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7080发布日期:2019-06-15 00:29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颈动脉斑块多发生于颈总动脉杈(64.9%),其次为颈内动脉入口及起始处(19.9%),大多存在于颈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造成局部的颈动脉发生阻塞,不稳定的斑块,在血流推动作用下,极易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到达脑血管系统或者心脏等重要器官,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相关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进一步发展。吸烟对颈动脉的损害很大,其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的防御系统,包括颈动脉内膜层,会导致内膜层的破损,内膜中层发生炎性反应,导致血流中一些不好的物质沉积在颈动脉内膜中间层,这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年龄、男性、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有报道认为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长期大量饮酒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应进行积极干预。动物实验也证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可以直接激活内皮细胞,增加黏附分子的表达;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是可以保护内皮细胞,防止内皮细胞损伤。ldl胆固醇是各种脂蛋白中引起动脉硬化作用最大的一个因素,因为其颗粒小,极容易进入动脉内膜下的氧化层,ldl被氧化导致泡沫细胞和促使单核细胞释放出炎症介质,这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颈动脉斑块的治疗,较为认可的是使用他汀类降脂药联合阿司匹林来治疗,有报道这种治疗克使斑块稳定、变小、并能有效的调节血脂。如果斑块造成严重狭窄,就要用手术的方法,如斑块剥脱取出术、支架手术、搭桥手术等,能快速取出动脉斑块,疏通血管,解决管狭窄、供血不足等问题。但手术不能解决颈动脉斑块的再生复发问题。

因此,研究新型的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疗颈动脉斑块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用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厚朴、砂仁、炒苍术、郁金、荷叶、茯苓、川芎、五爪龙、金雀根、苏梗、藿梗、泽兰。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厚朴5-25重量份、砂仁5-25重量份、炒苍术10-30重量份、郁金10-30重量份、荷叶5-25重量份、茯苓10-40重量份、川芎5-25重量份、五爪龙10-40重量份、金雀根10-30重量份、苏梗5-25重量份、藿梗5-25重量份、泽兰10-30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厚朴10-20重量份、砂仁10-20重量份、炒苍术15-25重量份、郁金15-25重量份、荷叶10-20重量份、茯苓20-30重量份、川芎10-20重量份、五爪龙20-30重量份、金雀根10-20重量份、苏梗10-20重量份、藿梗10-20重量份、泽兰15-2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具体包括:厚朴10重量份、砂仁10重量份、炒苍术15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荷叶10重量份、茯苓2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五爪龙20重量份、金雀根10重量份、苏梗10重量份、藿梗10重量份、泽兰15重量份;厚朴15重量份、砂仁15重量份、炒苍术2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荷叶15重量份、茯苓30重量份、川芎15重量份、五爪龙30重量份、金雀根15重量份、苏梗15重量份、藿梗15重量份、泽兰20重量份;厚朴20重量份、砂仁20重量份、炒苍术30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荷叶20重量份、茯苓40重量份、川芎20重量份、五爪龙40重量份、金雀根20重量份、苏梗20重量份、藿梗20重量份、泽兰30重量份。

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取选定重量份的厚朴、砂仁、炒苍术、郁金、荷叶、茯苓、川芎、五爪龙、金雀根、苏梗、藿梗、泽兰,加水550-650体积份的水,煎煮20-40min,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水350-450体积份的水,煎煮10-30min,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各药物的用量为:厚朴10重量份、砂仁10重量份、炒苍术15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荷叶10重量份、茯苓2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五爪龙20重量份、金雀根10重量份、苏梗10重量份、藿梗10重量份、泽兰15重量份;厚朴15重量份、砂仁15重量份、炒苍术2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荷叶15重量份、茯苓30重量份、川芎15重量份、五爪龙30重量份、金雀根15重量份、苏梗15重量份、藿梗15重量份、泽兰20重量份;厚朴20重量份、砂仁20重量份、炒苍术30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荷叶20重量份、茯苓40重量份、川芎20重量份、五爪龙40重量份、金雀根20重量份、苏梗20重量份、藿梗20重量份、泽兰30重量份。

再一方面,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颈动脉斑块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包括汤剂、药酒、片剂、胶囊剂、散剂、合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贴膏剂、栓剂、气雾剂、软膏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各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从而作用于病灶,进而发挥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临床实验表明,该中药组合物对于中、重度颈动脉斑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颈动脉斑块的总有效率为86.6%,且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分别取厚朴10g、砂仁10g、炒苍术15g、郁金15g、荷叶12g、茯苓20g、川芎12g、五爪龙20g、金雀根15g、苏梗12g、藿梗12g、泽兰15g,加水600ml,然后煎煮30min,煎至药液剩余200ml左右,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入400ml水,煎煮20min,煎至药液剩余200ml左右,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实施例2

分别取厚朴15、砂仁15、炒苍术20、郁金20、荷叶15、茯苓30、川芎15、五爪龙30、金雀根15、苏梗15、藿梗15、泽兰20,加水550ml,然后煎煮40min,煎至药液剩余150ml左右,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入350ml水,煎煮30min,煎至药液剩余150ml左右,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糖浆剂。

实施例3

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厚朴、砂仁、炒苍术、郁金、荷叶、茯苓、川芎、五爪龙、金雀根、苏梗、藿梗、泽兰,加水650ml,然后煎煮20min,煎至药液剩余250ml左右,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入450ml水,煎煮10min,煎至药液剩余250ml左右,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散剂。

实施例4

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厚朴、砂仁、炒苍术、郁金、荷叶、茯苓、川芎、五爪龙、金雀根、苏梗、藿梗、泽兰,加水580ml,然后煎煮25min,煎至药液剩余180ml左右,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入360ml水,煎煮15min,煎至药液剩余170ml左右,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丸剂。

实施例5

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厚朴、砂仁、炒苍术、郁金、荷叶、茯苓、川芎、五爪龙、金雀根、苏梗、藿梗、泽兰,加水610ml,然后煎煮28min,煎至药液剩余220ml左右,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入370ml水,煎煮23min,煎至药液剩余190ml左右,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实施例6

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厚朴、砂仁、炒苍术、郁金、荷叶、茯苓、川芎、五爪龙、金雀根、苏梗、藿梗、泽兰,加水620ml,然后煎煮35min,煎至药液剩余230ml左右,滤出药液;向药渣中再次加入390ml水,煎煮28min,煎至药液剩余210ml左右,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后即得。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胶囊剂。

得到药液后还可根据不同的制剂需要,向得到的药液中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成药酒、合剂、颗粒剂、贴膏剂、栓剂、气雾剂、软膏剂或注射剂等多种剂型。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颈动脉斑块这一病名,根据其证候将其归属为中医的“眩晕”、“健忘”、“厥证”等范畴。结合其发病部位和症状属“脉痹”范畴。由于其发生在颈部,可以称作“颈部脉痹”。颈部脉痹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具体有如下论点:(1)本虚归属为肝脾肾,其中脾虚是重要的因素;(2)标实为湿浊、痰、瘀血;(3)病势发展,早期脾虚,湿浊内生,影响肝的疏泄,肾的气化,久之痰瘀互结,脉道阻塞,形成颈脉痹。

本发明认为,颈动脉斑块本虚主要在于脾,标实则是湿浊、痰瘀阻于颈部络脉,其治疗上治本应补脾,治标则应祛湿浊活血通络,即可以补脾祛湿浊活血法治疗颈动脉斑块。

厚朴:性味苦、辛、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腹胀,饮食不化,胸脘痞满,呃逆吐泻,腹部隐痛,四肢不温,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炒苍术:辛、苦、温,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辟秽。

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活血止痛,行气开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荷叶:苦辛微涩、性凉,归心、肝、脾经,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便血,产后恶露不净。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晕心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川芎:辛温,归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寒痹筋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

五爪龙:味甘、微苦,性平,祛风除湿,祛瘀消肿。用于风湿痿痹,腰腿痛,水肿,带下,痢疾,跌打损伤。

金雀根:辛、苦、平,归肺、脾经,清肺益脾,活血通脉降低血压。用于头晕,咳嗽,哮喘,湿热瘙痒,跌打损伤,关节风痛。

苏梗:辛温,归肺、脾经,行气和中,理气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藿梗: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祛湿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脘痞呕吐,发热胸闷,腹痛呕吐泄泻。

泽兰:味辛,微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水。用于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痈肿。

本发明在中医祛湿化浊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中药的归经和性味,选用五爪龙祛瘀消肿,泽兰活血利水,川芎祛风湿活血行气开郁,郁金行气活血,全方位化湿祛除湿浊,燥湿利水,降气除腹胀,活血祛瘀消肿块。并选择各中药相互之间的配比,形成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7

病人张某,男,60岁,北京市通州人,主诉间断头晕一年,加重一周,于2017年11月1日入院治疗。

现病史: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有头昏沉,头重如裹,近一周头晕加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行颈部超声提示:颈动脉斑块形成(0.4cm×0.5cm),颈动脉狭窄率≦60,血液生化提示:胆固醇7.62mmol/l,甘油三酯2.63mmmol/l。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动脉硬化性眩晕,经西药治疗,头晕仍未缓解,而入院治疗。

即往史:患高血脂三年,曾服用辛伐他丁,肠溶阿司匹林等药。否认脑梗塞,冠心病及过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t:36.1℃,p:80次/分,r:24次/分,bp:135/80mmhg,病人神志清醒,精神正常,发育正常,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瞳孔正大圆,对光反射敏感,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外鼻正常,通气畅,各鼻室无压痛,口唇紫绀,申舌正中,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呈桶胸,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腹部深压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无红肿,四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后复查头颅ct;头部未见异常所见。血常规:wbc8.9×109/l,s85%、l15%;心电图:大致正常;尿常规:未见异常;血脂化验:tc7.62,tg2.63,空腹血糖6.5mmol/l。

入院诊断:颈动脉斑块形成,动脉硬化性眩晕。

入院后患者症见:头晕,头昏如裹,平时怕冷,腹胀,不敢进食凉食,食后则腹泻,口干,睡眠易醒,醒后难在入睡,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舌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脾虚湿重,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而眩晕。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治疗,口服治疗10天,住院12天。出院时病人眩晕明显减轻,头昏沉也有改善,腹胀大便粘滞等均有好转。出院后一直坚持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治疗,三个月后来院复查,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为0.2cm×0.3cm,头晕未在出现,食欲好转,腹胀等症也好转,大便转为正常。

实施例8

病人王某某,女性,58岁,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人,主因头晕,头昏蒙不清一周,于2016年8月12日入院治疗。

现病史: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昏蒙不清,伴有气短,胸闷,怕冷症状,在当地卫生服务中心以眩晕,给予眩晕停等治疗,未见明显缓解,同时伴有气短,胸闷等不能缓解而来住院治疗;入院给予脑部ct显示:脑部未见梗塞病灶,心电图:窦性心率、st段异常,收入住院治疗。

既往史:血压略有升高,未持续服用降压药。否认外伤史和糖尿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一年余,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育有2子,否认家族遗传史。

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78次/分,呼吸24次/分,bp142/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态清楚,扶入病室,平卧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皮温正常,弹性减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颈活动正常,口唇发绀、伸舌居中、咽略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胸部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度一致,肋间隙无增宽及变窄,叩诊清音,双肺闻及湿罗音和爆裂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音纯,律正,略快,心率78次/分,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应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检查:脑ct未见异常,颈部超声提示:颈动脉斑块形成,约3.2cm×2.1cm,血生化,tc6.21mmol/l,tg2.3mmol/l。心电图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st—t改变。空腹血糖5.4mmol/l;尿常规: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颈动脉斑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高脂血症。

入院后根据患者头晕,头昏蒙不清,胸闷,气短,怕冷,大便稀溏,食欲不振,腰酸,舌苔白腻,脉弦细等症状,辨证为脾虚湿盛,心肾不足。给予敏使朗对症治疗,金匮肾气丸,丹参滴丸口服,同时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治疗,住院一周,患者自觉头晕,头昏蒙不清,胸闷气短已明显好转,于2016年8月19日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治疗3个月,来院复查,颈动脉斑块为1.2cm×0.9cm,血脂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继续服药上药,定期随访复查。

实施例9

为了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对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医院的60例颈动脉斑块的典型病例进行系统临床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记录其病史、病情、年龄及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经临床诊断,治疗组的30例病例和对照组的30例均患有颈动脉斑块,区别在于所处的发病时期不同。

治疗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口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连用12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西药辛乏他丁口服,用量为10mg,每日1次,连用四周;四周后用量改为5mg,每日1次,连用8周,12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的判断,参照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血管外科学》王深明主编2011年版)。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来检查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用以诊断是否有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imt值是应该小于1.0毫米的,如果imt值在1.0到1.2毫米的称为血管内膜增厚,imt值介于1.2毫米到1.4毫米的可以定义为斑块的形成,当imt值大于1.4毫米的情况下,为颈部血管狭窄。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科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等教材制定此次研究的诊断。

主症: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次症: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肢体麻木,头重如裹。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要求:具备主证1项、次证2项或以上者,舌脉基本符合,即可诊断。

疗效评定标准分检查疗效评定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两个方面:

1、实验室检查疗效评定标准:颈动脉彩超疗效判定标准[63](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彩色多普勒诊断学》)。

显效:治疗后imt值较治疗前减少≥20%。

有效:治疗后imt值较治疗前减少20%>imt≥10%。

无效:治疗后imt值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2、中医证候的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均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具体可参照表1症候进行评分。

表1临床症候积分表

基于以上评价标准,采用spss13.0医学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临床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2临床实验结果

由表2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

此外,在上述临床实验中,我们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做了检查并记录,对比未发现异常,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颈动脉斑块形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86.6%,且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