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8574发布日期:2019-09-03 22:2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容领域,特别是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



背景技术:

面部是人的第一块招牌,关系到面子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很多人用各种化妆品来修饰面部,达到一个面部美容的目的。面部美容包括脸颊美容、眼部美容、唇部美容。

如今,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人们的面部也会出现衰老,面部出现皱纹,人们为了面部减少皱纹经常将面部注射玻尿酸,但是传统的玻尿酸在注射时,需要使用注射器,但是注射器在进行使用时,注射器结构单一,仅仅起到注射效果,无法在玻尿酸注射时,对面部进行按摩,让面部松弛,所以导致传统的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两侧安装有拉伸机构,所述注射器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注射器上设有延展机构;

其中,拉伸机构主要包括:一对支杆、一对条形板以及一对第一滚筒;

所述一对支杆分别倾斜安置于注射器前后壁面,所述一对支杆上均安装有n型架,每个所述n型架两侧支腿上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安装有轴承,左右位置一对所述轴承上共同插装有横杆,所述一对第一滚筒上均套装于一对所述横杆上,所述一对第一滚筒上均套装有第一胶垫,每个所述第一胶垫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按摩头;

上述,连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环以及一对第一螺纹杆;

所述支撑环安置于注射器针头连接处,将注射器针头连接处罩住,所述支撑环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口,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分别插入与第一螺纹口内部。

所述延展机构主要包括:支撑杆、圆环以及圆筒;

所述支撑杆安置于注射器侧壁面,所述圆环套装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圆筒套装于圆环上。

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上均套装有第一环形把手,所述第一环形把手上套装有第二胶垫。

所述圆筒侧壁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口,所述支撑杆侧壁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口相匹配的等距离排列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口内安装有第一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杆。

所述支杆伸出圆形通孔位置套装有第一环形垫圈。

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套装有第二环形把手,所述第二环形把手上套装有第三胶垫。

所述圆筒上均套装有第三胶垫,所述第三胶垫上开设有防滑楞。

所述一对支杆倾斜角度为30°。

所述横杆上套装有与第一圆筒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垫圈。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提高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使用效果,在使用本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时,能够对面部进行合理的按摩,同时在注射时,让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与对接的针头合理的固定夹住,并且便于医生手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支撑杆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注射器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第一胶垫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的支撑环仰视图;

图中,1、注射器;2、支杆;3、条形板;4、第一滚筒;5、n型架;6、轴承;7、横杆;8、第一胶垫;9、第三胶垫;10、支撑环;11、第一螺纹杆;12、支撑杆;13、圆环;14、第二圆筒;15、第一环形把手;16、第二螺纹杆;17、第一环形垫圈;18、第二环形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5所示,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包括注射器1,所述注射器1两侧安装有拉伸机构,所述注射器1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注射器1上设有延展机构;其中,拉伸机构主要包括:一对支杆2、一对条形板3以及一对第一滚筒4;所述一对支杆2分别倾斜安置于注射器1前后壁面,所述一对支杆2上均安装有n型架5,每个所述n型架5两侧支腿上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安装有轴承6,左右位置一对所述轴承6上共同插装有横杆7,所述一对第一滚筒4上均套装于一对所述横杆7上,所述一对第一滚筒4上均套装有第一胶垫8,每个所述第一胶垫8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按摩头;上述,连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环10以及一对第一螺纹杆11;所述支撑环10安置于注射器1针头连接处,将注射器1针头连接处罩住,所述支撑环10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口,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11分别插入与第一螺纹口内部;所述延展机构主要包括:支撑杆12、圆环13以及圆筒14;所述支撑杆12安置于注射器1侧壁面,所述圆环13套装于支撑杆12上,所述第二圆筒14套装于圆环13上;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11上均套装有第一环形把手15,所述第一环形把手15上套装有第二胶垫;所述圆筒14侧壁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口,所述支撑杆12侧壁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口相匹配的等距离排列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口内安装有第一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杆16;所述支杆2伸出圆形通孔位置套装有第一环形垫圈17;所述第二螺纹杆16上套装有第二环形把手18,所述第二环形把手18上套装有第三胶垫;所述圆筒14上均套装有第三胶垫9,所述第三胶垫9上开设有防滑楞;所述一对支杆2倾斜角度为30°;所述横杆7上套装有与第一圆筒14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垫圈。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注射器1,所述注射器1两侧安装有拉伸机构,所述注射器1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注射器1上设有延展机构;其中,拉伸机构主要包括:一对支杆2、一对条形板3以及一对第一滚筒4;所述一对支杆2分别倾斜安置于注射器1前后壁面,所述一对支杆2上均安装有n型架5,每个所述n型架5两侧支腿上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安装有轴承6,左右位置一对所述轴承6上共同插装有横杆7,所述一对第一滚筒4上均套装于一对所述横杆7上,所述一对第一滚筒4上均套装有第一胶垫8,每个所述第一胶垫8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按摩头;上述,连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环10以及一对第一螺纹杆11;所述支撑环10安置于注射器1针头连接处,将注射器1针头连接处罩住,所述支撑环10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口,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11分别插入与第一螺纹口内部,提高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使用效果,在使用本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时,能够对面部进行合理的按摩,同时在注射时,让自体修复微针注射器与对接的针头合理的固定夹住,并且便于医生手持。

在本实施方案中,拉伸机构主要包括:一对支杆2、一对条形板3以及一对第一滚筒4;

所述一对支杆2分别倾斜安置于注射器1前后壁面,所述一对支杆2上均安装有n型架5,每个所述n型架5两侧支腿上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安装有轴承6,左右位置一对所述轴承6上共同插装有横杆7,所述一对第一滚筒4上均套装于一对所述横杆7上,所述一对第一滚筒4上均套装有第一胶垫8,每个所述第一胶垫8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按摩头;

上述得出工作原理:一对支杆2分别倾斜安置于注射器1前后壁面,起到支撑作用,支撑n型架5上轴承6连接的横杆7上第一滚筒4,轴承6自身能够滚动,所以在本注射器1不连接针头时,可以将第一滚筒4与面部搭接,推动第一滚筒4,让第一滚筒4上的按摩头对面部进行按摩,放松面部。

连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环10以及一对第一螺纹杆11;所述支撑环10安置于注射器1针头处,将注射器1针头罩住,所述支撑环10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口,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11分别插入与第一螺纹口内部;通过支撑环10上的第一螺纹杆11,便于在安装针头时,将针头插入注射器1自身上的针头连接处,之后拧动第一螺纹杆11,将针头顶住;所述延展机构主要包括:一对支撑杆12、圆环13以及圆筒14;所述支撑杆12安置于注射器1侧壁面,所述圆环13套装于支撑杆12上,所述第二圆筒14套装于圆环13上;通过圆筒14能够在支撑杆12上下移动,便于延长圆筒14,圆筒14便于手持,增加了使用注射器1时,手持位置,并且手持位置能够延长,提高本装置使用灵活性;所述一对第一螺纹杆11上均套装有第一螺纹杆11,所述第一环形把手15上套装有第二胶垫;第一环形把手15,在拧动本装置时具有合理的施力点;所述圆筒14侧壁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口,所述支撑杆12侧壁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口相匹配的等距离排列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口内安装有第一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杆16;通过第二螺纹杆16拧动,在圆筒14上下位置调整之后,通过第二螺纹杆16拧动,固定圆筒14位置;所述支杆2伸出圆形通孔位置套装有第一环形垫圈17;防止支杆2在圆形通孔上脱离;所述第二螺纹杆16上套装有第二环形把手18,所述第二环形把手18上套装有第三胶垫9;第二环形把手18在使用本装置时具有合理的施力点;所述圆筒14上均套装有第三胶垫9,所述第三胶垫9上开设有防滑楞;便于手持圆筒14时,具有合理的施力点;所述一对支杆2倾斜角度为30°;所述横杆7上套装有与第一圆筒14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垫圈。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