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3363发布日期:2019-11-26 01:28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瘫(gastroparesis)是消化道手术后,尤其是胃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患者常见胃肠功能恢复较差,出现胃瘫症状,恶心呕吐,胃排空障碍。胃瘫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

目前,治疗胃轻瘫可以选用促胃动力药物,比如吗丁啉、胃复安或莫沙必利等。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且应用时间长了以后疗效就会减低。临床上还可以应用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但是这种药物也存在快速耐受性,也就是说重复应用效果会降低。现在有研究发现,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也是治疗胃瘫的一种新型的治疗办法,但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黄芪5~160份、清半夏3~40份、生山药5~80份、木香3~15份、丁香3~15份、生白术5~40份、藿香5~20份、佩兰5~20份、茯苓5~30份、菊苣5~30份和砂仁5~2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黄芪10~120份、清半夏5~30份、生山药10~50份、木香6~12份、丁香3~10份、生白术10~30份、藿香8~15份、佩兰8~15份、茯苓7~20份、菊苣8~20份和砂仁8~1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黄芪30份、清半夏20份、生山药20份、木香10份、丁香3份、生白术20份、藿香10份、佩兰10份、茯苓10份、菊苣10份和砂仁10份。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桃仁5~30份、火麻仁5~30份和郁李仁5~30份;所述重量份与权利要求1中质量份的基数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桃仁20份、火麻仁20份和郁李仁20份。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黄芪、清半夏、生山药、木香、丁香、生白术、藿香、佩兰、茯苓、菊苣和砂仁用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煮液;

2)将所述煎煮液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以下时为1.1~1.15,静置,得到浓缩液;

3)将浓缩液过滤,收集的滤液和水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第一次煎煮,药材总质量和10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1~1.5h,第二和第三次煎煮,得到的药材渣分别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第二煎煮的时间为1~1.5h,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0.5~0.6h。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4~26h。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水的添加体积与药材总质量比为100ml:10~90g。

优选的,当原料包括桃仁、火麻仁和郁李仁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桃仁、火麻仁和郁李仁与生黄芪一同用水煎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消化道手术后,患者常见胃肠功能恢复较差,出现胃瘫症状,恶心呕吐,胃排空障碍。本发明通过观察患者常为舌淡苔黄厚腻,脉滑,诊为脾胃湿热证,治疗应以健脾养胃、清化湿热为治则。因此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生黄芪健脾益气为君;生山药、生白术健脾养胃,辅助生黄芪补中焦之气为臣药;清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菊苣、茯苓清化湿热,使补中有清;藿香、佩兰、砂仁以芳香醒脾,共为佐药;木香、丁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引诸药归脾胃经,为使药。诸药合用,清中有补,兼醒脾之功,以促进脾胃正常运化。临床实验证明,以2016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术后发生胃瘫患者62例患者为对象(年龄18~80岁),其中中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用药(治疗组)30例,不用中药(对照组)32例,性别、年龄、体重、肿瘤病种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测无差异。以连续三天胃引流液低于250ml为临床治愈。观察发现,治愈时间:治疗组vs.对照组为42.5±12.9vs.61.5±21.6天,p<0.05;术后30天体重减少:治疗组vs.对照组为2.1±1.5vs.4.3±3.1kg,p<0.05。术后排便时间为:治疗组vs.对照组为4.2±3.7vs.7.5±6.1天,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胃瘫。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一步限定了配方中还包括桃仁、火麻仁、郁李仁,该配方主要针对胃瘫患者伴有大便不通症状,此时患者脾胃功能虚弱,不宜使用峻下之剂,因此选择桃仁、火麻仁、郁李仁配合上述组方达到润肠通便之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黄芪5~160份、清半夏3~40份、生山药5~80份、木香3~15份、丁香3~15份、生白术5~40份、藿香5~20份、佩兰5~20份、茯苓5~30份、菊苣5~30份和砂仁5~20份。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生黄芪。按重量份计,所述生黄芪包括5~160份,优选为10~120份,更优选为30份。所述生黄芪发挥健脾益气的药效。本发明对生黄芪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生黄芪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清半夏。按重量份计,所述清半夏包括3~40份,优选为5~30份,更优选为20份。所述清半夏发挥清化湿热的药效。本发明对清半夏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清半夏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生山药。按重量份计,所述生山药包括5~80份,优选为10~50份,更优选为20份。所述生山药发挥健脾养胃的药效。本发明对生山药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生山药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木香。按重量份计,所述木香包括3~15份,优选为6~12份,更优选为10份。所述木香发挥芳香醒脾的药效。本发明对木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木香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丁香。按重量份计,所述丁香包括3~15份,优选为3~10份,更优选为3份。所述丁香发挥芳香醒脾的药效。本发明对丁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丁香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生白术。按重量份计,所述生白术包括5~40份,优选为10~30份,更优选为20份。所述生白术发挥健脾养胃的药效。本发明对生白术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生白术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藿香。按重量份计,所述藿香包括5~20份,优选为8~15份,更优选为10份。所述藿香发挥芳香醒脾的药效。本发明对藿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藿香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佩兰。按重量份计,所述佩兰包括5~20份,优选为8~15份,更优选为10份。所述佩兰发挥芳香醒脾的药效。本发明对佩兰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佩兰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茯苓。按重量份计,所述茯苓包括5~30份,优选为7~20份,更优选为10份。所述茯苓发挥清化湿热的药效。本发明对茯苓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茯苓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菊苣。按重量份计,所述菊苣包括5~30份,优选为8~20份,更优选为10份。所述菊苣发挥清化湿热的药效。本发明对菊苣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菊苣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砂仁。按重量份计,所述砂仁包括5~20份,优选为8~15份,更优选为10份。所述砂仁发挥清化湿热的药效。本发明对砂仁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砂仁的来源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是针对消化道手术后的患者出现胃肠功能恢复较差,出现胃瘫症状,恶心呕吐,胃排空障碍,观察患者常为舌淡苔黄厚腻,脉滑,诊为脾胃湿热证,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以健脾养胃、清化湿热为治则进行用药治疗。具体为以生黄芪健脾益气为君;生山药、生白术健脾养胃,辅助生黄芪补中焦之气为臣药;清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菊苣、茯苓清化湿热,使补中有清;藿香、佩兰、砂仁以芳香醒脾,共为佐药;木香、丁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引诸药归脾胃经,为使药。诸药合用,清中有补,兼醒脾之功,以促进脾胃正常运化。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经过创造性劳动获得,最先针对胃瘫症状,以木香、丁香、生白术、藿香、佩兰、茯苓、砂仁为组方,但该组方的化湿力度不够,患者的黄腻苔2周左右才消退。后在上述组方中添加清半夏,患者舌苔厚腻情况可在使用后三天左右快速消退。但发现用药后的患者多出现中焦气虚,脾胃运化无力的症状,因此,又添加生黄芪补中焦之气。同时患者多有抑郁焦虑情绪,诊为肝郁犯脾,故添加加菊苣以清肝泻火。

当胃瘫患者出现大便不通症状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还添加了桃仁、火麻仁、郁李仁配合润肠通便。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包括桃仁。按重量份计,所述桃仁优选5~30份,更优选为20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包括火麻仁。按重量份计,所述火麻仁优选5~30份,更优选为20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包括郁李仁。按重量份计,所述郁李仁优选5~30份,更优选为20份。本发明对所述桃仁、火麻仁和郁李仁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桃仁、火麻仁和郁李仁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黄芪、清半夏、生山药、木香、丁香、生白术、藿香、佩兰、茯苓、菊苣和砂仁用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煮液;

2)将所述煎煮液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以下时为1.1~1.15,静置,得到浓缩液;

3)将浓缩液过滤,收集的滤液和水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第一次煎煮,药材总质量优选和10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1~1.5h,第二和第三次煎煮,得到的药材渣分别优选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第二煎煮的时间优选为1~1.5h,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优选为0.5~0.6h。

在本发明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优选为24~26h,更优选为25h。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的添加体积与药材总质量比为100ml:10~90g,更优选为100ml:20~70g,最优选为100ml:30g。

在本发明中,当原料包括桃仁、火麻仁和郁李仁时,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桃仁、火麻仁和郁李仁与生黄芪一同用水煎煮,其他步骤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煎药汤液每次50~100ml,每日二次,连续使用一周至四周,直到病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生黄芪50g、清半夏40g、生山药40g、木香10g、丁香3g、生白术20g、藿香10g、佩兰10g、茯苓10g、菊苣10g、砂仁10g、桃仁20g、火麻仁20g和郁李仁20g。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黄芪、清半夏、生山药、木香、丁香、生白术、藿香、佩兰、茯苓、菊苣、桃仁、火麻仁、郁李仁和砂仁用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药材总质量和10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1h,第二煎煮,将得到的药材渣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为1h,第三次煎煮煮将得到的药材渣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0.5h,合并三次煎煮液;

2)将所述煎煮液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以下时为1.1~1.15,静置24h,得到浓缩液;

3)将浓缩液过滤,收集的滤液和500ml水混合,灭菌,灌装得到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生黄芪30g、清半夏20g、生山药50g、木香15g、丁香5g、生白术30g、藿香50g、佩兰6g、茯苓20g、菊苣20g、砂仁150g、桃仁5g、火麻仁15g、郁李仁25g。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黄芪、清半夏、生山药、木香、丁香、生白术、藿香、佩兰、茯苓、菊苣、桃仁、火麻仁、郁李仁和砂仁用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药材总质量和10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1h,第二煎煮,将得到的药材渣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为1h,第三次煎煮煮将得到的药材渣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0.5h,合并三次煎煮液;

2)将所述煎煮液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以下时为1.1~1.15,静置24h,得到浓缩液;

3)将浓缩液过滤,收集的滤液和500ml水混合,灭菌,灌装得到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生黄芪30g、清半夏20g、生山药20g、木香10g、丁香3g、生白术20g、藿香10g、佩兰10g、茯苓10g、菊苣10g、砂仁10g。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黄芪、清半夏、生山药、木香、丁香、生白术、藿香、佩兰、茯苓、菊苣和砂仁用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药材总质量和10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1h,第二煎煮,将得到的药材渣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为1h,第三次煎煮煮将得到的药材渣和8倍药材总质量的水混合煎煮0.5h,合并三次煎煮液;

2)将所述煎煮液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以下时为1.1~1.15,静置24h,得到浓缩液;

3)将浓缩液过滤,收集的滤液和500ml水混合,灭菌,灌装得到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疗效,服用本发明提供实施例1~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用药(治疗组)30例,以不用中药32例为对照组,62例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肿瘤病种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测无差异。以连续三天胃引流液低于250ml为临床治愈。

结果表明治愈时间:治疗组vs.对照组为42.5±12.9vs.61.5±21.6天,p<0.05;术后30天体重减少:治疗组vs.对照组为2.1±1.5vs.4.3±3.1kg,p<0.05。术后排便时间为:治疗组vs.对照组为4.2±3.7vs.7.5±6.1天,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施例5

典型案例

1、张**,65岁,男。胰腺癌惠普尔术后,胃蠕动波明显减弱,胃引流液每天约1500~2000毫升,术后12天未解大便,呃逆,舌淡胖苔黄厚腻,脉滑。诊断为胃瘫,脾胃湿热证,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予以治疗。服用5剂后舌苔转为薄白,脉滑减轻,胃引流液约每天500ml,大便已通。

2、郑**,56岁,女。十二指肠癌惠普尔术后,发热,胃蠕动波减弱,每天胃引流液1000余毫升,大便3~4日一行,腹胀明显舌淡苔黄腻脉滑。诊断为轻胃瘫,脾胃湿热证,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予以治疗。服药一剂后即感烦热顿减,排气增多,腹胀减轻,三剂后胃引流液约为一日200毫升。

3.李**,35岁,女。十二指肠癌术后,胃蠕动波减弱,恶心,每天胃引流液1000余毫升,大便稀溏,舌淡暗苔黄厚腻。诊断为胃瘫,脾胃湿热证,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予以治疗。服药7剂后胃引流液减为每日200毫升左右,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对比例1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木香9g、丁香3g、生白术30g、藿香10g、佩10g兰、茯苓10和砂仁10g。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炮制。

将上述制备的中药方剂用于胃瘫患者,结果表明该方剂的化湿力度不够,患者的黄腻苔2周左右才消退。

对比例2

在对比例1的基础上,添加清半夏,清半夏的用量为20g,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炮制。将该方剂治疗胃瘫患者,结果发现患者的舌苔厚腻情况可在短时间缓解,在使用后三天左右就能消退。但是发现患者多有中焦气虚,脾胃运化无力的症状。

对比例3

在对比例2的基础上,添加生黄芪,生黄芪的用量为30g,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炮制。将该方剂治疗胃瘫患者,结果发现该方剂能有效补充患者的中焦之气。但是患者多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诊为肝郁犯脾。

对比例4

在对比例3的基础上,添加菊苣,菊苣的用量为10g,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炮制。将该方剂治疗胃瘫患者,结果发现该方剂能到达清肝泻火的药效。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方,清中有补,兼醒脾之功,以促进脾胃正常运化。兼有大便不通时,因此时脾胃功能虚弱,不宜使用峻下之剂,以桃仁、火麻仁、郁李仁配合润肠通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