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5411发布日期:2020-02-18 09:1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抽取积液的穿刺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普通护士无法完成,需要非常专业的执业医生亲自执行对患者的穿刺。2、穿刺过程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对于穿刺的深度难以掌控,容易刺伤其他组织,例如引起肺组织出血等危险情况;3、穿刺过程中,如遇到患者身体抽搐状况时难以进行精度较高的穿刺。

现有的穿刺主要根据x线或超声检查所见决定穿刺部位与深度,还是容易出现穿刺深度不够精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柱形活塞管、三通阀门,柱形活塞管内配合设置柱形活塞,柱形活塞管的下端设有底座,底座为内部中控的盒体,底座的顶部中间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上端与柱形活塞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内固定安装距离感应器,距离感应器与电脑相连,电脑的屏幕显示距离感应器测得距离数据,距离感应器的探测头朝上并位于第一通孔内端处,柱形活塞管的上端与三通阀门的其中一个接口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并连通,三通阀门的另一个接口与穿刺针的尾端通过第一引流管固定连接,三通阀门的最后一个接口与第二引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部一侧开设第三通孔,穿刺针的首端的斜面内侧设有瓣片,瓣片具有弹性,瓣片的上端与穿刺针的首端内侧面固定连接,瓣片的下端靠近穿刺针的首端尖刺处,瓣片能将穿刺针的首端封闭,穿刺针的首端的斜面外侧设有弧形弹片,弧形弹片的上端与斜面上距离尖刺处最远处固定连接,弧形弹片的凹面朝向斜面且与瓣片之间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当穿刺针的首端为打开状态时柱形活塞可在自身重力下在柱形活塞管缓慢下移。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所述的穿刺针的外部套设竖管,竖管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竖向的导向透槽,穿刺针的尾端固定套装套环,套环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滑块,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导向透槽内,竖管的上端内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竖管侧面对应导向透槽上侧位置均开设矩形孔,矩形孔内均安装转轴为竖向的自带转轴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滑块的顶面均开设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安装丝杠,丝杠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座安装在竖管侧部,丝杠对应第二齿轮的位置均固定安装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同侧的第二齿轮啮合配合,竖管的下端面中间开设第一穿刺定位孔,竖管的后侧开设长条孔,第一引流管穿过长条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所述的竖管下端固定安装圆板,圆板底面开设环形槽,圆板对应第一穿刺定位孔的位置开设第二穿刺定位孔,竖管的下端套设套管,套管与竖管同轴,套管的下端与圆板顶面密闭固定连接,套管与竖管之间配合安装环形活塞,竖管外侧对应套管上端上侧处开设外螺纹,竖管上对应外螺纹处配合安装螺纹套,螺纹套下端与环形活塞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环形槽内顶部开设连通孔,连通孔的上端位于竖管与套管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所述的第三通孔外端固定安装阀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使用时,利用x线或超声检查决定穿刺部位,将柱形活塞至于柱形活塞管内靠近上端处,通过调整三通阀门使第一引流管、连接管、柱形活塞管连通,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之间封闭,开始穿刺时穿刺针的首端尖刺处刺入皮肤等人体组织内,此时由于组织对弧形弹片的凸面产生挤压力,弧形弹片变形后通过支杆推动瓣片,此时瓣片变形并将穿刺针的首端封闭(如图4所示),此时由于穿刺针的首端封闭柱形活塞在柱形活塞管内的高度保持不变,距离感应器将探测到与柱形活塞之间的距离信号不间断的电脑,电脑将距离数据在屏幕上显示,工作人员进行穿刺工作过程中观察屏幕上的距离数据的变化,当穿刺针的针头经过组织间隔的时候没有组织体对弧形片挤压,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穿刺针的首端打开,柱形活塞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位移,此时通过屏幕上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柱形活塞的微小位移,配合x线或超声检查决定穿刺部位可以更加精确的知道穿刺深度,当穿刺针的首端刺入需要引流的组织内积液处,穿刺针的首端再次打开,但是穿刺针的首端打开的前提是穿刺针的首端的斜面完全进入到需要引流的积存积液的空间内,当穿刺针的斜面为完全进入该空间内时弧形弹片会处于被挤压状态,穿刺针的首端不会完全打开,只有穿刺针的首端完全进入该空间内,柱形活塞的下移速度较大,通过屏幕显示判断柱形活塞下移速度可精确的判断穿刺针的首端是否完全刺入到积液的空间内,完全刺入后调整三通阀门使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连通,即可开始引流工作,通过上述过程可以辅助医务工作人员提高穿刺精度,降低穿刺的难度,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治疗康复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的穿刺针的首端刺入组织内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抽取积液的智能穿刺引流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穿刺针1、柱形活塞管2、三通阀门3,柱形活塞管2内配合设置柱形活塞4,柱形活塞管2的下端设有底座5,底座5为内部中控的盒体,底座5的顶部中间开设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的上端与柱形活塞管2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5内固定安装距离感应器7,距离感应器7与电脑相连,电脑的屏幕显示距离感应器7测得距离数据,距离感应器7的探测头朝上并位于第一通孔6内端处,柱形活塞管2的上端与三通阀门3的其中一个接口通过连接管8固定连接并连通,三通阀门3的另一个接口与穿刺针1的尾端通过第一引流管9固定连接,三通阀门3的最后一个接口与第二引流管36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5的顶部一侧开设第三通孔10,穿刺针1的首端的斜面内侧设有瓣片11,瓣片11具有弹性,瓣片11的上端与穿刺针1的首端内侧面固定连接,瓣片11的下端靠近穿刺针1的首端尖刺处,瓣片11能将穿刺针1的首端封闭,穿刺针1的首端的斜面外侧设有弧形弹片12,弧形弹片12的上端与斜面上距离尖刺处最远处固定连接,弧形弹片12的凹面朝向斜面且与瓣片11之间通过支杆37固定连接,当穿刺针1的首端为打开状态时柱形活塞4可在自身重力下在柱形活塞管2缓慢下移。本发明使用时,利用x线或超声检查决定穿刺部位,将柱形活塞4至于柱形活塞管2内靠近上端处,通过调整三通阀门3使第一引流管9、连接管8、柱形活塞管2连通,第一引流管9与第二引流管36之间封闭,开始穿刺时穿刺针1的首端尖刺处刺入皮肤等人体组织内,此时由于组织对弧形弹片12的凸面产生挤压力,弧形弹片12变形后通过支杆37推动瓣片11,此时瓣片11变形并将穿刺针1的首端封闭(如图4所示),此时由于穿刺针1的首端封闭柱形活塞4在柱形活塞管2内的高度保持不变,距离感应器7将探测到与柱形活塞4之间的距离信号不间断的电脑,电脑将距离数据在屏幕上显示,工作人员进行穿刺工作过程中观察屏幕上的距离数据的变化,当穿刺针的针头经过组织间隔的时候没有组织体对弧形片挤压,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穿刺针1的首端打开,柱形活塞4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位移,此时通过屏幕上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柱形活塞4的微小位移,配合x线或超声检查决定穿刺部位可以更加精确的知道穿刺深度,当穿刺针1的首端刺入需要引流的组织内积液处,穿刺针1的首端再次打开,但是穿刺针1的首端打开的前提是穿刺针的首端的斜面完全进入到需要引流的积存积液的空间内,当穿刺针的斜面为完全进入该空间内时弧形弹片会处于被挤压状态,穿刺针的首端不会完全打开,只有穿刺针的首端完全进入该空间内,柱形活塞4的下移速度较大,通过屏幕显示判断柱形活塞4下移速度可精确的判断穿刺针的首端是否完全刺入到积液的空间内,完全刺入后调整三通阀门3使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连通,即可开始引流工作,通过上述过程可以辅助医务工作人员提高穿刺精度,降低穿刺的难度,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治疗康复周期。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穿刺针1的外部套设竖管13,竖管1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竖向的导向透槽14,穿刺针1的尾端固定套装套环15,套环15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滑块16,两个滑块16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导向透槽14内,竖管13的上端内部固定安装电机17,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第一齿轮18,竖管13侧面对应导向透槽14上侧位置均开设矩形孔19,矩形孔19内均安装转轴为竖向的自带转轴的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与第一齿轮18啮合配合,滑块16的顶面均开设螺纹孔21,螺纹孔21内配合安装丝杠22,丝杠22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座安装在竖管13侧部,丝杠22对应第二齿轮的位置均固定安装第三齿轮23,第三齿轮23与同侧的第二齿轮20啮合配合,竖管13的下端面中间开设第一穿刺定位孔24,竖管13的后侧开设长条孔25,第一引流管穿过长条孔25。通过第一穿刺定位孔24对准要穿刺的皮肤位置,然后电机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两丝杠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两个滑块同时沿竖管13的轴向移动并通过套环15带动穿刺针平稳移动,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定与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竖管13下端固定安装圆板26,圆板26底面开设环形槽27,圆板26对应第一穿刺定位孔24的位置开设第二穿刺定位孔28,竖管13的下端套设套管30,套管30与竖管同轴,套管30的下端与圆板26顶面密闭固定连接,套管30与竖管13之间配合安装环形活塞31,竖管13外侧对应套管30上端上侧处开设外螺纹,竖管13上对应外螺纹处配合安装螺纹套32,螺纹套32下端与环形活塞31之间通过连杆33固定连接,环形槽27内顶部开设连通孔34,连通孔34的上端位于竖管13与套管30之间。使用本发明时,将第二穿刺定位孔28对准需要穿刺处,将圆板26底部与患者的皮肤贴合,环形槽27处形成环形的腔体,通过转动螺纹套带动环形活塞上移,环形的腔体内的空气被吸入到竖管与套管之间,环形槽内形成负压,此时圆板26将患者的皮肤吸住,可以避免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偏移错位。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三通孔10外端固定安装阀门35。关闭阀门35后,柱形活塞管2内柱形活塞下侧的空间与底座内部的空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柱形活塞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在下移,在穿刺开始前先将阀门35关闭,可以保持柱形活塞的位置,避免其自行下落而影响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