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1331发布日期:2019-08-20 20:1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轮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辅助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保障和提高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有效增强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的行动能力,不仅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方便,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神状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目前的轮椅只是一种能为老年人或残障人士代步工具,老年人或残障人士在上下床仍旧需要他人的辅助,不能独立完成,现有轮椅上的老年人或残障人士在上下床时,仍旧需要至少两人辅助搬运上床或下床,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辅助轮椅上的老人或残障人士上床或下床的辅助轮椅,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辅助轮椅,包括组合底座、座板组件、靠背组件、腿靠板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座板组件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上,所述靠背组件可前后翻转地安装在所述座板组件的后端,所述腿靠板组件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座板组件的前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座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靠背组件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靠背组件前后翻转,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腿靠板组件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腿靠板组件前后翻转。

优选地,所述座板组件包括第一滑移驱动单元、第一框架和座板,所述第一框架沿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上,所述座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靠背组件包括第二滑移驱动单元、第二框架和靠背,所述第二框架对应长度方向一端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后端,所述靠背位于所述第二框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腿靠板组件包括第三滑移驱动单元、第三框架和腿靠板,所述腿靠板位于所述第三框架上,并通过第三滑移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第二滑移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可分别驱动所述座板、所述靠背和所述腿靠板向右移动至伸出所述组合底座上方的右侧,或向左移动至复位。

优选地,所述靠背包括背板和推板,所述推板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条形板,所述背板的左侧设有与所述推板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推板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其右端与所述背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上安装有推动单元,所述推动单元的驱动端驱动所述推板转动至突出于所述背板的前侧或收纳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推动单元包括第一伸缩件、连接杆和推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右侧,所述推杆的一端可左右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并位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推板的后侧相抵,所述第一伸缩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左侧,且其伸缩端与所述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可伸缩以驱动所述推杆转动,以使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推板转动。

优选地,所述推动单元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滚轮的外周与所述推板的后侧相抵。

优选地,所述辅助轮椅还包括第一翻转组件、支撑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所述座板组件的前端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的上端,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上,并与所述座板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以其前端为轴前后翻转,所述支撑组件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腿靠板组件的前方,所述第二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腿靠板组件。

优选地,所述座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上端,且所述座板组件上设有上下贯穿其的排泄孔。

优选地,所述组合底座包括升降组件和底座,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且其升降端朝上,所述座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所述升降组件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和所述腿靠板组件同步升降。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架、两个剪式臂和两个第二伸缩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两个所述剪式臂分别沿前后方向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之间,且二者沿左右方向并列分布,每个所述剪式臂一侧的上下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下端和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另一侧的上下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下端和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且两者伸缩端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剪式臂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两个所述支脚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均为槽口朝后的u形槽体,且二者的通槽均竖向分布,所述支架两侧槽壁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两侧槽壁的上端。

本发明所述辅助轮椅可辅助护工将老人或残障人士搬运上下床,一人即可实现辅助护工将老人或残障人士搬运上下床,同时减轻了护工的劳动强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辅助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组合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架与所述座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腿靠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7,提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辅助轮椅包括组合底座1、座板组件2、靠背组件3、腿靠板组件4、第一驱动组件5和第二驱动组件6,所述座板组件2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所述靠背组件3可前后翻转地安装在所述座板组件2的后端,所述腿靠板组件4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座板组件2的前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分别安装在所述座板组件2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与所述靠背组件3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靠背组件3前后翻转,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与所述腿靠板组件4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腿靠板组件4前后翻转。

所述座板组件2、靠背组件3和所述腿靠板组件4均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可驱动所述靠背组件3朝后翻转,以使所述靠背组件3与所述座板组件2齐平,或朝前翻转至所述靠背组件3至所述座板组件2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可驱动所述腿靠板组件4朝前翻转至与所述座板组件2齐平,或朝后翻转至所述座板组件2的下方,所述靠背组件3和所述腿靠板组件4均与所述座板组件2齐平时,所述辅助轮椅上的人平躺在所述靠背组件3、所述座板组件2和所述腿靠板组件4上,便于护工将所述辅助轮椅上的人转移到床上,或便于护工将床上的人转移到轮椅上。

本申请所述辅助轮椅可辅助护工将老人或残障人士搬运上下床,一人即可实现辅助护工将老人或残障人士搬运上下床,同时减轻了护工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座板组件2包括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第一框架22和座板23,所述第一框架22沿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所述座板23位于所述第一框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靠背组件3包括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第二框架32和靠背33,所述第二框架32对应长度方向一端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2的后端,所述靠背33位于所述第二框架32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与所述第二框架32滑动连接;所述腿靠板组件4包括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第三框架42和腿靠板43,所述腿靠板43位于所述第三框架42上,并通过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与所述第三框架4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和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可分别驱动所述座板23、所述靠背33和所述腿靠板43向右移动至伸出所述组合底座1上方的右侧,或向左移动至复位。

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和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可分别驱动所述座板23、所述靠背33和所述腿靠板43朝所述座板23的右侧同步移动至床位上方,以缩短护工需要搬运老人或残障人士的距离,从而减轻护工的劳动强度;或朝左移动至远离所述床位,以恢复原位。

所述第一框架22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的框架结构,且其上端敞口,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2内,所述座板23安装在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的驱动端,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框架22的上端的位置。

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包括双轴电机211、两个第一锥齿轮212、两个第二锥齿轮213、两根第一丝杆214和两个第一螺母215,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22内,且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每根所述第一丝杆2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22的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母215分别旋合在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上,所述座板23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螺母215上,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12分别同轴固定安装在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的同一端,所述双轴电机211沿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2上,并位于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13分别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211的两根驱动轴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12啮合,所述双轴电机211可驱动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螺母215沿左右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座板23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还包括两根第一直线导轨216和两个第一直线轴承217,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22内,且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且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22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217分别套设在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上,并可分别沿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左右移动,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217分别与所述座板23的下端面连接固定。

两个所述第一丝杆214和两个所述第一螺母215可使所述座板23平稳的左右移动,避免所述座椅晃动。

所述第一框架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用以保护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的护板。

所述第二框架32呈长方体形的框架结构,且其前侧敞口,所述第二框架32对应长度方向一端固定安装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所述第一框架22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第二框架32和所述靠背33前后翻转,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2内,所述靠背33安装在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的驱动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32前侧。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电机51、蜗轮52和蜗杆53,所述蜗轮52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蜗杆53安装在第一框架22上并与所述蜗轮52啮合,所述第一电机51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2上,并与所述蜗杆53传动连接,第一电机51可驱动所述蜗杆53转动以带动所述蜗轮52和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靠背组件3前后翻转。

所述蜗轮52蜗杆53具有自锁的功能,保证所述靠背组件3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框架3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可前后翻转的扶手,以使老人或残障人士在所述辅助轮椅上坐稳,避免摔下所述轮椅。

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包括第二电机311、两个第三锥齿轮312、第二丝杆313、第二螺母314、两个第二直线导轨315和两个第二直线轴承316,所述第二丝杆313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32内部,且其两端分别所述第二框架32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14旋合在所述第二丝杆313上,一个所述第三锥齿轮312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丝杆313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311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2上,且其驱动端沿所述第二框架32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个所述第三锥齿轮312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311的驱动端上,且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312相互啮合,两根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5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32内,且两根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5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且两根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32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316分别套设在两根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5上,并可分别沿两根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5左右滑动,所述靠背3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螺母314和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316上,所述第二电机311可驱动所述第二丝杆313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螺母314沿所述第二丝杆313左右移动,以带动所述靠背33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丝杆214、第一螺母215、两个第二直线导轨315和两个第二直线轴承316可使所述靠板平稳的左右移动,避免所述靠板晃动。

所述第二框架32四周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外壳,以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和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封闭在所述第二框架32内部,保证所述辅助轮椅的安全性。

所述第三框架42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三框架42对应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2前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气缸61,两个所述伸缩气杆分别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2的左右两侧,二者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框架42的左右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气缸61的伸缩端可同步伸长以驱动所述第三框架42向后翻转,或同步缩短以驱动所述第三框架42向前翻转。

所述第一伸缩气缸61结构简单、轻便,便于安装和维护。

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安装在所述第三框架42上,所述腿靠板43安装在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的驱动端,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42的前侧。

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包括第三电机411、第一直齿轮412和齿条413第三直线导轨414和第三直线轴承415,所述第三直线导轨414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框架42内,其两端与所述第三框架42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所述第三直线轴承415套设在所述第三直线导轨414上,并可沿所述第三直线导轨414左右移动,所述腿靠板43固定在所述第三直线轴承415上,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框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齿条413沿左右方向水平安装在所述腿靠板43的后侧,且所述齿条413的齿部朝向所述腿靠板43的后侧,所述第三电机411安装在所述第三框架42上,且其驱动端沿所述第三框架4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直齿轮412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411的驱动端,并与所述齿条413啮合。

所述第三电机411可驱动所述第一直齿轮412转动,以驱动所述齿条413带动所述腿靠板43左右移动。

所述腿靠板43在所述第一直齿轮412和所述齿条413的驱动下左右移动,传动平稳。

优选地,所述靠背33包括背板331和推板332,所述推板332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条形板,所述背板331的左侧设有与所述推板33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推板332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其右端与所述背板3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框架32上安装有推动单元34,所述推动单元34的驱动端可驱动所述推板332转动至突出于所述背板331的前侧或收纳在所述通孔内。

当人躺在所述座板23、靠板和所述腿靠板43上时,所述推动单元34推动所述推板322转动至突出于所述背板331的前侧,以协助病人翻身,所述推动单元34可以是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2内,其伸缩端与所述推板332后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动单元34包括第一伸缩件341、连接杆342和推杆343,所述连接杆342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2的右侧,所述推杆343的一端可左右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杆342远离所述第二框架32的一端,并位于所述连接杆342靠近所述背板331的一侧,所述推杆343另一端与所述推板332的后侧相抵,所述第一伸缩件341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2左侧,且其伸缩端与所述推杆3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可伸缩以驱动所述推杆343转动,以使所述推杆343推动所述推板332转动。

所述推杆343可以是条形杆,所述推杆34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42远离所述第二框架32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342靠近所述背板331的一侧,所述推杆343另一端与所述推板332的后侧相抵,所述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杆343的中部转动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推杆343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一伸缩件341伸长并驱动所述推杆343向右转动,以使所述滚轮344推动所述推板332向右转动,或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缩短并驱动所述推杆343向左转动,以使所述推板332复位。

所述推杆343还可以是u形杆,所述推杆343具有弧形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42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343的开口朝左,所述推杆343的一端侧壁位于所述连接杆342靠近所述背板331的一侧,另一端侧壁位于所述连接杆342背离所述背板33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342靠近所述背板331的一端侧壁与所述推板332的后侧相抵,所述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杆343远离所述背板331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推杆343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可缩短以驱动所述推杆343向右转动,以使所述推杆343远离所述第二框架32的一端推动所述推板332向右转动,或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伸长并驱动所述推杆343向左转动,以使所述推板332复位。

所述第一滑移驱动单元21、所述第二滑移驱动单元31和所述第三滑移驱动单元41分别驱动所述座板23、靠板和所述腿靠板43向右移动至伸出所述组合底座1上方的右侧,所述第一伸缩件341可以是伸缩气缸,所述推动单元34驱动所述推板332向右转动,人在所述推板332的作用下向右转动,实现平躺在所述轮椅上的人的翻身后移动至病床上,减轻护工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推动单元34还包括滚轮344,所述滚轮344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推杆343远离所述连接杆342的一端,其外周与所述推板332的后侧相抵。

所述滚轮344与所述推板332的后侧滚轮344接触,保证所述推杆343顺畅的推动所述推板332转动。

所述推杆343为u形杆时,所述滚轮344安装在所述连接杆342靠近所述背板331的一端侧壁上,并与所述推板332的后侧相抵;所述连接杆342和所述第一伸缩件341的伸缩端利用杠杆原理推动所述推杆343左右转动,结构简单省力。

优选地,所述辅助轮椅还包括第一翻转组件7、支撑组件8和第二翻转组件9,所述座板组件2的前端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的上端,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并与所述座板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以其前端为轴前后翻转,所述支撑组件8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并位于所述腿靠板组件4的前方,所述第二翻转组件9与所述支撑组件8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支撑组件8转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腿靠板组件4。

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向前翻转,以使所述座板组件2和所述靠背组件3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人处于直立状态,或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朝后翻转至水平时,所述座板组件2的后端放置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所述第二翻转组件9可驱动所述支撑组件8可向后翻转并靠近所述腿靠板组件4,以将人的腿夹紧在所述腿靠板组件4和所述支撑组件8之间,以辅助老人或残障人士站立,从而方便护工脱下老人或残障人士的裤子后辅助病人排泄。

优选地,所述靠背组件3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老人或残障人士的安全带。

在所述辅助轮椅上的老人需要站立时,预先利用所述安全带绑住轮椅上的老人或残障人士,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再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向前翻转,所述安全带避免站立的所述老人或残障人士因站立不稳而摔倒。

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包括两个第二伸缩气缸71,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2分别可前后翻转的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且二者沿左右方向并列分布,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2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22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1的伸缩端伸长以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带动所述靠背33朝前翻转,或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2的伸缩端缩短以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电动所述靠背33朝后翻转。

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1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简单。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8包括支撑板81和两根支撑杆82,两根支撑杆8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组合底座1转动连接,且二者沿左右方向并列分布,所述支撑板8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撑杆82之间,并位于所述腿靠板组件4的前方,所述支撑板8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杆82远离所述组合底座1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翻转组件9与任意一根所述支撑杆82传动连接,并可驱动对应所述支撑杆82带动所述支撑板81前后翻转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腿靠板组件4。

老人或残障人士坐在轮椅上时,所述第二翻转组件9驱动任意一根所述支撑杆82转动并靠近所述腿靠板43以将老人或残障人士的腿夹持在所述支撑杆82和所述腿靠板43之间,同时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向前翻转至竖直状态,以使老人或残障人士站立,便于护工脱下老人或残障人士的裤子后辅助病人排泄。

所述第二翻转组件9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且其驱动端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第四电机的驱动端与任意一根所述支撑杆82连接固定,所述第四电机的驱动端可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杆82和所述支撑板81转动靠近或远离所述腿靠板43。

优选地,所述座板组件2安装在所述组合底座1上端,且所述座板组件2上设有上下贯穿其的排泄孔24。

护工脱下老人或残障人士的裤子后,所述座板组件2处于水平状态,将便盆放置所述组合底座1上,老人或残障人士可直接在所述轮椅上通过所述排泄孔24完成如厕,无需额外将老人或残障人士搬运至厕所,减轻护工的劳动负担。

所述座板23上设有上下贯穿其的排泄孔24,且所述座板23上在所述第一排泄孔24处设有与其配合的盖板,所述盖板可放置在所述座板23上以关闭所述排泄孔24,或取下所述盖板以开启所述排泄孔24。

其中,两根所述第一丝杆214分别分布在所述排泄孔24的前方和后方,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分别分布在两个所述第一丝杠相互远离的一侧,从而避免排泄物沾到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6和两根所述第一丝杠上。

优选地,所述组合底座1包括升降组件11和底座12,所述升降组件11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端,且其升降端朝上,所述座板组件2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11的驱动端,所述升降组件11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所述靠背组件3和所述腿靠板组件4同步升降。

所述升降组件11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所述靠背组件3和所述腿靠板组件4同步升降以适应不同床位高度或便器的高度,提高所述辅助轮椅的适用范围。

所述底座12下端设有四个轮子,四个轮子围合形成矩形,位于前方的两个所述轮子为万向轮,便于所述辅助轮椅的行走。

所述辅助轮椅还包括两个第五电机,两个所述第五电机分别与位于所述底座12后侧的两个所述轮子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五电机可驱动位于后侧的两个所述轮子转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11包括支架111、两个剪式臂112和两个第二伸缩件113,所述支架111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上方,两个所述剪式臂112分别沿前后方向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12和所述支架111之间,且二者沿左右方向并列分布,每个所述剪式臂112一侧的上下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支架111的下端和所述底座12的上端转动连接,另一侧的上下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支架111的下端和所述底座12的上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件113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2的左右两侧,且两者伸缩端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伸缩件113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剪式臂112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2的两个所述支脚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剪式臂112后侧的上下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支架111的下端和所述底座12的上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剪式臂112前侧的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与所述支架111的下端和所述底座12的上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件113的伸缩端水平朝前,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剪式臂112前侧的两个所述支脚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件113的伸缩端可伸长以驱动两个所述剪式臂112前侧的两个所述支脚向前移动,以使所述支架111下降,或缩短以驱动两个所述剪式臂112前侧的两个所述支脚向后移动,以使所述支架111上升。

所述底座12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滑道,两个所述剪式臂112前侧的下端的两个所述支脚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滑道内,并可分别沿所述第一滑道前后滑动;两个所述剪式臂112设置在所述支架111内部,所述支架111左右两侧相互靠近的一侧前部设有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二滑道,两个所述剪式臂112前侧上端的两个所述支架111分别安装两个所述第二滑道上,并可分别沿所述第二滑道前后滑动。

所述升降组件11还包括两个装饰盒,两个所述装饰盒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装饰盒的前侧、上端和下端敞口,两个所述装饰盒分别罩设在所述支架11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支架111左右两侧连接固定,以封闭所述支架111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

优选地,所所述底座12为槽口朝后的u形槽体,且其通槽竖向分布,所述支架111包括开口朝后的u形杆,且其通槽竖向分布,所述u形杆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向上延伸设有两根立柱,所述座板组件2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位于前端的两根所述立柱上端,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气缸71分别安装在所述u形杆的两侧,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可驱动所述座板组件2翻转至其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在位于后端的两根所述立柱上端。

护工可将所述辅助轮椅推动至厕所的便器位于所述底座12下端,且所述排泄孔24对准所述便器,便于清理,减少护工的劳动;轮椅上的老人或残障人士也可自主移动所述辅助轮椅,以使所述排泄孔24对准便器,提高轮椅上的老人或残障人士的自主性,方便老人或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

所述便器可以是马桶、蹲便器或便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