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5532发布日期:2020-02-11 13:1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图指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心电测量技术已经发展到十八导。十八导联心电图做法和十二导联心电图类似,只不过多出6个导联。这六个导联分别是:右胸导联:v4r、v5r、v6r;左后胸壁导联:v7、v8、v9;右胸导联的放置位置很简单,与相应左胸导联关于胸骨轴对称。左胸后壁导联的放置位置依次为左侧第五肋间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和脊柱旁。

在临床中,由于十八导联心电图需要设置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在患者的左侧第五肋间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和脊柱旁均要设置电极吸球,正常患者在做十八导联心电图检测时,首先采用侧卧位姿势,便于医护人员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安装后一为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般要求患者平躺实施测量作业,但是正常的患者在平躺的过程中,一旦采取平躺的卧姿,稍微一不注意就会将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碰掉,造成测量无法进行。医护人员需要再次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实施测量作业。另外,一些失去自主移动意识的患者在做十八导联心电图时就显得更为麻烦,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才能躺在检测平台或者检测床上,安装前部的电联电极吸球时,相对较为方便,但是失去自主移动意识的患者的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安装极为麻烦,整个过程需要多人操作实施,将患者体位变换为侧卧位,然后在添加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然后再移动至平躺姿势,整个过程费力费时,并且效率极低,稍不留神,采取平躺姿势的患者就会吧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碰掉。一旦吸球碰掉,检测时就会缺失该掉落位置的数据,心电图机就会显示报警导联脱落,造成无法检测。

因此,为了保障在18导联心电图检测中的中后壁导联不易脱落,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防脱效果好,患者体位变换少,医护人员操作时间短,操作难度低,安装方便快捷,不受患者移动限制,减少患者背部与底部支撑体的摩擦和接触的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防脱效果好,患者体位变换少,医护人员操作时间短,操作难度低,安装方便快捷,不受患者移动限制,减少患者背部与底部支撑体的摩擦和接触的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包括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底部支撑框,设置在底部支撑框下方的支腿,所述的底部支撑框的一个边上设置有底部缺口,在底部缺口两侧的底部支撑框下方固定安装有底部辅助支腿,在底部支撑框的另外两个对应的边上方均开设有滑轮安装槽,两个滑轮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滑动轮,滑动轮的上方与滑动支撑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滑动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底部缺口相配合的中后壁导联防脱孔,在滑动支撑板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支撑板支腿,滑动支撑板支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所述的底部支撑框上安装有横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均等分布在底部缺口两侧的底部支撑框内侧,横向加强筋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部支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底部缺口自底部支撑框的一侧延伸至与该开设有底部缺口对应的底部支撑框的另一侧的内壁,底部缺口的内侧边缘位置的底部支撑框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横向加强筋。

所述的支腿为四根,四根支腿均等分布在底部支撑框的四个边角位置的下方,所述的底部辅助支腿为两根,两根底部辅助支腿均等对称分布在底部缺口两侧的底部支撑框下方,支腿的长度与底部辅助支腿的长度相等,滑动支撑板支腿的长度不低于底部辅助支腿的长度。

所述的滑轮安装槽开设在底部支撑框的顶面,滑轮安装槽为两条,两条滑轮安装槽对称布置在底部支撑框两个对应的顶面上,滑轮安装槽的槽深不小于底部支撑框厚度的二分之一,滑轮安装槽的槽长不大于底部支撑框的宽度,滑动支撑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底部支撑框的长度不小于滑动支撑板的长度,底部支撑框的宽度不大于滑动支撑板的宽度。

所述的滑轮安装槽的槽深不小于滑动轮轮高的二分之一,滑动轮为两个,两个滑动轮均活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滑轮安装槽内,每个滑动轮的均通过滑动轮固定架与滑动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滑动轮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支撑板的底部。

所述的滑动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手持把手安装在滑动支撑板支腿上方的滑动支撑板的外侧边缘位置,手持把手为n字形框架结构,手持把手的内侧与滑动支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手持把手设置在滑动支撑板的侧面中心位置。

所述的中后壁导联防脱孔为长方形孔状结构,中后壁导联防脱孔的开设位置与底部缺口的开设位置相互对应,中后壁导联防脱孔的宽度与底部缺口的宽度相等,中后壁导联防脱孔的长度不大于底部缺口的长度,在中后壁导联防脱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条。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首先,克服了传统的平躺的卧姿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容易被碰掉的缺陷,采用中后壁导联防脱孔配合底部缺口,实现了即使患者采用卧姿,也能保证电极吸球不被碰掉,利用下方的镂空布置,预留出电极吸球的活动空间,即使患者移动身体,背部下方也能保证电极吸球不被碰触,保证其稳定的连接,减少了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的次数,提高了工作和运行效率,保证一次安装就能完成作业;其次,实现了失去自主移动意识的患者轻松的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的去需求,患者只要被移动至滑动支撑板上,并采取卧姿,医护人员利用本装置就能实现在卧姿状态下对失去自主移动意识的患者实施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吸球的作业,将滑动支撑板拉出,并通过导联防脱孔实施安装,在患者身体下方对应位置安装,只需要将滑动支撑板位移后,进一步将导联防脱孔的底部完全或者一半暴露即可,医护人员绕过滑动支撑板下方实施安装,方便了不能自主移动病人全部导联电机的安装,并保证吸球不会被碰掉,保证最终检测时数据的准确和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的底部支撑框侧面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部支撑框俯视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一种中后壁导联防脱装置,包括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底部支撑框1,设置在底部支撑框1下方的支腿9,所述的底部支撑框1的一个边上设置有底部缺口6,在底部缺口6两侧的底部支撑框1下方固定安装有底部辅助支腿11,在底部支撑框1的另外两个对应的边上方均开设有滑轮安装槽8,两个滑轮安装槽8内活动安装有滑动轮12,滑动轮12的上方与滑动支撑板2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滑动支撑板2上开设有与底部缺口6相配合的中后壁导联防脱孔3,在滑动支撑板2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支撑板支腿10,滑动支撑板支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4。

所述的底部支撑框1上安装有横向加强筋7,横向加强筋7均等分布在底部缺口6两侧的底部支撑框1内侧,横向加强筋7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部支撑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底部缺口6自底部支撑框1的一侧延伸至与该开设有底部缺口6对应的底部支撑框1的另一侧的内壁,底部缺口6的内侧边缘位置的底部支撑框1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横向加强筋7。所述的支腿9为四根,四根支腿9均等分布在底部支撑框1的四个边角位置的下方,所述的底部辅助支腿11为两根,两根底部辅助支腿11均等对称分布在底部缺口6两侧的底部支撑框1下方,支腿9的长度与底部辅助支腿11的长度相等,滑动支撑板支腿10的长度不低于底部辅助支腿11的长度。

所述的滑轮安装槽8开设在底部支撑框1的顶面,滑轮安装槽8为两条,两条滑轮安装槽8对称布置在底部支撑框1两个对应的顶面上,滑轮安装槽8的槽深不小于底部支撑框1厚度的二分之一,滑轮安装槽8的槽长不大于底部支撑框1的宽度,滑动支撑板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底部支撑框1的长度不小于滑动支撑板2的长度,底部支撑框1的宽度不大于滑动支撑板2的宽度。所述的滑轮安装槽8的槽深不小于滑动轮12轮高的二分之一,滑动轮12为两个,两个滑动轮12均活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滑轮安装槽8内,每个滑动轮12的均通过滑动轮固定架13与滑动支撑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滑动轮固定架1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支撑板2的底部。

所述的滑动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5,手持把手5安装在滑动支撑板支腿10上方的滑动支撑板2的外侧边缘位置,手持把手5为n字形框架结构,手持把手5的内侧与滑动支撑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手持把手5设置在滑动支撑板2的侧面中心位置。所述的中后壁导联防脱孔3为长方形孔状结构,中后壁导联防脱孔3的开设位置与底部缺口6的开设位置相互对应,中后壁导联防脱孔3的宽度与底部缺口6的宽度相等,中后壁导联防脱孔3的长度不大于底部缺口6的长度,在中后壁导联防脱孔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条4。

实施例1:本产品在使用时,具有自主移动能力的患者自行躺在滑动支撑板2上,首先采用侧卧位姿势,让医护人员对中后壁导联电极进行安装,安装后患者更换为平卧卧姿,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的位置在采取平卧姿势之后,落入到导联防脱孔3和底部缺口6中,保证中后壁导联电极不与滑动支撑板2以及底部支撑框1接触,防止患者在身体移动时中后壁导联电极被碰到。

实施2:本产品在使用时,失去自主移动能力的患者被移动到滑动支撑板2上,直接采取平卧姿势,保证其背部需要安装中后壁导联电极的位置对准导联防脱孔3。然后医护人员手持手持把手5,将带刹车的万向轮14的刹车打开,朝外拉动滑动支撑板2,滑动支撑板2在带刹车的万向轮14以及滑动轮12的滑动支撑作用下实现移动,滑动轮12沿着滑轮安装槽8导向移动,滑动支撑板2与底部支撑框1位置错开,使导联防脱孔3底部无遮挡物,医护人员将中后壁导联电极的连线绕过滑动支撑板2,并通过导联防脱孔3的底部将中后壁导联电极安装到位,然后推动滑动支撑板2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设计了底部缺口6,保证在推动滑动支撑板位移的过程中,导联防脱孔3的底部一直处于无阻碍状态,保证安装的到位后的中后壁导联电极不被碰触,实现18导联心电图中后壁导联防脱作业。

本产品不仅保证18导联心电图中后壁导联防脱,同时也方便了失去自主移动病人的方便安装,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