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7646发布日期:2019-11-15 23:4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轮椅床。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对于老年人以及残疾人来说,他们的一个共有的特点就是行动不便,推广一种针对行动不便人群的交通辅助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辅助工具中最普遍也是使用最多的是人工轮椅,人工轮椅外出需要人推,十分不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智能轮椅,为需要辅助工具的人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管是特殊人群使用人工轮椅还是智能轮椅,在轮椅与床之间相互转换时都十分不方便并且不安全。

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1356724;公告日:2009-12-09)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轮椅床,它是在轮椅床的三面包围有门字形的整体床框,床框的高度与轮椅床平放时的高度相等。

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组合式轮椅床,轮椅为轮椅床的一部分,不存在使用者在轮椅与床之间的转换,但是轮椅折叠或者伸展均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完成,并且外出也需要人工辅助才能进行,不是很实用,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轮椅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轮椅床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轮椅,所述床体的一侧具有缺口;所述轮椅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前端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架体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轮毂组件,所述架体的上端固设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前端铰接有倾斜向下的腿板且后端铰接有倾斜向上的背板,所述座板与所述床体的缺口等高,所述架体上设有能够定位并驱动所述腿板及背板升降的驱动件,所述轮椅位于所述缺口内,当所述腿板、背板均与所述座板平齐时,所述腿板、座板和背板能够嵌满所述床体的缺口;所述轮椅上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轮椅及驱动件动作的遥感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轮椅床上的轮椅通过遥感器无线遥控,使轮椅可以自己前进、后退、转弯,出行非常便利,遥感器无线遥控驱动件驱动腿板绕腿板与座板的铰接点向上摆动,也可以驱动背板绕座板与背板的铰接点向下摆动,使背板、腿板与座板平齐并填满床体的缺口,并卡接在床体的缺口内,使床体与轮椅一体化设置,这整个过程不需人工辅助就可进行,提高了轮椅床的实用性,并且驱动件驱动腿板和背板摆动都较为缓慢,也不会因为动作太大伤到人,驱动件在动作完成后可以定位,安全性有保证。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动液压杆一、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竖向设置且侧面与所述轮椅架体的后端的中部相固接,所述背板背面中部固设有连接座一,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座一相铰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平行间隔固设在所述座板下方的架体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均朝向所述腿板的背面方向倾斜,所述腿板背面的对应固设有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所述电动液压杆二的活塞杆与连接座二相铰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三的活塞杆与连接座三相铰接。电动液压杆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内部电机通过减速齿轮传动,行程在250mm左右,在电动液压杆达到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时,电源自动切断,并且制作成本低、装置寿命长和可维护性强。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轮毂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轮毂一和轮毂二,所述轮毂一和轮毂二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轮毂一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一的中心相固接,所述轮毂二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二的中心相固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的上侧面。轮毂组件的运动是由驱动电机带动的,遥控器可控制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的转速,实现轮椅自由行进,使特殊人群使用轮椅床中的轮椅出行十分便利。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固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轮椅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声光报警器报警的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由电源供电,由报警按扭控制,当出现危险的时候按下报警按扭,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呼救声,并且有红光闪烁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化解紧急危机,提高了特殊人群用轮椅单独外出或者独处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遥感器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电动液压杆一、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动作,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电动液压杆一、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电连接;所述报警按钮通过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运作,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电连接。通过2.4g无线串口模块实现两个arduino芯片的无线串口通信,发送数据来控制轮子的转向和转速以及电动液压杆的伸缩,无线的设计使装置外观更加整洁美观,避免过长的数据线影响特殊人群的使用体感。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u形杆和呈x形的固定板,每个所述u形杆的前端为开口端,后端为封闭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设在每个所述u形杆的后端;每个所述u形杆的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均平行间隔固设有数个竖向的支撑杆;每个所述u形杆上部前端均固设有倾斜向下的连接杆,所述万向轮有两个且分别通过固定螺钉固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u形杆的下端相固接。架体的设计,使座板与轮毂组件之间相互作用时有一个缓冲,增加特殊人群使用轮椅床的舒适感。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座板两侧中部设有扶手一和扶手二,所述遥感器和报警按钮间隔固设在所述扶手一上端面上,所述床体上缺口的一侧开有用于嵌设所述扶手二下端的凹槽一,所述背板的上端中部设有颈板,所述床体的缺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嵌设所述颈板的凹槽二。扶手一固设在座板的一侧,遥感器和报警按钮设置在扶手一的上表面,便于操纵轮椅;扶手二可与座板相铰接,在外出时,通过卡接件固定在座板上,当轮椅需要与床体为一体时,可以绕铰接点放下扶手二,使用者就可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颈板嵌设在凹槽二内能够提高床体与轮椅连接的牢固性。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腿板上表面下端的两侧均开有凹槽三,每个所述凹槽三内均嵌设有置脚板,两个所述置脚板与所述腿板均通过销轴一相铰接;所述座板与所述腿板之间、所述座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均通过销轴二相铰接。设置置脚板,提高轮椅床使用者的舒适感。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轮毂一和轮毂二上均开有数个大小相同的减重孔,所述轮毂一上的减重孔绕所述轮毂一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轮毂二上的减重孔绕所述轮毂二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减重孔的设置,使轮椅床更加轻便并且省电。

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床体包括呈矩形的床架、固设在所述床架上端的床板,所述床板的两端设有床挡板,所述床板与位于所述轮椅上的座板等高,所述床板上与所述缺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床扶手,所述床架的底部设有数个脚轮。轮椅床上床挡板和床扶手的设置,使使用者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轮椅床上脚轮的设置,提高了轮椅床的实用性,使轮椅床的使用范围更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轮椅床的轮椅为智能轮椅且为无线控制,外形美观,不需人工辅助,轮椅床的使用者就可以独自外出或者将轮椅和床体一体化设置,提高了本轮椅床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2、本发明中轮椅床上轮椅架体的设计、轮椅上置脚板的设置,提高了本轮椅床的舒适度。

3、本发明中轮椅床上轮椅设有声光报警器,提高了特殊人群用轮椅单独外出或者独处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轮椅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床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轮椅床中轮椅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轮椅床中轮椅折叠状态下主视图。

图5是图4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轮椅床中轮椅放平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本轮椅床中轮椅放平状态下左视图。

图8是图7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图7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轮椅床中电动液压杆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轮椅床中轮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轮椅床中轮椅的架体的主视图。

图13是本轮椅床中轮椅的架体的左视图。

图中,1、床体;11、缺口;12、凹槽一;13、凹槽二;14、床架;15、床板;16、床挡板;17、床扶手;18、脚轮;2、轮椅;21、架体;211、u形杆;211a、开口端;211b、封闭端;212、固定板;213、支撑杆;214、连接杆;22、万向轮;23、轮毂组件;231、轮毂一;232、轮毂二;233、连接板;234、减重孔;24、座板;25、腿板;25a、凹槽三;26、背板;26a、颈板;27、扶手一;28、扶手二;29、置脚板;3、驱动件;31、电动液压杆一;31a、连接座一;32、电动液压杆二;32a、连接座二;33、电动液压杆三;33a、连接座三;4、遥感器;5、驱动电机一;6、驱动电机二;7、声光报警器;8、报警按钮;9、固定螺钉;10、销轴一;10a、销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轮椅床,包括床体1和轮椅2,床体1的一侧具有缺口11,床体1包括呈矩形的床架14,床架14上设有床板15,床架14的底部设有数个脚轮18,床板15的两端设有床挡板16,床板15没有缺口11的一侧侧面上固设有床扶手17;轮椅2包括架体21,架体21的前端底部设有两个万向轮22,架体21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轮毂组件23,架体21的上端设有座板24,座板24的下端铰接有倾斜向下的腿板25,座板24的上端铰接有倾斜向上的背板26,座板24与床体1的床板15等高,轮椅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背板26和腿板25上升或下降并使背板26和腿板25与座板24平齐的驱动件3,当背板26和腿板25与座板24平齐并填满床体1的缺口11,床体1与轮椅2一体设置,轮椅2上还有声光报警器7,轮椅2上座板24的一侧固设有扶手一27,扶手一27的上端面固设有驱动轮椅2自由移动及驱动件3动作的遥感器4和报警按钮8,遥感器4通过无线控制模块遥控轮椅2移动及床体1和轮椅2合为一体,报警按钮8也是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声光报警器7报警的,声光报警器7与无线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13所示,架体2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u形杆211,每个u形杆211的前端为开口端211a,后端为封闭端211b,架体21还包括呈x形的固定板212,固定板212的两端固设在两个u形杆211的封闭端211b上,每个u形杆211的上侧前端均设有倾斜向下的连接杆214,每个连接杆214的底部均通过固定螺钉9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2,每个u形杆211的开口端211a到封闭端211b之间均设有数个竖向的支撑杆213,支撑杆213是两个,一个支撑杆213靠近开口端211a,一个靠近封闭端211b;轮椅2上的轮毂组件23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轮毂一231和轮毂二232,轮毂一231和轮毂二232上均开有数个减重孔234,设置减重孔234可以减轻轮毂组件23的重量,轮毂一231上的减重孔234绕轮毂一231的中心周向分布,轮毂二232上的减重孔234绕轮毂二232的中心周向分布,轮毂一231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一5,驱动电机一5的输出轴与轮毂一231的中心相固接,轮毂二232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二6,驱动电机二6输出轴与轮毂二232的中心相固接,轮毂一231和轮毂二232之间设有连接板233,连接板233两端的下侧面与驱动电机一5和驱动电机二6的上侧面相抵接并相固接,声光报警器7固设在连接板233上侧面的中间,每个u形杆211的下侧面与连接板233的上侧面相抵接并且相固接;轮椅2上的驱动件3包括电动液压杆一31、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电动液压杆一31竖向设置且下端的侧面固设在架体21固定板212的中心,靠板背面的中部固设有连接座一31a,电动液压杆一31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座一31a相铰接,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的端部分别固设在架体21两侧的u形杆211上,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平行间隔分布且均面向腿板25背部并倾斜设置,腿板25的背面横向平行间隔固设有连接座二32a和连接座三33a,电动液压杆二32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座二32a相铰接,电动液压杆三33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座三33a相铰接;无线控制模块分别与驱动电机一5、驱动电机二6、电动液压杆一31、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电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图6所示,座板24上固接有扶手一27的另一侧设有扶手二28,扶手二28与座板24相铰接且设有用于将扶手二28定位在座板24上的卡接件,使用轮椅2外出时,可将扶手二28摆动到与扶手一27平行相对并用卡接件固定,当需要将轮椅2设置在床体1的缺口11内时,可以将扶手二28的上端转动到床板15下,床体1的缺口11内侧设有用于嵌设扶手二28的下端端部的凹槽一12,可以保证轮椅床的完整性,床体1的缺口11的一端设有凹槽二13,背板26的上端中部设有颈板26a,颈板26a可以嵌设在凹槽二13内,轮椅2和床体1二者采取卡槽的方式连接,轮椅2上或者床体1上还可以设置连接装置连接二者,连接装置可以是卡钩等,在轮椅2平铺后手动扣上连卡钩,使二者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腿板25的上表面下端两侧均开有凹槽三25a,每个凹槽三25a内均设有置脚板29,腿板25与每个置脚板29通过销轴一10相铰接,背板26和腿板25均通过销轴二10a与座板24相铰接。

遥感器4也可以做成推杆或者其他便于遥控的形状,由于轮椅2是电动的,轮椅2与床体1连接后,可将放置在轮椅2上匣子中的充电器取出,并与床体1相连,进行充电,避免轮椅2在使用过程中断电,其实即使轮椅2断电,也可当作普通轮椅2继续使用,不会出现轮子卡死的情况,为使用者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