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7575发布日期:2020-02-11 13:2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交互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存储医院内患者相关个人基础信息、医嘱信息、检验检测等信息。目前医学数据库由各医院院内独自建设。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只能拿到格式不统一的纸质就诊报告。这种保存患者就医过程的信息方式不仅不利于医学数据资源科研共享、保存时间不长、携带不方便容易丢失、不方便医生问诊时了解患者历史的就诊与检测记录、更不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和患者随访跟踪,另一方面国家目前倡导的家庭医生制,许多家庭医生却面临没有相关系统工具支撑他们,及时让他们掌握所负责的患者的健康与就诊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在患者本人同意、授权的前提下,保证了患者的历史就诊数据的自动保存,随时查阅,云端备份与恢复、安全性高等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包括离线组件、云端组件、坐诊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家庭医生终端;

离线组件固化在移动存储介质上,离线组件包括离线数据库,离线数据库存储有数据文件、配置文件、日志文件、影像文件;

云端组件包括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分别连接认证授权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预警模块,认证授权模块包括白名单,白名单用于记录家庭医生终端名录,认证授权模块分别连接坐诊医生终端、患者端、家庭医生终端;

坐诊医生终端包括数据转换模块、拔插模块、加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连接医院信息系统,拔插模块适配移动存储介质;

家庭医生终端连接预警模块,家庭医生终端包括家庭医生应用程序,家庭医生应用程序用于家庭医生验证身份、接收预警信息、在患者授权后查看云端数据库内的信息;

患者终端包括诊疗装置、患者应用程序,诊疗装置连接数据采集模块。

优选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docker容器,docker容器载入诊疗装置、患者应用程序。

优选的,数据文件包括患者基础信息表、检验检测信息表、随访信息表、病理信息表、费用信息表。

优选的,数据文件、配置文件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

优选的,加密模块以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作为加密基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患者将移动存储介质与坐诊医生终端连接;

b、医院的坐诊医生在坐诊医生终端输入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坐诊医生终端加密后与认证授权组件模块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转入步骤c;

c、认证授权组件向坐诊医生终端发送临时认证码,医院的坐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诊疗信息存储在医院信息系统内;

d、医院信息系统、云端数据库、离线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

e、医院的坐诊医生设置关键数据和预警阈值,患者在白名单中选择家庭医生;

f、预警模块根据步骤e中的设置监视关键数据;

g、当关键数据达到预警阈值时,预警模块向家庭医生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h、医院的坐诊医生从坐诊医生终端关闭云端数据库,患者断开移动存储介质与坐诊医生终端的连接。

优选的,步骤b中,加密模块将输入的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的字符串分别进行md5加密。

优选的,步骤d中,在患者端预设数据库保存的数据结构、数据范围、是否保存个人信息、是否保存在医院信息系统;

患者选择是否将诊疗信息同步至云端数据库。

优选的,步骤d中,云端数据库的数据来源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诊疗装置和患者应用程序收集的数据。

优选的,步骤d中,白名单内的家庭医生名单通过患者端添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安全性高:由于患者移动介质为加密存储、医生主机与云端均在内网使用、医生主机上并不存储患者的诊断信息,患者就诊数据只能在特定的应用软件认证后才能被访问,能有效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个性化的多层加密认证机制,从而极大提高入侵者的大规模破解患者数据库的成本与技术难度。

2、易保存:比起传统的纸质诊断书,便携式移动介质更容易保存患者多次就诊的完整历史数据。

3、可防丢失:经患者授权同意,患者的个人数据库信息可以自动备份到云端,当用户丢失移动介质时,可以下载以前备份的诊疗数据。

4、易携带:便携式介质只有几十克,携带十分方便。

5、有益远程医疗和慢病管理:经患者授权同意,医生可从云端实时查看到患者历次的就诊信息、随访记录,从而有利于医生远程的诊断决策和对患者的病程跟踪。

6、有利于医学科研:患者便携式数据库都是使用统一的字段格式。如经患者同意,患者的诊疗数据可用于科研,统一字段格式的数据将有利于后期科研的数据清洗与整理。

7、个性化的设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应用端设置数据库中需存储的病种和诊治的数据种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固定在移动存储介质上的离线组件:主要由软硬件为移动存储介质提供加密保护。移动存储介质主要存放:数据库的数据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和ct、mri影像文件。数据库表包括:患者基础信息表、检验检测信息表、随访信息表、病理信息表、费用信息表。

坐诊医生终端:主要由医生客户端、数据库参数文件组成,主要用于医生通过应用界面访问患者数据库,查看患者历史数据和下诊断。

患者终端:包括诊疗装置、患者应用程序,诊疗装置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用于患者通过患者应用程序管理自己的数据库数据、设置每次就诊需自动保存的私人数据库的病种种类和相关数据纳入标准。

云端组件:主要用于经患者授权认证后的患者信息备份、患者指定的家庭医生查实时查看患者的随访数据。

家庭医生终端:家庭医生终端包括家庭医生应用程序,家庭医生应用程序用于家庭医生验证身份、接收预警信息、在患者授权后查看云端数据库内的信息。

加密认证机制:用户可以选择默认的加密规划或者在云端与用户客户端同时设置自定义加密认证规则,例如:加密认证规则由三部份组成:用户自定义加密算法规则+用户自定义密码+用户自定义的密码二次计算规则

数据库访问的步骤为:

移动存储介质插入医生的工作电脑上。

医生开启应用与数据库访问端。

经患者授权,坐诊医生终端通过本地的数据库参数文件调用移动介质端的数据库的数据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启动云端数据库。

坐诊医生终端调用云端数据库内的患者数据,医生可以查看到患者的历史就诊记录。

医生诊断完成后,形成的新的数据就诊纪录同步到移动介质端。

经患者授权后,形成的新的就诊纪录同步至云端。

关闭数据库,移动介质拨出医生工作主机。

患者可把授权文件发送到指定的家庭医生云端帐号下,家庭医生能通过家庭医生终端从云端实时看到患者的随访记录。

实际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a、患者将移动存储介质与坐诊医生终端连接;

b、医院的坐诊医生在坐诊医生终端输入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坐诊医生终端加密后与认证授权组件模块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转入步骤c;

c、认证授权组件向坐诊医生终端发送临时认证码,医院的坐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诊疗信息存储在医院信息系统内;

d、医院信息系统、云端数据库、离线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

e、医院的坐诊医生设置关键数据和预警阈值,患者在白名单中选择家庭医生;

f、预警模块根据步骤e中的设置监视关键数据;

g、当关键数据达到预警阈值时,预警模块向家庭医生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h、医院的坐诊医生从坐诊医生终端云端数据库,患者关闭断开移动存储介质与坐诊医生终端的连接。

步骤b中,加密模块将输入的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的字符串分别进行md5加密。

步骤d中,在患者端预设数据库保存的数据结构、数据范围、是否保存个人信息、是否保存在医院信息系统;

患者选择是否将诊疗信息同步至云端数据库。

步骤d中,云端数据库的数据来源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诊疗装置和患者应用程序收集的数据。

步骤d中,白名单内的家庭医生名单通过患者端添加。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