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4061发布日期:2019-06-15 00:1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压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造影术是一种辅助检查技术,普遍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病情,控制病情进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心血管造影术是将造影剂由心导管快速注入心腔或血管,使心脏和血管腔在x线照射下显影,通过快速摄片等方法将心脏和血管腔的显影过程拍摄下来,从而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变化,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血管病症方法。心血管造影术一般采用皮下穿刺股动脉来实施,造影结束后,由医生长时间人工压迫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这种方式虽然能达到止血目的,但需要人工按压30分钟以上,劳动强度很大,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费时费力;此外在压迫止血过程中,压迫的压力变化对止血效果有很大影响,人工压迫压力变化大,极易造成止血失败,止血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机架、移动装置、按压板;移动装置设置于机架的内部,按压板设置于移动装置的下部;

机架包括顶板、底板、导柱;底板设置于顶板的下方,底板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导柱;导柱的上端固定于顶板上;

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垫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海绵垫;

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平台、伺服电机、丝杠螺杆;移动平台水平设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顶板的上端中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顶板后与丝杠螺杆相连接;

移动平台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与导柱位置相对应的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导套,导套套置于导柱的外侧将移动平台安装在导柱上,导套能够沿着导柱上下移动,提高移动平台上下移动的平稳性;

移动平台的中部开设有二号通孔,二号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套;按压板设置于固定套的下端且按压板位于移动平台的下方;按压板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按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位于海绵垫的正上方;

丝杠螺杆的下端通过固定套与按压板相连接,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螺杆相匹配的丝杠螺母;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螺杆转动带动移动平台在顶板与海绵垫之间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按压板上抬、下压;

移动平台下表面的左部、右部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输出端与按压板的外端固定相连;

按压板上表面的左部、右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与移动平台固定相连,支撑柱在按压板按压穿刺部位时起到了支撑平衡作用。

支撑柱设置于固定套与气缸之间。

顶板、移动平台上均开设有多个减重孔,用于减轻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重量。

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为:

将穿刺部位放置于海绵垫上,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螺杆转动带动移动平台沿导柱在顶板与海绵垫之间向下移动,带动按压板向下移动直至海绵层按压在穿刺部位上;启动移动平台下表面左部、右部的气缸,左部、右部的气缸的活塞杆输出端向下伸出分别按压按压板的左端、右端,使得按压板的左端、右端向中间移动对穿刺部位进行包裹;

当按压结束后,左部、右部的气缸的活塞杆输出端缩回分别带动按压板的左端、右端向外侧移动解除对穿刺部位的包裹;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螺杆反向转动带动移动平台沿导柱向上移动,带动按压板向上移动离开穿刺部位,心血管造影按压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移动装置提高了按压板按压穿刺部位的稳定性,支撑柱对按压起到了支撑平衡作用,气缸的设置使得按压板能以更大的覆盖面积紧紧包裹患者的穿刺部位,按压面积更大,压力分布更均匀,按压稳定性更好,止血效果更好,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导柱;4、导套;5、移动平台;6、伺服电机;7、丝杠螺杆;8、固定套;9、支撑柱;10、海绵层;11、按压板;12、气缸;13、垫板;14、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包括机架、移动装置、按压板11;移动装置设置于机架的内部,按压板11设置于移动装置的下部;

机架包括顶板1、底板2、导柱3;底板2设置于顶板1的下方,底板2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导柱3;导柱3的上端固定于顶板1上;

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13;垫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海绵垫14;

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平台5、伺服电机6、丝杠螺杆7;移动平台5水平设置于顶板1与底板2之间;伺服电机6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上端中部,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向下穿过顶板1后与丝杠螺杆7相连接;

移动平台5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与导柱3位置相对应的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导套4,导套4套置于导柱3的外侧将移动平台5安装在导柱3上,导套4能够沿着导柱3上下移动,提高移动平台5上下移动的平稳性;

四个导柱3起到了导向作用,移动平台5沿着四个导柱3上下移动更加平稳,进而使得移动平台5带动按压板11下压穿刺部位更加平稳,提高了按压板11按压穿刺部位的稳定性,按压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穿刺部位的止血效果更好。

移动平台5的中部开设有二号通孔,二号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套8;按压板11设置于固定套8的下端且按压板11位于移动平台5的下方;按压板11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按压板11在气缸12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使其左右两端对穿刺部位进行包裹;按压板11呈弯曲状,能够包覆较大的面积,能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较大面积的按压,获得更好的按压效果。

按压板11的下表面设置有海绵层10,海绵层10位于海绵垫14的正上方;海绵层10按压在患者的穿刺部位能够减轻了按压时的不适感,患者的穿刺部位位于海绵垫14上提高了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丝杠螺杆7的下端通过固定套8与按压板11相连接,固定套8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螺杆7相匹配的丝杠螺母;伺服电机6驱动丝杠螺杆7转动带动移动平台5在顶板1与海绵垫14之间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按压板11上抬、下压;

移动平台5下表面的左部、右部对称设置有气缸12,气缸12的活塞杆输出端与按压板11的外端固定相连;

按压板11上表面的左部、右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柱9,支撑柱9设置于固定套8与气缸12之间。支撑柱9的上端与移动平台5固定相连,支撑柱9在按压板11按压穿刺部位时起到了支撑平衡作用,使得按压板11按压穿刺部位的压力更加平衡,压力分布均匀,按压板11的按压稳定性好,按压时的压力变化小,对穿刺部位的止血效果更好。

顶板1、移动平台5上均开设有多个减重孔,用于减轻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重量。伺服电机6、气缸12均与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外部的数控箱相连接。

心血管造影按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为:

将穿刺部位放置于海绵垫14上,启动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驱动丝杠螺杆7转动带动移动平台5沿导柱3在顶板1与海绵垫14之间向下移动,带动按压板11向下移动直至海绵层10按压在穿刺部位上;启动移动平台5下表面左部、右部的气缸12,左部、右部的气缸12的活塞杆输出端向下伸出分别按压按压板11的左端、右端,使得按压板11的左端、右端向中间移动对穿刺部位进行包裹,使得整个按压板11能够以更大的覆盖面积紧紧地包裹患者的穿刺部位,按压面积更大,压力分布更均匀,按压稳定性好,止血效果好。

当按压结束后,左部、右部的气缸12的活塞杆输出端缩回分别带动按压板11的左端、右端向外侧移动解除对穿刺部位的包裹;伺服电机6驱动丝杠螺杆7反向转动带动移动平台5沿导柱3向上移动,带动按压板11向上移动离开穿刺部位,心血管造影按压过程结束。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