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46078发布日期:2019-08-27 21:4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管梗塞,血管梗塞是指由于年龄、饮食因素,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在正常人的血液中,红血球处于不断运动中,它们在体内流动的速度非常快,表现为血液循环顺畅,这个时候身体是非常健康的,当这些红细胞堆积在一起,就会造成血管堵塞,产生瘀血,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

综上,传统方案中,治疗心血管梗塞等疾病,通长采用药物、支架、搭桥等方法,该些治疗方法价格相对昂贵,治疗时间长,治疗不彻底。而脑血管梗塞重在预防,其治疗方面,脑血管梗死形成的单瘫、偏瘫、失语等诸多后遗症,无有效药物治疗,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效果差,治疗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西洋参1200-1800份、丹参1200-1800份、三七600-1200份、藏红花60-120份、黄连200-500份、黄芩200-500份、川芎300-500份、白芷200-500份、白芍200-500份、五味子180-500份、厚朴200-500份、决明子200-500份、淮山药200-500份、茯苓200-500份、党参200-500份、野生土蜂蜜1000-200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西洋参1400-1600份、丹参1400-1600份、三七800-1000份、藏红花80-100份、黄连250-450份、黄芩250-450份、川芎350-450份、白芷250-450份、白芍250-450份、五味子200-400份、厚朴250-450份、决明子250-450份、淮山药250-450份、茯苓250-450份、党参250-450份、野生土蜂蜜1200-180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西洋参1500份、丹参1500份、三七1000份、藏红花100份、黄连350份、黄芩350份、川芎400份、白芷300份、白芍300份、五味子250份、厚朴300份、决明子350份、淮山药300份、茯苓300份、党参300份、野生土蜂蜜1500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比例取以下中药原料:西洋参、丹参、三七、藏红花、黄连、黄芩、川芎、白芷、白芍、五味子、厚朴、决明子、淮山药、茯苓、党参,晒干,并将所述中药原料用石磨磨成中药细粉;

煮制野生土蜂蜜,并将所述煮制野生土蜂蜜与所述中药细粉搅拌融合,制成中药药丸。

优选的,所述野生土蜂蜜需要作如下处理:

将所述野生土蜂蜜倒入砂锅内,先用武火将野生土蜂蜜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煮,待到野生土蜂蜜泛黄时,取一滴所述野生土蜂蜜加入凉水中,若野生土蜂蜜不分散,则停止煮制。

优选的,所述中药药丸的质量为5-15g。

优选的,所述中药细粉和所述野生土蜂蜜放入石臼里至少捶打100下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西洋参:性味,性凉,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适用于气阴两虚、虚热内扰的患者,西洋参属于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即可入药也可泡茶饮用。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主要功效: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2、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疗效显著。西洋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3、提高免疫力: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4、促进血液活力: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增加血色素;5、治疗糖尿病: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6、补肺降火、养胃生津: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流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能保护红细胞膜。能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能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能促进骨折和皮肤切口的愈合。能保护胃黏膜、抗胃溃疡。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具有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的作用。

三七:气味,甘、微苦,温,无毒。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山漆、金不换。据《本草纲目》记载:“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曝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芨;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或云:试法,以末糁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乃真。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浓,有歧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爱,而气不香。花干则吐絮如苦絮。根叶味甘。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甚效。云是三七,而根大如牛蒡根,与南中来者不类,恐是刘寄奴之属,甚易繁衍。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藏红花: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番红花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番红花为著名的珍贵中药材,主要药用部分为小小的柱头,因此显得十分珍贵。花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番红花甙、番红花酸二甲酯,番红花苦甙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番红花醛等。主要作用有:药用,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国外用作镇静、驱风剂。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柱头用于肝病,血病,培元健身;柱头清肝热,培元滋身;治一切肝病;花柱头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血滞经闭,肝郁气闷,胸胁刺痛,产后腹痛,神志不安,视物昏花,健忘;柱头(番红花):甘,平。活血,祛瘀,止痛。用于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跌打损伤,忧郁痞闷,胸胁胀闷。

炒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炒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肺热咳嗽炒黄芩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的人,常与黄连、等搭配,专治热病高热的症状。

川芎:性味、辛,温。归经、入肝、胆经、脾、三焦三经;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淮山药:味甘,性;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清热解毒。具有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山药是山中之药、食中之药。《本草纲目》指出: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止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润毛皮,生捣贴肿、硬毒能治;可补肾强身,增强抵抗力,可以起到较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无毒。气温,味苦、大辛。气味俱轻,阳也。手阳明引经本药,同升麻则通行手、足阳明经,亦入手太阴经。白(音止,又昌海切)、(许骄切)、莞(音官),叶名麻(音力)、药。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香可以养鼻,又可养体,故字从臣。臣音怡,养也;晋谓之,齐谓之,楚谓之蓠,又谓之药。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之才曰∶当归为之使,恶旋复花,制雄黄、硫黄。白芷根呈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功效: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白芷还有美容功效,挑选大而色纯白无霉迹的白芷,取其根部,碾为极细末,掺入到一小瓶普通护肤品中,充分搅拌和匀,坚持使用,有一定的增白效果。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治目赤弩肉,去面疵瘢,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肠风痔,疮痍疥癣,止痛排脓;能蚀脓,止心腹血刺痛,女人沥血腰痛,血崩;解利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及肺经风热,头面皮肤风痹燥痒;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去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白芍:归经,肝、脾、肺三经;功能:补血敛阴,平肝止痛;主治:头晕,胸胁疼痛、泻痢、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厚朴,植物学范围内别名紫朴、紫油朴、温朴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中药材中专指该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皮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切丝,姜制用。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还能加入癌症药物中。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为著名中药,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芽作妇科药用。

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决明子是“决明”的种子,为常用中药,种子入药,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症。用其叶泡茶,中老年人长期饮用,可使血压正常,大便通畅。决明子又称“还瞳子”,决明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决明子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常饮决明子茶,可使血压正常,大便通畅,老眼不花。喝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防止视力模糊、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胆固醇等,对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都有不错的疗效;而且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防治夜盲症以及避免小儿缺锌。此外,决明子茶润肠通便的功能也能解决现代人肠胃及便秘的问题,可以治疗大便燥结,帮助顺利排便。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茯苓主治:1、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2、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3、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4、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5、抗癌和抑制中肿瘤和抗癌。

党参:党参:性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的功效。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1、增强抵抗力: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2、降血压: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又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3、补中益气:党参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也宜使用党参;4、养血:党参补气兼能养血,气血两虚、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也宜服用党参;5、防治胃溃疡: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黄连:黄连性寒味苦,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少阴经;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去中焦湿热;二、诸疮必用;三、去风湿;四、赤眼暴发;五、止中部见血;六、张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苦入心,寒胜热,黄连之苦寒,以导心下之虚热。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之苦,以安蛔也;

五味子:性味温、酸、甘;归肺、心、肾经;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本草纲目》: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其主咳逆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石磨炮制工艺中,石磨磨细粉与机械磨细粉区别在于,石磨是利用石磨自身重量把药材不断通过人力或其它动力来回多次研磨成中药细粉的,在石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石磨产生热量破坏中药物的细胞中的活性成分,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有助于疾病恢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现代工艺中,机械磨粉的通过机械部件之间的高速摩擦,将药物不断抛起打碎成细粉,在粉碎的过程中,机械部件之间不断地高速运转与摩擦产生的极高的摩擦温度而容易破坏中药药物的活性成分,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使药物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影响人体恢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药材用石磨磨粉的效果高于机械磨粉的中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石磨墨粉既保持了传统药物的炮制工艺,保持药物的活性成分不被其他技术和外力破坏,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加速自身免疫系统的回复吞噬变异细胞,促进身体康复。

本发明实施例中,野生土蜂蜜的炮制的目标是去除野生土蜂蜜中杂质,粉碎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保证活性成分、加强粘性,保证口感和疗效。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砂锅炼制,砂锅是泥沙制成的,其吸热慢散热也慢,与蜂蜜的熔点和活性成分耐热度基本一致,在加热炮制过程中,又能保证蜂蜜的有效活性成分不被破坏,经过自然降温后,不存在残余火毒,更便于各种体质的患者服用;在机械加热炮制过程中,受热介质都是金属,吸热快而散热也快,温度过度高于蜂蜜的熔点和蜂蜜有效成分的耐热度,在加热过程中蜂蜜会出现老化、残余大量火毒而导致患者服用时会出现咽干口苦、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舒筋活血,祛风利湿,补中益气,利水消肿、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增强造血和健脾益肺之功效与作用。主治:气血两虚、气短心悸、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惊悸、口干作渴,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胸胁刺痛,脑中风及后遗症,头痛,心绞痛、冠心病、风湿痹痛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西洋参1500克、丹参1500克、三七1000克、藏红花100克、黄连350克、黄芩350克、川芎400克、白芷300克、白芍300克、五味子250克、厚朴300克、决明子350克、淮山药300克、茯苓300克、党参300克、野生土蜂蜜1500克。

本发明实施例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准备中药材的加工工具,石磨、竹簸箕、竹勺、竹铲、陶瓷盆、陶瓷锅或砂锅;

步骤b:按照上述质量比例取西洋参、丹参、三七、藏红花、黄连、黄芩、川芎、白芷、白芍、五味子、厚朴、决明子、淮山药、茯苓、党参并将其放于竹簸箕中,于太阳下晒干透;

步骤c:将以上晒干的药物分别用石磨磨成中药细粉,将该些中药细粉倒在反复搅拌均匀使它们充分融合为一体,形成混合均匀的中药细粉混合物,通过中药细粉混合物制备得到的中药药丸既美观又有口感,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增强治疗效果;

步骤d:将野生土蜂蜜倒入砂锅内,先用武火将野生土蜂蜜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煮,待到野生土蜂蜜泛黄时,取一滴所述野生土蜂蜜加入凉水中,若野生土蜂蜜不分散,则停止煮制。本步骤炼蜜的目标是撤除杂质,粉碎酵素,杀去微生物,蒸发水分,保证活性成分、加强粘性,包证口感和疗效。

步骤e:将煮制好的野生土蜂蜜加入到所述中药细粉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制成药丸。每粒子药丸的质量为10g。其中,在中药细粉与野生土蜂蜜置于陶瓷盆中搅拌均匀融合为一体后,然后将混合一体的中药混合物放到石臼里不停捶打,最少捶打100下以上,让这些药粉和蜂蜜充分融合为一体,然后称重,制成中药丸,每个中药丸子重10克,用蜡纸包裹,形成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西洋参1200克、丹参1200克、三七600克、藏红花60克、黄连200克、黄芩200克、川芎300克、白芷200克、白芍200克、五味子180克、厚朴200克、决明子200克、淮山药200克、茯苓200克、党参200克、野生土蜂蜜1000克。

本发明实施例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准备中药材的加工工具,石磨、竹簸箕、竹勺、竹铲、陶瓷盆、陶瓷锅或砂锅;

步骤b:按照上述质量比例取西洋参、丹参、三七、藏红花、黄连、黄芩、川芎、白芷、白芍、五味子、厚朴、决明子、淮山药、茯苓、党参并将其放于竹簸箕中,于太阳下晒干透;

步骤c:将以上晒干的药物分别用石磨磨成中药细粉,将该些中药细粉倒在反复搅拌均匀使它们充分融合为一体,形成混合均匀的中药细粉混合物,通过中药细粉混合物制备得到的中药药丸既美观又有口感,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增强治疗效果;

步骤d:将野生土蜂蜜倒入砂锅内,先用武火将野生土蜂蜜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煮,待到野生土蜂蜜泛黄时,取一滴所述野生土蜂蜜加入凉水中,若野生土蜂蜜不分散,则停止煮制。本步骤炼蜜的目标是撤除杂质,粉碎酵素,杀去微生物,蒸发水分,保证活性成分、加强粘性,包证口感和疗效。

步骤e:将煮制好的野生土蜂蜜加入到所述中药细粉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制成药丸。每粒子药丸的质量为10g。其中,在中药细粉与野生土蜂蜜置于陶瓷盆中搅拌均匀融合为一体后,然后将混合一体的中药混合物放到石臼里不停捶打,最少捶打100下以上,让这些药粉和蜂蜜充分融合为一体,然后称重,制成中药丸,每个中药丸子重10克,用蜡纸包裹,形成成品。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西洋参1800克、丹参1800克、三七1200克、藏红花120克、黄连500克、黄芩500克、川芎500克、白芷500克、白芍500克、五味子500克、厚朴500克、决明子500克、淮山药500克、茯苓500克、党参500克、野生土蜂蜜2000克。

本发明实施例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准备中药材的加工工具,石磨、竹簸箕、竹勺、竹铲、陶瓷盆、陶瓷锅或砂锅;

步骤b:按照上述质量比例取西洋参、丹参、三七、藏红花、黄连、黄芩、川芎、白芷、白芍、五味子、厚朴、决明子、淮山药、茯苓、党参并将其放于竹簸箕中,于太阳下晒干透;

步骤c:将以上晒干的药物分别用石磨磨成中药细粉,将该些中药细粉倒在反复搅拌均匀使它们充分融合为一体,形成混合均匀的中药细粉混合物,通过中药细粉混合物制备得到的中药药丸既美观又有口感,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增强治疗效果;

步骤d:将野生土蜂蜜倒入砂锅内,先用武火将野生土蜂蜜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煮,待到野生土蜂蜜泛黄时,取一滴所述野生土蜂蜜加入凉水中,若野生土蜂蜜不分散,则停止煮制。本步骤炼蜜的目标是撤除杂质,粉碎酵素,杀去微生物,蒸发水分,保证活性成分、加强粘性,包证口感和疗效。

步骤e:将煮制好的野生土蜂蜜加入到所述中药细粉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制成药丸。每粒子药丸的质量为10g。其中,在中药细粉与野生土蜂蜜置于陶瓷盆中搅拌均匀融合为一体后,然后将混合一体的中药混合物放到石臼里不停捶打,最少捶打100下以上,让这些药粉和蜂蜜充分融合为一体,然后称重,制成中药丸,每个中药丸子重10克,用蜡纸包裹,形成成品。

本发明实施例1-3中,药丸的质量可以在5-15g之间,一般将药丸质量限定在15g。

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配制药物采用以下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丸,每次空腹与饭前半小时取1丸放口中慢慢爵嚼,徐徐下咽,用温开水送服;2、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忌食生冷寒凉和辛辣油腻食物及饮用寒凉饮料,凉白开也不能作为饮料饮用。

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物组合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实验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病患120例,其中病患男87例,女73例,年龄57~76岁,平均(67.5±8.5)岁;分成三组,试验一组40人,试验二组40人,试验三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冠心病患者79例,脑动脉血栓患者50例,脑动脉炎31例,所有病患均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合并精神障碍者;排除风心并先天性心脏病者。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采用puz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pt、tt、aptt及fib水平,仪器与试剂检测盒均由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厂家:四川升和泸医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384;规格:0.5g)及阿托伐他汀钙片(厂家: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064;规格:20mg)进行抗血凝治疗;阿司匹林片1片/次,1次/d,疗程1个月;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疗程1个月。

试验一组、二组和三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按照下列方法服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每日3次,每次1丸,每次空腹与饭前半小时取1丸放口中慢慢爵嚼,徐徐下咽,用温开水送服;治疗疗程为1个月。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

显效:患者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流动力学情况明显改善;

有效:患者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流动力学情况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各类临床症状与血流动力学情况均无明显改善。

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具体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统计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是实施例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总有效率高,疗效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