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3806发布日期:2019-07-17 05:1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输液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



背景技术:

医疗是指医治和疾病的治疗,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输液器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儿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通常要进行输液,输液治疗通常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幼小的儿科病人容易出现厌烦情绪难以久坐,现有的在儿科病人输液的过程中,都是陪护人员手举输液袋和输液瓶陪着儿科病人边活动边输液,不但导致陪护人员手臂酸痛,加重了陪护人员的负担,而且导致陪护人员手忙脚乱,输液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儿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在儿科病人输液的过程中,都是陪护人员手举输液袋和输液瓶陪着儿科病人边活动边输液,不但导致陪护人员手臂酸痛,加重了陪护人员的负担,而且导致陪护人员手忙脚乱,输液容易出现问题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陪护人员手举输液袋和输液瓶、移动方便的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包括有底座、万向轮、摩擦板、第一大连接杆、第二大连接杆、倒梯形板、大套管、第一大弹簧、第二大弹簧、升降杆、顶杆、双头挂钩、凹形板、压块、大弧形板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销杆、第一弧形板簧、第一楔形卡块、第二弧形板簧、第二楔形卡块和环形板,底座底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大凹槽,底座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万向轮设置在大凹槽的外侧,摩擦板位于大凹槽内,摩擦板与大凹槽滑动配合,底座的右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底座的左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第一大导向孔和第二大导向孔均与大凹槽相连通,摩擦板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连接杆,第一大连接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内,摩擦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大连接杆,第二大连接杆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内,倒梯形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倒梯形板的中部开有大通孔,倒梯形板底部的右端与第一大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倒梯形板底部的左端与第二大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大套管,大套管位于大通孔内,倒梯形板与大套管相接触,大套管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大套管的前侧壁均匀开有若干个销孔,第一大弹簧位于大套管的右侧,第一大弹簧的下端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大弹簧的上端与倒梯形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位于大套管的右侧,第二大弹簧的下端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的上端与倒梯形板的底部相连接,升降杆滑动式位于大套管内,升降杆的下端与底座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有顶杆,顶杆位于大套管的上方,顶杆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顶杆的底部连接有双头挂钩,双头挂钩位于升降杆的前方,顶杆的后端连接有凹形板,凹形板位于升降杆的后方,凹形板的底部开有倒梯形孔,凹形板的顶部开有插槽,插槽位于倒梯形孔的正上方,压块的底部位于插槽内,压块的顶部与大弧形板簧的后下端相连接,大弧形板簧的前下端与顶杆的顶部相连接,升降杆左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滑动式位于大套管左侧的长滑槽内,升降杆右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滑动式位于大套管右侧的长滑槽内,销杆的后端位于销孔内,销杆与大套管相接触,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和第二弧形板簧,第一弧形板簧位于第一大连接杆的右侧,第一弧形板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楔形卡块,第一楔形卡块与第一大连接杆的右侧壁相接触,第一楔形卡块位于倒梯形板的右侧,第一楔形卡块与倒梯形板相接触,第二弧形板簧位于第二大连接杆的左侧,第二弧形板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楔形卡块,第二楔形卡块与第二大连接杆的左侧壁相接触,第二楔形卡块位于倒梯形板的左侧,第二楔形卡块与倒梯形板相接触,环形板套在大套管上,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位于环形板内,第一滑板的左侧壁与环形板相连接,第二滑板的右侧壁与环形板相连接,环形板的前侧开有插孔,插孔位于销孔的前方,插孔与销孔相对应,销杆的前部位于插孔内,销杆与环形板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小套管、第一小导向套、第二小导向套、u形导向杆、第一推拉杆、第一小弹簧、第二推拉杆和第二小弹簧,销杆的前端连接有小套管,环形板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导向套,环形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导向套,u形导向杆的中间位置位于小套管内,u形导向杆套在环形板的前侧,u形导向杆的左后端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导向套内,u形导向杆的左后端连接有第一推拉杆,第一推拉杆位于第一小导向套的后方,第一小弹簧套在u形导向杆的左后端上,第一小弹簧位于第一小导向套与第一推拉杆之间,u形导向杆的右后端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导向套内,u形导向杆的右后端连接有第二推拉杆,第二推拉杆位于第二小导向套的后方,第二小弹簧套在u形导向杆的右后端上,第二小弹簧位于第二小导向套与第二推拉杆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弧形夹板、第一小弧形板簧和第二小弧形板簧,升降杆的前侧壁连接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位于大套管的上方,弧形夹板的左前端连接有两个第一小弧形板簧,弧形夹板的右前端连接有两个第二小弧形板簧,第二小弧形板簧与第一小弧形板簧相对应。

当需要对儿科病人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袋挂在双头挂钩上,还可以将压块和大弧形板簧向上拉开,然后将输液瓶倒插在插槽和倒梯形孔内,并通过凹形板将输液瓶托住,然后将压块压在输液瓶上,即可将输液瓶固定住,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管的上端插入到输液袋和输液瓶内,再用输液管为儿科病人输液,然后再根据儿科病人的高度对升降杆的高度进行调整,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将销杆从插孔和销孔内拔出,然后再对升降杆向上进行滑动,并将升降杆滑动到需要的高度,再将销杆插回到插孔和销孔内,即可将升降杆固定在大套管上,然后陪护人员可以推着本发明跟儿科病人进行活动,避免儿科病人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出现厌烦情绪不肯配合输液,而且无需陪护人员举着输液袋和输液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同时万向轮为本发明的移动提供方便,当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固定时,陪护人员可以对倒梯形板向下进行踩踏,倒梯形板带动第二大连接杆、第一大连接杆和摩擦板向下进行运动,并将摩擦板向下从大凹槽内移出,同时倒梯形板对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向外侧进行推动,并滑过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然后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位于倒梯形板的上方,然后在第一弧形板簧和第二弧形板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将倒梯形板卡住,同时摩擦板与地面接触,万向轮与地面脱离接触,即可对本发明进行固定。

此时在第一小弹簧和第二小弹簧的弹力作用下,u形导向杆能够将小套管和销杆固定住,此时销杆牢牢的固定在插孔和销孔内,从而可以防止本发明在运动的过程中,销杆从销孔和插孔内脱出,更加安全可靠,当需要对升降杆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对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向前方进行推动,即可将销杆从销孔和插孔内移出,即可方便的对升降杆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此时可以将输液管的滴壶放入到弧形夹板内,并通过第一小弧形板簧和第二小弧形板簧将输液管的滴壶的夹住,防止输液管的滴壶乱动乱晃,避免空气通过输液管的滴壶进入到儿科病人体内,有利于保护儿科病人的安全。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不但能够灵活的进行移动,而且能够方便的调整高度,无需陪护人员手举着输液袋和输液瓶,能够避免陪护人员手臂酸痛,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能够避免陪护人员手忙脚乱,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万向轮,3.摩擦板,4.第一大连接杆,5.第二大连接杆,6.倒梯形板,7.大套管,8.第一大弹簧,9.第二大弹簧,10.升降杆,11.顶杆,12.双头挂钩,13.凹形板,14.压块,15.大弧形板簧,16.第一滑板,17.第二滑板,18.销杆,19.第一弧形板簧,20.第一楔形卡块,21.第二弧形板簧,22.第二楔形卡块,23.环形板,31.小套管,32.第一小导向套,33.第二小导向套,34.u形导向杆,35.第一推拉杆,36.第一小弹簧,37.第二推拉杆,38.第二小弹簧,41.弧形夹板,42.第一小弧形板簧,43.第二小弧形板簧,101.大凹槽,102.第一大导向孔,103.第二大导向孔,131.倒梯形孔,132.插槽,231.插孔,601.大通孔,701.长滑槽,702.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万向轮2、摩擦板3、第一大连接杆4、第二大连接杆5、倒梯形板6、大套管7、第一大弹簧8、第二大弹簧9、升降杆10、顶杆11、双头挂钩12、凹形板13、压块14、大弧形板簧15、第一滑板16、第二滑板17、销杆18、第一弧形板簧19、第一楔形卡块20、第二弧形板簧21、第二楔形卡块22和环形板23,底座1底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大凹槽101,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2,万向轮2设置在大凹槽101的外侧,摩擦板3位于大凹槽101内,摩擦板3与大凹槽101滑动配合,底座1的右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102,底座1的左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103,第一大导向孔102和第二大导向孔103均与大凹槽101相连通,摩擦板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连接杆4,第一大连接杆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102内,摩擦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大连接杆5,第二大连接杆5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103内,倒梯形板6位于底座1的上方,倒梯形板6的中部开有大通孔601,倒梯形板6底部的右端与第一大连接杆4的上端相连接,倒梯形板6底部的左端与第二大连接杆5的上端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大套管7,大套管7位于大通孔601内,倒梯形板6与大套管7相接触,大套管7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701,大套管7的前侧壁均匀开有若干个销孔702,第一大弹簧8位于大套管7的右侧,第一大弹簧8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大弹簧8的上端与倒梯形板6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9位于大套管7的右侧,第二大弹簧9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9的上端与倒梯形板6的底部相连接,升降杆10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内,升降杆10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10的上端连接有顶杆11,顶杆11位于大套管7的上方,顶杆11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顶杆11的底部连接有双头挂钩12,双头挂钩12位于升降杆10的前方,顶杆11的后端连接有凹形板13,凹形板13位于升降杆10的后方,凹形板13的底部开有倒梯形孔131,凹形板13的顶部开有插槽132,插槽132位于倒梯形孔131的正上方,压块14的底部位于插槽132内,压块14的顶部与大弧形板簧15的后下端相连接,大弧形板簧15的前下端与顶杆11的顶部相连接,升降杆10左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板16,第一滑板16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左侧的长滑槽701内,升降杆10右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滑板17,第二滑板17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右侧的长滑槽701内,销杆18的后端位于销孔702内,销杆18与大套管7相接触,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19和第二弧形板簧21,第一弧形板簧19位于第一大连接杆4的右侧,第一弧形板簧1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楔形卡块20,第一楔形卡块20与第一大连接杆4的右侧壁相接触,第一楔形卡块20位于倒梯形板6的右侧,第一楔形卡块20与倒梯形板6相接触,第二弧形板簧21位于第二大连接杆5的左侧,第二弧形板簧2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楔形卡块22,第二楔形卡块22与第二大连接杆5的左侧壁相接触,第二楔形卡块22位于倒梯形板6的左侧,第二楔形卡块22与倒梯形板6相接触,环形板23套在大套管7上,第一滑板16和第二滑板17均位于环形板23内,第一滑板16的左侧壁与环形板23相连接,第二滑板17的右侧壁与环形板23相连接,环形板23的前侧开有插孔231,插孔231位于销孔702的前方,插孔231与销孔702相对应,销杆18的前部位于插孔231内,销杆18与环形板23相接触。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万向轮2、摩擦板3、第一大连接杆4、第二大连接杆5、倒梯形板6、大套管7、第一大弹簧8、第二大弹簧9、升降杆10、顶杆11、双头挂钩12、凹形板13、压块14、大弧形板簧15、第一滑板16、第二滑板17、销杆18、第一弧形板簧19、第一楔形卡块20、第二弧形板簧21、第二楔形卡块22和环形板23,底座1底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大凹槽101,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2,万向轮2设置在大凹槽101的外侧,摩擦板3位于大凹槽101内,摩擦板3与大凹槽101滑动配合,底座1的右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102,底座1的左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103,第一大导向孔102和第二大导向孔103均与大凹槽101相连通,摩擦板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连接杆4,第一大连接杆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102内,摩擦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大连接杆5,第二大连接杆5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103内,倒梯形板6位于底座1的上方,倒梯形板6的中部开有大通孔601,倒梯形板6底部的右端与第一大连接杆4的上端相连接,倒梯形板6底部的左端与第二大连接杆5的上端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大套管7,大套管7位于大通孔601内,倒梯形板6与大套管7相接触,大套管7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701,大套管7的前侧壁均匀开有若干个销孔702,第一大弹簧8位于大套管7的右侧,第一大弹簧8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大弹簧8的上端与倒梯形板6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9位于大套管7的右侧,第二大弹簧9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9的上端与倒梯形板6的底部相连接,升降杆10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内,升降杆10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10的上端连接有顶杆11,顶杆11位于大套管7的上方,顶杆11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顶杆11的底部连接有双头挂钩12,双头挂钩12位于升降杆10的前方,顶杆11的后端连接有凹形板13,凹形板13位于升降杆10的后方,凹形板13的底部开有倒梯形孔131,凹形板13的顶部开有插槽132,插槽132位于倒梯形孔131的正上方,压块14的底部位于插槽132内,压块14的顶部与大弧形板簧15的后下端相连接,大弧形板簧15的前下端与顶杆11的顶部相连接,升降杆10左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板16,第一滑板16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左侧的长滑槽701内,升降杆10右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滑板17,第二滑板17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右侧的长滑槽701内,销杆18的后端位于销孔702内,销杆18与大套管7相接触,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19和第二弧形板簧21,第一弧形板簧19位于第一大连接杆4的右侧,第一弧形板簧1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楔形卡块20,第一楔形卡块20与第一大连接杆4的右侧壁相接触,第一楔形卡块20位于倒梯形板6的右侧,第一楔形卡块20与倒梯形板6相接触,第二弧形板簧21位于第二大连接杆5的左侧,第二弧形板簧2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楔形卡块22,第二楔形卡块22与第二大连接杆5的左侧壁相接触,第二楔形卡块22位于倒梯形板6的左侧,第二楔形卡块22与倒梯形板6相接触,环形板23套在大套管7上,第一滑板16和第二滑板17均位于环形板23内,第一滑板16的左侧壁与环形板23相连接,第二滑板17的右侧壁与环形板23相连接,环形板23的前侧开有插孔231,插孔231位于销孔702的前方,插孔231与销孔702相对应,销杆18的前部位于插孔231内,销杆18与环形板23相接触。

还包括有小套管31、第一小导向套32、第二小导向套33、u形导向杆34、第一推拉杆35、第一小弹簧36、第二推拉杆37和第二小弹簧38,销杆18的前端连接有小套管31,环形板23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导向套32,环形板23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导向套33,u形导向杆34的中间位置位于小套管31内,u形导向杆34套在环形板23的前侧,u形导向杆34的左后端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导向套32内,u形导向杆34的左后端连接有第一推拉杆35,第一推拉杆35位于第一小导向套32的后方,第一小弹簧36套在u形导向杆34的左后端上,第一小弹簧36位于第一小导向套32与第一推拉杆35之间,u形导向杆34的右后端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导向套33内,u形导向杆34的右后端连接有第二推拉杆37,第二推拉杆37位于第二小导向套33的后方,第二小弹簧38套在u形导向杆34的右后端上,第二小弹簧38位于第二小导向套33与第二推拉杆37之间。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便于使用型移动输液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万向轮2、摩擦板3、第一大连接杆4、第二大连接杆5、倒梯形板6、大套管7、第一大弹簧8、第二大弹簧9、升降杆10、顶杆11、双头挂钩12、凹形板13、压块14、大弧形板簧15、第一滑板16、第二滑板17、销杆18、第一弧形板簧19、第一楔形卡块20、第二弧形板簧21、第二楔形卡块22和环形板23,底座1底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大凹槽101,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2,万向轮2设置在大凹槽101的外侧,摩擦板3位于大凹槽101内,摩擦板3与大凹槽101滑动配合,底座1的右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102,底座1的左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103,第一大导向孔102和第二大导向孔103均与大凹槽101相连通,摩擦板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连接杆4,第一大连接杆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102内,摩擦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大连接杆5,第二大连接杆5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103内,倒梯形板6位于底座1的上方,倒梯形板6的中部开有大通孔601,倒梯形板6底部的右端与第一大连接杆4的上端相连接,倒梯形板6底部的左端与第二大连接杆5的上端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大套管7,大套管7位于大通孔601内,倒梯形板6与大套管7相接触,大套管7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701,大套管7的前侧壁均匀开有若干个销孔702,第一大弹簧8位于大套管7的右侧,第一大弹簧8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大弹簧8的上端与倒梯形板6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9位于大套管7的右侧,第二大弹簧9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大弹簧9的上端与倒梯形板6的底部相连接,升降杆10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内,升降杆10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10的上端连接有顶杆11,顶杆11位于大套管7的上方,顶杆11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顶杆11的底部连接有双头挂钩12,双头挂钩12位于升降杆10的前方,顶杆11的后端连接有凹形板13,凹形板13位于升降杆10的后方,凹形板13的底部开有倒梯形孔131,凹形板13的顶部开有插槽132,插槽132位于倒梯形孔131的正上方,压块14的底部位于插槽132内,压块14的顶部与大弧形板簧15的后下端相连接,大弧形板簧15的前下端与顶杆11的顶部相连接,升降杆10左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板16,第一滑板16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左侧的长滑槽701内,升降杆10右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滑板17,第二滑板17滑动式位于大套管7右侧的长滑槽701内,销杆18的后端位于销孔702内,销杆18与大套管7相接触,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19和第二弧形板簧21,第一弧形板簧19位于第一大连接杆4的右侧,第一弧形板簧1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楔形卡块20,第一楔形卡块20与第一大连接杆4的右侧壁相接触,第一楔形卡块20位于倒梯形板6的右侧,第一楔形卡块20与倒梯形板6相接触,第二弧形板簧21位于第二大连接杆5的左侧,第二弧形板簧2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楔形卡块22,第二楔形卡块22与第二大连接杆5的左侧壁相接触,第二楔形卡块22位于倒梯形板6的左侧,第二楔形卡块22与倒梯形板6相接触,环形板23套在大套管7上,第一滑板16和第二滑板17均位于环形板23内,第一滑板16的左侧壁与环形板23相连接,第二滑板17的右侧壁与环形板23相连接,环形板23的前侧开有插孔231,插孔231位于销孔702的前方,插孔231与销孔702相对应,销杆18的前部位于插孔231内,销杆18与环形板23相接触。

还包括有小套管31、第一小导向套32、第二小导向套33、u形导向杆34、第一推拉杆35、第一小弹簧36、第二推拉杆37和第二小弹簧38,销杆18的前端连接有小套管31,环形板23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导向套32,环形板23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导向套33,u形导向杆34的中间位置位于小套管31内,u形导向杆34套在环形板23的前侧,u形导向杆34的左后端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导向套32内,u形导向杆34的左后端连接有第一推拉杆35,第一推拉杆35位于第一小导向套32的后方,第一小弹簧36套在u形导向杆34的左后端上,第一小弹簧36位于第一小导向套32与第一推拉杆35之间,u形导向杆34的右后端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导向套33内,u形导向杆34的右后端连接有第二推拉杆37,第二推拉杆37位于第二小导向套33的后方,第二小弹簧38套在u形导向杆34的右后端上,第二小弹簧38位于第二小导向套33与第二推拉杆37之间。

还包括有弧形夹板41、第一小弧形板簧42和第二小弧形板簧43,升降杆10的前侧壁连接有弧形夹板41,弧形夹板41位于大套管7的上方,弧形夹板41的左前端连接有两个第一小弧形板簧42,弧形夹板41的右前端连接有两个第二小弧形板簧43,第二小弧形板簧43与第一小弧形板簧42相对应。

当需要对儿科病人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袋挂在双头挂钩12上,还可以将压块14和大弧形板簧15向上拉开,然后将输液瓶倒插在插槽132和倒梯形孔131内,并通过凹形板13将输液瓶托住,然后将压块14压在输液瓶上,即可将输液瓶固定住,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管的上端插入到输液袋和输液瓶内,再用输液管为儿科病人输液,然后再根据儿科病人的高度对升降杆10的高度进行调整,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将销杆18从插孔231和销孔702内拔出,然后再对升降杆10向上进行滑动,并将升降杆10滑动到需要的高度,再将销杆18插回到插孔231和销孔702内,即可将升降杆10固定在大套管7上,然后陪护人员可以推着本发明跟儿科病人进行活动,避免儿科病人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出现厌烦情绪不肯配合输液,而且无需陪护人员举着输液袋和输液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同时万向轮2为本发明的移动提供方便,当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固定时,陪护人员可以对倒梯形板6向下进行踩踏,倒梯形板6带动第二大连接杆5、第一大连接杆4和摩擦板3向下进行运动,并将摩擦板3向下从大凹槽101内移出,同时倒梯形板6对第一楔形卡块20和第二楔形卡块22向外侧进行推动,并滑过第一楔形卡块20和第二楔形卡块22,然后第一楔形卡块20和第二楔形卡块22位于倒梯形板6的上方,然后在第一弧形板簧19和第二弧形板簧21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楔形卡块20和第二楔形卡块22将倒梯形板6卡住,同时摩擦板3与地面接触,万向轮2与地面脱离接触,即可对本发明进行固定。

此时在第一小弹簧36和第二小弹簧38的弹力作用下,u形导向杆34能够将小套管31和销杆18固定住,此时销杆18牢牢的固定在插孔231和销孔702内,从而可以防止本发明在运动的过程中,销杆18从销孔702和插孔231内脱出,更加安全可靠,当需要对升降杆10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对第一推拉杆35和第二推拉杆37向前方进行推动,即可将销杆18从销孔702和插孔231内移出,即可方便的对升降杆10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此时可以将输液管的滴壶放入到弧形夹板41内,并通过第一小弧形板簧42和第二小弧形板簧43将输液管的滴壶的夹住,防止输液管的滴壶乱动乱晃,避免空气通过输液管的滴壶进入到儿科病人体内,有利于保护儿科病人的安全。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