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0885发布日期:2019-06-11 22:1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穴位贴。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为儿科常见病,具有持续性及反复发作性的特点,若失治误治,病程日久,可继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颜面发育及生活、学习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及h1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应用其副作用会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导致多种并发症,且不能从根本上逆转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因儿童不易接受中药的特殊口感及对于针刺的惧怕心理,多数难以坚持治疗。因此,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给药方式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穴位贴,可有效解决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用药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贴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30-40g、生甘遂15-20g、细辛15-20g、延胡索10-15g、干姜10-15g、丁香10-15g、生姜汁70-100g、蜂蜜70-100g,其中,将白芥子、生甘遂、细辛、延胡索、干姜、丁香40-60℃低温干燥后粉碎,过80-100目筛,混合得药粉,备用;在生姜压榨的生姜汁中加入等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备用;将药粉与混合液合并在一起,搅拌均匀,形成药膏,把药膏固定在防过敏胶布上,即得。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经济实惠,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能显著减少本病的复发率,儿童易于接受,未出现毒副作用,是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穴位贴药物上的创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31g、生甘遂19g、细辛16g、延胡索14g、干姜14g、丁香11g、生姜汁72g、蜂蜜72g,其中,将白芥子、生甘遂、细辛、延胡索、干姜、丁香40-60℃低温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得药粉,备用;在生姜压榨的生姜汁中加入等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备用;将药粉与混合液合并在一起,搅拌均匀,形成药膏,取0.5g药膏制成直径为1.5cm的药膏圆饼,把药膏圆饼固定在防过敏胶布上,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35g、生甘遂17g、细辛18g、延胡索12g、干姜12g、丁香13g、生姜汁76g、蜂蜜76g,其中,将白芥子、生甘遂、细辛、延胡索、干姜、丁香40-60℃低温干燥后粉碎,过90目筛,混合得药粉,备用;在生姜压榨的生姜汁中加入等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备用;将药粉与混合液合并在一起,搅拌均匀,形成药膏,取0.5g药膏制成直径为1.5cm的药膏圆饼,把药膏圆饼固定在防过敏胶布上,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39g、生甘遂16g、细辛19g、延胡索11g、干姜10g、丁香14g、生姜汁80g、蜂蜜80g,其中,将白芥子、生甘遂、细辛、延胡索、干姜、丁香40-60℃低温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得药粉,备用;在生姜压榨的生姜汁中加入等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备用;将药粉与混合液合并在一起,搅拌均匀,形成药膏,取0.5g药膏制成直径为1.5cm的药膏圆饼,把药膏圆饼固定在防过敏胶布上,即得。本发明的组方中,主药为白芥子,本药性辛温,辛能入肺,温能发散,可温肺化痰,调理肺气。药理研究表明白芥子遇水后经白芥子酶的作用可以生成挥发性的白芥子油,白芥子挥发油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后,会有温热感,甚至会引起水疱,从而对穴位形成刺激;甘遂性味苦寒,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同样具有很强的皮肤刺激作用,可对穴位形成长久刺激;细辛性辛温,走窜入肺经,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通利鼻窍的作用,既可温肺散寒以治本,又可通利鼻窍而改善症状;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活血化瘀,兼利肺气,且据药理研究表明,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可经皮渗透发挥镇痛作用,从而改善贴敷药物刺激皮肤后产生的刺痛感;干姜性辛热,既可入肺经化上焦之寒饮使肺之阳气得复,又可入脾胃使中焦健运从而避免水湿上犯,壅于鼻窍;丁香性辛温,亦可入肺经,有温中散寒,温肾助阳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丁香挥发油不仅自身可经皮渗透而发挥消炎抗菌的作用,且具有非常强大的促透皮吸收的作用,可帮助其他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以生姜汁和蜂蜜各半调和,生姜汁温肺解表,且可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还可助白芥子生成白芥子油,加强刺激;小儿皮肤娇嫩,蜂蜜既可补中、止痛,又可缓解上述药物的刺激之性,并通过各组分用量的精确配伍,使之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达到有效治疗之目的。为了证明本发明中药贴能够有效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并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进行了相关临床验证实验,具体如下:1、病例临床选取标准:依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发布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完成29例,男15例,女14例;对照组完成28例,男17例,女11例;两组年龄均在6-14岁,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本发明穴位贴伏九贴敷,即农历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及三九天(一九、二九、三九)各贴敷1次,共贴敷6次,每贴含药膏0.5g;对照组采用本发明穴位贴三伏(初伏、中伏、末伏)贴敷,共贴敷3次,每贴含药膏0.5g。3、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4年制定的过敏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1)疗效评定办法: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2)近期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结束后,依照上文公式分别对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分,标准如下:显效:临床体征、症状证候记分减少≥66%;有效:临床体征、症状证候积分减少65%-26%;无效:临床体征、症状证候积分减少≤25%。4、临床疗效统计:表1两组病例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试验组2924(82.76%)5(17.24%)0(0.00%)对照组2811(39.29%)17(60.71%)0(0.00%)注: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297.59±1.962.14±1.19对照组287.29±2.022.96±1.23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优于对照组,p<0.05。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浓度比较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血清ige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血清ig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4两组末次治疗后与第1、2、3次随访时症状总积分比较组别n末次治疗后第1次随访第2次随访第3次随访试验组292.14±1.192.14±1.272.17±1.262.24±1.27对照组282.86±1.353.00±1.493.57±1.574.71±1.51注:试验组第1、2、3次随访与末次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第1次随访与末次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比较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第2、3次随访与末次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稳定,患儿治疗后3个月过敏性鼻炎的总体症状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治疗后第1个月总体症状也无明显改变,但治疗后第2个月、3个月时患儿症状出现反复,远期疗效不及试验组。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贴使用安全,试验中未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红肿、过敏等现象,其防治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的血清ige含量,改善i型变态反应,尤其是伏九贴敷具有疗效好,取穴精,操作简便,作用持久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便于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