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及其煎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29699发布日期:2019-12-27 15:16阅读:9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及其煎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螨中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及其煎制方法。



背景技术:

据调研发现市面上的除螨产品大都大同小异,主要以杀虫的皮肤药物为主,加以激素治疗,杀虫一、二次有效,之后不再有效,有的化学药物刺激性大破坏皮肤,让皮肤脱皮,甚至引起内分泌失调,由于螨虫的繁殖力高,导致杀不完,杀了又有。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螨虫的繁殖力高,导致杀不完杀了又有,虫卵有鳞鞘使西药无法杀灭。同时,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97.5%人携带螨虫,约83%的皮肤病由螨虫引起,且增长速度惊人。目前,皮肤病有的常年无法根治,常反复发作,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目前,医院用激素与杀虫西药,对皮肤病进行治疗,治疗不彻底、效果差,反复发作。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师生博士和江西省纽崔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致认为,采用中药治疗由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皮炎、青春痘、荨麻疹、脱发、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等在我国为刚性需求,围绕“螨虫感染研究,传承中华传统中医文化”主题,共同探讨了作为传统药材的抗病力,提高科技认知度,加大对皮肤病人的病理原理研究等问题。这些疾病的病因使用作用力复杂,单一靶点的化学药物不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皮下的螨迅速产卵,并有鞘保护,难以治好,而中药诱螨杀螨,蕴藏巨大发展空间。

因此,开发出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诱螨除螨中药和用品非常重要,对于预防和治疗螨虫引起的皮肤病等疑难杂症,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及其煎制方法,具有高效诱螨除螨作用,可治疗由螨虫引起的青春痘、荨麻疹、脱发、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等疾病,治疗效果好,长期不会复发,对皮肤没有副作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组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药中含有甲酯类与1,8-桉叶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药为姜蒜类、莲科、椒与谷类四者中的至少一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果酵素为葡萄、李子与桔三者中的至少一者发酵后的产物。

基于上述配方的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的煎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母药、蜂房、菊花、金银花、艾草、当归、红枣、水果酵素、昌蒲与厚朴,混合,放入煎药罐中;

(2)往煎药罐中加入1升水,煎煮至200ml,滤出一煎药汁,在煎药罐中剩下药渣,完成一煎;

(3)重复步骤(2),依次完成二煎、三煎、四煎、五煎,并依次获得二煎药汁、三煎药汁、四煎药汁与五煎药汁;

(4)将一煎药汁、二煎药汁、三煎药汁、四煎药汁与五煎药汁混合后,外用洗涤,或热敷热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独特配方获得的纯天然中药,不但可以直接除掉皮肤表面的螨虫,而且还可以将皮肤内的螨虫诱导出来并杀灭,由此,可治疗由螨虫引起的青春痘、荨麻疹、脱发、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等疾病,治疗效果好,长期不会复发。同时,对皮肤不会造成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对于预防和治疗螨虫引起的皮肤病等各种疑难杂症,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采用独特配方获得的纯天然中药,诱杀虫作用靶点多,改善皮肤病症状明显,还可增强皮肤病患者皮肤免疫力,将其制品应用于化妆品、消毒品、药品中,将会满足皮肤病患者难痊愈的渴求,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3)本发明采用独特配方获得的纯天然中药,不但可诱杀螨虫与虫卵,还可治蚊虫叮咬,保健预防其它继发疾病需求,无疑会在医疗美容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拥有不断上升的发展空间。而且适合所有人群,均为药食同源,全天然、可食用,具备广阔的市场,给皮肤病人带来福音。

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受试者7使用纯天然中药前后的皮肤变化图;

图2为受试者8使用纯天然中药前后的皮肤变化图;

图3为受试者9使用纯天然中药时的皮肤变化图;

图4为受试者10使用纯天然中药前后的皮肤变化图;

图5为受试者11使用纯天然中药前后的皮肤变化图;

图6为受试者12使用纯天然中药几秒后的皮肤图;

图7为受试者13使用纯天然中药几秒后的皮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组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母药中含有甲酯类与1,8-桉叶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母药为姜蒜类、莲科、椒与谷类四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果酵素为葡萄、李子与桔三者中的至少一者发酵后的产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组分: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高效诱螨除螨纯天然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组分:

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大量药理研究表明:

母药中的甲酯类和1,8-桉叶素,性温,入脾、胃二经,行气、消积、和血、清热解毒、消炎、消肿、袪风、止痛功效强,为芳香温中止痛类,药食同源可食可外用。

艾叶,挥发油含量多,艾叶挥发油主要由萜类物质和少量烃类物质构成,艾叶挥发油具有平喘、镇咳、消炎、抗过敏、杀菌抑菌、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作用;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

金银花,主要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还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痢疾以及咽喉肿痛、咽炎,还有皮肤病,比如丹毒,各种的痈、疮、疖,都可以用金银花进行治疗性微寒,味苦、辛,归心经、肝经,为清热明目之良药;

菊花,含有菊醇、菊甙、维生素e等成分,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等抑制作用;

蜂房,含露房油,蜂蜡,树脂,多种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疮疡肿毒,风湿痹痛,牙痛等。

水果酵素,是由水果加入酵母发酵,黄色透明,分子形似水晶,极其细微,体积只有一毫米的一亿分之一,多呈四角或五角状,进入细胞,有促进皮肤活力,修复皮肤细胞的作用,而且可以保持有机物的活性,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母药在水果酵素的促进下保持其活性因子的生命力。

当归,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临床可用于化脓性上颌窦炎、急性肾炎、骼静脉炎、硬皮病及牛皮癣等病症。

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抑螨除螨纯天然中药,含有特定含量的母药、蜂房、菊花、金银花、艾草、当归与水果酵素等组分,集成了各组分独特的药性,达到高效除螨抑螨的作用。这种纯天然中药,诱杀虫作用靶点多,改善皮肤病症状明显,还可增强皮肤病患者皮肤免疫力。如果将其制品应用于化妆品、消毒品、药品中,将会满足皮肤病患者难痊愈的渴求,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螨虫感染普遍,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独特配方的纯天然中药,不但可诱杀螨虫与虫卵,还可治蚊虫叮咬,保健预防其它继发疾病需求,无疑会在医疗美容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拥有不断上升的发展空间。而且适合所有人群,均为药食同源,全天然、可食用,具备广阔的市场,给皮肤病人带来福音。

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煎制中药,具有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母药、蜂房、菊花、金银花、艾草、当归、红枣、水果酵素、昌蒲与厚朴,混合,放入煎药罐中;

(2)往煎药罐中加入1升水,煎煮至200ml,滤出一煎药汁,在煎药罐中剩下药渣,完成一煎;

(3)重复步骤(2),依次完成二煎、三煎、四煎、五煎,并依次获得二煎药汁、三煎药汁、四煎药汁与五煎药汁;

(4)将一煎药汁、二煎药汁、三煎药汁、四煎药汁与五煎药汁混合后,外用洗涤,或热敷热泡,效果均很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纯天然中药配方,煎制出来的中药,具有高效的抑螨除螨作用,治疗效果好,且无副作用。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纯天然中药配方,煎制出来的中药的功效,随机选取了6位健康状况正常的皮肤病人志愿者进行第一组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受试者使用前后皮肤变化

由表一可知,使用本实施例纯天然中药后,受试者1-6均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实施例纯天然中药的功效,再次随机选取了另外7位健康状况正常的皮肤病人志愿者进行第二组试验,试验结果如图1至图7所示。

受试者7:使用前,眼肿过敏;用后第3天,有了一定程度的消肿;用后第15天,完全消肿,如图1所示。

受试者8:使用前,皮肤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红点;用后第10天,红点消失,皮肤正常,如图2所示。

受试者9:皮肤用时虫卵出来很多个;用1个月后,皮肤纹理细致,如图3所示。

受试者10:使用前,皮肤没张力;使用后,皮肤细腻纹理清楚,如图4所示。

受试者11:使用前,皮肤呆滞病态纹理不清;用后第10天,皮肤纹理清晰细致,如图5所示。

受试者12:使用几秒钟后见到虫卵出来,如图6所示。

受试者13:使用几秒钟后见到虫卵出来,如图7所示。

由上述第一组试验和第二组试验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纯天然中药,不但可以直接除掉皮肤表面的螨虫,而且还可以将皮肤内的螨虫诱导出来并杀灭,由此,可治疗由螨虫引起的青春痘、荨麻疹、脱发、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等疾病,治疗效果好,长期不会复发。同时,对皮肤不会造成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对于预防和治疗螨虫引起的皮肤病等各种疑难杂症,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