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导管口腔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6477发布日期:2019-09-11 22:1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气管导管口腔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固定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气管导管口腔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实施经口气管内插管全麻和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在气管插管成功后,一般是将气管导管和牙垫用胶布将其一并固定在面颊部皮肤。但因气管导管固定不牢而滑脱出气管,造成病人呼吸通气中断,可致病人发生窒息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重视气管导管固定的方法及措施。

由于在手术麻醉中和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气管插管后气管导管从气管中滑脱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可造成病人的死亡,为此,研究防止气管导管滑脱的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防止气管导管发生脱落的常用方法有:

1、使用各种胶布、敷贴粘贴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⑴在术中由于唾液分泌或者消毒液润湿胶布,造成胶布脱落,导致导管移位;⑵在颌面外科手术中影响面部消毒及手术操作;⑶老年无齿患者以及婴幼儿患者不适用;⑷易引起面部过敏。

2、对颌面部手术可加缝线固定法;这种固定方法存在以下缺陷:⑴有创伤;⑵耗时多;⑶固定不牢靠,气管导管易发生移位。

3、气管导管固定器。⑴颌面部手术患者不适用;⑵老年以及婴幼儿患者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气管导管固定牢靠,适用范围广的气管导管口腔内固定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管导管口腔内固定器,包括环形前挡部、供气管导管穿过的过管套管和可充气膨胀的环形后挡部,所述过管套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前挡部和环形后挡部的中孔处,所述环形后挡部通过充气管a外接气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将所述环形前挡部置于牙龈唇侧面,所述过管套管跨过牙齿,所述环形后挡部置于牙龈舌侧面,通过外部气源进过所述充气管a向所述环形后挡部内充气,使其膨胀占据患者口腔空间,从而使本发明的固定器牢靠的固定在患者口腔内,进而保证穿过过管套管的气管导管被本发明的固定器牢靠的固定,有效防止气管导管发生位移;同时本发明的固定器采用口腔内固定,能够适用于老年或者婴幼儿等无齿、少齿患者,亦适用于颌面部手术患者,适用范围广泛;且本发明的固定器中可充气的所述环形后挡部根据不同口腔尺寸的患者冲入适应的气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口腔尺寸的患者;另外,并由牢靠固定于口腔内的所述过管套管取代牙垫,不必额外设置牙垫。

进一步,所述过管套管的侧壁轴向开设有开口a,所述环形前挡部的侧壁对应所述开口a开设有开口b,所述环形后挡部的侧壁对应所述开口a开设有开口c,环绕所述过管套管外壁设置有通过收紧来缩小所述过管套管内径的约束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开口a、开口b和开口c的开口宽度为所述过管套管的内径变化提供变化量,收紧所述约束带即可调节述过管套管的内径,从而满足本发明的固定器对不同管径的气管导管的固定,结构简单可靠。

进一步,所述约束带的一端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沿其延伸方向对应各个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定位凸起。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所述定位凸起插入的所述定位孔来锁定约束带不同的收紧度,从而锁定所述过管套管不同的内径,即所述过管套管的内径调节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约束带为硅胶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所述约束带的结构稳定,适于医疗环境。

进一步,所述过管套管内具有气腔,所述过管套管外壁设置有一端连通所述气腔的充气管b,所述充气管b的另一端外接气源,所述过管套管的内径随所述气腔内充气而缩小。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向所述气腔内充气以调节所述过管套管的内径尺寸,从而满足本发明的固定器对不同管径的气管导管的固定,结构简单可靠,调节方便。

进一步,所述环形前挡部的侧壁相对的开设有一对豁口a,所述环形后挡部的侧壁相对开设有与一对所述豁口a相对应的一对豁口b。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痰管能够依次经过相应的豁口a和豁口b置入,方便术中吸痰。

进一步,所述过管套管采用硅胶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所述过管套管的结构稳定,适于医疗环境。

进一步,所述环形前挡部采用硅胶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所述环形前挡部的结构稳定,适于医疗环境。

进一步,所述环形后挡部采用硅胶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所述环形后挡部的结构稳定,适于医疗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未绘所述约束带);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绘入所述约束带);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环形前挡部;2-过管套管;3-环形后挡部;4-气管导管;5-豁口a;6-豁口b;7-充气管a;8-开口b;9-开口a;10-开口c;11-约束带;12-定位孔;13-定位凸起;14-充气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管导管口腔内固定器,包括环形前挡部1、供气管导管4穿过的过管套管2和可充气膨胀的环形后挡部3,过管套管2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于环形前挡部1和环形后挡部3的中孔处,环形后挡部3通过充气管a7外接气源。

优选地,环形前挡部1的侧壁相对的开设有一对豁口a5;环形后挡部3的侧壁相对开设有与一对豁口a5相对应的一对豁口b6

优选地,过管套管2采用硅胶制成。

优选地,环形前挡部1采用硅胶制成。

优选地,环形后挡部3采用硅胶制成。

将环形前挡部1置于牙龈唇侧面,过管套管2跨过牙齿,环形后挡部3置于牙龈舌侧面,通过外部气源进过充气管a7向环形后挡部3内充气,使其膨胀占据患者口腔空间,并与环形前挡部1配合夹紧患者牙齿或者牙龈,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固定器牢靠的固定在患者口腔内,进而保证穿过过管套管2的气管导管4被本实施例的固定器牢靠的固定。

另外,吸痰管能够依次经过相应的豁口a5和豁口b6置入,方便术中吸痰。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过管套管2的侧壁轴向开设有开口a9,环形前挡部1的侧壁对应开口a9开设有开口b8,环形后挡部3的侧壁对应开口a9开设有开口c10,环绕过管套管2外壁设置有通过收紧来缩小过管套管2内径的约束带11。

优选地,约束带11的一端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约束带11的另一端沿其延伸方向对应各个定位孔12设置有定位凸起13。

优选地,约束带11为硅胶带。

优选地,环形前挡部1的侧壁相对的开设有一对豁口a5;环形后挡部3的侧壁相对开设有与一对豁口a5相对应的一对豁口b6。

更优选地,其中一个豁口a5开设有于开口b8处,其中一个豁口b6开设有开口c10处。

利用开口a9、开口b8和开口c10的开口宽度为过管套管2的内径变化提供变化量,通过改变定位凸起13插入的定位孔12来锁定约束带11不同的收紧度,从而锁定过管套管2不同的内径,进而满足本发明的固定器对不同管径的气管导管4的固定。

另外,吸痰管能够依次经过相应的豁口a5和豁口b6置入。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过管套管2内具有气腔,过管套管2外壁设置有一端连通气腔的充气管b14,充气管b14的另一端外接气源,过管套管2的内径随气腔内充气而缩小。

优选地,环形前挡部1的侧壁相对的开设有一对豁口a5;环形后挡部3的侧壁相对开设有与一对豁口a5相对应的一对豁口b6。

通过向气腔内充气以调节过管套管2的内径尺寸,从而满足本发明的固定器对不同管径的气管导管4的固定。另外,吸痰管能够依次经过相应的豁口a5和豁口b6置入,方便术中吸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