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1346发布日期:2019-08-20 20:2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内科中,会对一些做过肠道手术的患者进行引流操作,一般的引流架大多数为一个架子,架子上设有挂钩,将引流袋悬挂在挂钩上,再将引流管一端与患者引流出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进行连接,或者直接将引流袋放置在病床上,由于悬挂的引流袋或者放置在病床上的引流袋容易受到触碰挤压而损坏,从而使其中的积液流出,造成污染,收拾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临床医用引流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和引流安全的临床医用引流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包括:连接柱;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连接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所述承接机构包括环形转块、环形转槽、连接板、放置箱、盖板和通孔,所述环形转块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所述环形转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且所述环形转块位于所述环形转槽中,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转块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放置箱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上侧侧壁上,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箱的上端,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盖板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有所述连接柱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螺栓,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箱的侧壁上,且所述螺栓设与所述固定块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安装板、转槽、螺纹杆、螺母、连接杆、条形开口和夹板,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上端,所述转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板中,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槽中,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转槽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外,两个所述螺母对称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母的侧壁上,所述条形开口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侧侧壁,且所述条形开口与所述转槽连通设置,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条形开口设置,所述夹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贯穿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上包裹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夹板靠近另一个所述夹板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需要使用时,将放置箱转出使用即可,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放置箱旋至病床底下,减小空间的占用,同时放置箱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直接使用引流袋出现患者将引流袋压破损使其中的液体流出而污染病床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临床医用引流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连接柱,2、承接机构,21、环形转块,22、环形转槽,23、连接板,24、放置箱,25、盖板,26、通孔,3、固定机构,31、固定块,32、螺栓,4、连接机构,41、连接块,42、安装板,43、转槽,44、螺纹杆,45、螺母,46、连接杆,47、条形开口,48、夹板,5、转杆,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临床医用引流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临床医用引流架包括:连接柱1、承接机构2、固定机构3、连接机构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示,承接机构2连接与连接柱1的侧壁上,承接机构2包括环形转块21、环形转槽22、连接板23、放置箱24、盖板25和通孔26,环形转块21套设于连接柱1上,环形转槽22开设于连接柱1的侧壁上,且环形转块21位于环形转槽22中,连接板23固定连接于环形转块21的一侧侧壁上,放置箱24设于连接板23的上侧侧壁上,盖板25转动连接于放置箱24的上端,通孔26开设于盖板25上,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机构4将装置固定在病床的下方,放置箱24通过固定机构3固定在连接板23上,在需要使用放置箱24时,将放置箱24转动至病床外,将引流袋放入放置箱24中,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并使其一端从通孔26穿过与患者的引流部位连接,对患者进行引流操作,在不需要走使用装置时,转动连接板23,使其旋转并使放置箱24处于病床底下,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需要使用时,将放置箱24转出使用即可,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放置箱24旋至病床底下,减小空间的占用,同时放置箱24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直接使用引流袋出现患者将引流袋压破损使其中的液体流出而污染病床的情况发生。

参考图1示,固定机构3设于连接板23上,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块31和螺栓32,固定块31固定连接于放置箱24的侧壁上,且螺栓32设与固定块31上,固定块31通过螺栓32固定在连接板23上,从而使放置箱24与连接板23固定连接住。

参考图1和图2示,连接机构4设有连接柱1的上端,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块41、安装板42、转槽43、螺纹杆44、螺母45、连接杆46、条形开口47和夹板48,连接块41固定连接于连接柱1的上端,安装板42固定连接于连接块41的上端,转槽43开设于安装板42中,螺纹杆44转动连接于转槽43中,且螺纹杆44的一端贯穿转槽43并延伸至安装板42外,两个螺母45对称套设于螺纹杆44上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杆46固定连接于螺母45的侧壁上,条形开口47开设于安装板42的上侧侧壁,且条形开口47与转槽43连通设置,连接杆46贯穿条形开口47设置,夹板48固定连接于连接杆46远离螺母45的一端,在将装置与病床进行连接时,将两个夹板48置于病床的床沿的两侧,由于连接杆46被限制在条形开口47中,只能沿着条形开口47滑动,在转动螺纹杆44,会带动两个螺母45在转槽43中相互靠近,从而使连接杆46带动两个夹板48相互靠近,两个夹板48相互靠近并对床沿的下端部分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装置与病床进行连接,装置与病床之间的连接简单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拆卸也方便,反向转动螺纹杆44即可。

参考图1和图2示,螺纹杆44贯穿安装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5,且转杆5上包裹有橡胶防滑垫,通过在螺纹杆44贯穿安装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5并在转杆5上包裹橡胶防滑垫,便于转动螺纹杆44,有效防止手滑。

参考图1和图2示,其中一个夹板48靠近另一个夹板4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通过设置限位块6,在使用两个夹板48对床沿进行夹持固定时,可将限位块6置于床沿的上方,通过限位块6对其进行限制,使装置安装更加稳定,可防止夹板48夹持松动而出现装置掉落损坏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