箱体放到患者的床上患者身下:由于箱体采用的是比较柔软的材料,可如同给患者更换床单一样的操作,将箱体放至患者的身体下方;底面(6)中连接的引水管(10)应注意到,放置在外侧;放平整底面(6),将长侧面(7)、横侧面(11)放在底面(6)之上,完成箱体的放置。

第二步,支撑底面(6):将长支撑管(12)穿插进底面(6)中的长管套(5)内穿过,中间用直角连接管(13)连接起二根长支撑管(12),再将横支撑管(2)穿插进底面(6)中的横管套(8)内穿过,在穿过后用三角连接管(3)连接、固定住长支撑管(12)与横支撑管(2),支撑起底面(6)为长方形。

第三步,支撑架支撑起箱体:将六个竖支撑管(1)分别穿插到四个竖管套(4)与二个加强管套(14)内,在穿过后,通过三角连接管(3)与底面(6)上的长支撑管(12)、横支撑管(2)连接、固定;在竖支撑管(1)的另一端套上三角连接管(3);再分别将长支撑管(12)和横支撑管(2)穿插到长侧面(7)和横侧面(11)中上另一个的长管套(5)和横管套(8)中,长管套(5)和横管套(8)穿出后与三角连接管(3)再进行连接、固定;将二根长支撑管(12)用直角连接管(13)连接起来,在加强管套(14)中穿入竖支撑管(1),竖支撑管(1)与直角连接管(13)连接起来,支撑架组装完成,支撑架支撑起箱体,箱体构成为一个长方体,同时也表示卧床患者清洗装置组装完备。由于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使箱体具有一定的硬度与强度,形成一个实际上长方体的箱子(“浴池”)。

第四步,正确放置引水管(10):取来一个贮水桶,将引水管(10)的下端放入贮水桶之内,如要在箱体内存储一定量的水时,将导水口(9)或引水管(10)进行封闭,防止水流出。

组装完成后就可以给卧床患者进行相应的清洗、护理,(在患者自身情况允许时)可用一定量的水浸泡患者身体,也可以进行适当程度的冲洗,并可以给患者擦抹肥皂或沐浴液等洗理用品进行皮肤处理。使用完备后,放掉箱体内的积水,拆除支撑架,从患者身体下方取出箱体,将箱体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收存以便再用。

充气式的直接安置在患者身下,进行充气后就可,使用比较方便,但需要充气的设备,使用成本比框架式大。

卧床患者清洗装置的容易制作,加工成本低,使用方便,能从根本上,改变卧床患者只能“擦洗”的现状,使卧床患者进行真正的“沐浴”状态,能达到彻底清洗患者身体脏、污垢的目的,其清洗效果可靠、彻底,操作简便,是一种可行、方便、成本低的一类全新的护理方法——患者在床上进行清洗、护理。卧床患者清洗装置不单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使用,也能在家庭中使用,特别是框架式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