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3128发布日期:2019-11-26 01:2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粮食作物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对于作物在加工、运输、仓储环节中防霉意识不强,导致相关作物产品中霉菌毒素检出率较高,且含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据龚阿琼等在2017年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多地饲料原料或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中,玉米赤霉烯酮(zea)的检出率高达在91.9%~100%,并且超标率呈现上升趋势。zea污染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危害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甚至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霉菌毒素在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防霉工作也很难完全有效,当前普遍使用各种脱霉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广泛的脱霉剂主要是水合硅铝酸盐类吸附剂,但吸附性脱霉这种方法只针对黄曲霉毒素有效,对zea效果较差,且易吸附营养物质、在肠道内会解吸附。也有使用生物法进行脱霉处理的相关研究。生物法主要利用特异性降解酶对霉菌毒素进行降解,但存在着产生降解酶的微生物多为家畜致病菌、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或降解中间产物仍具有毒性、酶产量低、活性不稳定、分离纯化复杂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现有脱霉剂的加入能够针对发霉产生的某种霉菌毒素进行吸附清除,但此时霉菌毒素已经对饲料产生了毒害,当家畜已进食霉变饲料之后,再使用吸附剂处理饲料,对于已摄入家畜体内的霉菌毒素并无明显效果,这种做法忽视了霉菌毒素对于机体的免疫抑制等作用,难以保证消除霉菌毒素对家畜的危害,属于治标不治本。

zea中毒可导致母猪阴道脱出,子宫脱出和直肠脱出,发情周期紊乱,逐渐丧失受孕能力;孕猪可出现流产、死胎等现象;幼龄公猪可见睾丸炎,精液数量和品质降低等情况。当前针对zea中毒并无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因此提供一种纯天然,针对家畜生理特点及发病时症状,并且可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的药物迫在眉睫。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中药组合物不仅能够清除玉米赤霉烯酮(zea)毒素,治疗因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所导致的各种临床症状,弥补现有治疗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药物的缺陷,同时兼有提高家畜生产性能、适宜家畜生理结构、规模化生产的特点,适宜在多个领域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黄芪、白芍、熟地、白术、升麻和麦冬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算:黄芪15~40份、白芍50~70份、熟地5~20份、白术15~35份、升麻10~25份、麦冬10~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黄芪20~30份、白芍55~70份、熟地5~15份、白术20~30份、升麻12~20份、麦冬12~20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黄芪20份、白芍55份、熟地5份、白术20份、升麻12份、麦冬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黄芪26份、白芍65份、熟地10份、白术25份、升麻13份、麦冬13份。

本发明所得到的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药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常用饲料辅料。药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可以按本领域任意常规方法制备。其剂型包括口服液、粉剂、颗粒剂、散剂、超微粉。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药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时,可按重量比,将中药组合物1%~99%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辅料1%~99%混合。

由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或药物可以按本领域任意常规方法制备。优选提取时采用水提法制得:

1.按所需重量份数称取黄芪、白芍、熟地、白术、升麻、麦冬6味药材;

2.加入药材总重量8~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15(65℃),按所需制剂的剂型制备工艺制成相应制剂,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与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程度。

作为指导:对于粉剂、颗粒剂、散剂、超微粉,取药粉进行拌料使用,用量为0.5%(w/w),连续使用5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对于口服液,取药液按照0.5%(v/v),连续使用5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

本发明的组方原理如下:

中兽医辩证认为霉菌毒素本性是“阴寒性”物质,属“阴中之阴”,极易损耗机体五脏的阳气,特别是脾、肾之阳气。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会造成脾、肾阳虚。脾阳不足则运化无力,气血不足,不能运化中水谷水湿,致使湿困脾阳。同时脾阳虚导致中气下陷,因此多伴随脏器垂脱等症。毒素在体内积累,易伤肾阳,使机体正气损伤。肾阳主导一身之阳气,一旦受伤不能温煦他脏,直接影响生殖功能。胞宫(子宫)属奇恒之腑,其功能同属肾和冲任二脉。属于肝、肾、脾胃功能不调、运化无力,气血生成不足等。毒素引起肝损伤,肝主疏泄,一旦肝气郁结,导致肝疏泄异常,解毒代谢功能等多方面均受明显影响。因此本发明采取以扶正驱邪、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固本,升阳举陷为治则,对玉米赤霉烯酮中毒进行治疗。

本发明与现有的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处方及吸附剂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2.本发明以扶正驱邪、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固本,升阳举陷为治则,组方中药物的选择及用量均经过系统的药效学研究,科学合理,对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具有显著的功效。

3.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不含有化药、抗生素,无毒,无药物残留,绿色环保。

4.本发明在中医、中兽医理论基础上进行组方,与现有技术仅针对霉菌及霉菌毒素进行吸附、仅仅对临床症状进行治疗不同,通过对证进行治疗,祛除病因,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5.本发明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可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并提升生产性能。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药材组成:黄芪40份,白芍70份,熟地20份,白术35份,升麻25份,麦冬25份,加入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2: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药材组成:黄芪20份,白芍55份,熟地5份,白术20份,升麻12份,麦冬12份,加入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2(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3: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药材组成:黄芪26份,白芍65份,熟地10份,白术25份,升麻13份,麦冬13份,加入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4: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药材组成:黄芪15份,白芍50份,熟地5份,白术15份,升麻10份,麦冬10份,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5:不遵循本配方中药物的重量份数关系,随意进行组方,:黄芪60份,白芍30份,熟地30份,白术5份,升麻30份,麦冬30份,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6:不遵循本配方中药物的配比关系,随意进行组方:黄芪60份,白术60份,防风30份,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7:不遵循本配方中药物的配比关系,按照补中益气汤成分进行组方:黄芪15份、党参15份、白术10份、炙甘草15份、当归10份、陈皮6份、升麻6份、柴胡12份、生姜9份、大枣6份。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真空负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5℃),加入0.5%(w/v)山梨酸钾、0.5%(w/v)苯甲酸钠,混匀,4℃静置12h,再次滤过,滤液加水调整至1000ml,灭菌,灌装,即得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口服液。

对比实施例1:市售脱霉剂产品,主要成分为水合硅铝酸盐类,按0.1%的添加量拌入饲料中使用。

对比实施例2:市售生物脱霉解毒剂产品,主要成分为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菌、酵母细胞壁、枯草芽孢杆菌、霉菌毒素特异性降解酶。按0.1%的添加量拌入饲料中使用。

对比实施例3:根据201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兽医处方手册》(第3版)中针对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处方及使用方法,取甘草20g,麦冬10g,茯苓15g,水煎取汁,待凉后加鲜鸡蛋2枚、红糖30g混合,即得。一次灌服,每天3次。

临床试验

1.试验动物:选取100头具有采食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霉变饲料史的胎次相近、体重相近、具有zea中毒临产表现(外阴发红、肿大、分泌物增多)的临产母猪。经定量检测后,均含有高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确诊为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

2.试验药物:将试验猪随机分为10组,隔离饲养。试验组1-7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7所制备的药物;试验组8-10,使用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3所制备的药物。

3.治疗方法:进行试验时,更换正常无污染饲料进行饲喂,所有猪均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实施例1~7按照0.5%(v/v),饮水给药,连续使用5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对比实施例1~2按照0.1%的添加量拌入饲料中使用。对比实施例3进行灌服。

4.疗效判定标准:

(1)无:外阴没有任何症状,记为“-”。

(2)轻微:外阴有很轻微不易察觉症状,不影响日常活动及采食量及体重增长,记为“+”。

(3)中等:外阴可观察到轻微症状,但对正常日常活动及生产性能没有较大干扰,记为“++”。

(4)略多:外阴有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症状,对日常活动及生产性能有明显干扰,记为“+++”。

(5)严重:外阴有严重症状,对日常活动及生产性能有较大干扰,影响生产性能,记为“++++”。

5.检测指标:

(1)断奶后母猪发情率:从断奶后15d内出现发情并配种的母猪占总母猪的头数。

(2)断奶后发情时间间隔:指母猪从断奶后到发情的时间间隔。

(3)母猪外阴红肿症状、分泌物分泌情况。

(4)平均产活仔数、仔猪均重、仔猪断奶日龄、断奶均重等指标。

表1不同给药组对zea中毒临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同列相比,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含相同字母或不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上,实施例1~5效果均优于其他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其中实施例3的治疗效果最佳,且对于母猪的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生产性能的恢复、生产效益指标均具有良好的恢复作用,效果最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说明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特征及本发明的优势所在。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写的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力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