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5976发布日期:2019-06-28 23:1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神疾病检测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医学、建筑设计、教育等许多领域。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但在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精神科疾病的检测与治疗、通过大数据系统来收集患者数据及远程医疗方向,都处于起步阶段,缺少专业性的研究,目前精神疾病在检测与治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关键问题:首先传统检测与治疗精神疾病的方式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假设治疗应激后精神障碍,最好可以让患者进入一个实地场地进行监测治疗,但是现实中的场地建设费用较高;其次,检测与治疗方式单一,如果场地建成后,无法根据训练内容的更新对场地进行改变;最后,在实地场地进行检测治疗,检测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的交互,安全问题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包括真实检测系统、vr检测治疗系统和后台服务器系统,所述真实检测系统包括一间封闭房间,所述房间顶部对角位置设置有两个vr定位器,所述vr定位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房间外部的后台服务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真实检测系统还包括vr头盔式眼镜和vr手柄,所述vr头盔式眼镜的信号输入端与后台服务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vr手柄的信号输入端与后台服务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vr检测治疗系统包括设置的模拟场景,vr治疗岛,所述vr治疗岛包括多个检测治疗单元,分别为恐高脱敏室、失眠治疗船、心理沙盘室、心理画室、心理宣泄室、身心放松室、动物脱敏室和个体咨询室;

所述后台服务器系统包括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存储系统和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规范、系统、科学的检测技术与精神疾病治疗相结合,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可检测与治疗精神疾病的虚拟模型,形成检测与治疗方法,使患者在虚拟场景中具有交互设计,检测治疗更有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检测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房间的地面为塑胶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患者在检测治疗过程中滑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vr手柄包括圆盘键和扳机键,所述圆盘键用来完成传输瞬移动作,所述扳机键用来完成虚拟现实检测治疗中的物品选择、物品抓取、物品移动和事件触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患者在虚拟现实中的操作,增进患者的人机交互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真实检测系统还包括心率检测器,所述心率检测器佩戴于心理疾病患者身上,所述心率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后台服务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观测患者在检测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以便医护人员作出相应保护措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真实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系统,所述报警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后台服务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提醒医护人员紧急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规范、系统、科学的检测技术与精神疾病治疗相结合,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可检测与治疗精神疾病的虚拟模型,形成检测与治疗方法,使患者在虚拟场景中具有交互设计,检测治疗更有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检测要求;

2)本发明在精神疾病检测与治疗中应用虚拟现实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病患大数据,完善检测标准,同时应用智能语音技术,实现人机交互;

3)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实现,增大了患者的参与度,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患者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vr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真实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心理沙盘室的vr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中:1、恐高脱敏室;2、瞭望塔;3、失眠治疗船;4、心理沙盘室;5、身心放松室;6、动物脱敏室;7、个体咨询室;8、人工智能咨询师;9、按摩椅;10、沙盘模型;11、模型图片;12、vr治疗岛;13、vr手柄;14、vr头盔式眼镜;15、vr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包括真实检测系统、vr检测治疗系统和后台服务器系统,所述真实检测系统包括一间封闭房间,所述房间的地面为塑胶材质,防止患者在检测治疗过程中滑倒;所述房间顶部对角位置设置有两个vr定位器15,所述vr定位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房间外部的后台服务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vr定位器15用于将参与该项检测治疗的患者的位置信息反馈至后台服务器;所述真实检测系统还包括vr头盔式眼镜14和vr手柄13,所述vr头盔式眼镜14和vr手柄13的信号输入端与后台服务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vr头盔式眼镜14可以显示设定的虚拟场景,患者佩戴后即可看到相应的检测治疗画面;所述vr手柄13包括圆盘键和扳机键,所述圆盘键用来完成传输瞬移动作,所述扳机键用来完成虚拟现实检测治疗中的物品选择、物品抓取、物品移动和事件触发,从而实现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人与物的交互。

所述真实检测系统还包括心率检测器,所述心率检测器佩戴于心理疾病患者身上,所述心率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后台服务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可以将患者在整个检测治疗过程中的实时心率信息反馈给后台服务器,从而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便于随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和改变。

所述vr检测治疗系统包括设置的模拟场景,vr治疗岛12,所述vr治疗岛12包括多个检测治疗单元,分别为恐高脱敏室1、失眠治疗船3、心理沙盘室4、心理画室、心理宣泄室、身心放松室5、动物脱敏室6和个体咨询室7等,通过vr手柄13选择适合的检测治疗单元。

所述后台服务器系统包括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存储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信息收集系统捕获患者在检测治疗过程中的数据;所述信息存储系统将患者的检测治疗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记忆,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动诊断功能。

此外,整个心理检测治疗系统还配备有若干不同精神疾病专业的医师组成的咨询团,根据后台服务器传输的患者检测治疗过程数据,医师们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情况作出专业评定,并分析原因,最终制定相应的后续治疗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恐高脱敏室1设计的虚拟现实场景包括一艘帆船,帆船的桅杆处设置一个可以操作的按钮,按下按钮即可播放设置好的升降动画,患者上升到桅杆上的瞭望塔2处进行远眺来克服恐高心理,并且可以再次操作按钮播放下降动画,回到甲板。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系统脱敏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之间的条件联系,就是采用轻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物的恐惧感。

所述失眠治疗船3设计的虚拟现实场景包括沙滩,沙滩上放置有小船,患者登上小船并用vr手柄13控制小船启动,小船启动后在海里漂流。患者可以观看风景也可以躺下仰望天空,观看时间变化,仰望星空,从而让患者心情放松,缓解压力。此检测治疗单元主要针对失眠患者,模拟海边、星空、流星等舒适环境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所述心理沙盘室4的四周墙壁放置各种模型图片11,通过扣动vr手柄13扳机选择想要的模型图片11,通过患者拾取物体的先后顺序和摆放物体的位置来检测患者的精神状况并收集患者的精神检测数据,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后台医师根据数据作出针对性的诊断治疗。心理沙盘的检测过程数据和检测结果数据均会录入后台服务器并进行记忆,当出现相同的心理沙盘检测数据时,后台服务器将自行进行诊断,而患者的检测治疗数据将会录入到个人档案中,便于后续查找及跟踪分析。心理沙盘虽然像游戏,但是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沙盘治疗软件的效果来源于参加者的自我探索、自我感悟。沙盘治疗赋予了参加者主动参与和主动改变的权力,并使参加者在行动中获得改变和成功的体验,也能让参加过的人从沙盘治疗的经验中获得在现实中重现沙盘成功经历的力量。

所述心理画室设计的虚拟现实场景包括画布,患者使用vr手柄13选择画笔颜色和笔刷,且可以利用vr手柄13在画布上拖拽进行颜色涂抹和其他创作;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心理意象)。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而且在绘画的过程中,患者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为心理意象。这样就为医师提供足够多的真实信息来为患者分析和治疗。

所述心理宣泄室设置为单独的房间,患者可以选择想要宣泄的对象以及想要的攻击方式,宣泄方式包括打地鼠、打俄罗斯套娃等;宣泄室就是一个在合理范围内宣泄情绪的场所,人们可以通过身体强烈运动的方式,将内心情绪情感宣泄出来,达到心理调试的目的,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氛围。

所述身心放松室5以暖色调为主,采用亲近大自然的颜色,并配合舒缓、放松的音乐,墙壁上悬挂一些自然风光图片,并搭配按摩椅9使用。作为心理疏导的放松治疗场所,为患者提供安静环境下的情绪放松和紧张调节。配合音乐,按摩椅9等帮助使患者在轻松的环境下放下紧张压抑的心情,使头脑放松,化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是人完全的放松有助于交流治疗的开展。

所述动物脱敏室6设计的虚拟现实场景为动物乐园,患者进入乐园后,所有动物在乐园内自由活动,但都不具备攻击行为。按照动物的习性给动物活动区域进行分布,患者靠近之后可以与动物有交互行为。系统脱敏疗法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治疗特定恐惧症(sps)的最有效方法;而借助虚拟现实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心理学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的经历(恐惧刺激源),而这在现实世界里则是很难实现。

所述个体咨询室7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vr治疗岛12内设置人工智能咨询师8,在岛内的个体咨询室7中对患者进行辅导,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主要针对患者的身份、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等进行沟通交流,回答患者的疑惑,开导患者心理问题等等。患者可能会触发一些随机的事件,后台的心理医师可以观察患者的下意识反应,并采集心理科疾病的大数据,以便更加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跨过心理防线;当患者出现一些暴躁行为(有自杀倾向)、出现反社会的敏感词语时,心率检测器检测到患者的心率大幅度波动,呼吸频率过快,患者的情绪大波动,心率高于设置在系统外部的报警设置的阈值时,报警设备将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及医师将会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所述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检测治疗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构建虚拟场景

构建虚拟场景包括角色模型设计、场景模型设计和建立虚拟仿真的治疗场地场景;首先以实景为基础,对实景进行三维场景绘图;其次建立场景内的物品物理模型,包括各个检测治疗单元的室内场景、人物模型和天气等;再次,在绘图基础上对三维模型进行处理,以达到高清图像;最后,完成虚拟场景的建立,并在电脑上运行虚拟现实场景,通过佩戴vr头盔式眼镜14和vr手柄13在场景中进行试验操作;

步骤s2:设计检测与治疗内容

采用虚拟现实方式,在虚拟场景中加入检测内容的数据,使虚拟场景中加入操作内容;在进行检测之前医师进行简单询问,根据患者的症状在虚拟场景中选择匹配的检测治疗单元,包括心理沙盘室4、心理画室、心理宣泄室、治疗恐高症的瞭望台、动物脱敏乐园、失眠治疗船3等;

步骤s3:虚拟现实场景操作

患者在虚拟现实检测治疗中,佩戴vr头盔式眼镜14和vr手柄13进入虚拟场景,使用vr手柄13在虚拟场景中选择操作;利用vr定位器15,获取患者位置信息;vr手柄13的圆盘键用来完成传输瞬移动作,扳机键用来完成虚拟现实检测治疗中的物品选择、物品抓取、物品移动和事件触发;患者可能会触发一些随机的事件,心理医师可以观察患者的下意识反应,并采集心理科疾病的大数据,以便更加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来跨过心理防线;

步骤s4: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医师根据反馈回来的患者在不同的检测治疗单元的操作数据信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