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解冻单元、水循环解冻系统和冷沉淀制备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0228发布日期:2020-02-22 03:0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水循环解冻单元、水循环解冻系统和冷沉淀制备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循环解冻单元、水循环解冻系统和冷沉淀制备仪。



背景技术:

制备冷沉淀是血站常规开展的项目之一,在制备冷沉淀的过程中,通常将多个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同时进行融化,以提高冷沉淀的制备效率。然而,经研究发现,在多个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同时进行制备的过程中,血浆在融化时有可能由于血袋破损、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多种原因而导致血浆渗漏,进而使得各个血袋之间交叉污染,严重影响冷沉淀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循环解冻单元、水循环解冻系统和冷沉淀制备仪,以解决冷沉淀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循环解冻单元,水循环解冻单元包括水泵、温度调节器、水浴箱、控制阀组件以及多条管道,温度调节器用于控制所在水路的水的温度,水浴箱用于容置仅一个血袋,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温度调节器的出水口与水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水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水浴箱的出水口还通过管道与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形成水循环,水泵通过管道设置于水浴箱的出水口与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之间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控制阀组件设置于多条管道之间,用于控制外部供水单元至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还用于控制水浴箱的出水口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的通断,还用于控制水浴箱的出水口至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电磁阀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水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还与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泵通过管道安装在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与外部供水单元之间,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温度调节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水浴箱的出水口还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形成水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还包括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水泵的进水口、水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储水箱通过管道分别还与外部供水单元、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外部供水单元至储水箱之间水路的通断,还用于控制储水箱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的通断,还用于控制水浴箱的出水口至水泵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还用于控制储水箱至水泵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还用于控制水浴箱的出水口至储水箱之间水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储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储水箱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第四电磁阀的第一端相连通,第四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第四电磁阀的第二端还通过管道与第三电磁阀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水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器为半导体制冷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水浴箱,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浴箱内的水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水浴箱,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浴箱内的水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单元连通,过滤器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控制阀组件连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循环解冻系统,水循环解冻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单元,多个水循环解冻单元相互独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沉淀制备仪,冷沉淀制备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系统、多个放置单元和多个排气单元,放置单元用于放置外部二联袋的空袋,放置单元与水循环解冻系统中的水浴箱一一对应并形成高度差,水浴箱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放置单元距离地面的高度;排气单元设置在水浴箱和放置单元之间,用于夹持外部二联袋的导管进行排气。

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单元、水循环解冻系统和冷沉淀制备仪中,血袋放置于水浴箱内进行融化,水浴箱通过管道、水泵、温度调节器和控制阀组件形成一个封闭的水路循环,并通过温度调节器控制水的温度保持稳定以促进血袋的融化,由于水浴箱最多容置一个血袋,相较于其他在同一个水浴箱内同时融化多个血袋的方式,避免了因其中一个血袋破损而发生血浆渗漏,进而使得血袋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冷沉淀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解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水循环解冻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解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水循环解冻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解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沉淀制备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相连通”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两个物件之间固定相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相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冷沉淀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保存期内的150ml或200ml左右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条件下融化,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剩余的40-50ml不溶解物质,冷沉淀的主要成分为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病人的治疗。

目前冷沉淀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心法,二是水浴虹吸法。离心法是将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置于4℃±2℃的环境中融化,待血浆中尚有少许碎冰块时及时取出,在4℃±2℃的环境下放到离心机里进行离心,分离出上层血浆到连通的空袋,剩余的下层40-50ml即为冷沉淀。水浴虹吸法是将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置于4℃的环境中,在冰冻血浆融化时,利用虹吸效应,将融化的血浆流出血袋外,剩余的40-50ml成分即为冷沉淀。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的过程中,通常将多个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同时进行融化,以提高冷沉淀的制备效率。然而,经研究发现,在多个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同时进行制备的过程中,血浆在融化时有可能由于血袋破损、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多种原因而导致血浆渗漏,进而使得各个血袋之间交叉污染,严重影响冷沉淀和血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于此,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循环解冻单元100,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包括水泵24、温度调节器26、水浴箱10、控制阀组件30以及多条管道20,温度调节器26用于控制所在水路的水的温度,水浴箱10用于容置仅一个血袋60,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20与外部供水单元(图未示)相连通,温度调节器2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20与水浴箱10的进水口相连通,水浴箱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20与外部排水单元(图未示)相连通,水浴箱10的出水口还通过管道20与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相连通形成水循环,水泵24通过管道20设置于水浴箱10的出水口与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为水循环提供动力。外部供水单元在供给水时,水泵24可以不用开启,水循环时水泵24需要开启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控制阀组件30设置于多条管道20之间,控制阀组件30用于控制外部供水单元至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控制阀组件30还用于控制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的通断,控制阀组件30还用于控制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

水浴箱10用于容置仅一个血袋60是指,在制备每一个血袋60的冷沉淀过程中,一个水浴箱10最多同时用于融化一个血袋60。水浴箱10的容量根据血袋60的体积和对应融化该体积的血浆所需的水的容量进行设计,使得水浴箱10的体积不至于过大而占据水循环解冻单元100过多的空间位置。

温度调节器26用于制冷使从外部供水单元供给的水降低到4℃±2℃进入水浴箱10,并在水循环时加热从水浴箱10排出低于4℃±2℃的水重新回到水浴箱10内,使得水浴箱10内的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内。由于血浆需要在4℃±2℃的环境中融化,温度调节器26可以设置为相应的温度以改变经过温度调节器26的水的温度。温度调节器26可以为半导体制冷器,相较于采用压缩机的方式,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正反两个方向分别发挥制冷和加热作用来控制温度,制冷和加热的转换较快,由于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功率较小,更适合应用于水浴箱10融化一个血袋60的情况。此外,半导体制冷器无需使用制冷剂即可实现温度的调节。

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60放入水浴箱10进行溶解时,水浴箱10内的水温从原先的4℃±2℃开始下降,为了让新鲜冰冻血浆快速溶解,最好的办法是使得水浴箱10内的水温快速升温回到4℃±2℃。水泵24用于在水循环时将水浴箱10排出的水经由温度调节器26加热调温后再输送回到水浴箱10内。外部供水单元可以是自来水水源,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20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相连通。外部排水单元可以是地下排水渠,水浴箱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20与地下排水渠的入口相连通。

使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将控制阀组件30在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关闭,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关闭,外部供水单元至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保持连通,此时外部供水单元内的水进入管道20内,经温度调节器26调温后的水进入水浴箱10内。当水浴箱10内的水量积累到合适位置时,用户可以将外部供水单元至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关闭以停止水流入,并将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保持关闭,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连通,使得水浴箱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20与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相连通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水泵24设置于水浴箱10的出水口与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之间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此时水浴箱10内的水从出水口排出流入管道20内并流向水泵24,水经水泵24抽吸重新输送至水浴箱10内,如此反复形成水循环效果。温度调节器26则可以改变水的温度,改变温度后的水又能够经水泵24抽吸重新进入水浴箱10并与水浴箱10内的水混合,进而改变水浴箱10内整体的水的温度,使得水浴箱10内的水的温度保持在4℃±2℃。图2中粗箭头的指示方向为水的流动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单元100中,血袋60放置于水浴箱10内进行融化,水浴箱10通过管道20、水泵24、温度调节器26和控制阀组件30形成一个封闭的水路循环,并通过温度调节器26控制水的温度保持稳定以促进血袋60的融化,由于水浴箱10最多容置一个血袋60,相较于其他在同一个水浴箱10内同时融化多个血袋60的方式,避免了因其中一个血袋60破损而发生血浆渗漏,进而使得血袋60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冷沉淀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件30包括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及第三电磁阀33,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通过管道20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20与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电磁阀33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水浴箱10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还与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相连通。

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及第三电磁阀33相互配合工作,例如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处于进水过程中,第一电磁阀31连通所在水路,第二电磁阀32和第三电磁阀33均关闭所在水路;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处于水循环过程时,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均关闭所在水路,第三电磁阀33连通所在水路;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处于排水过程时,第一电磁阀31关闭所在水路,第二电磁阀32和第三电磁阀33均连通所在水路。

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及第三电磁阀33为相同类型的电磁阀,例如可以是直动式电磁阀、分步直动式电磁阀、先导式电磁阀等类型的电磁阀,其中第一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3这两个电磁阀可以由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替代,实现相同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完成安装后,第三电磁阀33可以位于管道20最接近或较为接近地面的位置之处,以利于将水排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100还包括液位传感器341,液位传感器341用于检测水浴箱10内水位的情况,用户通过查看液位传感器341检测到的液位值以知晓目前水浴箱10内的水位情况是否正常,以便于用户随时做出调整。

液位传感器341可以和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相互配合,以使得水浴箱10内的水位能够自动调整。例如,在液位传感器341检测到水浴箱10内的液位没有达到预定值时,第一电磁阀31根据液位传感器341的检测值自动连通所在水路,以使外部进水单元内的水进入管道20内;在液位传感器341检测到水浴箱10内的液位达到预定值时,第一电磁阀31根据液位传感器341的检测值自动关闭所在水路,以停止外部进水单元内的水继续进入管道20内;在液位传感器341检测到水浴箱10内的液位超过最大液位值时,第二电磁阀32根据液位传感器341的检测值自动连通所在水路,以使管道20内的水排出至外部排水单元并在液位传感器341检测到水浴箱10内的液位达到预定值时关闭所在水路。

液位传感器341可以为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当液位传感器341为浮球式液位变送器、磁性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等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时,液位传感器341可以设置于水浴箱10内;当液位传感器341为超声波液位变送器、雷达液位变送器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时,液位传感器341可以设置于水浴箱10内,也可以设置于水浴箱10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5设置于水浴箱10,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水浴箱10内的水的温度,温度调节器26根据温度传感器25检测的参数来调整管道20内的水的温度。

一般地,在血浆进行融化的环境中,通常将水浴箱10内的温度保持在4℃±2℃,若温度过高会导致血浆析出冷沉淀较少或不析出冷沉淀,若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血浆中其他杂质成分析出过多。

温度传感器25可以与温度调节器26相互配合,温度调节器26通过利用pid(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比例-积分-微分)程序,将温度传感器25实时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在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水浴箱10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温度调节器26能够及时根据温度传感器25的检测值来适应性地调整管道20内的水的温度,进而改变水浴箱10内的水的温度,有助于温度调节器26精准控制水浴箱10内的水的温度,满足冷沉淀制备过程中低温恒温的要求。

温度传感器25可以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25为双金属温度传感器、玻璃液体温度传感器、压力式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差电偶传感器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25可以设置于水浴箱10内;当温度传感器25为光学温度传感器、辐射温度传感器、比色温度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25可以设置于水浴箱10内,也可以设置于水浴箱10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100还包括过滤器35,过滤器35的第一端通过管道20与外部供水单元连通,过滤器35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控制阀组件30连通。

过滤器35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电磁阀31相连通。过滤器35用于过滤外部供水单元进入管道20内的水的杂质,从而阻挡水中的砂、石等杂质进入水浴箱10内,避免了血袋60内的血浆在融化的过程中,因水流动并搅动杂质碰撞血袋60而可能造成血袋60破损的情况,从而减少血袋60发生血浆渗漏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泵24通过管道20安装在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与外部供水单元之间,水泵24的进水口通过管道20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水泵2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20与温度调节器26的进水口相连通,水浴箱10的出水口还通过管道20与水泵24的进水口相连通形成水循环。由于水泵24能够将水从低处输送到高处,当外部供水单元的水压偏低时可以开启水泵24,即使水浴箱10设置于比外部供水单元相对地面更高的位置,也不影响外部供水单元为水浴箱10输送水,有利于水浴箱10的放置位置可以根据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实际空间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和图4,水循环解冻单元100还包括储水箱28,储水箱28通过管道20分别与水泵24的进水口、水浴箱10的出水口相连通,储水箱28通过管道20分别还与外部供水单元、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控制阀组件30用于控制外部供水单元至储水箱28之间水路的通断,控制阀组件30还用于控制储水箱28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的通断,控制阀组件30还用于控制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水泵24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控制阀组件30还用于控制储水箱28至水泵24的进水口之间水路的通断,控制阀组件30还用于控制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储水箱28之间水路的通断。

基于此,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储水箱28进水过程中,用户可以将控制阀组件30在外部供水单元至储水箱28之间水路保持连通,储水箱28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保持关闭,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水泵24之间的水路保持关闭,储水箱28与水泵24的进水口之间水路保持关闭,储水箱28与水浴箱10的出水口之间水路保持关闭,此时外部供水单元内的水进入管道20内并流入储水箱28,当储水箱28内的水量积累到合适位置时,用户可以将外部供水单元至储水箱28之间水路关闭。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水浴箱10进水过程中,储水箱28的出水口至水泵24之间的水路保持连通,储水箱28与水浴箱10的出水口之间水路保持关闭,水泵24开启,通过抽吸将储水箱28内的水运输至温度调节器26调温,并将调温后的水运输至水浴箱10内。当水浴箱10内的水量积累到合适位置时,用户可以将外部供水单元至储水箱28之间水路关闭,储水箱28至外部排水单元之间水路保持关闭,水浴箱10的出水口至水泵24之间的水路连通,储水箱28与水泵24的进水口之间水路关闭,储水箱28与水浴箱10的出水口之间水路保持关闭,使得水浴箱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20与水泵24的进水口相连通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而形成水循环效果。图4中粗箭头的指示方向为水的流动方向。

一般地,在完成一个血袋60的冷沉淀制备后,通常将水浴箱10内的水排掉,以便制备下一个血袋60的冷沉淀。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单元100通过设置储水箱28以将水浴箱10排出的水进行收集,一方面能够重复利用上一次制备冷沉淀的水以节省用水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上一次制备冷沉淀的水的参数(例如温度、水量等)相对于重新从水源处流入水浴箱10内的水的参数更接近制备冷沉淀的条件,节省了为下一次制备冷沉淀而调整水的参数所消耗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冷沉淀的制备效率。此外,在重复利用上一次制备冷沉淀的水之前,需要对上一次制备冷沉淀的水做渗漏污染检测,以避免对下一次制备冷沉淀造成污染。

在上述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包括储水箱28的实施例中,控制阀组件30除了包括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和第三电磁阀33之外,还包括第四电磁阀34,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通过管道20与外部供水单元相连通,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储水箱28的进水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20与外部排水单元相连通,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储水箱28的出水口相连通;储水箱28的排水口通过管道20与第四电磁阀34的第一端相连通,第四电磁阀34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水泵24的进水口相连通,第四电磁阀34的第二端还通过管道20与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电磁阀33的第二端通过管道20与水浴箱10的出水口相连通。

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及第四电磁阀34相互配合工作,例如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储水箱28进水过程中,第一电磁阀31连通所在水路,第二电磁阀32关闭所在水路,第四电磁阀34关闭所在水路,储水箱28内的水量积累到合适位置时,第一电磁阀31关闭所在水路。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水浴箱10进水过程中,第四电磁阀34连通所在水路,第三电磁阀33关闭所在水路,水浴箱10内的水量积累到合适位置时,第四电磁阀34关闭所在水路。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水循环过程中,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和第四电磁阀34均关闭所在水路,第三电磁阀33连通所在水路。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水浴箱排水过程中,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关闭所在水路,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均连通所在水路,水排到储水箱28内进行储存。当循环用了多次后,第二电磁阀32连通所在水路对储水箱28内的水进行排放。

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四者可以均为相同类型的电磁阀,电磁阀的类型参照上述实施例,其中第一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3这两个电磁阀可以由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替代,实现相同的功能。

在上述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包括储水箱28的实施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储水箱28的液位传感器342,以检测储水箱28内液位的情况,液位传感器342的类型参照上述实施例中水浴箱10的液位传感器341的类型。

液位传感器342可以与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相互配合,第一电磁阀31通过连通或关闭储水箱28的进水通路以控制储水箱28内的液位。例如,在液位传感器342检测到储水箱28的液位没有达到预定值时,第一电磁阀31根据液位传感器342的检测值连通进水通路以便于水源内的水流入储水箱28内;在液位传感器342检测到储水箱28的液位达到预定值时,第一电磁阀31根据液位传感器342的检测值关闭所在水路,以停止水源的水进入储水箱28内。

在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包括储水箱28的实施例中,第二电磁阀32设置于储水箱28的底部。当用户检测到储水箱28内的水不符合要求时,例如上一次制备冷沉淀过程血袋60内的血浆发生渗漏,用户可以打开第二电磁阀32以连通储水箱28与外部排水单元以将水排出。此外,第二电磁阀32还能够与液位传感器342相互配合,在液位传感器342检测到储水箱28的液位超过最大预定值时,第二电磁阀32根据液位传感器342的检测值连通所在水路以将一部分水排出至外部排水单元。

储水箱28的底部为一个相对的位置,表示当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完成安装后,储水箱28与地面最接近或较为接近的位置之处,如图3所示的水循环解冻单元100为正常使用下的姿态,第二电磁阀32位于储水箱28的底部,位于储水箱28底部位置的第二电磁阀32有利于将储水箱28内的水排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器26为半导体制冷器,相较于采用压缩机的方式,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和加热的转换较快,无需使用制冷剂即可实现温度的调节,并且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功率较小,更适合应用于水浴箱10融化一个血袋60的情况。

请参阅图5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循环解冻系统200,水循环解冻系统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单元100,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相互独立。

本申请术语“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例如,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以上,图5所示的示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数量为六个,图6所示的示例中,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数量为十二个。

多个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相互独立是指,任意一个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内环境情况(例如水浴箱10内的水量、温度等,管道20内的温度、流速等)不受其他水循环解冻单元100的影响,任意一个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内的水不会进入其他水循环解冻单元100内。多个水循环解冻单元100之间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紧密相抵以提高水循环解冻系统200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系统200中,血袋60放置于水浴箱10内进行融化,水浴箱10通过管道20、水泵24、温度调节器26和控制阀组件30形成一个封闭的水路循环,并通过温度调节器26控制水的温度保持稳定以促进血袋60的融化,由于水浴箱10最多容置一个血袋60,相较于其他在同一个水浴箱10内同时融化多个血袋60的方式,避免了因其中一个血袋60破损而发生血浆渗漏,进而使得血袋60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冷沉淀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沉淀制备仪300,冷沉淀制备仪3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水循环解冻系统200。

本申请实施例的冷沉淀制备仪300中,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60放置于水浴箱10内进行融化,水浴箱10通过管道20、水泵24、温度调节器26和控制阀组件30形成一个封闭的水路循环,并通过温度调节器26控制水的温度保持稳定以促进血袋60的融化,由于水浴箱10最多容置一个血袋60,相较于其他在同一个水浴箱10内同时融化多个血袋60的方式,避免了因其中一个血袋60破损而发生血浆渗漏,进而使得血袋60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冷沉淀的安全性。

冷沉淀制备仪300还包括多个放置单元40和多个排气单元50,放置单元40为用于放置二联袋中空袋的托盘或者挂钩。放置单元40与水浴箱10一一对应并形成高度差,水浴箱10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放置单元40距离地面的高度,每个排气单元50设置在每个水浴箱10和每个放置单元40之间,排气单元50用于夹持导管,进行蠕动,将外部二联袋中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血袋60中的空气经导管排到空袋,空气排完才能进行虹吸。

排气单元50可以是蠕动泵,由于放置单元40与水浴箱10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在排气单元50将导管内的空气排出后,使得冷沉淀制备仪300能够利用虹吸效应将水浴箱10内血袋60的血浆流出至空袋内,以实现冷沉淀制备仪300利用水浴虹吸法制备冷沉淀。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