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5562发布日期:2019-09-11 22:1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吸收芯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收制品如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产品均设有吸收芯体,现有的吸收芯体多由基底包裹着sap材料或sap混合物构成,虽然sap材料吸收性强,且能够锁水,但是由于其锁水能力强大,使得吸收芯体的扩散效果差,液体在流入吸收芯体后,在所在区域的sap材料充分吸收液体后,剩余的液体向周围随机扩散,当液体向吸收芯体两侧扩散时,由于吸收芯体宽度尺寸较小,液体容易漫出吸收芯体,导致吸收制品侧漏,即使吸收制品两侧设置了防止侧漏的箍部件,但是堆积的液体也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吸收芯体吸收液体的效率,避免液体侧漏的发生,使吸收制品的使用更加舒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包括基底和吸收体,所述基底设有若干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包括第一矩形腔、第二矩形腔体、第三矩形腔体和第四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左右对称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矩形腔之间设有导流压痕,所述吸收体设置于矩形腔中,所述基底对称设有两个弧形压痕,所述基底由弧形压痕分为上吸收区、下吸收区,侧吸收区和中间吸收区,所述上吸收区与第一矩形腔相匹配,所述下吸收区与第二矩形腔体相匹配,所述中间吸收区与第三矩形腔体相匹配,所述第一矩形腔、第二矩形腔体和第三矩形腔体结构形状均相同,所述第一矩形腔、第二矩形腔体和第三矩形腔体均矩形阵列,所述侧吸收区与第四矩形腔相匹配,所述第四矩形腔竖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横向的长度尺寸,每列所述第四矩形腔均匀排列,相邻两列所述第四矩形腔之间错位排列。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将吸收体设置于矩形腔中,而相邻两个矩形腔之间设有导流压痕,使得液体能够沿着导流压痕均匀的扩散,使得更多的吸收体能够参与到吸收液体中,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弧形压痕不仅能够使芯体在与人体贴合时自然弯曲,防止芯体不规则形变导致液体不规则扩散,同时弧形压痕也能对液体进行导流,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第一矩形腔矩形阵列使得液体可以顺畅的沿着导流压痕向上吸收区扩散,而由于上吸收区面积较大,使得更多的吸收体能够参与到吸收液体中,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同理,上吸收区和下吸收区结构相同,下吸收区也能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第四矩形腔竖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横向的长度尺寸,第四矩形腔吸收了液体后在矩形腔内膨胀变高,能够阻挡液体向侧面流动,而相邻两列第四矩形腔之间错位排列,靠中间吸收区的一列第四矩形腔吸收液体膨胀增高后,由于相邻两个矩形腔之间设有导流压痕,使得液体由导流压痕引入第二列第四矩形腔,而由于相邻两列第四矩形腔之间错位排列,使得液体与第二列第四矩形腔的吸收体直接接触而吸收,同理剩余的液体通过导流压痕引入其他列第四矩形腔时,均与吸收体直接接触而被吸收,这样侧吸收区通过第四矩形腔和导流压痕相配合不仅能够阻挡液体向侧面流动,同时通过引流也能使更多的第四矩形腔对液体进行吸收,增加了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吸收芯体吸收液体的效率,避免或减少液体侧漏的发生,使吸收制品的使用更加舒适。

进一步限定,所述基底包括上基底和下基底,所述上基底与下基底边缘通过熔合粘接。这样的结构,制作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流压痕和弧形压痕均为热压成型。这样的结构,制作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流压痕和弧形压痕内均无吸收体。这样的结构,防止导流压痕和弧形压痕内存在吸收体,而导致吸收液体膨胀后影响液体的导流。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基底设有与矩形腔相匹配的固定胶,所述固定胶与吸收体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结构简单,使吸收体与下基底之间固定连接,便于后续的加工。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收体为sap和纤维素纤维混合物。这样的结构,通过纤维素纤维与固定胶粘接,便于吸收体固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矩形腔、第二矩形腔体和第三矩形腔体的横向长度尺寸均大于竖向长度尺寸。这样的结构,使得上吸收区、下吸收区和中间吸收区横向弯折更加容易且规律,使芯体更加柔软已弯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矩形腔、第二矩形腔体和第三矩形腔体的矩形阵列与导流压痕相配合,使得液体在竖向的扩散更加流畅,更多的吸收体能够参与到吸收液体中,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

2、第四矩形腔竖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横向的长度尺寸,第四矩形腔吸收了液体后在矩形腔内膨胀变高,能够阻挡液体向侧面流动,减少芯体侧漏;

3、相邻两列第四矩形腔之间错位排列与导流压痕相配合,使更多的第四矩形腔对液体进行吸收,增加了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

4、第一矩形腔、第二矩形腔体和第三矩形腔体的横向长度尺寸均大于竖向长度尺寸,使得上吸收区、下吸收区和中间吸收区横向弯折更加容易且规律,使芯体更加柔软已弯曲;

5、吸收体为sap和纤维素纤维混合物,更加容易固定;

6、吸收芯体结构简单,便于实际生产和加工。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基底1、矩形腔11、导流压痕12、弧形压痕13、上基底14、下基底15、固定胶16、吸收体2、上吸收区3、第一矩形腔31、下吸收区4、第二矩形腔体41、侧吸收区5、第四矩形腔51、中间吸收区6、第三矩形腔体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网格状吸收芯体,包括基底1和吸收体2,基底1设有若干矩形腔11,矩形腔11包括第一矩形腔31、第二矩形腔体41、第三矩形腔体61和第四矩形腔51,矩形腔11左右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矩形腔11之间设有导流压痕12,吸收体2设置于矩形腔11中,基底1对称设有两个弧形压痕13,基底1由弧形压痕13分为上吸收区3、下吸收区4,侧吸收区5和中间吸收区6,上吸收区3与第一矩形腔31相匹配,下吸收区4与第二矩形腔体41相匹配,中间吸收区6与第三矩形腔体61相匹配,第一矩形腔31、第二矩形腔体41和第三矩形腔体61结构形状均相同,第一矩形腔31、第二矩形腔体41和第三矩形腔体61均矩形阵列,侧吸收区5与第四矩形腔51相匹配,第四矩形腔51竖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横向的长度尺寸,每列第四矩形腔51均匀排列,相邻两列第四矩形腔51之间错位排列。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将吸收体2设置于矩形腔11中,而相邻两个矩形腔11之间设有导流压痕12,使得液体能够沿着导流压痕12均匀的扩散,使得更多的吸收体2能够参与到吸收液体中,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弧形压痕13不仅能够使芯体在与人体贴合时自然弯曲,防止芯体不规则形变导致液体不规则扩散,同时弧形压痕13也能对液体进行导流,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第一矩形腔31矩形阵列使得液体可以顺畅的沿着导流压痕12向上吸收区3扩散,而由于上吸收区3面积较大,使得更多的吸收体2能够参与到吸收液体中,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同理,上吸收区3和下吸收区4结构相同,下吸收区4也能增加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第四矩形腔51竖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横向的长度尺寸,第四矩形腔51吸收了液体后在矩形腔11内膨胀变高,能够阻挡液体向侧面流动,而相邻两列第四矩形腔51之间错位排列,靠中间吸收区6的一列第四矩形腔51吸收液体膨胀增高后,由于相邻两个矩形腔11之间设有导流压痕12,使得液体由导流压痕12引入第二列第四矩形腔51,而由于相邻两列第四矩形腔51之间错位排列,使得液体与第二列第四矩形腔51的吸收体2直接接触而吸收,同理剩余的液体通过导流压痕12引入其他列第四矩形腔51时,均与吸收体2直接接触而被吸收,这样侧吸收区5通过第四矩形腔51和导流压痕12相配合不仅能够阻挡液体向侧面流动,同时通过引流也能使更多的第四矩形腔51对液体进行吸收,增加了液体的吸收量和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吸收芯体吸收液体的效率,避免或减少液体侧漏的发生,使吸收制品的使用更加舒适。

优选基底1包括上基底14和下基底15,上基底14与下基底15边缘通过熔合粘接。这样的结构,制作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上基底14和下基底15使用其他方式连接。

优选导流压痕12和弧形压痕13均为热压成型。这样的结构,制作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导流压痕12和弧形压痕13使用其他方式成型。

优选导流压痕12和弧形压痕13内均无吸收体2。这样的结构,防止导流压痕12和弧形压痕13内存在吸收体2,而导致吸收液体膨胀后影响液体的导流。

优选下基底15设有与矩形腔11相匹配的固定胶16,固定胶16与吸收体2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结构简单,使吸收体2与下基底15之间固定连接,便于后续的加工。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固定胶16与吸收体2之间使用其他方式连接。

优选吸收体2为sap和纤维素纤维混合物。这样的结构,通过纤维素纤维与固定胶16粘接,便于吸收体2固定。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吸收体2使用其他结构形状。

优选第一矩形腔31、第二矩形腔体41和第三矩形腔体61的横向长度尺寸均大于竖向长度尺寸。这样的结构,使得上吸收区3、下吸收区4和中间吸收区6横向弯折更加容易且规律,使芯体更加柔软已弯曲。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一矩形腔31、第二矩形腔体41和第三矩形腔体61使用其他形状,使的上吸收区3、下吸收区4和中间吸收区6横向弯折更加容易且规律,使芯体更加柔软已弯曲。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